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艺人行走江湖靠的是什么?一是技多不压身,像马三立刘宝瑞这样的,有真本事卖艺就能挣钱;二靠坑蒙拐骗组团忽悠,像算卦卖膏药这种,全靠一张嘴两个托儿骗老百姓钱。
无论是实打实卖艺还是坑蒙拐骗都离不开一样东西:春典!
春典,又叫春点,是旧社会艺人跑江湖相互联络的一种隐喻,又叫“行话”、“黑话”。
说成“春典”,是对应上学认字用的“字典”;
说成“春点”是因为这俩字本身就是“行话”的意思。
过去来讲有句老话,叫“能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句春”“春典”对于旧社会艺人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师承、技艺!
关于“春典”的重要性,相声界有一个趣谈。说是旧社会马三立跑济南卖艺,结果到了地界儿找不着“穴”没法撂地。
马三立没法,找了一个变戏法的跟人套近乎:“我二人天津卫団春,近几日念啃,能否赏个穴。”
这里解释一下:“団春”—说相声的,“念啃”—没饭吃;“穴”—空地。马三立这是想借变戏法的穴做买卖,又叫“联穴”。
当然马三立这不是完全的春典,而是白话黑话套着用,这叫“翻砂”。
那么说马三立为什么不直接说大白话,非得“调侃儿”呢?(注:调侃儿也是一句春典,指卖弄行话、黑话,相当于现在的“吐槽”)。
很简单,因为你不用春典,人家不会拿你当江湖艺人,别说“联穴”,不把你当骗子揍你一顿算好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旧社会艺人非得拜师,学艺只是一个方面,你不拜师就没人教你春典,在这行你就混不了饭!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过去师父对徒弟动不动拳打脚踢,因为只要留着春典不教你就得乖乖听话,让干吗干吗。
因为三教九流人太多又流传甚广,所以春典的词汇量相当惊人,有四五万之多!所以资深如马三立也并未完全掌握,实际上几乎没人敢说“春典我全会”。
大家知道字分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等,“春典”其实就相当于“会意字”。
比如说女人,春典里叫“果儿”,媳妇,已经嫁了人了,叫“果食物”,已经让人吃了的果儿可不是媳妇吗。
妓女,叫“库儿果”,放在库里等着卖的果儿,可不妓女吗?
老女人—苍果儿,老了的果可不是老女人吗?
“杵儿”—钱,“杵门子”—赶紧捞钱;
漂亮姑娘—“尖果儿”,尖就是顶尖的意思,顶了尖的果儿了,说这闺女俊俏。
寡妇—空果儿,啥都没有可不寡妇吗;
外国人—色唐点,颜色跟咱不一样的人;
傻子—念攒子;
挨饿—念啃;
不好,不行了—念嘬;
相信已经有观众察觉到了,“念”在春典里边相当于否定前缀,用来否定后面这个字,所以——“嘬”也就是好的意思了,“啃”就是能吃饭。
这个按说容易理解,“啃”就是“啃馒头啃烧饼”之类的,当然说的就是吃饭,“念啃”,想着吃但吃不上,可不就是挨饿吗;“嘬”,喝饮料“嘬”瓶盖,说明饮料好喝,“念嘬”,光想着“嘬”了又“嘬”不上,可不就是不行,不好的意思吗。
这里说明一点,“春典”不光是为了骗人,旧社会艺人联系买卖也是用春典,大师张寿臣就差点因为春典挨顿揍。
说是有天常连安、侯一尘有天找张寿臣商量演出的事,赶巧老张不在家,就跟他媳妇说了几句黑话,什么“老合”、“念嘬”。完了张寿臣媳妇听了就闷闷不乐,觉得张寿臣跟这帮人干什么不正经的事呢。
张寿臣回来后,媳妇板着脸问他:说,到底什么意思?今儿不说清楚你甭想落好!
老张一听这玩意儿不能说实话,常连安说他媳妇难看呢,说实话不得挨揍吗?
于是编了瞎话,说“老合”就是伙计,“把呵”就是来看你,“念嘬”就是夸你长得漂亮!
实际什么意思呢?“老合”是值老江湖,说成伙计也不错;“把呵”确实是来看看,“念嘬”指的是难看。
有没有拿“春典”骗人的呢?太有了!有这么个故事:
说有个跑江湖卖药的,赶上一户人家有人生病让他去看看,这时候病人邻居说话了:“果食点儿,攒儿吊的粘啃”
什么意思呢?“果食”咱刚才说了就是媳妇的意思,“果食点儿”就是病人是个媳妇;“攒儿吊的粘啃”指心口痛,算是卖药这行的专业术语了。
于是卖药的不用诊断就知道什么病了,赚了钱回头给人家分点。
郭德纲在《相声有心人》里边也说过春典,给张伯鑫面子让他俩过关后问了句“顶不顶”,张伯鑫回答“尖顶”,什么意思?“顶”就是紧张、害怕的意思,郭德纲问张伯鑫你搭档紧张不紧张?张伯鑫回答“非常紧张”。
张伯鑫拉下脸来求情了,郭德纲用行话“套近乎”,告诉张伯鑫“自己人,应该的”。
春典管老江湖叫“老合”,管同行叫什么呢?叫“并肩子”,咱俩肩并肩,自己人。有时候我们在电影里能看到这么一句话:“并肩子,风紧,扯活!”,什么意思呢?就是“兄弟,有危险,快跑!”
这时候用大白话就不成,否则就成了“小偷儿,警察来了,快跑啊!“这不立马就露馅了吗。
算卦的用的“春典”与众不同,骗钱的时候没法用,骗完了跟同行交流才用。最常用的就是“杵”,“杵”就是钱的意思,分“一道杵”、“二道杵”、“三道杵”、“绝户杵”
顾名思义就是“第一笔钱”、“第二笔钱”“第三笔钱”、“最后一笔钱”的意思。
其中“绝户杵”又叫骗光对方所有钱,把人家骗的分文没有,绝户了,这种钱缺德,算卦的虽然是骗钱,但对这种做法也是不齿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春典”不少词汇融入到了当今语言中,如“苍孙”,就是老头的意思;大腕,很牛的人等等。甚至老百姓起名字一度很爱用“春典”,比如马志明小名叫“合子”,就是“江湖人”的意思,因为用的太多了听着顺耳就拿来起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