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产中,对自然节律变化和气候特点的观察和总结,是中国农历中表示时令、气候和物候变化的特定节令。它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立春节气2024年2月4日16:26:53农历腊月廿五
雨水节气2024年2月19日12:12:58农历正月初十
惊蛰节气2024年3月5日10:22:31农历正月廿五
春分节气2024年3月20日11:06:12农历二月十一
清明节气2024年4月4日15:02:03农历二月廿六
谷雨节气2024年4月19日21:59:33农历三月十一
立夏节气2024年5月5日8:09:51农历三月廿七
小满节气2024年5月20日20:59:17农历四月十三
芒种节气2024年6月5日12:09:40农历四月廿九
夏至节气2024年6月21日4:50:46农历五月十六
小暑节气2024年7月6日22:19:49农历六月初一
大暑节气2024年7月22日15:44:11农历六月十七
立秋节气2024年8月7日8:09:01农历七月初四
处暑节气2024年8月22日22:54:48农历七月十九
白露节气2024年9月7日11:11:06农历八月初五
秋分节气2024年9月22日20:43:27农历八月二十
寒露节气2024年10月8日2:59:43农历九月初六
霜降节气2024年10月23日6:14:32农历九月廿一
立冬节气2024年11月7日6:19:49农历十月初七
小雪节气2024年11月22日3:56:16农历十月廿二
大雪节气2024年12月6日23:16:47农历冬月初六
冬至节气2024年12月21日17:20:20农历冬月廿一
小寒节气2025年1月5日10:32:31农历腊月初六
大寒节气2025年1月20日3:59:52农历腊月廿一
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
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对应节气中最重要的“八节”。
如果八节中再选重点,则是夏至和冬至这“二至”。冬至时太阳到达最南方,而夏至刚好相反,太阳到达最北方,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