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先天八卦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是以乾坤定天地之位的。《周易·说卦传》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在先天八卦中天地、风雷、水火、山泽都是一阴一阳,阴阳相对。先天八卦为体,主气,能生万物。
三、后天八卦后天八卦又称文王八卦,是以离坎定南北之位的。《周易·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后天八卦中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五位、五行与八卦相配。后天八卦为用,主运,能成万物。
四、八卦的要素八卦以取象比类的方法与阴阳、五行、男女、诸身、脏腑、数等相配,以概括说明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表2-2)。
五、八卦的应用
(一)八卦与形体:从宏观的宇宙至具体的动植万物,乃至人体诸部,都可以看成是先天八卦的模式。它们都是按这个模式化生而出,形成一个个的“体”。当然“体”有活体和死体之分。活体是由气而生,死体是无气的,无气的东西,就失去了其生命力。
人在母胎中,形体未全之时,主要靠奇经八脉的功能来运行、化生气血,十二经脉则是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当婴儿脱离母腹降生于大气之中,靠自身口鼻呼吸来与天地相通时,则主要依靠十二经脉来完成气血的运行,奇经八脉则起调节脉气的作用。故可以把奇经八脉看作是先天八卦的体与气,把十二经脉看成是后天八卦的用与运,并以此来进行练功和处理临床病症。在练功时,气通任督,是练通奇经八脉,使口鼻呼吸转为先天之潜息,即是向先天转化的过程。病也有先天和后天之别,如先天之气亏损,或气机紊乱,要开通奇经八脉,调摄元气。而属后天脏腑经络气脉的病,当以十二经脉气血之流注特点来选穴、发气治疗,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当然疾病的发生、发展,先天气与后天气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这又要考虑到先、后天兼顾的原则。
练小周天功,用后天八卦的图式来说明,谓之取坎填离,阴阳相交,水火既济。而练大周天则用先天八卦的图式来说明,称为乾坤交媾。但是丹家功夫,总是着眼于坎离两卦,因坎离在卯酉位置上,所以大周天又叫卯酉周天。
一、爻象爻是画卦的基本成分,有阴爻——与阳爻——两种。阳爻——代表阳,阴爻——代表阴。三爻相重则成八卦,如示一阴生于下,二阳复于上。同样是两个阳爻与一个阴爻,还可以组成果八卦中两个卦相重,则可组成64卦,每一卦则由六爻组成。若以数字表示,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其画卦的顺序是自下向上,分为初、二、三、四、五、上六个爻位。如泰卦,是上三阴爻的坤卦与下三阳爻的干卦相重而成。要表示出它的位置和阴阳的属性,则画泰卦为初九、九二、九三、六四、六五、上六。
象也可在人身更小的部位手、脚、鼻、耳等部位根据其自然段划作三爻或六爻,以观察该部与整体,乃至自然环境的关系。因为我们人体是一个“小周天”,是宇宙“大周天”的缩影,所以通过手、脚、面、耳、鼻所现之象,可以诊断与治疗疾病,甚至能观察和预测一些生活细节,这都是天地人合一,一气流通的体现。
四、卦象与疾病古人以卦象的意义来解释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现举例说明。
泰卦。下乾上坤,阴在上而阳在下,阳升而阴降,阴阳相调,是身体阴阳平衡,上下交通,健康强盛的现象。在练功与用外气调整病人气机时,要使其阳气下行,阴气上承,才能成为泰卦之象。
否卦。下坤上乾,阳在上而阴在下,阳升阴降,阴阳分离,上下不交,是阴阳离决,精神乃绝的病危现象。
既济卦。下离上坎,离属火,在脏为心;坎属水,在脏为肾。坎水在离火之上,水性下注,火势向上,是水火相交的现象。故明·张介宾《类经图翼·医易》说:“既济为心肾相谐”。在练功与发气治疗时要使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承于心,才能成既济之象。
中孚卦、颐卦。中孚卦兑下巽上,颐卦震下艮上,两卦阳爻均在上下,阴爻居其中,阳气渐微,有鼓胀之形。
十二消息卦,又叫十二辟卦。是汉·孟喜提出的以十二辟卦代表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十二卦,共七十二爻,代表七十二候。因为其中刚柔(阴阳)二爻的变化,体现了阴阳二气消长的过程,所以东汉魏伯阳,借以比喻练气中的周天火候,古代医学家借以说明人的生长壮老以及脏腑、经络、气脉流注和与自然界的关系等问题。
一、十二消息卦的内容十二消息卦是指复、临、泰、大壮、夬、干、姤、遁、否、观、剥、坤等十二卦。前六卦,从复至干,表示阳爻逐渐增加,阴气渐消;后六卦从姤到坤,表示阴爻逐渐增加,阴气渐增。前六卦为阳息阴消,后六卦为阴息阳消,故称为消息卦。
练功中如复卦[方剂汇www.fane8.com],阴多阳少,这一节的调节应以纳阳为主,呼吸要吸长呼短。而姤卦为阳多阴少,要吸短呼长。练功若能参照十二消息卦的规律定时、定位、调息、调意得当,便可达到“否极泰来”,使人体生理机能始终保持泰卦状态。
三、十二消息卦与生理机能在这十二卦中有两卦标志着人体生理机能最佳和最劣的阶段,即泰卦与否卦。泰是上阴下阳,阴阳各半,阴降阳升,体内气机运行通畅,生理上达到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阴阳平衡状态。而否卦则阳上阴下,阴阳各自升降,以致阴阳互不交合,在生理上出现所谓“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衰败状态。
四、子午卯酉练功原则练功家多主张子、午、卯、酉四个时辰练功,称为“四正时”。现就以十二消息卦中阴阳消长的规律来分析一下这四个时辰练功的道理。中医学认为:子为肾,肾为生气之源,称为“命门相火”或称“少火”,为元阴元阳妙合所凝,幽含肾水之中,是人体生命之根。此时适当复卦,一阳生于五阴之下,自然界之气,正与肾中之阳气同气相求,生生不息,振振而动,实乃练功事半功倍卓见成效的时辰。
卯时日出阳进,为大壮卦,四阳二阴,阳进阴消,人身阳气长势已成,其时练功,正助阳气茁壮成长。
午时为姤卦,五阳一阴,在天五阳洪盛。午属心火,在人身经气正好走于心经,心为阳中之太阳,两阳相合,阳气必然亢盛,但其天时一阴生为主,阳气反成下降趋势。因为阴阳互根所以其时练功,必助元阴之气生长,而收敛亢阳,使诸阳之气随一阴潜降而不致于刚躁。
酉时为观卦,四阴二阳,自然界气候由清转浊,此时练功正助元阴之气充盛,有利于阳气藏养。
六、十二消息卦与周天火候周天功有大、小周天之分。小周天功是练精化气的功夫,其突出的特点是气循任督两脉运行。大周天功则是更进一步的气功锻炼。练大、小周天功都有掌握练功火候的问题。
什么是火候呢?就是在练功时气的生成与气化的转机,若能掌握此转机就可以有意识的去运用自身的姿势、呼吸、意念使其循着练功的规律发展,否则就容易失掉练功的好机会。古气功家用十二消息卦与月体纳甲来具体说明周天火候及其气场的转换特点,便于领悟与掌握。
拿十二消息卦来说,练大、小周天强调子时一阳生开始起火,因为子时在消息卦中正当复卦一阳初生之时,在练功时内气逐渐积聚,形成一股能量,首先出现的现象之一是“外肾欲举”,古人称做“活子时”。此时火候已到,应该用“武火”之有意识的呼吸、意念、姿势去助其能量增加与运行,历经临、泰、大壮、夬、乾,称为“进阳火”;但是当它达到极点后,就要向阴的方面转化。在十二消息图上就是姤卦一阴生之时,此时要用“文火”,轻微的意念、呼吸去锻炼,直至坤卦,这就叫“退阴符”。
月体纳甲学说应用于炼丹,是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提出的。其目的是用来说明练功时人体内气的消长规律,其火候如同每月月亮的盈亏与方位的转移。故方士流行“有人问我修行事,遥指天边月一轮”的诗句。
为什么卦象和十干这样配合呢?因为在初三黄昏时候,一弯新月出现在西方,所以说震纳庚;在初八日的黄昏时,上弦月出现在南方,所以说兑纳丁;在十五日黄昏时,一轮满月出现在东方,所以说乾纳甲;在十六日早晨,微缺的月亮出现在西方,所以说巽纳辛;在二十三日早晨,下弦月出现在南方,所以说艮纳丙;在三十日早晨一轮晦月出现在东方,所以说坤纳乙。
河图与洛书是两个很古的图。相传伏牺氏王天下,有龙马负图之河,世称河图,伏牺则之以画八卦。相传大禹治水,有神龟负图出于洛,文刊于背,世称洛书,禹因以第之,以成九畴,故《周易·系辞》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洛书。清·唐容川《医易通说》说:“中五立极,临制四方,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阳数象天,阴数象地,阳数左旋,阴数右旋。”这说明洛书的组成。其排列是:一在正北,三在正东,九在正南,七在正西,阳数左旋;阴数右旋,二在西南,四在东南,八在东北,六在西北。
二、河、洛体用有别河、洛皆天地阴阳之数,但其象不同。河图阴阳五行,重列五位,交媾合得,五行左转相生,故代表天,为体,是先天之象。洛书阴阳五行平列九位(九宫),阳数左旋,阴数右转,互为推移兑变,五行右转相克,故代表地,为用,是后天之象。《玄真阴阳五行筑基》说:“河图是阴阳交媾合得,而洛书则互为推移兑变,前者乃先天,洛书则属后天。先天后天互为体用,则宇宙万有生化之机全矣”。
洛书之数,是后天之象,肾合北水一数,肝合东三木数,心合南九火数,肺合西金七数,脾合中土五数。若肺实邪盛,当用南火九数以克制之。
四、河图与精神魂魄意明·张介宾《类经图翼·医易》说:“以精神言之,则北一水,我之精,故曰肾藏精;南二火,我之神,故曰心藏神;东三木,我之魂,故曰肝藏魂;西四金,我之魄,故曰肺藏魄;中五土,我之意,故曰脾藏意”。说明河图之五生数与五行、五脏和精神魂魄意的关系。因河图三、二同气相求,四、一同原,五数居中以统四气,故明·张介宾《类经图翼·医易》提出“神魂藏于东南”,“精魄藏于西北”与“土统四气,故意独居中,其数惟五”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