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历大小月是怎么确定的?其规律是什么?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农历固定地把朔的时刻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谓“朔”,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瞬间。(太阳和月亮黄经的计算十分繁琐和复杂,这里就不予介绍了)至于定农历日历中月份名称的根据,则是由“中气”来决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为二月;以含“谷雨”的月份为三月;以含“小满”的月份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为六月;以含“处暑”的月份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为八
2、月;以含“霜降”的月份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为十一月;以含“大雪”的月份为十二月。(没有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上月的闰月)农历的历年长度是以回归年为准的,但一个回归年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学家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在农历十九年中,有十二个平年,为一平年十二个月;有七个闰年,每一闰年十三个月。为什么采取“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呢?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个回归年有12.368个朔望月,0.368小数部分的
3、渐进分数是1/2、1/3、3/8、4/11、7/19、46/125,即每二年加一个闰月,或每三年加一个闰月,或每八年加三个闰月经过推算,十九年加七个闰月比较合适。因为十九个回归年6939.6018日,而十九个农历年(加七个闰月后)共有235个朔望月,等于6939.6910日,这样二者就差不多了。七个闰月安插到十九年当中,其安插方法可是有讲究的。农历闰月的安插,自古以来完全是人为的规定,历代对闰月的安插也不尽相同。秦代以前,曾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汉初把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以后又规定“不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
5、中有228个节气和228个中气,而农历十九年有235个朔望月,显然有七个月没有节气和七个月没有中气,这样把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也就很自然了。农历月的大小很不规则,有时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历年的长短也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节气和中气,在农历里的分布日期很不稳定,而且日期变动的范围很大。这样看来,农历似乎显得十分复杂。其实。农历还是有一定循环规律的:由于十九个回归年的日数与十九个农历年的日数差不多相等,就使农历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十九年,农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阳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每隔十九年,节气和中气日期大体上是重复的,个别的相差一、两天。
6、相隔十九年闰月的月份重复或者相差一个月。二十四节气是由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确定的。以每年的冬至为始,每15度为一个节气。换句话说,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阳历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阴历以月为
10、邦为表示效忠中国,必须遵用中国所颁布的历法和年号,是为奉正朔。但自民国以来,中国由封建走向现代,历法便和政治脱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便担起以往钦天监的角色,负责编订万年历。由於万年历已失去昔日正朔的意义,坊间便流传不同版本的万年历,术者须仔细分辨。且举一例:阳历1978年9月2日,是阴历戊午年何月何日?比对坊间的万年历,有说是戊午年七月三十日,有说是戊午年八月一日。而且由於日子顺排的关系,阳历1978年9月3日,亦有阴历八月一日和八月二日之别,如是整个阴历八月都有分歧。这个看似平常不过的阴阳历转换,引出了一个深层的学理问题。尤有甚者,紫微斗数依阴历年、月、日、时
11、安星。阴历月、日不确定,则无从起盘论命。故此问题更值得我们深究。这个问题,可用另一形式表示:究竟1978戊午年,是七月小、八月大,还是七月大、八月小?阴历大小月的安排,原来由南北朝至唐代亦曾有过一些争论,在此不妨细述。中国唐代以前的历法,以二次日月合朔(即在地球看见新月)的平均日数29.53日为一月,是为朔望月(Synodicmonth)。由於29.53日不是整数,因此阴历有了大月和小月之分,大月三十日,小月廿九日。由先秦至唐代,历法均是大小月轮流交替,只有某些时候有两个大月连续出现。此种历法,是为平朔。但由於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公转,因此月球公转速度就有快慢之别,29.53日只是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