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解析人生64种状态事理之44)
第四十四卦姤卦天风姤卦
本卦的卦象是上卦是乾卦,下卦是巽卦,乾为天而巽为风,为天下有风,吹遍大地,阴阳交合之表象,因此象征着“遇合”。姤的意思是“遇”。天下吹拂着和风,与万物相遇,喻示“相遇”。姤卦象征相遇之意,卦象一阴在下,上遇五阳,有一女遇五男,女壮过盛之象。汉代郑玄对此卦的注解是:一阴承五阳,一女当五男,苟相遇耳,非礼之正,故谓之“姤”。女壮如是,壮健以淫,故不可取。妇人以婉娩(柔顺)为其德也。
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路上相遇通常被称为邂逅,邂逅是意外相遇的意思。但“逅”是在道路上相遇,“姤”则是男女相遇。此卦一阴爻遇五阳爻,好比一个女人周旋在五个男人中间,而且身体健壮,必然不守贞洁,所以卦辞说不能娶这样的女子为妻。同时还有女德不贞的寓意。
志同道合者的一见如故,青年男女之间的一见钟情,都是因为相遇而引发的。相遇首先是好事,阴阳相遇,然后有世界万物;男女相遇,然后有人类的生生不息。本卦的彖辞说“姤之时,义大矣哉”就是赞美相遇之美的意思。天地阴阳的正当的遇合是万物生长昌盛的前提,如果天地遥遥相望,阴阳不相交遇,那么万物怎么化生呢?全卦揭示事物之间阴阳遇合的规律,并极力否定不正当、不合理的求遇之道。相遇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吉与凶,但相遇的过程却不能大意。常说:
看来,相遇的结果如何,正确与否,一半原因是时机的掌握,另一半原因就是看相遇的人是对是错。那么,如何是对是错呢?全靠当事人凭自己的道德修养、经验学识及依照伦理规则去判断、去选择了。
姤卦给人们的提示就是,在相遇之时,特别是男女相遇之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审时度势的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此相遇,才能有幸福的结局。同时喻示我们,人生际遇虽非人所能左右,但人可以选择,即便是很小的余地,你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男人爱美女,这是人性使然,但切不可贪念女色过度,致使自己萎靡不振,事业失败,这是姤卦给人们的忠告。
——从人体健康来说,是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这个时候要防止小病蔓延,要及早重视,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从社会来看,意味着邪恶势力利用各种机会有所抬头作乱,要百倍警惕。
卦辞:姤:女壮,勿用取女。
译文:姤卦象征遇合:女子过于强壮,不宜娶为妻室。
*注释——姤(音遘gou):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巽为风。天下有风,吹拂万物;阴阳交遇,万物生长。
解读:夬卦讲的是决除,有分的意思;姤卦讲的是相遇,有合的意思。从分合大势来说,两卦相反,但从具体内容来说,两卦没有直接关系,不宜牵强比附姤卦讲的是相遇之道。一阴在下,上遇五阳,有一女遇五男之象,故以男女之事为喻。“女壮”只是委婉的说法,指一女不通过明媒正娶而与五男苟遇,古人认为,这样的女子不贞而又特壮,故卦辞告诫说,不宜娶这样的女子为妻。卦辞以不正当的遇合这一反面事例来阐述遇合之道的原则的,那就是必须合礼、守正。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娶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译文:《彖传》说:姤,意思是遇合,阴柔遇到阳刚就能相合。不宜娶这样的女子为妻,是因为不可与违礼不正之女长久相处。天地阴阳相遇合,万物生长彰显茂盛顺畅。刚者若能遇合居中守正的柔者,人伦教化就能大行于天下。遇合之时的道理是多么宏大啊。
解读:姤,就是相遇的意思,即指初六阴爻与上面五阳爻相遇。卦辞讲“不利于娶女”,因为姤卦的卦象是一阴爻遇五阳爻,像一女遇五男,他们之间是不能长久相处的。卦象又显示:天地阴阳交流,万物生长壮大。九二阳爻、九五阳爻分别居于下卦、上卦之中位,像君臣分居其位,秉行中正之道,因而正道大行于天下。天地相构,阴阳交流,合乎时宜,偱乎时序,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柔遇刚也”是以六爻之象解释卦名,柔指初六,刚指九二以上的五阳爻。姤卦的卦形就是一柔上遇五刚。“不可与长也”是解释卦辞“勿用娶女”的,为什么不能娶这样的女子为妻呢?因为她不合相遇之正道,有违礼之乱,因此,不可与之组成家庭长久地生活。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译文:天下有风,吹遍万物,象征着相遇,正如风吹拂大地的情形一样,君王也应该颁布政令昭告四方。
解读:风的空气流动的一种现象,空气无处不在,自然能和万物相遇。天不能直接与万物相遇,但可以通过风与万物相遇。君王不能直接与万民相遇,但可以效法“风行天下”之象,通过实施政令、昭告于四方与万民相遇。卦辞、《彖传》、《象传》是从不同角度阐述“姤”道的。卦辞从反面设喻,表明,不正当之遇合不足称美,从而启迪人们,遇合之道必须合乎礼正。《彖传》先解释“勿取”之义,然后发挥阴阳相遇的正面旨趣;《象传》则专从正面阐发、赞美上下遇合之道。可见《彖传》、《象传》对卦旨的解释既是灵活的,又不离开卦辞这一轴心。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
译文:就像紧紧拴上了金属的车闸(制动器),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有所前往,必然出现凶险。如同瘦弱的母猪轻浮不宁、蠢蠢欲动。
(柅chì:制动器即车闸。蹢dí躅zhú:同踯躅,徘徊)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译文:就像紧紧拴上了金属的车闸(制动器),说明初六阴柔之道受到阳刚者的牵制。
解读:卦辞“勿用娶女”是从整个卦形来说的,由于一女而遇五男,不合乎礼不守正,为“女壮”,故“勿娶”。爻辞是就初六这一爻而言的,初六为阴爻,又处在卦之初,象征一柔弱女子,此时若能专一系应于九四,长期守持正固,就可获得吉祥。“金柅”是车上的制动器,把九四比作金柅,说明九四是制动之主,能够牵制阴柔之道。《象传》“系于金柅,柔道牵也”,正是解释这一道理的。但是如果初六不系于九四而另有所往,如同一头母猪浮躁的来回走动,发展下去,必凶无疑。爻辞这里告诫世人,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羸弱时不能有效地控制,一旦壮大起来就无法控制了。《周易本义》说:“'壮’可畏也,'羸’不可忽也。”很有道理。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译文:厨房里有一条鱼,没有咎害,但不利于用来宴请招待宾客。
*注释——包:庖,厨房。
《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译文:厨房里有一条鱼,但从道义上看,是不能擅自拿来用它宴请招待宾客的,因为这条鱼本来不是为招待宾客的。
解读:鱼是水中之物,在这里喻指姤卦下体的阴爻初六。初六与九四为正应,可是现在竟然充当九二厨房里的佳肴,此为“遇”不守正。但从九二的角度来看,则另当别论。九二阳刚居中,初六阴柔在九二之下近承,有“庖”中“有鱼”之象,但这个“鱼”并不是九二主动搞到手的,而是不期而至,因而对九二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害处的。爻辞的“包有鱼,无咎正是就此而言的。”九二有刚中之德,能严守正道,深谙事物“遇合”之道,他虽遇初六,但初六并不与自己正应,所以并不据之以为己有,也不使之外遇宾客。正如《象传》所说:“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也。译文:臀部没有皮肤,行动犹豫不决,有危险,但没有太大的咎害。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译文:行动犹豫不决,说明九三没有真正去牵制初六。
解读:“臀无肤”与“包有鱼”一样,都是比喻的说法。九三过刚不中,上无应,下无遇,本应安分守己,但九三却存有求遇于初六的想法。尽管这一想法只是一闪念,却造成了九三进退失据的危险局面,就如同臀部没有皮肤,坐也难,走也难。不过九三毕竟居位得正(阳爻居阳位),经过犹豫不决,终于能知危而改,免遭阴邪之伤,故虽危厉而无大咎。《象传》说“其行次且,行未牵也”,正是强调九三虽然动过求遇于初六的念头,但由于居位得正,知道自己与初六无应,故犹豫不决,进而知危能改,终于未去牵制初六,避免了不正当的遇合,这样一来,自然也就没有大的咎害了。即虽“厉”而“无大咎”。
九四:包无鱼。起凶。
译文:厨房里失去一条鱼,会有凶险。【寓含包里的钱或卡不见了,什么事也办不成】
《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译文:厨房里失去一条鱼会有凶险,说明九四脱离民众,失去民心。
解读:初六不遇合于所应的九四,固然是不遵守遇合之道,但九四自身也有问题,这就是其爻位不中不正,失去了牵制阴的能力,所以与自己相应的初六,才背离自己而承他人(九二),犹如己“鱼”亡失,形成“包无鱼”的局面。。《象传》说得好,“无鱼之凶,远民也”。所谓“包无鱼”只是比喻,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就是由于九四不中不正而疏远了下民,失去了民心。男女遇合是关系到繁衍的大事,姤卦正是以此为契机展开对遇合之道的论述的。但天下遇合之事是多方面的,从大自然与社会政治方面来看,宇宙阴阳两极的遇合均是遇合之大端,在姤卦中也有多方面的反映,九四爻辞正是谈的君与民的遇合,这个问题并没有逸出姤卦卦旨。九四爻强调,君如果不遇于民而失民,则凶险起矣。至于君如何与民遇合,该《象传》已有论述,可合而观之。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殒自天。
译文:用杞树的藤叶包着甜瓜,就像文采美德包含在内,必将有理想的遇合从天而降。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殒自天,志不舍命也。
译文:九五内心含有彰显的美德,是由于他居中守正;必将有理想的遇合从天而降,说明九五的心志不违背天命。
*注释——杞:杞树,高大之木。殒:降。
解读:九五是姤卦的卦主。九五的爻位非常好,以阳刚中正居尊位,与九四不中不正完全相反,所以不是远离民众,失去民心,而是必有理想的遇合从天而降。两爻的比喻之辞也大不一样。九四是“包无鱼”,九五是“以杞包瓜”。“杞”,杞树,高大之木,这里喻为君上;“瓜”,《周易程氏传》曰“美实(果实)之在下者也”,这里喻为在下的贤者。九五尊居君位而下求贤者,以“至高”求遇“至贤”,犹如高大的杞树以绿叶蔽护树下的甜瓜。九五能做到屈己求贤,贤者当然会群集其麾下。屈己谦下以求遇贤者,只是贤者毕至的条件之一,更重要的是,九五内含彰显的美德,若其德不正,贤者必不屑至也。《象传》先根据爻位解释九五为什么内含章美,那就是九五的爻位居中守正。人君能做到“中正”,能以中正之德充实内心,说明他存志合于天理,必然不愿与“不正”者苟遇,而是屈己谦下,等待理想的遇合从天而降。故《象传》又言“有殒自天,志不舍命也”。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译文:犹如在荒远空荡的角落遇合,会有遗憾,但没有咎害。
《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译文:犹如在荒远空荡的角落遇合,说明上九居于一卦穷极之地,不免有相遇无人的遗憾。
解读:上九居姤卦之终极,处于穷高极上之地,既无失鱼之凶,也无甜瓜自天而降,犹如立于荒远空荡的一个角落,处遇之时,却一无所遇,难免产生遗憾;但也应该看到,上九因所遇无人而与世无争,从而免遭阴邪之伤,故虽“吝”而“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