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OR格式可编辑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自测练习1-10第一章1.宇宙大爆炸是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推断出来的一个假设。(F)2.太阳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它占整个系统总质量的99.9%。(T)3.地球表层不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的区域空间。(F)4.地球表层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五大要素构成。(T)5.最古老的原始地壳大约出现在37亿年前。(T)6.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近亲关系。(T)7.猿与人都有A、B、O、AB等血型。(T)8劳动在猿变成人的过程中没有起到作用。(F)9.爪哇猿人是白色人种的祖先。(F)10.有人认为20万年前非洲的一
2、个妇女是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T)11.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原始人类约有一千万。(T)12.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异上。(T)13.“农民工潮”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秩序。(F)14.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域上是民族唯一最稳定的特征。(F)15.中国汉语在历史地理条件影响下形成七大方言体系。(T)第二章1.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T)6.狭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与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物质要素,即自然资源。(F)3.资源具有社会效应性和稀缺性的两个重要特征。(T)4.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技术如何
3、进步,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总是固定不变的。(F)5.社会资源是指人类创造的、除自然资源之外的其它所有资源的总称。(T)(F)6.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相对于地质年代而言不能再生的各种资源。7.人的需求可分为生存需求、享乐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三个层次,其中自我发展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F)8当今世界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加得更快。(F)9.控制人口的增长有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人口素质尤其是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人口的控制。(T)10.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积极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策略。(T)11.在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三大问题中,资源
4、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F)12.我国地大物博,虽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海外资源的依存度依然较低。(F)13.为确保我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切实执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再生能力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三大政策。(T)7.所谓温室效应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F)15.为了遏制环境破坏的发展势头,我国已将环境保护作为第一项基本国策。(F)7.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大会(京都会议),对全面控制臭氧层破坏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F)8.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利用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T)9.
7、是一种平等关系。(F)5、内涵型婚姻,男女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T)6、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一种组织形式。(T)7、核心家庭的最主要特征是人数少、规模小。(F)&扩大家庭可分为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两种。(T)9、家庭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有单身、新婚、“满巢”和“空巢”阶段(F)(F)10、家庭的功能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11、血缘家庭是人类社会的第三个社会组织。(F)12、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的根本动因是人的生活条件的变化。(F)13、“普那路亚”这个名称是夏威夷群岛土著人发明的。(T)14、一夫一妻制的现代家庭是男女平等的家庭。(F)15、对偶婚是从多
9、私营和“三资”等新的经济发展快是社会的进步。(T)6.国家最根本的本质是调和阶级关系。(T)7.国家的职能可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两类。(F)&国家消亡具有渐进性和自发性的特点。(T)(T)9.工农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体,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依法治理国家的重要理念。(T)11.法律是通过利益调整从而实现社会正义的工具。(T)12.大陆法系是根据美国法律体系建立的。(F)13.英美法系是以英国的普通法等为基础而建立的法系。(T)14.在法治传统里,国家政治制度也必须纳入法律之中。(T)15.法律的
11、5.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现象被称为躲避生计城市化。(F)6.中国、西亚和中美洲是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T)7.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农业已发展到较高水平。(T)&宗族组织在乡村社会事务中没有教化、司法、征收税赋等功能。(F)9.农业资本主义发展有普鲁士和美国的两条道路。(T)10.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迈出了前进步伐,还有处于领先地位的。(T)11.工场手工业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T)12.18世纪60年代起有些国家出现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现象。(T)13.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斗争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T)14.1825年,资本主
12、义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发生在美国。(F)15.细胞学说、进化论和电子技术被称为十九世纪科学的三大发现。(F)第六章1商人的出现是商业贸易能够产生的前提。(F)2.16世纪以来,西欧通常奉行重商主义政策。(T)3.1913年至1919年期间,中国一度出现商业贸易的黄金时期。(T)4.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商业贸易起了推动作用。(T)5.早期世界市场形成后,商业贸易进行了国际分工。(F)6.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由价值规律调节经济的经济形式。(T)7.市场经济既不同于自然经济、又不同于计划经济,是一种特殊的形式。(T)8现代的市场竞争就得依靠商品价格低廉化。(F)9.市场经济产生
13、于封建社会的早期。(F)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作用。(T)11.古代最长驿道是从苏撒到小亚细亚西海岸的以弗所,全长约2400千米。(T)12.古代人们已经突破了畜力、风力和人力作为动力的系统。(F)13.最原始的汽船是由爱丁堡的一个银行家制造出来的。(T)14.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的纵深发展。(T)15.随着现代交通进步,加快了人口外流,不利于地区安定。(F)第七章1崇拜自然是最原始的宗教。(T)2.古典宗教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F)3.现代宗教越来越强调人权高于神权。(T)4.“新宗教运动”是提倡不同于传统宗教教
14、义的新兴的优秀的宗教。(F)5.宗教的本质是人们的幻觉通过超人间力量反映出来的一种形式。(T)6.民俗学是反映国家或民族特殊文化的一门新兴学科。(T)7.对精怪、冥界、巫医、魔法、占卜等迷信活动应该禁止研究。(F)&每年清明时扫墓是祭奠祖先的重要方式。(T)9.个体习俗化过程说明社会成员应按自己的行为习惯行事,不受控制。(F)10.人的童年行为习惯对于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T)11.原始时代,人类就会制作项链等饰品。(T)12.人类最早的栖身之处是窝棚、地穴、土窑等自然处所。(F)13.社会等级制度会在餐饮、服饰等等活动中体现出来。(T)14.文化差异对民俗的影响
15、不是很大的。(F)15.“百里不同俗”说明相隔百里一定会有不同的风俗。(F)第八章1.二战以后,以亚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F2.美苏全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F)3.1955年的万隆会议表明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地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T)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两极政治格局最终崩溃的标志。(T)5.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辞去总书记职务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T)6.二战后两种社会制度矛盾已成政治格局的主要问题。(T)7.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不能成为遏制世界战争的重要因素。(F)&恐怖主义与种族主义和宗教问题不可能联系在一起。(F9.发展中国家
16、是无法参与国际金融决策的。(T)10.越南入侵柬埔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都是局部战争。(T)11.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T)12.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任何一国都拥有否决权。(T)13.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正式成立,并生效。(F)14.联合国把国际法院作为处理日常务的行政机构。(F)15.中国是稳定亚太以至世界局势十分重要的力量。(T)第九章1现代化的实质是工业化,是指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的过程。2.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走向现代化的幸运儿。(F)3.最早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圭寸建士大夫阶层。(T)4.亚非拉国家现代化是由西方工业文明引起的典型的外源性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