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研究各家科技企业近期在大模型方向上的举措后发现,对于应用场景的聚焦似乎是各家更加重视的方向。
代码和算力或已不再是障碍
代码能力或许已经不再是国产大模型追赶ChatGPT的障碍。
据刘庆峰介绍,前不久讯飞星火V2.0正式发布。讯飞星火2.0对代码能力进行了代码生成、代码补齐、代码纠错、代码解释、单元测试生成5个维度的升级。根据OpenAI构建的代码能力公开测试集HumanEval,星火V1.5Python语言的效果只有41分,V2.0已经到了61分,接近ChatGPT。
根据刘庆峰的表述,算力或许也已经不再是问题。“大家知道,去年10月美国对中国极限施压,其中A100中国是不能买的,在今年的815,我们跟华为联合发布了讯飞星火一体机,能够在国产平台上自己做训练做推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特别高兴地告诉大家,华为的GPU能力现在已经跟英伟达一样,任正非高度重视,华为的三位董事到科大讯飞专班工作,现在已经把它做到了能对标英伟达的A100。”刘庆峰说。
应用场景或是下一个战场
当代码和算力不再是障碍,大模型的下一个战场在哪里?从科大讯飞和其他科技企业近期的动向来看,接下来或许是应用场景的竞争。
8月15日,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V2.0升级发布会上,科大讯飞在发布代码能力和多模态能力升级的同时,也发布并升级了搭载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V2.0能力的多项应用和产品。例如,面向各学段学生、商务人士等广大英语学习爱好者的口语陪练老师,科大讯飞发布了讯飞语伴2.0,除了能够进行主题对话、虚拟人对话,重点推出两大核心能力——口语模考和情景交流,可用AI实现真人式陪练。又比如开始内测的“AI创作助手”,可在办公、学习、生活、社交等多个领域为用户提供场景化文案服务。
8月22日召开的2023年钉钉生态大会上,钉钉总裁叶军公布了钉钉智能化的最新进展:已有17条产品线、55个场景全面接入大模型;钉钉还同时宣布向生态伙伴和客户开放智能化底座AIPaaS。
大会现场,叶军实景演示了基于AIPaaS和生态伙伴共创的新产品“数字员工”,以及会议、点餐、教育等多种场景、行业的AI解决方案。“数字员工可以看成具备AI能力的工作助手。”在现场叶军用“智能小助手”加好友,它可以帮助写招聘、发布简历,实时生成会议记录,“它会不断学习能够成长,跟人一样”。钉钉还尝试着给出了行业内首个大模型落地应用场景的商业化方案,在原有收费版钉钉的基础上配置大模型调用额度,根据测算,调用一次大模型不到5分钱。
8月25日,奇安信集团在京发布了Q-GPT(奇安信大模型)安全机器人和大模型卫士。据悉,Q-GPT安全机器人是基于奇安信大模型的“虚拟安全专家”,可以全天候工作,集安全风险发现、大模型访问控制、数据泄露管控、违法违规行为溯源、大模型应用分析等为一体,帮助企业更安全地向大模型要生产力。会上,京东方集团和吉利汽车集团等客户现场签约,成为国内首批Q-GPT安全机器人和安全大模型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