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日期基金:认准退休年龄选基金
“2035”“2050”这些代表未来的年份,一般在科幻电影里会经常出现,但实际上,有一类基金也有这样带“科幻”色彩的命名方式——目标日期基金。
(1)以名识基金
这类基金从名称就可以轻松识别,一般命名规则是“基金公司名+养老+目标日期+最低持有年限”,比如,“某某养老2043三年持有”,意思是说,以2043年为目标退休年份,买入后至少要持有三年才能卖出的养老目标基金。
(2)目标日期基金规模
自2018年养老目标基金首批发行以来,截至2022年9月30日,目标日期基金已发行91只,规模总计185.9亿元。
(3)目标日期基金投资策略
目标日期基金是根据投资者退休日期来构建投资策略的养老基金,将基金产品的资产配置结构与投资者的生命周期结合起来。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人的一生各阶段应该根据年龄变化进行不同的理财规划。总的来说,中年到老年阶段,风险偏好是逐步降低的过程。因此,随着目标日期的临近,目标日期基金会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从而形成“下滑曲线”。
下滑曲线设计原理
我国的很多目标日期基金设计下滑曲线时,会基于生命周期投资理论,综合考虑人力资本变化、个人风险偏好变化、资本市场长期趋势等因素,结合投资者的退休年龄,按一定规则,逐步下调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也就是依据投资者不同生命阶段风险承受能力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配置。
简单地说,就是在相对年轻时风险承受能力较高,从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角度,可适当多配置一些股票资产,追求收益弹性;当年老时风险承受能力下降,相应减少股票资产配置,以增强账户组合的稳健性。
目标日期基金举例说明
不同目标日期基金可能有各自的下滑曲线设计,可以通过查看基金的招募说明书了解具体内容。
(4)目标日期基金适合谁呢?
【二】目标风险基金:对齐“心律”选基金
同样面对市场的震荡波动,有的人会心跳加速,紧张不安;而有的人则非常淡定,“脸不红心不跳”。按照风险偏好来划分的话,前者大概率属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后者大概率风险偏好较高。那么,对齐“心律”选的是什么养老基金呢?——目标风险基金。
目标风险基金,是根据特定的风险偏好设定权益类资产、非权益类资产的基准配置比例,或使用广泛认可的方法界定组合风险(如波动率等),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基金组合风险。目标风险基金产品常见的风险等级有保守、稳健、均衡、积极等,从保守到积极,风险等级逐渐升高。
这类产品一般命名规则是“基金公司名+风险等级+养老+最低持有年限”,比如,“某基金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意思是说,风险等级为“稳健型”,最低持有期限为“一年”。
(2)目标风险基金规模
自2018年养老目标基金首批发行以来,截至2022年9月30日,目标风险基金已发行112只,规模总计894.4亿元。
(3)目标风险基金怎么选?
目标风险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有四个类别:保守、稳健、平衡、积极。对于“保守”和“积极”大家很好理解:如果投资者风险偏好很低,不愿承受较大波动,可以选“保守”型;如果投资者风险偏好高,面对较大波动时依然很淡定,可以选“积极”型。那么“稳健”和“平衡”型怎么选呢?我们帮大家对比一下四类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
我们在此使用模拟数据来测算不同类别目标风险基金的长期风险收益情况,并做简单对比。
目前存续的目标风险基金产品情况统计如下,我们据此设定模拟测算的权益比例:
模拟测算时,假设目标风险基金只投资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这两类,并且假设权益比例分别为75%,50%,20%,10%。测算指数及比例如下表:
可以看出:积极型和平衡型两条曲线走势较为“颠簸”,收益也较高;而稳健型和保守型两条曲线走势较为平缓,收益相对较低。
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出,从积极型到保守型,收益水平从高到低,波动率也逐渐由大变小,最大回撤幅度也是从高到低。
由此可见,如果想求稳,想要保持“心律”平缓,可以选择保守型或稳健型基金,相应的收益也会相对较低。就像骑一辆自行车或电动车,速度相对慢,走的路也相对平,可能会遇到一些小的坑坑洼洼,有点小波动。
我们通常无法预知基金的未来收益和走势,通过观察历史回溯模拟测算的结果,也只能得到一个大致的概念。无论如何,在“上车”之前,我们还是需要了解清楚这将是一辆什么样“风格”的车、可能会要经历怎样的旅程、是否符合自己的目标和需要,对此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然后再决定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