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求婚。往往都是要确定什么时候能遇见对象,或者什么时候能成婚。
总能听到一部分仙缘弟子抱委屈,说自己看事看不准,或者看事儿看不透。
如果说是“看不准”,那就要从灵感入手。
首先得确定一下自己是不是出马的缘分,如果是,一般都会有灵感,自然也就会有一定的准度。
如果没有,那有可能就不是出马的缘分。
当然,也或者是不到时候或其他原因,但概率比较低。
但如果说“看不透”,这一般要从三点入手:
第一、立堂的时机对不对
我们都知道,如果是正缘分的弟子,立堂之前就能看事,即便不能看的那么到位,最起码对一般的事件都有一定的灵感。
但很多人立堂之前有灵感,立堂之后也依然还是有灵感,但是就是“看不透”,总是浮皮潦草,这很有可能就是因为立堂的时机不对,也就是俗称的“立早了”。
因为很多缘分弟子从小对周围的事物就有一定的预判性,有可能学生时代就开始有灵感了,但不代表学生时代就一定要立堂。
这部分灵感有的是与生俱来的,也或者是随着年龄越大而越来越明显。
不管是什么情况,都得是到一定年龄,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出马,不能感觉自己有灵感了就立刻立堂。所以我总强调,立堂之前要应一应。目的就是确定时机对不对。
第二、堂营的处理对不对
有的弟子经历了仙家的提示,应完仙家之后也有了回应,可是立堂之后看事儿却“看不透”,总觉得有别扭的地方。这就有可能是堂营处理的不对。这个时候主要要摸清以下两点:
1、仙缘是哪来的;
2、清风鬼主靠谱不。
一般堂营有问题,多数都是因为领堂师傅做的不到位,审仙糊弄,甚至压根儿没审。这里边清风鬼主的问题占较大比重。
第三、个人的思路对不对
“看不透”一般是因为对一件事情看得不够深,也或者看得不够宽。
看得不够深,多数是因为方向把控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悟性不够。
看得不够宽,多数是因为没有阅历,见识短浅,没有空间的概念。
如果脑筋过于单一,很难把事情看准。
现在的出马弟子大多是捆半窍,也就是仙和人各一半。
如果是捆全窍,那肯定没得说,这人不需悟性以及要过高阅历,仙家直接就能表述。
可是在人仙各一半的前提下,仙家能力只能发挥一半,弟子的悟性和阅历再低一点,不能把另一半补充上去,那么看事儿的能力肯定不尽人意。
如果立堂的时机没问题,堂营的处理也没有问题,可看事儿依然“看不透”,那有可能就是“悟性”和“阅历”不足。解决这两点是最简单的,但也是最难的。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靠外力辅助,也可以快速弥补自己所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