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有公历、农历和干支历,三者的由来各不相同。
格里历指的是公元,即公历纪年法,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
2、农历:大约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
3、干支历:其形成有一个过程,它由纪日开始。干支纪日早在中国商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已采用十二地支纪月,而十二地支加时制度至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至今,一直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地支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干支历日趋完整。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太初历》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朝廷从全国征募了20几个天文历算家,在京城制定日历。其中有邓平、落下闳、唐都、公孙卿、壶遂等。经过他们的讨论,制定了《太初历》。这部历法是流传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古代历法。
日历是谁发明的算出来的已经是没有办法考证了,中国已经证实的最早的日历是一页甲骨文。
我国始有历法大约是在四千多年前,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证明殷朝时期的历法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这一页甲骨历是全人类最为古老的历书实物,这页甲骨历也叫作日历。大约是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时期,才产生真正的日历。那时候的皇宫中就已经开始使用皇历了。
日历是是儒略·凯撒(JuliaCeasar)发明的。
中国始有历法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证明殷代的历法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这一页甲骨历是全天下最古老的历书实物,这页甲骨历也就叫日历。
扩展资料:
挂历和台历就是由日历发展来的,但是这不过近百年的历史。至于日历从何时出现的,谁也说不清,只是据史料记载,大约在1100年前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已经在使用日历了。当时的日历又称皇历,不仅记录着日期,而且是编修国史的重要资料。
那时候的日历把一年分为12册,按每月的天数来确定每册的页数,并将月份和日期写在每一页上,然后交给服侍皇帝的太监暂时保管,待太监在每日的空页上记下皇帝的言行并在每月月终交皇帝过目,批准后,送史官存档。
古埃及人创立阳历,我们祖先创造阴历。
目前全世界通用的历法称为公历,它实质上是一种阳历。原始的阳历是古埃及人创立的。最初取一年为365日。
农历又称夏历,相传起源我国夏代。其科学性、实用性都很强,因此流传至今。农历按照全年的自然日划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年节。
公历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阳历。尼罗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于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的需要,产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太阳历。七千年前,他们观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阳同时升起的那一天之后,再过五、六十天,尼罗河就开始泛滥,于是他们就以这一天作为一年的开始,推算起来,这一天是7月19日。
最初一年定为360天,后来改为365天。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太阳历。后来他们又根据尼罗河泛滥和农业生产的情况,把一年分为三季,叫做洪水季、冬季和夏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每月里10天一大周,五天一小周。全年12个月,另加5天在年尾,为年终祭祀日。这种以365天为一年的历年,是由于观测天狼星定出来的,叫天狼星年。
后来,埃及人通过天文观测,发现年的真正周期是365.25日,但僧侣们为了使埃及的节日能与祭神会同时举行,以维护宗教的“神圣”地位,宁愿保持游移年。后来出土了一块石碑,上面有用埃及文和希腊文所写的碑文,记载了欧吉德皇帝在公元前238年发布的一道命令:
每经过四年,在第四年的年末五天祭祀日之后、下一年元旦之前,再加一天,并在这天举行欧吉德皇帝的节日庆祝会,以便让大家记住。欧吉德皇帝校正了以前历法的缺陷,这增加一天的年叫定年,其它年叫不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