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的工作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但不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我都习惯合上盖子,外接显示器和键盘鼠标使用,把它当作一个主机使用。
突然有一天,同事略带惊讶的提醒我:你一直把笔记本电脑插着电使用吗?这样会损坏电脑内置电池的!
那么,一直充电使用笔记本电脑,会损坏内置电池么?
答案是不会,笔记本在充电时并不会使用内置电池供电,所以不会损坏电池。
除了一两年都不用更换电池的遥控器、体重秤,我们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数码产品都内置了锂电池,笔记本电脑也不例外。
而在另一个国标《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GB31241-2015中,过压充电保护、过流充电保护、欠压放电保护、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电池组保护电路的安全要求,均需500次循环测试后依然可以正常使用。
▲图片来自:GB31241-2015
这只是锂电池的最低标准,现在我们使用的锂电池,寿命基本都超过了500次循环,以苹果的MacBook为例,在售的产品最大电池循环计数都在1000次。
难道我的电脑只能充电300次,一天充一次,一年不到电脑就报销了?——显然,这个说法完全错误。
充电循环指的是完成一次100%的放电/充电过程。
比如说,你今天使用了电脑的30%的电量,插电充满,又使用了45%,再插电充满,最后再使用25%的电——这样才算完成一次电池充电循环。
如果你使用的是Mac,可以通过左上角「苹果图标>关于本机>系统报告>电源」来查看电池循环次数。
以我这台在2019年购买的Macbook为例,使用两年电池循环134次,按照1000次的设计标准,电池寿命可以保证我再继续使用7~8年。
如果你使用的是Windows电脑,则可以通过管理员身份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Powercfg/batteryreport」来查询电池循环次数。
▲最下面的「1」就是循环次数,图片来自:编辑刚买的新电脑
总结一下,充电循环指的不是可以充多少次电,而是从进行完整充放电的次数。只有进行超过额定次数的充电循环后,才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答案是不会。
笔记本使用时,一共有三种状态:笔记本未插电使用、笔记本非满电情况下插着电源使用、笔记本满电时插着电源使用。我们分别来看看这几种情况下,笔记本的电池是如何工作的吧。
这时,笔记本电脑会消耗自带电池的电量,与使用手机、相机、蓝牙耳机时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同,使用时会计入电池充电循环。
笔记本电脑在插电时,使用的是电源适配器提供的电力,并不会经过电脑内置的电池。所以根本不存在「边充边玩」的情况。不过,这时电池是充电的,依然会计入充电循环。
▲插电时的电是由电源适配器供给的
英特尔消费类产品官方账号@英特尔芯品汇在去年(2020年)做过一次笔记本充电的科普,科普中提到:「当笔记本的电池充满之后,电脑会自动使用电源供电,而不是使用电池。笔记本变成了小小台式机,为你的学习工作助力。」
▲图片来自:微博@英特尔芯品汇
正因插电时不会使用笔记本的自带电池,所以在拆卸掉电池(如果你的电脑可以拆卸电池的话)的情况下,笔记本依然可以正常开机运行。
所以,只有在未插电时,笔记本电脑才会使用内置电池,并不会出现一边充电、一边放电的情况。
对锂电池来说,有两个关键因素会影响电池寿命:极端温度和深度充放,如果想延长使用寿命,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在笔记本电脑的包装盒、说明书、官网详情页中,都会标注设备的适用温度,电脑厂商的续航等实验数据,一般也都是在室温25°C左右的环境中测试的。
▲联想小新Pro14与小米笔记本ProX15测试环境
在理想的温度环境中使用,是延长笔记本电脑电池寿命的好方法。
另一个可以延长笔记本电脑使用寿命的方法,是降低电池的深度充放电,简单来说,就是不要让电池电量过低。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放电至75~65%之间充电,可让电池拥有最长的使用寿命,而放电到25%再充电,寿命就会大大减少。如果你想让笔记本电脑使用的更久一下,就不要把电脑用到没电才充电。
不过,虽说上述两种方法可以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其实意义并不大。
日常学习工作中,我们一般不会在10°C以下或者35°C以上的环境中使用电脑;深度充放电会影响锂电池寿命,但即使是最差的数据,也保证了1000次循环拥有80%以上的容量。
而且,不论是Windows还是macOS,都提供了非常全面、丰富的电池管理方法,为保证续航和性能,设置了完全不同的性能方案。
▲macOS使用电池和电源适配器时的设置界面
所以,关于笔记本电脑充电,我们有以下几条建议:
陆新宇
APPSO编辑
智者不入爱河,建设美丽中国。
下一篇2021-08-2518:00
上一篇2021-08-2418:34
AllcontentismadeavailableundertheCCBY-NC4.0fornon-commercialuse.Commercialuseofthiscontentisprohibitedwithoutexplicit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