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世界市场集团化趋势的表现之一是国家间的集团化,国家集团化的特点是(C)
C.内部贸易自由化而对外统一贸易壁垒
4.买方信贷是指(B)
B.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5.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D)
D.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
6.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成熟期应选择(A)
A.海外直接投资战略
7.根据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农产品协议,对于需要关税化的农产品,其最低市场准入量应相当于国内消费量的(B)
B.3%——5%
8.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D)
D.偏好相似说
9.与从价税相比,从量税(B)
B.在商品价格下降时保护作用更强
10.单因素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基础上,考虑(A)
A.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11.在分析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时,内部化理论强调(B)
B.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
12.如果区域内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门均纳入一体化的范畴之内,这种一体化形式称为(D)
D.全盘经济一体化
13.当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高于所用的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时,有效关税保护率(A)
A.大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14.商品综合方案的主要内容不包括(B)
B.促进制成品的加工和出口多样化
15.国际租赁业务中,中期租赁的期限一般为(B)B.1——3年
16.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中美双边协定签订于(B)B.1999年11月15日
17.资源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大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应选择(D)
D.混合型组合
18.“在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称为(C)
C.境外消费
19.出口直接补贴的形式是(D)
D.给予厂商现金补贴
20.《洛美协定》规定欧盟对参加协定的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进口关税是(D)
D.特惠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AB)
A.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B.各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22.关税同盟比自由贸易区一体化程度更高,体现为(BD)
B.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
D.消除了贸易偏转效应
23.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可称之为(BCE)
B.贸易逆差
C.贸易赤字E.入超
24.外汇管制的方式一般可分为(ACD)
A.数量性外汇管制C.成本性外汇管制
D.混合性外汇管制
25.技术贸易的主要标的物有(BDE)
B.专利D.商标E.专有技术
26.进口附加税的征收目的主要有(ABCD)
A.应付国际收支危机
B.维持进出口平衡
C.防止外国商品低价倾销
D.对他国实行歧视或报复
27.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影响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包括(ABD)
A.内部化优势
B.所有权优势D.区位优势
28.按照乌拉圭回合修订的《海关估价协议》所规定的新估价法,海关估价可以采用(CDE)
C.进口商品的成交价格
D.相同商品的成交价格
E.类似商品的成交价格
29.福弗廷是一种鼓励大型生产设备出口的资金融通方式,其特点为(ABCDE)
A.对出口商无追索权
B.固定利率融资
C.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担保
D.对汇票或期票进行贴现
E.没有私人保险公司的保险
30.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BE)
B.贸易发展严重不平衡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1.为什么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势
答:(1)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不同地区的市场又存在差别,价格水平难以一致。
(2)生产要素在国际间难以充分流动,即使是在国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移动也不是完全充分的。
(3)某一产业对几个要素的需求往往是“联合需求”,而且这种结合具有整体性和固定性,从而影响了要素价格的均等。
(4)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必然使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高,而另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低。
32.简述外汇倾销的概念及其条件。
答: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当一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商品的竞争能力,从而扩大了出口。
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才能实现外汇倾销扩大出口的作用:
(1)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2)贸易伙伴国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33.简述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各国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五、论述题(16分)
34.试比较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缺点。
答:(一)进口替代:其主要方法是利用高额关税和数量措施来限制基本消费品的进口,同时利用高估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