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计量资产管理实施“省级集中”管理模式,业务管理的内容包括选购项目储备、预算编报、需求方案、ERP系统项目创建、物资招投标、合同签订、到货/检定配送、发票校验与付款、资产报废和资产调拨管理;(二)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包括计量资产状态分析、计量资产质量分析、计量资产寿命猜测及评价和面对质量管理的供应商评价。(三)实行计量资产信息化管理,计量资产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应录入公司ERP系统、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财务管控系统、计量中心生产调度平台等业务系统。第四条本方法适用于公司总(分)部及所属各级单位的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其次章职责分工第五条国网营销部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组织制定公司计
8、工作。第十五条省公司计量中心履行以下职责:(一)帮忙省公司营销部开展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监督与管控;(二)负责本省选购需求方案的分析汇总、选购方案提交;(三)负责各级供电企业表库的配送方案的制定、审核和执行;(四)负责汇总、编制所辖范围内计量资产月度配送需求方案;(五)负责所辖范围内配送工作质量监测指标统计、汇总,并报省公司营销部;(六)负责本省集中管理的计量资产建档、检定配送、资产报废技术鉴定、资产调拨等工作;(七)负责制定本单位计量工作进展规划;(八)负责开展本单位试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本省各级计量试验室管理的监督、检查;(九)负责省级库房建设、管理工作;(十)
9、负责监督、指导地市、县供电企业计量资产库房的管理工作;(十一)负责本单位具有保存价值的计量档案全过程管理。第十六条地市(区、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地市供电企业”)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县(市、区)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县供电企业”)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本单位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中的各项业务管理;(二)负责监督、检查、指导辖区内县级供电企业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三)负责本单位计量资产明细项目储备规模、需求方案的编制和上报,并帮忙同级财务部门做好相应业务预算的编制;(四)负责本单位计量资产库房的建设、管理工作;(五)负责汇总、审核、制定管辖范
11、资招投标、合同签订、到货/检定配送、发票校验与付款、资产报废和资产调拨管理。第十九条选购需求方案提交。(一)对总部组织实施选购的计量物资,各级供电企业依据公司下达的年度综合方案和明细项目预算支配,分批次向省公司计量中心提报计量物资选购需求方案,经统一汇总审核后,报省公司营销部审批;省公司计量中心依据审批结果向省公司物资部提报选购申请,由省公司物资部统一提报至国网物资部。(二)对省公司组织实施选购的计量物资,各级供电企业依据公司下达的年度综合方案和明细项目预算支配,经省公司营销部汇总、平衡需求方案后,分批次向省公司物资部提报计量物资选购申请;省公司计量中心帮忙省公司营销部汇总、平衡需求方案
15、DW1205-2013计量器具条码企业技术标准的要求。第二十五条资产报废。(一)省公司营销部依据本区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综合考虑后对在本区域使用计量资产的使用年限和轮换周期提出指导意见。(二)地市、县供电企业依据报废条件,对淘汰计量资产以及不能连续使用的计量资产准时提出报废申请,填写报废申请单,履行报废申请审批程序,由省公司计量中心技术鉴定通过后,省公司营销部批准报废。(三)各级供电企业履行报废申请审批程序,涉及计量资产报废的须经省公司计量中心进行报废技术鉴定。(四)账务处理通过后将实物移交物资部门,由公司废旧物资处置平台进行实物处置。各级供电企业物资公司对报废计量资产公开招标
16、出售,并接受同级营销部、审计部、监察部等部门监督。(五)计量资产的报废工作应分别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ERP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中实现。第二十六条计量资产调配。建立省间和省内两个层面的计量资产调配机制,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有效应对公司系统各级供电企业在场所、设备、人员受到不行预见潜在风险的破坏(如地震、水灾等)。(一)省间计量资产调配。国网营销部统一组织,依据“应急为主、合法规范;顶层设计、统一调配;响应快速、风险最低”的原则,划分为代工和代料两种调配类型。调配流程见附件。1.代工型:需方省公司计量中心检定力量短期丢失或不足,需要供方省公司计量中心供应应急检定资源(检定人员和设备
18、配的收费标准,依据供方省级物价部门批复的电能表检定收费标准执行。(二)省内计量资产调配。当地市、县供电企业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库存无法满足计量资产生产需求时,可提交调拨申请,由省公司计量中心依据各分公司的设备需求方案及库存量确定计量资产调拨的供方单位,编写资产调拨单,并依据资产调拨单的内容支配资产调拨。1.省内计量资产的调拨原则上仅在各分公司之间进行(不含应急资产的调拨)。2.资产调拨的对象包括电能表、低压电流互感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各分公司库存未装的计量资产统一纳入调拨范畴。3.资产的实物调拨宜通过省级计量中心生产调度平台和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实现;物资调拨宜通过ERP系统实现,对调拨后安
19、装于应用现场的计量资产,由财务管理部门在ERP系统中办理有关入账手续。对信息系统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可接受其它方式实现。第四章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第二十七条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分为选购到货、设备验收、检定检测、仓储配送、设备安装、设备运行、设备拆除、资产报废等八个关键环节。第二十八条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是依据八个关键环节对计量资产开展包括状态分析、质量分析、寿命猜测与评价、面对质量管理的供应商评价等四个维度的分析和管理。第二十九条计量资产状态分析。计量资产状态分析包括单一计量资产状态分析和批量计量资产状态分析。各级供电企业的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应充分应用计量资产状态分析功能,加强计量资产管
21、期管理水平供应决策依据。(一)省公司计量中心应通过计量生产调度平台(MDS系统)正确维护计量资产的选购到货、设备验收、检定检测环节的状态变更记录和检定不合格信息;(二)省公司计量中心应通过计量生产调度平台(MDS系统)正确维护从省公司计量中心库房配出的资产状态变更信息;地市、县供电企业应通过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正确维护计量资产在二、三级库房的配送记录以及配送环节的故障信息;(三)各级供电企业应通过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维护计量资产的安装、运行、拆回的状态变更记录,甄别故障缘由,正确录入各类信息;(四)各级供电企业应通过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维护申请报废资产的报废缘由以及状态变更记录。省公司计量中心负责
27、考虑设置独立的参观通道及缓冲间。第三十四条试验室管理单位应依据国家颁布的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和检测方法开展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并对在业务范围内所使用的检定方法应进行确认,以证明该方法适用于预期的用途。(一)试验室管理单位依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对计量标准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对测量重复性及稳定性进行考核,确定其技术力量满足工作要求。(二)试验室管理单位应对程控自动化检定、校准、检测设备的软件在首次投运或更新后进行数据采集、计算、结果处理进行确认核查。(三)试验室管理单位应对检定、校准和检测的主标准器和配套设备定期溯源,并在检定校准周期内对计量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28、四)试验室管理单位依据标准设备的检定或校准结果,对设备进行标识。(五)试验室管理单位在检定工作过程中,要对有要求的环境条件随时加以监控和记录,发觉变化超出规定条件时应进行调整,并予以重新测量或修正数据。(六)试验室管理单位对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加检定合格标记,并对电能表施加封印。计量器具在检定周期内检定不合格的,应注销原合格标记。(七)试验室管理单位应每天对信息系统内所保存的检定、校准、检测数据的正确性、全都性、完整性进行核对。第三十五条试验室管理单位应有质量把握程序对检定的有效性进行监控。(一)试验室管理单位应依据所开展项目的技术要求,选择适合的质量把握方法,制定内部质量监控方案,经审批后
30、严格遵守依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要求以保持试验室环境洁净。(一)试验室管理单位应划定环境受控区,并作出明显标志,受控区只允许试验人员进入;如外来参观人员或客户进入环境受控区,须经试验室管理单位批准后方可由试验室人员伴随进入。(二)试验室标准设备与物品宜定置摆放,工作人员进入试验室必需换试验室专用工作服,严禁携带任何与试验无关的物品。(三)试验室应有足够数量的消防设施,试验室工作人员应把握消防设备的使用,支配专人负责电、水及门窗的平安工作。第三十七条试验室管理单位出具的证书的格式应符合有关标准、规程及方法中的规定,没有明确规定的,试验室可自行设计,报告格式经过审核批准后,以文件的形式发放使
31、用。(一)试验室管理单位应指定特地人员负责试验室证书、检定印章的管理,不得将印、证外借或超范围使用。(二)试验室管理单位应精确、清楚、明确和客观地出具每一份证书,严格执行证书出具程序;证书一律接受计算机打印,不允许手写、涂改。(三)试验室管理单位应保存证书副本,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第六章配送管理第三十八条计量资产配送方式。计量资产配送业务应纳入省公司仓储配送管理体系,依据“线路最优、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原则,合理确定配送路线,实现计量器具由省公司计量中心统一配送至地市供电企业表库或县级供电企业表库。各单位可结合实际状况选择以下配送方式进行:(一)分级配送模式。省公司计量中心将计量资产
32、由省级表库配送至地市供电企业表库,再由地市供电企业表库负责向县供电企业表库配送,省级计量中心负责地市供电企业表库间的计量资产的调配与使用,地市供电企业负责县供电企业表库间的计量器具调配与使用。(二)直接配送模式。省级计量中心将计量资产配送至地市供电企业表库和县供电企业表库,由省公司计量中心统一进行各级表库间计量资产的调配使用。(三)接受方式一与方式二相结合的方式。第三十九条电能表、低压电流互感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检定(测)、配送管理和资产质量分析工作应通过省公司计量中心生产调度平台和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协作实现。第四十条配送需求方案的编制和提交。(一)地市、县供电企业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
33、应设专人统计、分析各类计量资产的新装、故障等需求用量,综合考虑业扩增速需求、故障换表、运行抽检、周期轮换等因素,制定本单位计量资产配送需求方案,并由地市供电企业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汇总审核后上报省公司计量中心。(二)省公司计量中心审核各地市、县公司的计量资产配送需求,依据用户规模、各级库房实际库存量等信息,制定并发布各地市、县供电企业的配送方案,地市、县供电企业如有特殊状况需调整方案的,向省公司计量中心提交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执行。(三)配送需求方案可分为月度配送需求方案和临时配送需求方案。月度配送需求方案原则上以年度需求量的1/12为基准,对用量较少的规格应按实际需求统一考虑。临时配送需求方
35、类型、配送日期,电能表类型、电能表数量及各级库房的库存状况等信息,配送必需满足配送需求单位所需的正常生产需求,保证其最低储备量,经审核、审批通过后,进入配送执行环节。第四十二条计量器具配送模式。计量器具统一配送可接受省公司自有物流企业或社会物流企业等服务渠道;接受社会物流服务的,宜配置必要的自有应急保障车辆,以提高风险应对力量。第四十三条配送方案执行。计量资产配送管理单位依据配送需求方案,支配配送任务,并生成配送任务单。(一)计量资产配送管理单位依据配送任务信息支配车辆,录入设备装车信息,并打印配送派车单。(二)计量资产配送管理单位在选定配送路线后,应依据线路实际确定配送里程与时效,以此作
36、为配送服务考核与结算的依据。1.车辆在出车前,计量资产配送服务单位应检查车辆状况、检查车辆搭载的计量资产是否完好、核对设备与配送单的内容是否全都,确保资产在途中的平安、完好。2.车辆在途中,计量资产配送服务单位应严格依据规定的路线行驶,留意车辆的防震、防碰,不违反交通规章,确保车辆及计量资产的平安。(三)配送资产出库后,营销信息系统向配送接收点管理人员发送通知。通知以待办工作的方式提示,并可接受短信方式提示配送收货人员。(四)计量资产接收管理单位应依据配送单和货物出库清单,核对到货实物计量资产的类型、规格、数量以及外观,确认无误后在配送单上签字,并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执行入库操作。(五)对配送
37、出的计量资产可选取肯定数量样本进行抽检,以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督。(六)配送结束后,应将各类配送单据收集并准时进行归档。第七章库房管理第四十四条计量资产库房(以下简称库房)是指用于存放电能表、互感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计量资产的库房,按级别可分为省公司计量中心库房和地市、县级供电企业库房。第四十五条库房建设标准。省公司计量中心库房建设管理应依据Q/GDW1890-2013计量用智能化仓储系统技术规范企业技术标准要求进行建设;具备条件的地市、县供电企业可参照上述标准建设;乡镇供电所应依据计量周转柜技术规范配置计量周转柜。第四十六条库房管理要求。库房应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状态的设备分
39、当保存;计量资产应按不同状态(新品、待检定、合格、待报废等)、分类(类别、等级、型号、规格等)、分区(合格品区、返厂区、待检区、待处理区、故障区、待报废区等)放置,并具有明确的分区线和标志,或存放在不同颜色的周转箱里;计量资产应放置在专用的贮存架或周转车上,不具备上架条件的,可装箱后以周转箱为单位落地放置,垒放整齐;库区应有明确的分区线和标志,分区线接受黄色10cm宽的喷漆线条,各分区货架宜接受彩色标识规定为:1)合格区绿色;2)返厂区蓝色;3)待检区黄色;4)待处理区白色;5)故障区红色;6)待报废区黑色。(三)出入库管理。计量资产出入库应遵循“先进先出、分类存放、定置管理”的原则。检定合格
40、的成品电能表不得在库房存放超过6个月后使用。1.省级库房对新购的计量资产应进行外观验收,清点数目,检查产品包装和产品外观质量,对比“送货通知单”与实物进行核实,核实无误后进行抽样验收。抽样验收合格后,该批计量资产正式入库,建立资产档案;抽样验收不合格,该批次电能计量器具退回生产厂家。未达到抽检标准的计量资产批次直接入库。2.省公司计量中心对验收合格入库的计量器具进行全检,依据检定结果分别存入合格品区和不合格品区。校验合格的计量资产装箱组盘,扫描入库,将数据读入计量生产调度平台中。不合格品存入不合格区,录入数据,作退厂处理。3.应保证预入库信息当天录入省级计量中心或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录入数据应精
41、确无误。电能计量器具应平安、牢靠地搬运和交接,交接双方应在单据上签字确认。新计量器具到货后,应按抽检方案提前支配抽样试验。4.地市、县级供电企业库房在接收配送计量资产时必需进行入库前验收,进行外观检查和信息核对,核对配送单上计量器具的数量、规格、编号范围、到货日期以及所属批次号,同时清点和核对容器数量。验收合格后,进行扫描入库,将电能计量器具及容器录入资产档案;验收不合格的电能计量器具马上退回省公司计量中心。5.对换装、拆除、超期、抽检、故障等拆回的暂存电能表作好底码示数核对,保存含有资产编号和电量底码的数码档案,并准时异地备份,及入库操作数据维护。拆回的电能表,依据肯定规章有序存放,便利今后
42、查找,至少存放两个抄表周期以上。6.成品电能计量器具的出库操作。工作人员凭工单、传票对各类成品电能计量器具配置出库,同时在计量生产调度平台或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相应模块做好状态维护,确保计算机数据、台帐与实物状态相全都。7.对废旧计量资产出库操作时,应进行数据维护,并有交接签字记录;资产人员将抽检、超期库存、需检定的疑似故障电能计量器具作待检定进行处理和移交,按接收方案送至检定单位重新检定;对淘汰、烧损的计量资产,按待报废进行处理和移交。8.需要平级库房间相互调配资产时,应依据调配单对相应的电能计量资产进行出入库操作。第四十七条库存预警值的设定与盘点(一)库存预警值的设定对有库存数量限制的计
47、应至少保存三年;4)用电信息采集建设工程资料应妥当保存至不存在保存价值为止;5)其他档案资料可视其重要程度而定,或永久保存至不存在保存价值为止。2.电子档案的保存。营销信息系统中保存的电子数据属于电子档案,其保存期限原则上随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终止而结束;涉及影响贸易结算、计量纠纷、设备状态评估等方面重要档案资料,应长期保存,直至不存在保存价值为止。具体要求如下:1)计量装置台账依据计量装置寿命周期保存;2)计量器具检定/检测/校准的原始数据应依据计量器具寿命周期保存;3)出具的计量标准/计量器具检定证书应保存电子版,保存期至少为一个检定周期;4)现场表计拍摄的表码图片,竣工验收等拍摄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