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运蹇人逢鬼,时衰鬼弄人。”
运气是看不见的力量,但它却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运气如风,常伴左右,一帆风顺,一路向前。
古人言:“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利无独据,运有兴衰,存畏警焉。”
人生,命中的一切,皆有定数,一个人的运气也是有定数的。
吕蒙正《破窑赋》中说:“天不得时,三光失曜,地不得时,草木不生,人不得时,运道不通。”
自古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虚。
每个人的命运,都自有天道,自有因果,他人之苦,怜悯须有度,轻易背负他人因果,损耗的是自身的气运。
人到老年,自身能量已经大不如年轻时,真正聪明的人,都不会被他人轻易“借运”。
人老了,不管你多善良,也要远离这三种“借运”的人。
王宪力老人,一生只有一个女儿,而且女儿远嫁,不在身边生活。
自从老伴去世以后,他就一个人独自居住在家中,平日里鲜少出远门。
有一次,老家的老房子因为大雨冲刷的缘故年久失修,有些轻微倒塌的危险,因此,他回到老家修葺老宅。
老家中要紧的亲戚已经不多,唯一的亲人就是大哥的血脉,唯一的侄子。
侄子小的时候不认真读书,没有考上大学,在社会上闯荡几年以后,没有什么名堂,后来学了一门汽修的技术,自己开汽修店。
侄子的家和汽修店都在县城,老家也已经没有了父母,所以也很少回老家。
这次,因为王宪力回老家修老宅,所以,找到侄子帮忙。
在王宪力修好房子后,准备回城里的时候,侄子突然向他开口借钱,说因为扩大规模,店里的资金有点周转不开。
他向王宪力借7万元钱,等到年底资金周转开了就会还给他。
王宪力心想,自己就这么一个侄子,自己没有儿子,百年以后,自己的身后事还是要仰仗侄子出面帮助女儿张罗。
所以,他答应了侄子,回到家里以后,就给侄子转了过去。
可是,这笔钱到了年底,侄子却说还没有钱,所以就没有还,大过年的,王宪力也不好意思催侄子。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侄子一直不还钱,总说没有钱,说汽修行业竞争大,钱难赚。
就这样,过了好几年以后,王宪力生病住院,侄子才仅仅还了3万元,剩下的4万元就一直没有还。
后来,王宪力老人过世以后,这笔钱就不了了之了。
有段话说:“人生,30岁之前要用劳力赚钱,30岁到40岁之间要用经验赚钱,40岁到50岁要用专业赚钱,50岁到60岁要用人脉赚钱,60岁以上要守住自己的钱。”
人们常说:“祝您老来得富,福如东海,财富亨通,健康长寿。”
足见,金钱在老年生活中的重要性,金钱是老年人最后的底牌。
手里有钱,自己活的有尊严,关键时刻不拖累儿女,不要轻易被他人借走金钱暗含的运气。
人老了不要轻易把钱外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金钱是底牌:金钱在老年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日常生活的保障,还能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支持。
没有足够的金钱,老年人的生活会变得困难,甚至可能影响到健康和生命质量。
二、亲戚借钱不还的风险大:很多亲戚在打算向老年人借钱的时候,就没准备还,本来就想捡便宜钻空子。
张发得老人是村子里出了名的热心肠的人。
他退休以前是村子里的村支书,虽然是最基层的干部,但是,他一辈子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从未懈怠。
村子里的事情,琐碎又繁多,除了挣钱的事是大事以外,村民之间的邻里纠纷就是最重要的事了。
今天李四家的牛啃了王三家的玉米,为了玉米两家人吵闹起来,很快就会闹到大队,找村支书评理。
明天张五家的墙倒了砸死了邻居家的鸡鸭,因为赔偿的事情谈不拢,也会找到大队,要村支书评理。
甚至,谁家的儿媳妇把公婆打了,赶出了家门,不孝顺,也会找到张发得来评理调解。
张发得在村子里当了大半辈子的支书,除了努力带领大家发家致富外,还渐渐成了村子里的大家长,主事人,评理人。
他在岗位的时候,村子里的人都给他面子,都愿意找他评理,然而,他退休以后,大家的态度就冷淡了许多。
可是,张发得人退休了,心却没有退休,依然很热心肠,爱评理,爱管闲事的心态没有变。
无论谁家遇到矛盾了,不管找没找他,他都要评上一评,去管管。
然而,随着年轻人当家作主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他那些过时的老观念,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听了。
有好几次,他因为多管闲事,帮助邻里解决纠纷,而被一些小辈们怼的哑口无言,气的心口疼,气的脸都涨红了。
有一次,因此还被气出了病,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回家又吃药休养了大半年,才好了起来。
随着农村里人心和风气的变化,很多时候,他的好心被传歪了,为此引来了不少麻烦,还多次连累儿女。
儿女抱怨,邻里也埋怨,弄得他里外不是人。
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句话能暖人,一句话能伤人。
说话的人不注意,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却会让被说的人记恨在心。
“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
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因为多管闲事,多嘴多舌,好心办坏事,招来麻烦,被邻居责骂事小,被邻居打就事大了。
“守住口风,不言他人之短,不泄私密之事,方能远离是非之地。”
人到老年,应该活的恬淡,安静,管住嘴,守住心,攥紧钱,吃好饭,睡好觉,其他不要随意干预。
如果你总是陷入邻里纠纷矛盾之中,那么好运气就会远离你,相反坏运气则会缠上你。
因此,人到老年记住与邻里相处的几个原则:
一、尊重邻居
二、信任邻居
三、礼让邻居
四、保持友好与距离
孙梅老人的儿子常年在国外,因此,她上了年纪以后,主要由保姆照顾。
她的保姆是从老家找来的一个农村妇女,相对放心一些。
这个保姆也确实照顾了她很多年,一直对她很好,照顾的很周到细致,她也很喜欢她。
有一天,保姆突然向她哭诉,说:“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要来城市打工,但是又没钱租房子,想临时借用您的房子。”
孙梅心想,自己刚好还有一套小房子,马上就到租赁期了,举手之劳,帮他们度过难关也未尝不可,便答应了。
可是,当保姆的儿子和儿媳妇住了快一年的时候,孙梅问他们什么时候搬走,却敷衍推脱。
又过了几个月以后,保姆说孙子出生了,要去照顾孙子,就准备辞职了。
孙梅提出尽快将房子腾出来,因为她要准备继续出租。
可是,保姆一家却迟迟不腾房,而且后来以自己照顾孙梅多年工资却很低为由,要求拿房子来补偿。
孙梅老人一听瞬间如五雷轰顶,无奈之下,她只好告诉了儿子,儿子从国外飞回来处理。
经过了一番周折之后,才终于要回了房子。
莫言说:“贪婪是人的本性,人类的欲望是填不满的黑洞,穷人有穷人的欲望,富人有富人的欲望。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诸多事物的规律。”
人心隔肚皮,善恶难分辨。很多时候,我们难以猜透对方的真实意图。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反应能力也下降,很容易掉入有心之人的圈套。
社会中,被保姆骗钱,骗情,骗房的老人,不在少数。
人老了,凡是涉及金钱,房子等重要财产的事情,一定要记得与自己的儿女商量,以防被骗,带来麻烦和损失。
一个老人,如果房子被人骗走,或者借走,这是大事,轻则惹来麻烦和官司,重则被借走后半生的福运,无家可归,流落街头。
人老了,如何防止被骗要记住以下几点:
一、提高警觉意识,不上当,不进圈套。
二、凡事别自作主张,养成与儿女商量的习惯。
有诗云:“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古语有云:“君子法天运,四时可前知。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利害有常势,取舍无定姿。焉能使我心,皎皎远忧疑。”
人生有四大多管闲事:扶烂泥,雕朽木,翻咸鱼,烫死猪。
人生四大糊涂事:对别人的遭遇,太过同情;对别人的情绪,太过上头;对别人的要求,太过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