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甲子纪年法:甲子纪年月日命理四柱

天干以甲为首,地支以子为首,天干在上,地支在下,故天干和地支配合起来,就叫甲子。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

“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其配的方法是天干从甲开始,地支从子开始,依次相配,结果形成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但由于天干为十,地支为十二,故在相配中天干须往复六次、地支须往复五次,才能使天干的末干癸与地支的末支亥相会而配成六十对,此即谓甲子一周,或称一个甲子。

干支相配可以用来纪年,也可以用来纪月、纪日、纪时。同时,根据所配干支的属性,可以用来分析这一年、月、日、时的气候变化及其对人体发病关系的大致情况,故可作为临床治疗用药时的参考。

(一)甲子纪年

甲子纪年就用干支纪年份。甲子纪年的相排列次序,如下表。

表中每一对干支数代表一年,逐年依次就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年为一周,而后又从甲子开始,周而复始。如一九二四年始于甲子,一九二五年则为乙丑,……;一九八一年则为辛酉,一九八三年为癸亥,到一九八四年又从甲子开始。

一般年干支可从日历中查知,从上年度干支可推知今年干支,从今年的干支可推知明年干支。如上年度为庚申,则今年为辛酉,明年为壬戌,后年则为癸亥,大后年又从甲子开始。

(二)甲子纪月

甲子纪月就是用干支来纪月份。其方法是用表3所列的干支次序进行推算。一年有十二个月,以地支相配。十一月开始为子,依次相配,则十二月为丑,正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为午,六月为未,七月为申,八月为酉,九月为戌,十月为亥。以上推算是间定不变的。而天干与月份虽也是依次相配,但因天干数为十,而月数为十二,故二者相配并非固定不变。然而,它们相配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根据前人经验和我们自己的探求,提出下面两种甲子纪月的计算方法:

1、口決推算法

口诀推算法是用下面五句口诀,再对照表3来推算当年月份的干支:“甲己起甲子,乙庚起丙子,丙辛起戊子,丁壬起庚子,戊癸起壬子”。这五句口诀中,前两个字为天干,是指年干;后两个字为干支相合,是指当年起头的月干支。

例如,“甲己起甲子”,即每逢甲年或己年,当年第-一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一月)的干支为甲子;“乙庚起丙子”,即逢乙年或庚年,当年第一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一月)的干支为丙子。其它三句口诀也以此类推。

又如一九八一年为辛酉年,则第一个月起于戊子,第二个月为乙丑,……,第十二个月为己亥。一九八二年为壬戌年,则第一个月起于庚子,第二个月为辛丑,……,第十二个月为辛亥。一九八三年为癸亥年,则第一个月起于壬子,第二个月为癸丑,……,第十二个月为癸亥。所以说:“甲己起甲子”,即逢甲年或己年,其第一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一月)的干支应起于甲子。余类推。

2、公式计算法

另外,还可以利用如下公式及其常数表来进行计算。

相隔数=常数-年(日)干支序数公式及常数表应用说明:

(1)上面公式及表4既可应用于以年干支计算月干支,又可应用于以日干支计算时干支。

(2)公式中的年(日)干支序数,指当年的年干支或当日的日干支在表3中所标出的排列序数,如甲子为1,乙丑为2,丙子为13,戊子为25,癸亥为60等。

(3)表4中的年次(或日次)1、2、3、4、5,是当年(或当日)的干支序数每满六年(或六日)应减去5所余之数,也即表3中括弧内所标出的号数。

(4)关于常数:年次(或日次)数不同,则公式中所用的常数也不同,可按年(或日)次从表4中查得相应的常数值。常数的得来,因推演较为繁杂,这里不拟冗述。

(5)相隔数是用以上公式计算所得数,应用此数是按表3中所标序数,从当年的年干支(或从当日的日干支)序数开始向前或向后数够此数(即相隔数),则所标出的干支即为当年第一个月(或当日的第一个吋辰)的干支。应注意,当相隔数为正数则向前数,为负数则向后倒数。

举例来说,癸亥年,从表3查知年干支序数为60,则年次为:60-5x11=5(即括弧内所标之号数),再从表4中查得5之相应常数为49,代入公式得相隔数=49-60=-11。因得数为负数,故应从表3中癸亥开始向后倒数11个数时,正好是壬子。所以,癸亥年第一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一月)的干支为壬子。然后依次推知:第二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二月)为癸丑,第三个月(即当年正月)为甲寅,……,第十二个月(即当年的十月)为癸亥。

又如辛亥年,其干支序数为48,年次为3,常数为25,则得相隔数=25-48=-23,故从辛亥向后倒数23个数,正好是戊子。所以,辛亥年的第一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一月)干支起于戊子丁亥年,干支序数为24,年次为4,常数为37,相隔数=37-24=13,故应向前数够13个数,知庚子为该年第一个月的干支。

乙亥年,干支序数为12,年次为2,从表4中查得2的相应常数为13,相隔数=13-12=1,因系正数,故从乙亥开始向前数—个数为丙子。所以,乙亥年第一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一月)的干支为丙子,然后依次推知该年第二个月到第十二个月的干支。

其它年份,可依照此法类推。

(三)甲子纪日

甲子纪日是指以干支来纪日,即日干支。其方法是不分大月、小月或有无闰月,均以表2中所列次序,依次推数,周而复始,日日相接,月月相接,年年相接。

例如一九八o年,阴历十二月(大)三十日的干支为癸丑,则一九八一年正月(小)初一为甲寅,初二为乙卯,初三为丙辰,……,二十九日为壬午,二月(大)初一即为癸未,十一日为癸巳,二十一日为癸卯,三十日为壬子,……,十二月(大)三十日为丁未;则一九八二年正月(大)初一为戊申,……,四月(小)二十九日为乙巳,闰四月(小)初一为丙午,二十九日为甲戌,五月(大)初一为乙亥。

虽然日干支在排列次序上有以上规律性,但由于有大月、小月、闰月之不同,使年月的日数参差不齐,而且下年度何月为

大、何月为小、有无闰月?均不知道,这样就难以有现成的简单口诀或计算公式来确定日干支。为此,要知某年某月的某日干支,就必须先要知道这一年正月初一日干支和这一年的大、小、

闰月之所在。当然,也有人提出按阳历推箅日干支的计算方法,因为阳历大、小、平月不变,四年一闰,比较有规律。可是,即是用这种推算方法,也还是先要知道元旦的日干支,也就是说手头要有日历或万年历,然后从中查出元旦日干支,再逐月逐日推算出其他日干支。

干支纪年法又称为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是中国人民一个古老的发明创造,又称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

起源历史

关于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据说,天干地支的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轩辕时期的大挠氏。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商朝第30代国王)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

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的建元年号。

天干地支与六十甲子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古代中国人民制定天干地支的理论,应该有观察和实践基础,不是闭门造车弄出来的概念。比如中医针灸取穴,讲究子午流注,不同的日子和时辰,取穴是有规律的,和天干地支的规律符合。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年月日时都是60一个循环。

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同样,在的一天24个小时,和中国传统的每天12个时辰(时辰也就是大时,两个小时为一个大时)对应,中国用5天作为一个时辰的大循环,所谓“五日一候”,共是60个时辰。

干支纪年法,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十大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可构成60干支(即为一花甲)。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永无止尽。3、计算方法如下:(1)将十大天干、十二地支编号。如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456789012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5678910110123(2)计算时,年最后一位的数对应天干的编号、用年数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的编号,合起来就是该年的干支纪年法。如2011年:最后一位是1,对应的天干的编号就是“辛”,再用2011除以12得到167余7,对应地支编号为“卯”合起来即2011年为“辛卯”年。

甲子年是根据五行计算出来的。

五行是中国古代道家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学、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敛)、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

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

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

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滴之水,北方。

五行与地支的对应关系(1)地支三合:子(鼠)、辰(龙)、申(猴)合水局;巳(蛇)、酉(鸡)、丑(牛)合金局;寅(虎)、午(马)、戌(犬)合火局;亥(猪)、卯(兔)、未(羊)合木局。(2)地支六合:

子(鼠)与丑(牛)相合化土,寅(虎)与亥(猪)相合化木,卯(兔)与戌(犬)相合化火,辰(龙)与酉(鸡)相合化金,巳(蛇)与申(猴)相合化水,午(马)与未(羊)相合化日月。(3)地支与五行、方位的关系: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辰(龙)、戌(犬)属阳土,中方;丑(牛)、未(羊)属阴土,中方。

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刀具可砍伐树木;(兵器、剪刀不宜放床头)

THE END
1.干支纪年法简便算法初中历史所涉及的四种纪年法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后的时间和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称XX年(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XX年)。这就是公元纪年法。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581318/article/details/111040757
2.探究历史新知:揭开未来十年序幕——从第一个20年代的年代及其开启具体的计算方法很简单:世纪的计算是在年份的前两位数基础上加一,如20世纪是前两位数为“二十”,而百年后则是“二十一”。年代的划分则是以十位数的数字为标准,例如,年份的十位数是几,那就是几零年代。从公元纪年开始计算,我们可以知道每一年所处的世纪和年代。 http://www.qaszl.com/Bb9AAE330740.html
3.路程和时间的计算物理教案13篇(全文)2. 干支纪年法的简便算法 传统的计算法, 必须知道一个已知年, 然后往前后推算, 有一定的难度,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干支纪年法的简便算法, 每个字都有对应的一个符号。如下表: 年份的最后一个数字就对应天干的相应的字, 然后用年份除以12所得的余数, 用这个余数去找相对应的地支字和十二生肖字, 于是天干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r7pz31h.html
4.公元纪年法1公元纪年法 编辑 【释义】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所谓“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耶稣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从这年起叫公元某年,例如,陈胜吴广起义于公元前209年,淝水之战于公元383年。这种算法以及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是6世纪的一个基督修道士狄安尼西提出的。虽然耶稣只是宗教传说中https://baike.sogou.com/v7595587.htm
5.世纪年代公元的算法.要告诉为什么要这样算.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所谓“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耶稣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从这年起叫公元某年.这种算法以及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是6世纪的一个基督修道士狄安尼西提出的.虽然耶稣只是宗教传说中的人物,但是这个纪年标志逐渐在全世界通用.根据公元纪年和中国历史纪年对照换算,公元元年是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787331e3903b50839ad2b77cf82739e6.html
6.我们学习了公元纪年法的换算,请你算一算今年(公元2010年)是多少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我们学习了公元纪年法的换算,请你算一算今年(公元2010年)是多少世纪的什么时期A.20世纪早期B.20世纪晚期C.21世纪早期D.21世纪晚期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https://www.shuashuati.com/ti/afaf7c4593f84e93964353cd85dae30a.html
7.《竹书纪年》(精选十篇)这样公元前任何一年的干支纪年都可以在公元1年到公元60年之间找到对应的等值年。那么我们能不能用数学的周期和平移知识将公元前纪年平移到公元1年到公元60年之间进行干支纪年的等值对应呢?只要找到了对应规律, 就可以用公元后的尾数余数法。 要对应成功首先必须解决公元前纪年的数学问题。 (1) 把历史表述转换为数学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7rc3kt9.html
8.纪年转换和年代计算方法及试题试题按照公元纪年法,这一年属于( ) A.9世纪60年代 B.10世纪60年代 C.9世纪50年 D.10世纪50年代 3.汉武帝在位时,首创了用年号纪年的方式,于公元前140年定年号为“建元”,这一年就是“建元元年”。请算一算,“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应属于( ) 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2https://wbblishi.com/post/324.html
9.闰年怎么判断闰年的计算方法闰年2月有多少天闰年计算方法3闰年的计算方法:公历纪年法中:能被4整除的大多是闰年;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不是闰年;能被3200整除的也不是闰年;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3200年不是闰年。闰年共有366天(1-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凡阳历中有闰日http://sx.ychedu.com/SXJA/ELJJA/59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