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对话:中国地震预报系统调查及其争论

央视“对话”:一次无法让人信服的“对话”(【语文·教育·研究】网)

方舟子要告诉人们什么?——驳方舟子《地震预测的梦想与现实》(【语文·教育·研究】网)

以科学对话的名义哄人:简评央视二套对话节目(人民网强国论坛)

见识一下央视是如何对“海城地震成功预报”内外夹攻的(人民网强国论坛)

中国地震预报系统调查(凤凰周刊)

请不要避实就虚避重就轻

——央视“对话”:一次无法让人信服的“对话”

汶川地震震得中华大地发颤,震得国人心里发凉。联想到32年前唐山大地震“漏报”的种种猫腻,不禁使人心情更加沉重。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这次震灾袭来后,中央领导、党和政府、人民军队、广大国民的种种表现令世人瞩目,让我们为之动容。

于是国人在捐款捐物付出爱心和泪水后发问了:地震局干什么吃了?首席预报员干什么吃了?报得不准也该给人民含糊地提个醒打个招呼做点思想准备呀?有些论文和预报都已经预测了,地震局为何不睁大眼睛盯着那个他们早已了如指掌的“断裂带”?这么大的地震难道在它的孕育过程中地磁、地电、地应力、气象等会没有一丁点儿反应?如何解释量变到质变?问题究竟出在地震部门还是某些政府部门?……

1、地震尤其是大地震是不可预测预报的,如果有,那就是“伪科学”,因为国外都不搞预报;不信?在美国加州住了10年、以所谓揭露“伪科学”而声名鹊起的方舟子都这么说;预报地震如果不准会引起社会混乱和巨大经济损失,所以不能预报,无法预报,谁敢说自己的预报绝对“科学准确”呢?

2、国家乃至省地震局对汶川地震的预测预报没有任何责任何(哪怕是发出中长期预警的责任),我国的地震预报理念、机制、策略没有任何值得反思和改革之处,地震局的工作也没有什么欠缺不到之处,大家都非常尽职尽责,只能如此了;百姓们要多了解地震科研常识;

3、汶川大地震前没有收到任何人预测预报(当然专指正规的预报卡,其它无须在意;但这个问题是有待第三方组织机构进一步调查核实的,因为疑点很多,难以自圆其说,下文将有所论及)。

一、“对话”玩起了论辩中避实就虚、避重就轻的小把戏

这次“对话”玩了两个小小的把戏:

二、回避了如下实质性问题

么就是有关领导机构官僚、失职,排斥……漠视……二者必居其一。

其实,我国地震预测中期预报的水平是不错的,否则,何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地震局关于2008年地震趋势和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8号)?而且各地对这份文件都有相应的贯彻。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对一些新老地震预测工作者的研究漠然置之吗?对于一年来频发小震且处于断裂带上的地区,国家地震局加强了实地考察和会商了吗?

其实,从各地的文件档案来看,地震的中期预测已经有了,但是否从以人为本的角度高度重视了,是否对大城市和县乡镇同等重视了,防震、抗震的措施是否科学合理,是热热闹闹走过场还是认真扎实地落实到位,这才是问题的关键。面对8级地震,桑枣中学2300师生无一伤亡,这就是把防震、防灾措施落实到位的样板。

4、有正式发表在专业刊物上有名有姓的论文中论证和预测了这次大地震,且精确到了年度、震级和地震范围,国家和有关省地震局的专家看到了吗?当时是如何看待的呢?如果说有很多人都会做地震预测,那么当这种预测恰巧在地震局已经掌握且画了示意图的断裂带上,我们是否应当更加认真地对待并加强戒备呢?如果有的论文是预测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地震局还会漠然置之吗?关于阿坝、汶川等断裂带地震监测和预防问题,地震局召开过几次会商?“对话”中为何不来一点信息公开,那不是更能使百姓“理解和宽容”吗?

三、“以人为本”,人命关天,该负责任者难辞其咎

否则无以告慰灾区数万亡灵否则“人祸”因素导致的灾难还会重演

我们不会无知地苛求对地震“科学准确的短临预报”,不会苛求中国的地震专家和政府一定要做到。

毛泽东不能“科学准确”地预报战争何时会发生,但是却向全国发出了“备战、备荒”的号召,并且“深挖洞、广积粮”,组织百姓进行野营疏散拉练——结果战争没有打起来,有谁因为这一点责怪了毛泽东吗?如果以人为本的话,既然地震专家们早就知道四川、阿坝地区处于地震断裂带上,为什么不能在严密监测地震的基础上,建议政府号召老百姓像桑枣中学那样做经常性的疏散、避灾演练?那样就导致社会混乱了吗?(如果建议了责任则在政府)唐山地震的教训还不够惨烈吗?国家地震局无权向社会预报地震,但是没有向政府发出如上所述的中长期地震预警以及防震抗震工作建议的权利和义务吗?

所以,央视的这次“对话”是一次无法让人信服的“对话”,专家们立论的方法、缺乏诚意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令太多的国人失望和愤懑,“对话”过程中也不让嘉宾观众现场提问和不同意见的阐述,更没有像以往的“对话”节目那样,让嘉宾观众就某一种观点按表达赞同或反对的投票器,令人遗憾……所以这不是“对话”,是排演好的形式还算不太死板的一言堂式报告会。

笔者本文中的这些质疑大概也与在汶川地震中死难者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心中的质疑是大同小异的,只不过他们现在已经无法表达了!我们何以“让逝者安息”?何以告慰汶川以及唐山地震中罹难者的亡灵??仅仅靠廉价的语言???

呵,愿灾区的亡灵在天国能合上他们恐惧、绝望、无助而充满疑问的双眼!!□

2008年6月15日

小资料(一):

小资料(二):2005年12月31日,新浪网以《专访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地震是能够预测的》为题,对这期节目的内容予以了转载。

在接受央视记者王志的专访中,陈建民局长客观地谈到了地震预测的难度和复杂性问题,但他仍然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测的。请看下面的一段对话:

王志:我们查了一些资料,也有一些国外的专家有很悲观地结论,觉得地震从根本上来说是不能被预测的。

陈建民:我认为这还是一个学术上观点的不同,和地震能不能预测本身没有直接联系,有些专家通过他的研究,或者他对地震自然事物事件的认识,他认为可能从意思上很难发表他的观点。

王志:您是局长,同时更是专家,您的学术观点是什么?地震能够被预测吗?

陈建民:我认为地震是能够预测的,首先实践已经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们刚才谈到了海城地震,谈到了30年来还有20几次比较成功的,或者有简单实效的预测预报。

王志又问:但是预测成功的次数跟实际发生的次数相比,概率太低了,太有偶然性的。

陈建民:我想说偶然,不可能这么多次的重复。当然我们这里有失败的东西在里面,比如我刚才说的有漏报的,也有虚报的,也有成功的。所以我觉得只要我们的科学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对认识客观世界、自然世界的认识不断地完善,我相信总有一天地震预报会达到一个让大家满意的水平和程度。

由于地震预测的复杂性,所以,世界各国对地震预报的发布都极为谨慎,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发布权在政府,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有关地震预报的消息。

【注】

㈠关于“地震预报发布权在政府”,我国1998年开始实施的《防震减灾法》第十六条是这样规定的:“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任何单位或者从事地震工作的专业人员关于短期地震预测或者临震预测的意见,应当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按照前款规定处理,不得擅自向社会扩散。”

——值得强调的是,这里数次指出是就“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而言。

方舟子要告诉人们什么?

——驳方舟子《地震预测的梦想与现实》

沿用方舟子的逻辑,即如果有谁想研究地震预测预报且取得成果的话,那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这就是方舟子的“梦想说”。如果有谁真的成功地预测、预报了地震,那也只能是“蒙”的,是“碰运气”,没有任何价值,应视为“伪科学”。真是语出惊人,我们好像见到了国际级地震预测研究方面的顶级权威。

读完此文,才真正体会到何以叫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笔者想用方舟子的论点和逻辑继续做点推论,看看将得出怎样的结论:

一、照方舟子的观点和逻辑,我国《防震减灾法》

但我国《防震减灾法》第九条明文规定:“国家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鼓励、扶持地震监测预报的科学技术研究,逐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且《防震减灾法》第二章的标题就是“地震监测预报”——可是照方舟子的观点和逻辑,我国的《防震减灾法》应该去掉相应条款,何必做那样没有意义且是“伪科学”的事情呢?

周总理倡导的地震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多兵种联合作战、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防工作”,在这一防震的指引下,我国的地震预测预报工作有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但是按照方舟子的逻辑,这也属无稽之谈了,因为即使预报对了,那也是“蒙的、碰运气”的。在他看来搞地震预测研究的人甚至周总理也都在瞎忙活。

且不说里克特的话是否“句句是真理”,就里氏的原话我们也须注意,里克特这里着重是说“记者和一般公众、业余人士”,并非指专业地震科研工作者。方舟子在这里用移花接木、混淆视听的伎俩,借里克特的话如此恶毒地污蔑和谩骂我国广大新老地震预测研究工作者,这就涉及人身攻击了。这是使人愤怒且绝对不能允许的!

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方舟子何以对中国从事地震预策研究的工作者如此深仇大恨,要借洋人的嘴巴来糟践他们——虽然借得非常拙劣。仅仅就是“学术打假”?真的就是正义在胸嫉恶如仇?方舟子是学生物化学的,他有这样的学术资格和水平来“打”地震预测科研这样的世界科学难题研究之“假”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是不是研究医学的人也可以在航天领域里对尖端研究进行“学术打假”呢?读者可以判断一下,也欢迎方舟子先生回答这个问题。

二、按照方舟子的逻辑,如下一些例子也都是“蒙的、碰运气”的,没有科学价值

1、1975年,我国取得辽宁海城地震预测预防的成功,10多万人幸免遇难,轰动了整个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对7级以上地震成功预测的范例。——而方舟子引用《美国地震学会会刊》2006年7月一篇综述的分析,说“它是‘混乱、经验分析、直觉判断和运气的混合’”,显然,他是同意这个会刊的观点的。也难怪,方舟子先生毕竟“在美国住了10年”,在他的思维逻辑里,检验真的的标准不是实践,而是美国的“权威”期刊。

3、1976年8月16日和23日,在四川省北部松潘、平武之间相继发生了两次7.2级的强烈地震,使松潘、平武、南坪、文县等县遭到破坏。这次地震也被成功预测和预报了——1976年8月2日四川省第五期和8月7日第六期《地震简报》指出:“8月份,特别是8月13日、17日、22日前后,在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茂汶、北川或康定、泸定一带可能发生6级或6级以上,甚至7级左右的地震……”——这些,在方舟子看来,自然也是靠“蒙”对了的,而且也谈不上科学“准确”。

4、1990年亚运会期间,北京昌平亚运村附近也发生了一次4级地震。对于这次地震,北京市地震办公室群测群防系统做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测,并把情况迅速报给国家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又上报了国务院,国务院及时通知了亚运会组委会。因此,尽管这次地震发生在开幕前5小时,由于事先的预测预报,地震并没有影响亚运会的正常进行。——按方舟子的逻辑,这也是“蒙”的,是“经验和运气的混合”,震级又小,不值一提;按方舟子的逻辑,“科学”的态度应该是,明明已经预测到,但由于不敢说百分之百“科学准确”,所以应当让地震信息烂在地震科研工作者的肚子里,千万不可预报。【注1】

囿于篇幅,还有一些例证无法一一列举。反正在方舟子看来,再有什么例证,也都是“蒙”对的,因为地震是“不可能被预测”的。

但是,中国地震局陈建民局长在05年回答央视记者王志时倒是很肯定地说:“我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对于地震预测准确的还不多,是否有偶然性这一问题,陈建民局长很肯定地说:“我想说,偶然,不可能这么多次的重复。”诚然,陈建民的话自然也不一定就是真理,但笔者觉得陈建民局长毕竟是地震科学工作者,比方舟子应该更有发言权,而且他所说是有一定实践和理论为支撑的,并非完全凭逻辑推理或某国外“权威刊物”所论,因而多少比方舟子所说令人信服。而事实是这些对地震灾害并非“偶然”的成功预测预报,正是70年代以来,实践防震工作“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多兵种联合作战、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防工作”方针的成果。

三、方舟子,你最好还是严谨、慎重一些

3、关于“没有必然联系”

方舟子列举了一连串动物异常与地震没有产生联系的例子,以此来证明动物的异常表现与地震没有必然联系——甚至是没有联系。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是常见的诡辩术,但这只能糊弄小学生。方舟子大概不会忘记在08年6月8日央视2套“对话”节目中国家地震局何永年研究员的话吧:“……凡是大地震之前,都会有动物异常的前兆,但动物的前兆与地震没有必然联系,还会有其它的一些原因”(大意)。地震专家的表述毕竟比非地震专业的方舟子要严谨全面得多,方舟子还是要学着点为好。

方舟子,在科学面前、面对不熟悉的领域还是谨慎些吧,不要为“科学打假”的数量而忘了一个做学问的人应有的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的底线。

然而,搞科普和一年进行上百起“学术打假”的方舟子先生恰恰忘记了辩证唯物主义法则:事物都是在变化和发展着的,静止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正如几分钟前还平静祥和的北川瞬间便被惨烈的地震夷为平地一样。不要说地震可不可以预测目前尚在争论中,即使国际上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也许在未来某一天在中国或某个国家成为了现实,而恰恰正因为有了“梦想”。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事实打破了方舟子的《梦想》。不信请看,“从来没有发布过大地震预报”的日本,“日本气象厅于2007年10月1日面向普通市民通过电视等媒介提供‘紧急地震快报’,根据观测到的地震初期微震预测主震的震级,然而在今年1月26日的石川县地震中的预测震级低于实际震级……”(方舟子先生要说“不准确”了)——对于08年6月14日刚刚发生在日本岩手县的7.2级大地震,“气象厅的技术人员表示:‘这次的地震规模比较大,所以预报还是做到了。’这次预报中通报的震级比实际震级小了1.1级。”【注3】不知方舟子先生对此有何感想?

所以,方舟子先生,世界是在变化着的,对科学还是严谨、慎重一些吧,尤其对未来,可不要因为某种暂时的目的或原因把话说绝了,科学可不是儿戏。须知:嫦娥奔月、千里眼、顺风耳原来不仅仅是“梦想”,而且是神话,但方舟子当下却正享受着这些曾经的“梦想”所带来的便捷。人类岂能没有“梦想”?——更何况是正在逐步变成现实的“梦想”。

1、地震尤其是大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发达国家都不搞地震预测预报了,重点放在“研究地震机理和对地震灾害的评估”上。在中国,不仅汶川特大地震没有预报不值得遗憾,不值得反省,而且将来也不要去继续研究地震预测预报了,因为那是“不可能”的,美国的科学家都这么说了。

2、凡是研究地震预测预报的,要么是瞎猫碰死老鼠“蒙”的,要么是“狂人和欺世盗名的骗子”,是“伪科学”,需要他来“打假”;由此推论,坚持“地震不可预测”的倒应该是真正的科学家。

方舟子意欲引着我们跟着外国地震专家中关于地震不可预测的这一悲观论点跑,于是让我们在地震预测预报的研究方面就此打住,无所作为。这就是方舟子要告诉我们的。

以上是笔者——一个纳税人的基本观点,不一定都正确,但确实是经过认真反思和研究之后的观点。诚然,笔者也不是搞地震专业的,坦率地说,在生物化学方面的知识肯定也比方舟子差很多。但笔者自信比方舟子先生多了几分冷静客观,多了几分看问题的全面,多了几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认真态度,更没有忘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以国外某某专家的观点作为检验科学真伪的标准。方舟子当然可以继续坚持他的“地震不可预测”论,那是他的自由。笔者非常愿意看到,当大地震来临时他能够幸运地找到属于他的“诺亚方舟”。□

2008年6月17日

以科学对话的名义哄人。简评央视二套对话节目。[直言了2008-6-107:47:00]以科学对话的名义哄人。简评央视二套对话节目。直言了,2008-06-09。

见识一下央视是如何对“海城地震成功预报”内外夹攻的[天理公道]于2008-06-13

2008年6月8日,央视对话栏目做了一期节目《地震能否预测?》,其中有一段关于“1975年2月4日发生的辽宁海城7.3级地震成功预报”的讨论。

一、原地震局副局长何永年分析为什么海城地震可以成功预报,原因是:1、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周恩来总理批示调用了大批专家充实地震预报队伍,在邢台震区进行了多年的研究2、海城和邢台的地质构造有相似性3、海城地震特殊,有明显的前震活动,最高的时候有一万多次前震,有一个歌谣“小震闹大震到”4、中国的地震类型太复杂

何永年指出:海城地震时预报的震级和实际的震级不符合,误差太大,海城地震预报的震级是5级以上,如果预测6-7级更好!

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副主任张永仙表示:

1、由于海城地震震级预报偏差太大,所以不能算是科学的预测2、由于海城地震有了科学的决策,减灾效果明显,所以没有追究震级预报不准确的问题3、由于海城地震预报的震级是5级,按照现在的建筑等级,5-6级的地震,北京的高楼都可以承受的住!4、只有2%的地震有前震

三、大神、科普作家方舟子表示:

1、海城地震不能算是科学的预测,引用了美国地震学会学报上面的一篇论文中的说法: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是混乱、经验分析、直觉判断还有运气的结合!何永年对此记忆很深刻,指出美国南加州地震中心的露西·琼斯教授的意见,她承认你的经验,但是加上了运气和偶然性。2、有前震的地震只有10%-30%3、海城地震后,唐山地震没有预测,所以只有海城地震预报等一二例证明,“地震可以预测”在科学上站不住脚

对以上言论分析如下:

一、海城地震的准确预报,有几点何永年没有提到:

1、介绍海城地震的纪录片中并没有介绍海城地震是如何预防的全过程,只是提出了1974年发生了明显的地震前兆。没有介绍如何划定地震带的过程,就是中长期地震预报。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对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李四光是坚持地震是可以预报的,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2、海城地震的准确预报得益于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土洋结合、专群结合、群测群防”的地震预报路线,就是依靠群众的力量搞地震预报。这一路线,在80年代泉州的一次地震会议上被抛弃。唐山大地震后的第二年,在海城地震预报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地应力监测,被判为不予支持不予发展的监测手段。

二、关于震级预报准确程度的问题:

1、请注意,现在地震局的地震预报,也主要是指对“五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预报。当年也不例外。当年的建筑防震等级,应该比现在差!2、对外公布是5级地震,但是真正预测到的不一定就是五级,有可能是七级甚至更高!往往预报震级都是保守估计,总是不希望发生很大的地震。3、政府公开发布震级应该低一些,这个是有技巧的,以避免引起恐慌,但是,对防震的重视程度要高、组织防震的手段要得力。该纪录片显示,在政府部门内部人员通报的,也是说有发生6-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而政府对外公布的是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三、关于地震预报后会不会发生的问题

1、地震预报是专业性的工作,地震部门综合“地震中长期预报、地震检测仪器(包括专业的设备和土地磁土地电土应力等土设备)的情况、动物异常、天气异常、地下水异常等等”各种情况作出判断,发出地震预报,就可以了!震不震不是预报人员的事情。我们要相信地震专业预报人员的预报结果!

2、地震预报后不一定就要发生。地震是很缓慢的运动,而且受很多不可知、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地震可能到了快要发生的时候,没有冲破临界点,就消退了,就没动静了。不能因为没有震,就去怀疑地震预报的可靠性!!

四、关于地震前震的问题

五、关于唐山大地震预测预报的问题要说明四点

1、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唐山大地震已经准确的预报出来了。只是没有冲破“那些怕承担误报责任的”官僚的阻力,没有到政府发布阶段。2、唐山大地震的预报成功是周恩来总理制定的“土洋结合、专群结合、群测群防”的地震预报路线的成功实践3、唐山大地震的成功预报,是在没有发生明显前震下预报出来的4、唐山大地震存在“距离震中不远的青龙县没有一人死于地震”和“处于震中的开滦煤矿死亡率仅万分之七”两个不能回避的奇迹

六、关于中国成功预报的震例的数量问题

黄相宁,中国地震科学家,1971年到1981年11年间,黄相宁的地震地质、地应力预报地震小组,向国家地震局以书面形式,正式预报了4.7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短临预报175次,联合国全球计划对175次短临预报进行了严格评审打分,成功率为33.1%。

七、关于引用“美国南加州地震中心的露西·琼斯教授”意见的问题

1、对于海城地震成功预报的经验,还存在很多亲身经历过的中国地震专家,为什么不请他们出来说明一下!??2、用“一个根本没经历过海城地震预报”的外国专家的观点,来攻击“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是混乱、经验分析、直觉判断还有运气的结合(俗话说是蒙的),是何道理??千里迢迢找了一个根本没经历过的美国人,来胡说八道,是何居心???

梅世蓉介绍作者:抗震救灾2008-5-17

梅世蓉,女,研究员,1928年4月27日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195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物理系。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获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物理学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昌马、邢台地震考察队队长,西南、新疆地震考察队副队长,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地震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全国妇联第四届执委。五十年代开始对我国地震活动性进行研究。1970年提出地震空区是预报地震危险区的途径之一。主编有《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

反面评价

唐山地震时期主管震情分析与预报,地震部门主要官员。据悉,唐山地震前一个月内预报震情信息密集上报,其对震情严重漠视,多次推迟震情会商,打压唐山地震预报,导致唐山人民没有采取预防措施,造成24万余人的死亡。震后编造谎言,欺骗中央,称“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并将震前行之有效的预测手段全部废除,打压作出预测的科学家和地震预报人员,掩盖真相30年;造成中国地震预测手段不进反退。唐山地震后,梅世蓉向党中央隐瞒实情,欺骗中央谎说唐山大地震根本不能预报。接着又利用我国政治局势的突变,转移罪责,参与诬陷坚持群测群防路线,正确地测出地震危险逼近,要求发动群众抓地震前兆的汪成民同志,逼得汪成民同志家庭破碎,妻子离异,身心受了极大打击。尽管事实已经证明,地震完全可以预报,身为地震工作者的梅世蓉,在这以后还是一贯地散布地震不可知论,破坏地震预报工作,打击压制对于我国地震工作有杰出贡献尤其在唐山大地震中作了杰出贡献的地震专家,工作上刁难,不给资金设备和仪器,更可恶的是不让带学生,以至近三十年来,我国在文革期间培育锻炼出来的一大批地震专家,相继衰老、后继无人,人才凋零,使得我国地震工作处于灭亡的危险。

正面评价

5月19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机理及后续灾情科学分析”的紧急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该会议由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社会发展司组织策划。来自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震科学研究院等部门、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唐山大地震后

在地震研究领域的争议性人物耿庆国、汪成民也受邀参与了此次会议。

据科技部基础司副司级巡视员彭以祺介绍,此次会议目的是集各领域、各部门专家的合力,重点对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机理与后续发展态势、重大地震灾害的多学科综合前期预警及灾后评估等进行研讨。

中国允许并鼓励地震预报研究,并且是世界上唯一把地震预测作为社会责任和政府工作任务的国家。中国的地震研究人员不仅要研究地震成因,记录监测地震,还要负责预测千万人的生死。

“这是一个高风险的行当。预测不代表着一定能发生,采不采取措施撤不撤离不归我们管。”中国地震局首席预测员孙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震前没收到预报卡

汶川地震爆发后,北京复兴路63号院中国地震局的大门口右边立即挂出了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牌子。中国地震局是这次国务院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旗下的9个牵头工作单位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责,这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在中国管理全国地震工作。

在现行的中国地震系统中,地震监测预报位列防震减灾“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之首,被称做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主业、基础和重要环节。

据广西地震局劳王枢不完全统计,1966年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对地震工作作出的批示达138条,其中直接涉及地震预测研究的就有65条,占48%。1966年邢台地震后,周恩来两次亲赴地震现场指示“一定要做好地震预报”,“必须加强预测研究,做到准确及时”。1970年在云南地震后周恩来再次指示:“地震是有前兆的,可以预测的,可以预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

尽管科学预测地震至今仍是世界难题,但长期以来,中国地震局多个直属研究机构的研究重点都是地震预测研究。自1980年后,每个5年中都会出现地震预报攻关的重点课题:地震预报清理攻关(六五)、地震预报实用化攻关(七五)、地震短临预报攻关(八五)、强地震中短期预测技术研究(九五)。

60岁的孙士负责接收和管理发自全国各地关于地震预报的预报卡,但无法证实每一份被称做地震短临预测的卡片,都可以准确及时地被投递到孙士的手里。孙士说,“5·12”汶川地震前,他们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这个地区的震前短临(10天)预报、短期(3个月)预报。他从未收到关于该次地震的正规预报卡。

他所在的分析预报中心预报部,2004年10月后已伴随着地震局机构的重组,逐步迁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在三里河的临时办公地点。随后在2007年底,又整体迁入新建成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大楼。而目前这些作为唯一正规预测报告凭证、供地震预测人士填写寄送的卡片,则仍被投递到预报部未拆分前位于复兴路中国地震局院内的旧址。这两个办公地址间相距约6公里。

■不断拆分重组的中国地震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成立与新办公大楼的建设是同时的。台网中心新办公大楼动工也始于2004年10月。这座新办公大楼远离地震局大院,与中科院招待所、测绘局招待所、机械机关服务中心等6个部委下属机构,在一个四合院式的建筑群里。台网中心位于建筑群南楼东侧的临街位置,总投资额18247万元。

这里就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报的新中心,改组成立的台网中心负责全国的地震监测、地震中短期预测和地震速报。它亦是此次地震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响应和指挥决策的技术智囊。

“短临和中长期预测分家了。研究和预报的分家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地震局原分析预报中心的老研究员说。地震台网中心的成立,直接导致了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拆分。中心其他以中长期地震为研究目标的研究机构,则被划入新成立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分了家以后,我们这些老的全在这儿。分了以后,搞短期、搞短临的,还得回过头来搞中期。他们利用我们研究出来的中长期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来搞短临。这样矛盾就出来了,我们预测研究所搞中长期,看准了我们也要追踪短期啊,预报哪能和研究分开啊?”老研究员说。

这不是地震预报系统的第一次拆分重组。对预报和研究进行拆分重组,从中国地震局成立以来就一直在进行。每一次母机构和另立门户的子机构之间的业务整合,都产生盘根错节、叠床架屋的新地震系统。

故事要回到1980年。这次的拆分,分析预报中心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独立出来。而这次拆分,最终派生出两套不同的全国地震台网监测体系和两套北京地震监测体系,地震台网体系是地震预报的基础数据支持部分。

早在1966年邢台地震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已经拥有8个台站,覆盖北京地区的有线传输地震台网,并同时开始负责起国外6级、国内边远地区7级以上大地震的监测汇报任务。当时中国地震局尚未成立。1971年,中国地震局(时称国家地震局,由中科院代管,1978年改为国务院直属局,1998年改现名)成立,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划入地震局。这套系统到1970年代已发展到21个台站,并逐步与山东、山西等省份的地震台网进行串联,形成了一个华北地区的地震台网监测体系。而1980年从该所独立出来的分析预报中心,则是一个与其母机构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行政上平级,但业务上分管地震预报分析工作的单位。它一度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用原有网络提供的数据,但很快就开始组建自身的地震台网体系(即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首都圈地震台网前身)。由于两个单位同时承担着上报地震速报结果的任务,长期从事地震监测的工作,负责编制地震目录的地球物理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张相民回忆说:“当时,为了这个事情(地震速报结果)我们老打架呢。我们报对了,他不给你往上报,压着。他认为他那个是对的。”

■围绕大地震的科学纷争

时任这个地震预报室主任,后来成为分析预报中心首任主任的梅世蓉曾告诉媒体,当时专业队伍和群测群防是两条线。“他搞他的群测群防,我们搞我们的分析预报。”

而在地震预报室里,赞同前兆观测的科学工作者则基于群测群防,提出了一些地震预测方法。如:师从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的年轻学者耿庆国提出旱震预测,出身地质部地震地质大队的黄相宁提出“地震地质——地应力地震预测”。

群测群防没有成为中国地震局预报领域的主流。多位地震局系统的退休研究员,倾向于将耿庆国等人的预测方法形容为是业余的、民间的。随着唐山大地震在无人能准确预报的情况下发生,多数基于群测群防的预测方法,成为不被支持和鼓励的监测手段。

到1981年以后,中国大陆的地应力观测站所剩无几。1990年代后,大多数建立的群测点已自生自灭。

■地震趋势会商会议

更多的地震预测科学家,则在地震趋势会商会议上展开博弈。地震趋势会商会议是地震局系统中报告地震趋势的专家会议,是报告地震预测结果的固定形式。根据中国政府《地震预报管理条例》,任何单位和个人根据地震预测资料和研究结果提出的地震预测意见,应当向所在地或者所预测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书面报告,也可直接向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书面报告,不得向社会散布。(本文详情请见:《凤凰周刊》2008年第16期总第293期/封面故事)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THE END
1.姓名学三才配置吉凶表基础运崩败,成功运亦毁坏,命运势劣,被压不伸,容易遭遇转劣或凶厄、急难、变死、危机四伏,短寿之兆,生命难保。幸若人格数是15数或35数者:虽最优良,仅可保免致短寿,但身心会易过劳。【大凶】 木金木 外表似安定,内实不然,困难重重以迭卷而来,永不休止,境遇困苦,身心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Njg4MTE1Ng==&mid=2247486090&idx=1&sn=fe4a310d8e9e9b96c351fe53258ba4e5&chksm=ed151e99186c07f2f8afbebbbad415faa05201e96732d8ef62208a6d4179bf8c57fa08bf5c1b&scene=27
2.中年走忌神大运,发展压力不小的八字木火水旺丙火壬水甲木身弱格局分析:根据年柱纳音来看此造属于甲子海中金命,根据子平八字法来看此造属于丙火命。丙火生在辰月戊土透干为食神格。食神泄身,坐下子水年柱子水与两辰土合化为水,天干壬水透出七杀克身,丙火遭食神泄水克身弱需要生扶,取年柱甲木泄旺水生身制土为用,大运流年走木火则吉,大运流年走金土则不吉。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7D164405566SD3.html
3.东四命是什么意思东四命的含义东四命是什么意思 东四命的含义从头再来 精选回答 东四命即是震东,坎北,巽东南,离南。乃木火而成,阴水在下之命格。 东四命震木之命:此种命人多有成就,一生荣华相伴,乃进取之人,事业进展良好,可做商人,不宜出仕之人。 东四命坎北之命一生情爱有宁,乃火成之人,为人不喜蝇营狗苟,明信皓月之人。情爱相容,https://edu.iask.sina.com.cn/jy/3ukzuju3Tzt.html
4.震卦2024年运势霹雳火命2024运势是什么意思?其实见水为吉主要针对的还是零神位,而正神位则以见山为吉,那么这里说的“正神”和“零神”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玄空风水理论中的两个重要的风水方位,那2020年的正神、零神的具体方位应该怎么查询呢?家居布置的时候可以怎样应用这两个方位,我们一起来看看。http://www.juicychina.net/view/61894
5.什是西命怎么查自己是什么命西四命就是命理学,依三元九运把人的命卦分为坎、离、震、巽、乾、坤、艮、兑等八其中坎、离、震、巽等命卦在阳宅学上称为「东四命」,乾、坤、艮、兑则称之为「西四命」。而你究竟是「东四命」还是「西四命」呢?古法有排山掌可推命卦,唯其过程颇为繁复。 https://www.qiyuange.com/fengshui/47320.html
6.希伯来书与我24第12章(12:14因为他们当不起所命他们的话,说:“靠近这山的,即便是走兽,也要用石头打死。”所见的极其可怕,甚至摩西说:“我甚是恐惧战兢。”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有审判众人的神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并新约的中保耶稣,以及所洒的血http://www.spring4life.com/node/12297/message
7.西四命是什么意思乾命西四命一生命运西四命是什么意思: 西四命就是命理学,依三元九运把人的命卦分为坎、离、震、巽、乾、坤、艮、兑等八其中坎、离、震、巽等命卦在阳宅学上称为「东四命」,乾、坤、艮、兑则称之为「西命」。古法有排山掌可推命卦,唯其过程颇为繁复。 乾命西四命一生命运: https://m.xingzuo360.cn/mianxiangsuanming/350797.html
8.五行八卦命运人生财运,人生命运天注定《易经》八卦中“乾、坤、离、坎、震、巽、艮、兑”各代表什么意思_百 五行八卦中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木,坎代表水雨,离代表火日,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属性中乾兑为金,震巽为木,艮坤为土,离为火,坎为水。动物中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猪,离为雉,艮为犬,兑http://www.qinyangming.cn/fsds/11238.html
9.含章天挺12生肖指什么,含章天挺命世诞生含章天挺12生肖指什么,含章天挺命世诞生 含猴字的四字成语 四个字成语含成的成语? 谢作章名字怎样解释,有啥意思? 挺有什么成语有哪些 有什么含有款字的成语? 包含“天”的成语共有1173个 1)哀感天地 2)哀天叫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闇无天日http://www.ypzoxsr.com/post/3481.html
10.九台文友社八台岭采风专刊(总第53期)晚秋枫叶红烂漫,赤橙黄绿五彩山。 八台岭上风光美,阶梯虽险也敢攀。 大汗淋滴登山顶,极目远看好景观。 烽火台上经风雨,传说洞中有狐仙。 文友采风相约聚,共赏奇峰写美篇。 雅韵声声震山谷,美景连连微信传。 我爱九台家乡美,山青水秀好河山。 但愿古稀身心健,与友同乐度余年。 https://www.meipian.cn/2gup10uj
11.地震科普知识18、地震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从震原发出的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19、哪种地震波可以警告人们尽快做好准备? 答:纵波先到达地表,人们感到颠簸,随后才感到晃动,纵波的到达警告人们应尽快做出防备。 https://www.sju.edu.cn/92/76/c591a37494/page.htm
12.易经第55卦丰卦雷火丰震上离下上震下离震上离下,又让我想起了江门蓬江区的美景。那里的人们,是否也在这卦象的指引下,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呢?每次走在蓬江区的街头巷尾,总能感受到那种独特的韵味和气息,仿佛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在诉说着属于这里的故事。? 易经卜命,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但更重要的,还是我们如何去理解和运用这些启示。生活中的每https://jiangmen.11467.com/info/29558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