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已有150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一批公司业绩“预喜”(包含预增、略增、扭亏)。业绩“预喜”公司大多来自消费电子、生猪养殖、通用设备等行业领域。谈及业绩增长原因,这些公司均提到“行业景气度回暖”这一因素
作为中国经济的排头兵和压舱石,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增减、盈亏,不仅反映了单家公司的经营状况,更折射出千行百业的景气度冷暖。
数据显示,截至1月21日19时,A股已有150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一批公司业绩“预喜”(包含预增、略增、扭亏)。业绩“预喜”公司大多来自消费电子、生猪养殖、通用设备等行业领域。谈及业绩增长原因,这些公司均提到“行业景气度回暖”这一因素。
消费电子行业暖意浓
统计显示,包括达瑞电子、中石科技、水晶光电、大族数控、虹软科技等近20家公司在描述业绩增长原因时,均提到“消费电子景气度回暖”这一因素。
再看水晶光电,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至11.2亿元,同比增长66.60%至86.5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81.80%至104.77%。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紧跟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步伐,积极把握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产业升级机遇,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驱动力量,成功实现了从单一大单品向多元化大单品的结构跃迁,推动公司业务规模攀升,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7643万台,同比增长3.9%。而各价位段新品的集中上市以及部分地方开展的新机购买补贴政策,推动了整体市场延续之前四个季度的增长趋势。
展望未来,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消费电子领域国家补贴细则正式落地,以及AI技术加速新一轮创新需求,2025年消费电子行业有望步入新的增长周期。
多家生猪养殖企业扭亏为盈
生猪养殖生产现在已走出困境。近期,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预计2024年净利润扭亏为盈,从微观上佐证了生猪养殖行业景气度提升的事实。
牧原股份近日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70亿元至180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42.63亿元。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报告期内生猪出栏量、生猪销售均价较2023年有所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实现下降。
更早前,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温氏股份亦发布了2024年扭亏为盈的业绩预告。温氏股份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0亿元至9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公司强抓基础生产管理和重大疫病防控等工作,核心生产指标改善,生产持续向好;叠加饲料原料价格下降的影响,公司养殖成本同比大幅下降。”温氏股份表示。
同样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的上市公司还有巨星农牧、ST天邦,均预计2024年净利润将实现扭亏为盈。
通用设备领域新亮点
公开资料显示,欧圣电气主营业务为空气动力设备和清洁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小型空压机、干湿两用吸尘器、家用洗地机和工业风扇等。
全球手工具龙头企业巨星科技表示,2024年,北美工具消费复苏,逐渐回到正常增速水平,公司主要客户结束去库存进程,公司订单逐步和终端销售情况匹配。巨星科技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超过35%,归母净利润为22.84亿元至25.37亿元,同比增长35%至50%。
家用水泵出口龙头君禾股份预计2024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6倍。公司表示,业绩预增主要系海外市场行业趋势向好,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及改进现有产品,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要,使目标客户群体日益增长。此前,公司在2024年半年报中披露,家用水泵海外市场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有所回暖,下游客户需求持续复苏,其同期在手订单已恢复至历史较高水平。
2024年A股30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为国资
2024年年度A股共有3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实控人已变更为国资的公告(不包括实控人由国资变更为另一个国资的情况)。其中,长电科技属于国内半导体封装龙头,华大九天属于国产EDA龙头,科技龙头公司受到央企的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世运电路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顺德区国资局。截至2025年1月22日,世运电路的收盘价为35元,大幅高出之前控股股东的每股转让价格,浮盈75.87%。
除了上述的世运电路股价已经大涨外,还比如2025年江海股份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浙江省国资委,公司股价近期大幅飙升60%,这表明了在那些实控人变更为国资的公司中,投资者可研究那些处于景气周期行业的龙头公司。
以下为2024年A股30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为国资的名单:
Kimi概念股|月之暗面概念股(最全13只)
Kimi是由通用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月之暗面开发,3月18日宣布在大模型长上下文窗口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Kimi智能助手已支持200万字超长无损上下文,并于即日起开启产品“内测”。
(1)掌阅科技:公司已接入月之暗面旗下的AI对话助手产品Kimi。
(2)中文在线:公司拥有海量的IP未来或可运用Kimi或类似应用生成短剧/短视频。
(3)中广天择:公司与Kimi智能助手的关联主要体现在公司为AI大模型提供数据支持和交易平台方面。
(4)深信服:公司通过旗下的琥珀资本参与了kimi的研发公司月之暗面的最近一轮融资。
(5)九安医疗:公司是砺思资本的有限合伙人,砺思资本参股了Kimi的母公司月之暗面。
(6)华策影视:公司与月之暗面进行了模型接入层面的深度合作。
(7)金山办公:公司WPSAI有望接入Kimi长文本大模型,实现产品持续升级。
(8)福昕软件:公司PDF编辑器已集成AIGC,有望接入Kimi大模型,AI助手将实现产品升级。
(9)人民网:kimi内容合规核心合作方,训练数据审核方。
(10)海天瑞声:为kimi提供数据训练服务。
(11)新致软件,基于kimi去提供知识库应用,企业知识库本身就是长文本。
(12)华宇软件:公司发布华宇法律人工智能平台,未来或将借助Kimi大模型实现产品升级。
(13)超讯通信:据超讯智能公众号,灵犀妙笔Al和火山方舟建立合作关系打通KimiChat链路,新增长文本处理功能。
DeepSeek再爆火AI竞赛崛起中国创新势力
DeepSeek再次爆火。
近日,国内AI初创公司DeepSeek发布了新一代大语言模型DeepSeek-V3,同时宣布开源。在多项基准测试中,V3的成绩超越了主流开源模型,并和世界顶尖的闭源模型不分伯仲。
更重要的是,V3的训练成本极低,仅为GPT-4o的二十分之一;售价也低,输入+输出价格约为GPT-4o的十分之一。不过其目前不支持多模态输入输出。
DeepSeek是量化资管公司幻方旗下企业,成立于2023年7月。
被冠以“AI界高效低价典范”的DeepSeek,给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发展路径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贡献了AI竞赛中的中国力量。
V3不仅在人工智能界产生轰动效应,也因它的母公司是知名量化基金公司,而在资本市场引发热烈讨论。
另据报道,近期小米正在搭建GPU万卡集群,雷军亲自以千万年薪挖来了DeepSeek-V2关键开发人员之一的95后罗福莉,后者被誉为“AI天才少女”。
DeepSeek的“暴力美学”
多个实测表明,数学基准(MATH500)和AIME2024测试方面,V3超越了当前国际主流大模型Llama3.1-405B、Claude-3.5-Sonnet和GPT-4o;代码能力(Codeforces基准),比国外主流大模型高出约30分;软件工程(SWE-benchVerified)和知识问答方面,略逊于Claude-3.5-Sonnet。
因此,DeepSeek的技术论文自豪地宣称,“综合评估表明,DeepSeek-V3-Base已经成为目前可用的最强大的开源基础模型,特别是在代码和数学方面。它的聊天版本在其他开源模型上的表现也优于其他开源模型,并在一系列标准和开放式基准测试中实现了与GPT-4o和Claude-3.5-Sonnet等领先闭源模型的性能相当。”
更重要的是,这一成就,是在极低的训练成本下取得的。
Anthropic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迪此前透露,GPT-4o的模型训练成本约为1亿美元。而仅仅是训练一个7B的Llama2,就要花费76万美元。
也就是说,DeepSeek-V3的训练成本仅为同性能模型的十几分之一。这让整个AI界都为之震惊。
仍处于研发过程中的GPT-5,至少已进行过两轮训练,每轮训练耗时数月,仅一轮计算成本就接近5亿美元。一年半过去,GPT-5仍未问世。这意味着,新一代通用大模型的训练成本已达到十多亿美元甚至更高。马斯克旗下的xAI刚完成60亿美元融资,重要开支之一是将数据中心Colossus的规模扩大一倍,GPU数量达到20万颗。
GPT-5难产,OpenAI转向了另一条发展路径:推理模型。并且很快产生成果:令人惊艳的o1推理模型,以及刚发布的o3推理模型。而o3的卓越表现,让部分专家惊呼,在前往AGI的路上已经没有了障碍。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深受启迪,并紧紧跟随。前不久刚从硅谷考察回来的零一万物创始人李开复说,过去大家觉得预训练做好就够了,一年以后(o1出现后)发现Posttrain(后训练)也同样重要。他透露说,很多AI公司都在向推理模型方面发展,5个月以后会有不少类似o1模型的能力出现在各个模型公司,包括零一万物,都在往o1方向狂奔。
新的变化已经发生
事实上,2024年5月6日,DeepSeek发布DeepSeek-V2开源MoE模型,就以其高效性能在全球AI界掀起了一波热度。而其API接口价格与同类产品相比断崖式定为每百万tokens输入1元、输出2元(32K上下文),仅为GPT-4-Turbo的近百分之一。
“价格屠夫”的杀入,令智谱AI、字节跳动、阿里云、百度、腾讯云旗下大模型随后不得不跟进降价。而且腾讯和百度宣布几款大模型产品免费。虽然有人将DeepSeek-V2称为“AI界的拼多多”,但这个比喻不太恰当,因为二者几乎没有共性。
DeepSeek-V3的API定价提高到输入2元/Mtokens,输出为8元/Mtokens(45天的价格优惠期后),虽然比V2大幅上涨,但也只相当于Claude-3.5-Sonnet费用的1/53,后者每百万tokens输入3美元、输出15美元。
根据记者近两天对AI从业者的采访,DeepSeek-V3的出现,为业界提供了新的启发。
其一,大模型研发,存在多种可能的发展路径。
ChatGPT走的是大参数、大算力、大投入的路子,对算力和资金的要求极高,这种资源消耗是绝大多数创业公司无法支撑的。即使是OpenAI、Anthropic融资较丰沛的公司,也面临投资回报的商业化难题。
推理模型是另一条路子。o1、o3的成果,证明这条路也是可行的。但同样,它也是建立于相对高昂的算力和资金成本基础上,尤其是算力。
DeepSeek-V3是第三条路径。与当前大模型训练动辄要求万卡集成相比,它只用2000张A100GPU训练,就实现了与GPT-4o和Claude-3.5-Sonnet几乎等效的成果,不能不令人敬佩。
AI研究不排除还有更多的路径选择,比如V3的MLA架构、MoESparse结构与o3的推理能力相结合,可能产生新的大模型范式。如果实现,那将是令人惊异的。
其二,人工智能竞争,中国不仅仅是跟随者,而是正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
其实V2发布时,硅谷就惊讶地称之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DeepSeek认为,硅谷习惯于将中国AI公司视为follow的角色,当一个中国公司以创新贡献者的身份,加入到他们游戏里去,而且表现优异时,他们就很震惊。
更多的投入并不一定产生更多的创新,否则大厂可以把所有的创新包揽了。研究和技术创新将永远是DeepSeek第一优先级。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业内专家测算,DeepSeek在V2、V3上并不亏钱。
V3获得硅谷一批知名AI大佬的点赞。LeptonAI创始人、阿里巴巴原副总裁贾扬清表示,DeepSeek是智慧和实用主义的体现:在有限的计算资源和人力条件下,通过聪明的研究产生最好的结果。这是一句相当中肯的评价。
其三,创新从来不是单维度、单向度的,AI颠覆式创新正在成为可能。
研发出ChatGPT的OpenAI确实了不起,它开启了人工智能的新一轮浪潮。但OpenAI也不是神,也有发展方向的障碍,有融资的难题,有路径选择的犹豫。
过去两三年,AI界一个流行的看法是,如果说硅谷企业擅长从0到1,那我们则擅长从1到10,因为中国有宽广的应用市场。当前阶段仍是AI技术创新的爆发期,而不是应用的爆发期。
从理性的角度,需要承认我们与OpenAI、Anthropic、DeepMind这些世界先进AI公司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即使是代表闭源大模型最前沿水平的V3,多项性能表现与GPT-4o相近,那也是后者7个月前的技术水平;而OpenAI这几个月已连续推出o1、o3这类新的“变异”物种。更何况,其他大多数的模型产品,放在多语言、多模态的国际视野看,差距要更大。
但这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之所以更加令人期待,就是因为,它带来的革命性想象力甚至要超越互联网之于传统经济的变革力量。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会更依赖硬核科技的创新。在半导体、大模型等领域,远未触达技术天花板,前所未有的机会在等待着中国企业,那些带来AI颠覆性创新产品或方案模式的公司,就非常可能成为下一个伟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