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晟:拍《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
“过足文戏的瘾了!”
桃叨叨来了vol.26
作者/曹乐溪
编导/小张
“老听着这么一句话: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如果要是有呢?——那就两顿。”
见到丁晟导演那天,他看到镜头的第一反应是,“能不能(景别)拍得稍微松一点?我嘴上起了个大包,昨晚上给谦哥剪MV剪的,嗓子也肿了。”
“我们还以为是吃火锅吃的!”
“真会聊天,”丁晟笑起来。
捧哏是导演的传统艺能。小学时学校文艺汇演,丁晟说过好几年的相声,这次拍摄《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以下简称《火锅》)请来了于谦大爷,我们问导演有没有现场切磋一下,“谦哥级别太高,我根本没法比啊!每天在现场出口就是段子,只要和他聊天全是快乐!”
不过看过《火锅》的观众会觉得导演谦虚了,电影中的笑点与包袱抖到飞起,尤其九饼、幺鸡等人“别打断我的思路”那场戏刨出了四人的新身份,又通过三番四抖在悬疑中融入喜感,令人拍案叫绝。
火锅包罗万象,戏院百味人生,正如导演所言,他希望呈现人的复杂性,这场精心调汇的「火锅局」,每位看客都能咂出不同的味道来。
火锅「恶人局」
九饼是故事真正的引子
「四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戏台后面分赃」,几年前从创投会上看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剧本设定,是丁晟创作《火锅》的灵感起点。
“当时的故事更偏向于悬疑犯罪类型,我更看重的是戏院这个单一场景。”
作为多年的戏迷,丁晟希望将戏曲元素融入到影视作品中。他拉上《山雨》的编剧修潇楠与另一位搭档组成创作团队进行重新创作,如今我们看到的《火锅》已是完全改头换面的作品,“保留的就是环境和人名”,人物设定与叙事风格转向更接地气,悬疑、热辣与幽默感交织的小人物故事——
“实际上我写得是人的复杂性,”聊到角色塑造,丁晟认为任何人都无法用一两句话就概括描述。「全员恶人」的噱头下,其实每个人都是有自己小心思与杂念的普通人,选择堕落还是放下屠刀,善恶皆在一念之间。
“这次其实五个角色势均力敌,每个人的戏份都差不多,但因为是唯一的女性角色,幺鸡的戏就显得比较吸引人,”丁晟坦言。“她在这样一堆复杂而不可信的男人里怎么掌控自己的命运,怎样看待自己做的事,我努力想写得丰富一点。”
“杨幂的加入,也会为角色带来很多她自己的理念。”为了演好幺鸡,杨幂专门请来中国国家话剧院的郭尔泰来指导表演,与导演一起仔细剖析人物的过往与心理动机,与每个人特别是付主任的关系走向。
“这个人其实有多层反差,我们调整过好多次,虽然戏里可能没机会完全呈现,也没有台词让大家看得那么清楚,但所有人都会知道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丁晟而言,几个角色中他最喜欢年龄更接近自己的九饼。“我喜欢去写这些有瑕疵、也有可爱之处的人,善恶之间没有那么大起大落,他作为小人物正常的心理活动我能捕捉到,他的变化我写起来特别舒服。”
相比其他几人的身份反转,九饼真实的心思是最后暴露的。和所有普通人一样,对于人性选择他有着自己的纠结:不止祖上留下来的老宅与戏曲文化需要传承,更有惩恶扬善的传统道德约束,到底要不要遵循这个坐标?
“九饼是这个故事真正的引子,”丁晟认为。“他的行为导致整件事的发生,而他关键时刻的决定也导致了这个故事的转向。可以说,九饼他说的话与做的事,无限接近我这部片子的主题。”
很多看过《火锅》的观众,会对于戏曲演员三次乱入后台的桥段印象深刻,这为原本就紧张刺激的分赃环节,增添了更多悬念。
鼓上蚤(盗贼),包拯(法官),关公(正义武者)的闯入,对空间内的人物情景产生干扰和压力,甚至推动影响大家的心理变化,这是丁晟创作时的有意为之,“可能一开始是个小意外,慢慢变成常态后,观众和戏中人都会觉得一定有问题这里面。”
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借三位演员之口层层递进情绪,由“台前是清官台后是凡人”、“一念之间,黑暗光明”点拨戏中人,也提醒着戏外的看客。与丁晟过往的作品一样,《火锅》依然在传递小人物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主题,但融入了几分含蓄而有韵味的东方哲学。
幺鸡泼火锅油
“杨幂本人的色彩还挺多的”
从写剧本时就会预设演员,是丁晟的工作习惯。
“比如写九饼时想到的最好就是谦哥,写台词时我是按照他说话的语态往前推进,这也造成了一种可能性,就是如果请到ta来演,剧本是我揣摩这场戏ta的状态,但当鲜活的人真站在那里,ta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我愿意跟有想法的演员合作。”
让心仪演员都愿意出演自己的电影,丁晟的胸有成竹来自于剧本足够扎实。“一个好的剧本不用特别担心演员这件事,”他觉得。“现在几位演员都是创作型的,就会在现场让我一直保持特别兴奋的状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断贡献想法碰撞,吸收到到电影情景中,这样的工作状态就很刺激。”
比如剧本中写到幺鸡是一个爱算卦的人,杨幂与团队设计出戒指这个道具,将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转戒指算命来外化,帮助观众理解。
而发财哥惹怒幺鸡的那场戏,杨幂也融入了更多自我创作的部分。
丁晟还记得,那场戏他让杨幂自己发挥,“我说你来骂余皑磊,她想了想,脱口而出的那个词特别准确,包括泼火锅油那里,她本人的色彩还挺多的,因为杨幂的阅历也很丰富,她能够体会到在幺鸡视角下,眼前这几个人是哪块料。”
田雨饰演的拆迁办付主任,狡猾油腻却又并不真的招人恨,“这是演员的功力,”丁晟告诉叨叨,“田雨塑造的付主任层次丰富而且鲜活,他找到了一种令人讨厌与喜剧平衡的分寸感,我现在想象不出来,换个人演会是什么样。”
在最初的剧本中,田雨被塑造为一个真正杀过人、甚至有些变态的狠恶角色。“做到角色关键动作时,田雨和我说,他可能很难理解一个做了这么多恶事的人,他的心理动机是什么?”
丁晟采纳田雨的建议对付主任的塑造进行调整,如今观众在电影中看到的付主任,与其说是反派,更像是一个贪钱的普通人,他有精明算计尔虞我诈的一面,也有令人唏嘘和感同身受的无奈。
“这个调整对于片子的质感影响还挺大的,所有的人物都变得更可信、更落地了,虽然身份不同,他们都是很市井的小人物。”
饰演发财的余皑磊,是丁晟信得过的演员,表演敬业勤勉从不掉链子。有场大家吃火锅商量“分猪肉”的戏,九饼将肉比喻人,镜头要接到发财大口吃肉,“因为我要一条拍下来不能停,所以那块肉没熟他就给吃了,生肉吃了好几条,还得演出感觉很好吃的样子。因为在他这里,戏最大。”
写剧本时,最让丁晟苦恼的是七万的人选,他希望是一个年轻力壮有身高个头的小伙子,“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必须要戏好,不能说有一个人掉下来了,和其他人搭戏需要有势均力敌的碰撞交流。”
“李九霄是余皑磊推荐的,看我一直着急,他说他们合作过几部戏,‘这小子不错’,我赶快约他见面,见完我觉得就是他了。首先他会说四川话,其次身高也合适,因为这个角色我需要让观众认可他劲儿大,所以不能个头太矮,得扛得起一个丧失行动力的人。”
开拍前,丁晟建议李九霄再去健健身,结果每天都会收获李九霄在健身房的照片,不断给自己秀肌肉,仿佛求表扬的金毛大狗。“九霄特别可爱,我之前看过他在《八佰》里的表演,是特别狠的角色,而他本人无限接近于七万的性格,而且劲儿越演越对,几个人斗起戏来了。”
嬉笑怒骂人间百味
都在一顿火锅里了
《火锅》是丁晟作为导演的10部作品。相较于外界对于自己「硬汉导演」的评价,他笑言“我都不了解我自己”,而不断挑战新事物、尝试各种可能性,是每次创作时内心的原动力。
这次在《火锅》中,他放弃了自己擅长的动作场面与场景调度,将90%的戏份聚焦在戏院单一场景中,极其考验故事的吸引力与人物戏剧张力的塑造。
与多数电影跳拍不同,《火锅》是全程顺排的作品,四人齐聚戏院时彼此打量猜疑,与戏外于谦、杨幂等人刚开始认识的状态是接近的,“五个人完全不熟!”丁晟也感慨这个过程很神奇,“正好是看上去不像一伙人的陌生人,表演风格也有点不一样,他们在一边看对手来判断,一边进入自己的人物。”
慢慢跟着戏剧进展走,演员们彼此熟络起来,戏中的九饼、幺鸡、发财和七万也成为患难伙伴。整部电影拍摄只用了20个工作日,在丁晟看来,这其实是电影工业化在人员配置高效上的体现,“每个人心里都有数,能出活儿,一气呵成的创作让大家很有爽感。”
作为不太乐于社交的i人,丁晟觉得最幸福的时刻是坐在家中的电脑前剪片子,“不用和人打交道,而且每天都把成果再往前推进一点。”
戏里有一场九饼与发财的对手戏,原本发财想要抽烟的举动是被老太太干扰,但现场于谦和余皑磊沟通后觉得,这个烟应该由九饼自己吹灭。
“我认为这是一个坑,如果后面没有事件呼应一下,那么这场戏的价值就没那么大。所以大家看到会有一场戏,呼应了他俩抽不抽烟的关系,而且增加了一点喜感,人物也变成了另外一种状态。”
看完电影的观众都会忍不住想直奔火锅店大快朵颐,而对主创来说,拍摄过程可能会患上火锅PTSD。
因为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拍摄,整个摄影棚都是浓郁的火锅汤底味,不习惯辣味的杨幂被呛得直咳嗽,她索性将其用在角色幺鸡身上,变成能够折射人物心理活动的一个习惯。
作为山东人的丁晟也不太能吃辣,当我们问起他的火锅必涮食材,导演脱口而出的是海带。“因为我从小在海边长大,好像每次我都要点海带,加入麻辣底料涮还挺好吃的。”
正如每个人都有偏好的食材,包容万物的火锅即是江湖。聊到电影中火锅的意义,丁晟觉得不妨让观众给出他们自己的解读,“算是我片子(主题)的一个折射吧,如果火锅与戏院画上等号,那么戏院里面放了多少这样的材料,我其实用戏院做了一桌火锅。”
《火锅》中关公扬长而去时,留下一句感慨:老演武戏没意思,我其实一直都喜欢文戏,最好加点喜剧。
导演并不讳言这其实是他本人的嘴替。“我拍到那场戏时,这部戏已经拍到过半了,我就是这个体会,拍文戏很有意思、很有玩头。既然里面有关公的角色,就借关公说说我的心理活动,懂我的就会吃到这个“小料”。”
~参与方式~
2、转发到朋友圈,截图发送给后台
3、桃叨叨编辑部随机抽奖
2024年5月8日12:00pm
○记者○
○编导○
视觉|蛋蛋
运营|晓满、平平(实习)
原标题:《对话丁晟:火锅即江湖,我用戏院做了桌火锅|桃叨叨来了vol.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