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89%的大学生都是用ChatGPT做作业#
#ChatGPT被多方抢注商标#
#多家学术期刊禁止将ChatGPT列为合著者#
#ChatGPT有多靠谱#
#马斯克曾称ChatGPT好得吓人#
#ChatGPT上线2个月活跃用户破亿#
……
蹿红的AIGC到底是啥?ChatGPT又是啥?
AIGC指人工智能(AI)自动生成内容,可用于绘画、写作、视频等多种类型的内容创作。
以最近火热的ChatGPT为例,它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
这款AI语言模型,让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定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甚至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都变得易如反掌。
不少和ChatGPT“聊过天”的网友纷纷感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ChatGPT办不成的”。
ChatGPT爆火,谷歌、微软、苹果、百度都急了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Pichai)6日在其博客中发文介绍,Bard是基于对话应用语言模型(LaMDA)的实验性人工智能程序,目前已经开展测试,并在几周内向公众开放。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7日从百度获悉,百度类ChatGPT项目名字确定为“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Bot,三月份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按照谷歌和微软节奏,文心一言开放内测还有可能提前。
ChatGPT真有那么靠谱吗?
你真有那么靠谱吗?
ChatGPT:作为一个机器学习模型,ChatGPT在培训数据的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准确率,但不能保证它的回答最终是100%正确。
聊天中,ChatGPT的“自我介绍”十分坦诚:能记住早些时候的对话,可以根据用户的提示更正回答方向,但偶尔也会出错,数据库的实时性有待考量。
和ChatGPT聊天,可以直奔主题、开门见山,也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当被问到一些严肃性话题和解决方案,ChatGPT的回答逻辑合理、用词到位,虽然没有提出老生常谈之外的观点,但清晰直观且迅速的表达方式、反应过程令人拍案叫绝。
ChatGPT商业前景如何?人工智能未来会如何发展?
AIGC技术让人工智能从感知理解世界到生成创造世界,是一次开创新时代的巨大跃迁。对有志于在新时代浪潮中掘金的企业来说,数据、算力、算法这驱动AIGC发展的三驾马车,每一项都耗资巨大,都可能导致经营成本的居高不下。而挑战也在于此:用户期待AIGC工具将内容创造工作的边际成本降至无限接近零成本,以便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AIGC应用如何才能从烧钱变成赚钱?回答这个问题或许还需要经历大浪淘沙般的残酷市场竞争后才能给出答案。
比尔·盖茨:AI能提高效率,但要考虑边界在哪
以内容创作为主的职业,会被ChatGPT抢“饭碗”吗?
有人问,人工智能都学会内容创作了,画家、作家、翻译、记者这类以内容创作为主的职业,将来是否都会消失?
这看起来并非杞人忧天,去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举办一项绘画比赛,数字艺术类别的一等奖获奖作品《太空歌剧院》就是一名游戏设计师使用AI工具生成的画作。但人们也不必过于担心,AIGC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在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的内容创作中存在明显的机械性问题,常常出错,还离不开人类的创意和把关。前述获奖画作就经过了设计师的反复调整、筛选,人类在其中付出了约80小时的脑力劳动。
而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ChinmayHegde认为,新闻、高等教育、图形和软件设计等行业的某些工作——这些工作有被AI代替的风险。
AI面试、AI聊天、AI绘画……随着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作为工具在工作生活中高效应用,难道面试官、作家、设计师……就要失业了吗?
我们应当秉持怎样的态度看待技术革新?
无论是面对灾难还是新技术的挑战和冲击,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方案去应对,方向不同,结果则不同。
当照相技术的普及给肖像画家造成巨大压力,有人选择弃笔从影,有人选择另起炉灶,有人则坚守绘画的阵地。结果是各种艺术流派百花齐放,艺术市场得到空前发展。就像ChatGPT在回答中说的一样,与其担心工作被AI取代,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好新技术、新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毕竟,人工智能是人的延伸,社会真正的主角是你。
当然,技术革新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不能任由科学技术一路“狂飙”,守住伦理底线和法律底线,让每一位创作者的心血受到保护,才能形成正向互动促进,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