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测一大队90后队员王伟的电脑开机密码,也是他2020年参与测量的珠峰最新“身高”。
石窟寺考古报告又是谁的心血?
2011年,《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正式出版,时代截至北凉,被誉为国内第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
敦煌研究院考古所的李珊娜也加入了这项百年大计,梦想在有生之年做到唐代——一百卷的三分之一,就心满意足。
循着中国老一辈测绘人、“莫高窟人”的足迹,年轻的追光者制定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亲历时代大事件,又成为新的榜样人物。
事实上,在新中国的每个角落、每个领域、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这样的故事。摇滚吉他手顾亚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成了贵州支教教师,讲台上一站就是8年,还组建了4支乡村小学生乐队。
回望这十年,追光既是继承发扬上一代的奋斗精神,也升级、衍生出了新的方式。纪实访谈节目《这十年·追光者》试图还原他们这十年,不少观众借弹幕“致敬”:“看着看着就哭了”,“感觉她真的热爱她的工作”……
节目也尝试解答这样一个问题:当平凡的人做着伟大的事,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坚持了下来?
“种花家”的追光者
自8月在芒果TV、湖南卫视开播以来,《这十年·追光者》先后围绕乡村振兴、教育奉献、文化自信、强军爱国、大湾区建设和科技创新等主题,以周播形式上线12期节目。
每周的50多分钟里,制作组以这十年的“时代大事件”为背景引入,聚焦各行业领域榜样人物身后的年轻追光者,由主持人何炅和追光探寻员推动节目流程,配以主人公的实景视频和现场讲述。
在“种花赤子心”、“我心归处是敦煌”两期节目里,国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主创与新一代“莫高窟人”走进演播室,成为文化自信领域的典型代表。
在“青春的选择”里,河北保定学院15名毕业生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端的且末县支教22年。
曾经的摇滚吉他手顾亚,如今是贵州最高的“云上学校”支教教师,还把学生乐队舞台从山里搬到了镜头前。
在“禾下乘凉梦”里,袁老最年轻的关门弟子李建武与“安徽麦王”徐淙祥同台,共同践行中国农业科技梦想。
袁老与李建武
在“逐梦深蓝”里,有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编队成员;在“手可摘星辰”里,有“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大国重器幕后功臣;在“村里的年轻人”里,有湖南十八洞村返乡新青年代表和福建援宁的闽宁镇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