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朱元璋在位期间鉴于元末的混乱,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惩治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葬明孝陵。
书法朱元璋书法行笔自然流畅,仪态生动。风神独具特色,陶宗仪在《书史会要》谓朱元璋书法“神明天纵,默契书法”。康有为所评:“明太祖书雄强无敌”。惟笔画稍欠法度,然雅拙中不乏挺拔。诗歌朱元璋在戎马生涯中也写过诗词,并有《御制文集》传世,集中就有朱元璋的一百多首诗词。朱元璋诗词:《金鸡报晓》、《示不惹庵僧》、《咏菊》、《咏雪竹》、《野卧》、《钟山赓吴沉韵》、《宝光废塔》、《钟山》、《赓僧韵》、《赠四仙》、《东风》、《新雨水》、《雨坠应落花赓徐瑛韵》、《又赓吴哲韵》、《又赓宋璲韵》、《雪诗赓曹文寿韵》、《又赓张翼韵》、《游钟山》、《思老试壮》、《神凤操》、《庐山》、《大祀》、《钟山云》、《谕临蒸县官》、《闻人岭南郊行》、《咏南越》、《竹榦青乐钓》、《牧羊儿土鼓》、《横秋风吹笛》、《沧浪翁泛海》、《题神乐道士》《云衲野人》、《钟子炼丹》、《入如来禅》、《思亲歌》、《倭扇行》、《大明御制皇陵碑》
序
姓名
封王及谥号
母亲
长子
朱标
懿文太子
孝慈高皇后
二子
朱樉
秦愍王
三子
朱棡
晋恭王
四子
朱棣
燕王
五子
朱橚
周定王,初封吴王
碽妃
六子
朱桢
楚昭王
胡充妃
七子
朱榑
齐恭王
达定妃
八子
朱梓
潭王
九子
朱杞
赵王
未知
十子
朱檀
鲁荒王
郭宁妃
十一子
朱椿
蜀献王
郭惠妃
十二子
朱柏
湘献王,初谥戾
胡顺妃
十三子
朱桂
代简王,初封豫王
十四子
朱楧
肃庄王,初封汉王
郜氏
十五子
朱植
辽简王,初封卫王
韩妃
十六子
朱栴
庆靖王
余妃
十七子
朱权
宁献王
杨妃
十八子
朱楩
岷庄王
周妃
十九子
朱橞
谷王
二十子
朱松
韩宪王
二十一子
朱模
沈简王
赵贵妃
二十二子
朱楹
安惠王
二十三子
朱桱
唐定王
李贤妃
二十四子
朱栋
郢靖王
刘惠妃
二十五子
朱(木彝)
伊厉王
葛丽妃
二十六子
朱楠
封号
驸马
备注
长女
临安公主
李祺,李善长子
二女
宁国公主
梅殷,梅思祖从子
三女
崇宁公主
牛城
四女
安庆公主
欧阳伦
五女
汝宁公主
陆贤,陆仲亨子
六女
怀庆公主
成穆贵妃孙氏
七女
大名公主
李坚
有一子李庄
八女
福清公主
安妃郑氏
九女
寿春公主
傅忠,傅友德子
十女
十公主
早薨
十一女
南康公主
胡观,胡海子
十二女
永嘉贞懿公主
惠妃郭氏
郭镇,郭英子
十三女
十三公主
十四女
含山公主
高丽妃韩氏
尹清
十五女
汝阳公主
谢达
十六女
宝庆公主
赵辉
祭祀清朝康熙帝每次南巡路过南京,都要去明孝陵祭祀朱元璋。1912年清帝退位,孙中山亲自率领“国务卿士、文武将吏”拜谒明孝陵。这次拜谒活动,以孙中山名义发表了两个文告:一是《祭明太祖文》,一是《谒明太祖陵文》。表示清室退位光复中华大业的成就。纪念馆朱元璋去世后埋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和马皇后合葬于此。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此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