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虽有嘉肴》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虽有嘉肴》教案

下一页

2017-09-0514:37

推荐访问

【liuxue86.com-初中教案】

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虽有嘉肴》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学习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2、学习用文言文“九字翻译法”,翻译课文;以“意义”划分句子节奏。

【学习重难点】:以“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学考考点】:

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评价设计】:

通过自读、听范读在教师指导下达成让每个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下注释,“九字翻译法”,达成让每个学生正确翻译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让80%的学生达成按“意义”划分句子节奏的目标。

复备:

【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读熟后自己在横线打钩)

2、给下列横线字注音:

佳肴()()自强()兑命()学学半()

3、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旨至道善困

是故自强自反

故曰:教学相长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背景资料】: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2、阅读本课学习目标、重难点。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课前活动。(七年级练字、八年级话题演讲、九年级诗词积累)

二、学习研讨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后,听范读。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学生大声朗读。

2、诵读展示。(学习小组形式展示)

(2)速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使用文言直译-“九子法“疏通文意。(不理解的提出来小组交流,最后班内共同解决)。

1、预设问题:解释加点字及翻译句子。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我不能解决字词或句子:

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

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拓展延伸,展示提高。

本文讲授“教与学”的关系,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小结】(我收获,我快乐)

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检测】

【课外延伸】: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学习目标:

2.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3、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2、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学习过程:

背景链接(介绍作者):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49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合作探究: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3.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作铺垫。

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5、“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对比说理的写法,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是《礼记》,书中所阐述的一些规律和原则,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则片断《虽有佳肴》

一、了解《礼记》

二、读懂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注意以下生字词。

肴(yáo)弗(fú)自强(qiǎng)兑(yua)学学半(xiào).....

2.读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⑴通假字

《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⑵古今异义

①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②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

③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④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⑶特殊句式

判断句:①弗食,不知其旨也。②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③教学相长也。(用“也”表判断)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即“其谓此乎”)

3.结合课下注释口头翻译全文。

译文参考: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兑命》里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4.再次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5.背诵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三、悟读课文

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对照注释翻译课文;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2、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巧引入。

1、“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

2、导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知作品。

1、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礼记》的资料。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把孔子的弟子对“经”的解说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2、了解《学记》。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3、知道题目《虽有嘉肴》的由来。

三、齐诵读

1、生读课文,给难字注音,划分朗读节奏。

2、出示课件,认读,把握节奏。

(1)、读准字音

嘉肴()弗食()

自强()教学相长()

兑命()学学半()()

(2)、把握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3、师范读、领读。

4、齐读。

四、释文意。

2、出示重点字词,理解。

3、指名试译,点拨。

4、同桌互译,参看译文。

参考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通假字《兑命》曰

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

(2)不能知其旨也

(3)教然后知困

(4)教学相长也

词类活用

(1)不知其旨也

(2)不知其善也

一词多义:学其

1、鼓励学生质疑。

2、阐释重点问题。

预设: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用“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说理”。

(2)、有人说由“说”过渡到“教”不自然,逻辑不严密,你是怎样认为的

(3)、引用《兑命》有何作用

3、理文脉。

先是以类比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与“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六、明主旨。

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候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3、明确主旨。

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4、背诵全文。

七、妙拓展。

1、口语交际。

某班成立了帮扶小组,老师安排晓雨指导若冰的语文学习,可晓雨说这样影响自己的学习,不同意。假如你是晓雨的同学,你准备怎样劝说她(请用上《虽有嘉肴》中出现的成语或句子)

2、积累《学记》中的名句。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THE END
1.命命拼音命怎么读命部首命意思命怎么读,命拼音,命部首,命意思,命组词,命字解释,命是什么意思,命的含义,命字组词,命有几笔几划,命怎么拼,命的部首是什么是由造句网提供的关于命的内容。了解更多教育知识敬请关注造句网。http://mip.797j.com/%E5%91%BD_zi/
2.成事成命的读音是"chéng shì chéng mìng",它出自于《淮南子·人间训》:“百工之事,不可不定其数,则生民之业,亦以成事为命。”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情顺利完成,就像预定的计划那样。 近义词有“圆满完成”、“顺利进行”,反义词则是“半途而废”。 在日常用法中,“成事成命”可以形容一个项目或者任务从开始到结束都非https://www.kdledjgud.cn/san-guo-cheng-yu/675575.html
3.天地人(天地人格测算)天地人的拼音是tiān,dì,rén。天地人,读作tiān dì rén,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由三个字组成,分别代表了宇宙的层次和人类的存在。天地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代表了宇宙和人类的存在。天指的是宇宙的上层,也代表了天空和自然界的力量。 http://hainanwx.cn/tp-news/3970.html
4.兑命怎么读兑命的读音高中知识《说命》(中)是傅说向武丁的进言。《说命》(下)是《说命》(中)的延续。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兑命怎么读 兑命的读音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兑命怎么读 兑命的读音》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2547248.html
5.命是什么意思命的解释命怎么读「命」 拼音:[mìng] 怎么读: 1. 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组词】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 2.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组词】天命。命相(xiàng)。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 3.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https://zidian.bi0.cn/547D__xinhua.html
6.兑命怎么读兑命的读音兑命怎么读 兑命的读音心疼自己每一秒 精选回答 1、兑命读音为:(yuè、mìng)。 2、兑命即《说命》,《礼记》均作《兑命》,《古文尚书》篇名,有上、中、下三篇。兑,音yuè,有说或为“说”之误。 3、《说命》三篇的主要内容是:《说命》(上)是君臣的进谏及王、傅说的答辞与武丁的文告。《说命》(https://edu.iask.sina.com.cn/jy/i0xNzpAP5p.html
7.兑命怎么读:兑命的兑怎么解释应该读dui还是yue目录1.兑命的兑怎么解释应该读dui还是yue2.“兑命”中“兑”的通假字、意思、读音。求知道的告诉我啊。急求啊。。急求啊。。Thankyou!3.兑命曰 读音1.兑命的兑怎么解释应该读dui还是yue八卦中念dui但涵义中确实包含着相当一部分的悦(yue)的义另一相当部分为毁折义(由dui引申而来)其它的涵义均占少量部分2.“http://dns2.ynzslm.com/show-398660.html
8.兑命怎么读,兑命的发音,兑命的拼音,兑命是什么意思,兑命的繁体字拼音:duiming 读音:duì mìng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兑命 造句:暂无此词造句 组词,组成语:兑命 兑命解释 兑命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未知来源 1:《书经》篇名即〈说命〉。《礼记》〈学记〉、〈缁衣〉、〈文王世子〉皆引作〈兑命〉。https://www.chacihai.com/cidian/3438.html
9.兑命免费阅读(木火)全本小说网《兑命》全本小说简介 《兑命》是一本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灵异小说。《兑命》全本小说文笔俱佳、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兑命》全本小说讲述的是命,从降世那一刻就早已注定。有的命,天性疾苦,病难不减,只因偏印无治成枭神。有的命,孤寡无情,终身清淡,只因食神太重孤一生。有的命,https://www.fxtom.com/n101949
10.兑命最新章节兑命全文在线阅读探险盗墓小说四维文学一直以来,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因为近断时间出了一些事,导致《兑命》无法保证继续稳定。 再三决定之下,木火打算暂时将《兑命》完结。 在这里,木火真心说一声对不起一直追着这本书的朋友们。 但是没办法,有些事太难抉择。 …… 《兑命》 的书评区 http://www.siweiip.com/read/240772.htm
11.兑命小说最新章节列表目录笔趣阁全文阅读txt全集免费下载小说分类 17K小说分类:仙侠武侠 导航说明 本网站属于导航站,我们只提供导航,请打开官网官方网站浏览兑命最新章节列表目录。本部书籍标签:兑命 小说、兑命免费阅读全文、兑命小说阅读免费、兑命笔趣阁无弹窗免费阅读、兑命全文免费阅读。 本站用户评论 本站用户"神经女"的点评:秋天快来了就不热了。 本站用户"始终不曾https://www.uu-xs.net/mxinnewshow-2144883.html
12.兑怎么读,兑的拼音,兑组词,兑的解释新华字典更换〖convert;commute〗。如:兑转(交换);兑拨(调拨;调给);兑支(支给);兑便(唐代的一种汇兑方式);兑命(抵命);兑坊(小当铺);把外币兑本国货币 用天平称银子〖weigh〗。如:兑准(称准,秤足);兑头(零头,称兑金银中的小差额);兑银子 拼〖bereadytoriskone'slife〗 http://dianzitushu.com/zd888.html
13.《氚怎么读》/氚怎么读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氚怎么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幻奇幻小时,魅力小说']?>转载收集氚怎么读最新章节。http://www.ctmht.net.cn/ebook/hrnne.html
14.兑是什么意思,兑怎么读,兑的含义解释组词和笔画笔顺兑是什么意思 兑怎么读 兑的解释 兑字组词 兑duì,ruì,yuè 兑 部首丷 总笔画7 部外笔画5 繁体 吉凶吉 五行金 统一码5151 五笔98UKQB 仓颉码CRHU 郑码UDJR 四角号码80212 结构上中下结构 笔顺点、撇、竖、横折、横、撇、竖弯钩 基本解释 兑的基本解释https://zidian.xhlylx.com/ge1a1zmd8kco6t5v.html
15.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一则)[乙]天下事有[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一则)[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https://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52137125
16.兑的意思兑组词兑字组词怎么读读音拼音是什么?更换〖convert;commute〗。如:兑转(交换);兑拨(调拨;调给);兑支(支给);兑便(唐代的一种汇兑方式);兑命(抵命);兑坊(小当铺);把外币兑本国货币 用天平称银子〖weigh〗。如:兑准(称准,秤足);兑头(零头,称兑金银中的小差额);兑银子 拼〖bereadytoriskone'slife〗 http://www.13co.com/zd/hz/2497.htm
17.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不知其旨也() ②然后能自反也() ③教学https://m.zujuan.com/question/detail-132667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