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随行

生肖即属相,中国的十二生肖是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每个地支对应一个生肖,就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每个干支都有自己独特的属性气场,古人用这个建立起了一个较完整的预测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生肖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表现在婚配、名字、年运等方面,成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日书》记载:“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未马也,卯兔也”,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中出土的《亡盗》记载:“辰,虫也”。由此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

最早记载与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卷三《物势篇》:“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

同书卷二三《言毒篇》则云:“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龙有毒,蛇有蜇,故蝮有利牙,龙有逆鳞。木生火,火为毒,故苍龙之兽含火星。”可见,最迟在东汉十二生肖已全部定型。

为什么要偏偏选用这十二种动物来对应十二地支呢?

这里有这样一种说法的......

天地生成于子时,生之初,没有缝隙,气体跑不出来,物质无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缝隙,才使气体跑出来,物质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开天体之神通,子时就属鼠了。老鼠打开了天地之缝,牛便出来耕耘在地,于是丑时就属牛了。传说人生于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时人最怕老虎,寅时便属虎了。卯时已经进入清晨,但太阳还没有出来,照亮大地的还是月亮,而月宫中唯一的动物是“玉兔”,于是卯时便属兔。传说辰时正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此时自然属龙了。蛇善于利用草掩藏其行踪,据说巳时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动,不能伤人,所以巳时属蛇。午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刚欲产生,马跑离不开地,是属阴类动物,故午时属马。传说羊吃了未时的草,并不影响草的再生,未时就属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于伸屈攀登,故申时属猴。本时鸡开始归窝,此时当属鸡。戌时天渐渐黑了,狗开始“工作”,看家望门护院,这时就属狗。亥时已入夜,万物寂静,天地混沌,而猪和天地混沌一样,除“吃”以外一无所知,亥时自然就属猪了。

实际上是这样的......

这是由于这十二种动物的生理习性和气场能量具有其特殊代表性,和十二地支中相对应的每个地支能量气场属性相对比较吻合。由于阴阳属性的不同,动物根据阴阳可以分为奇蹄和偶蹄两种。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这十二种动物的蹄或足的特征,就会发现其有很大的规律在里面。牛、兔、羊、鸡、猪的爪或蹄为偶数,与阴地支相对应,蛇为极阴,没有足;虎、龙、马、猴、狗的爪或蹄为奇数,与阳地支相对应,老鼠对应于阴阳交替的子时,所以其前爪为单数,后爪为双数,以示阴阳交替。古人决不是随便把十二种动物组合起来应用于预测学的。无论是用这十二种动物做为代码来预测也好,化解也好,古人是把这十二种动物做为了五行能量比较有代表性的载体来看的,因此也常常用来做五行风水调理化解,趋吉避凶。

这是有史料记载的。《旸谷漫录》中记载:“子、寅、辰、午、申、戌俱阳,故取相属之奇数以为名的鼠、虎、龙、猴、狗皆五指,而马单蹄也;丑、卯、巳、未、酉、亥属阴,故取相属之偶数以为名的牛、羊、鸡、猪皆四爪,兔两爪,蛇两舌也”。据此,十二种动物按足趾奇偶排列为:牛四趾,为偶;虎五趾,为奇;兔四趾,为偶;龙五趾,为奇;蛇无趾却两舌,为偶;马一趾(单蹄),为奇;羊四趾,为偶;猴五趾,为奇;鸡四趾,为偶;狗五趾,为奇;猪四趾,为偶;十二种动物中,只有鼠最特殊,前足为四趾,为偶;后足五趾,为奇。”

此外,十二生肖中还存在相生相克的故事......

子水冲克午火,实际上鼠粪对于马来说是有毒的,马一旦吃了鼠粪就会腹胀而死。

亥水冲克巳火,实际上猪不但吃蛇,而且猪被蛇咬了以后,只是皮肤发肿,不会危及生命。

神话象征

十二生肖不只以普通生灵融入中国人生活,其自然习性被人们赋予诸多文化意义,从动物上升到神格,接受尊崇和膜拜。只有自然生灵与文化神格相结合,才构成完整的生肖动物印象。

●老鼠偷吃粮食,证明“仓鼠有余粮”,说明这户富足,家中鼠多象征富裕。

●鼠的繁殖能力极强,民间常作为生殖崇拜的象征。子女居群的母亲戏称为“鼠胎”或“鼠肚”。清末画家任预《十二生肖图册》,其中《子鼠图》五鼠正抢食罐中瓜籽,而“籽”与“子”音同,表达多子意味。老鼠与葫芦、葡萄、石榴等多籽植物组成吉祥图案,强化了繁衍后代的愿望。

●因为牛耕,中国人对牛感情渐深,把诸如憨厚勤劳,不求回报等优秀品质附在牛身上,鲁迅就以“俯首甘为孺子牛”言志。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诸侯之祭,牛,曰太牢。”《清史稿·礼志一》:“太牢,牛一,羊一,豕一”,牛都是最尊贵的祭祀品,是天子祭祀社稷和天地之用。春秋战国的诸侯会盟,国君执牛耳割血,涂在嘴里。

●虎是百兽之王,寅虎相配,甲骨文“寅”字如箭矢状,《说文》中“寅”意为“阳气上升,虽上有冻土,必破土而出”,与虎的凶猛刚阳之气契合。如果说商代铜器虎食人卣反映古人对虎的畏惧,那在战争的虎烙印,则代表对征服的渴望,行军打白虎幡旗,晓勇者为“虎将”,调兵用虎符,兵器有虎纹……

●中国文化向来龙虎并称,《周易·乾卦》以龙虎比喻乾坤、天地,龙飞在天、虎行于地。龙虎星象视为守护星神,《史记》载刘邦”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虎在中国民间传说以白虎神和西王母最出名。二十八星宿中,东西南北四方星群组成四象,后又与五行配五色学说结合,形成“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道教将四象纳为守护神,白虎成为“白虎神”。《山海经》中西王母的形象:居于玉山,“人面虎身……豹尾虎齿而善啸,篷发戴胜”,职务是刑神,掌管疾病和生死。其他虎神还有水神天吴、刑神蓐收,财神赵公明的坐骑也是黑虎。

●嫦娥奔月传说源于《淮南子.览冥训》,嫦娥在月中有玉兔相伴。兔是月的象征。古人认为月中有兔的原因,有说月面阴影像兔,又说月亮和兔属阴,还有说兔鼻有豁与月的圆缺相感。闻一多考证,以兔为月之精始于汉,先秦为蟾蜍,其后转为蟾、兔。山东嘉祥汉画像石,有玉兔和蟾蜍一起捣药,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也有蟾兔与月亮描绘。到晋代兔已单独代表月亮。

●北方有“蛇盘兔,必定富”的婚配俗信。“蛇盘兔”有时也应用于丧俗。明代叶盛《水东日记》载,当时在居庸关以北,人们都在争抢蛇盘兔的墓地。

●上古神话的龙并非神圣不可侵犯,女娲炼石补天,“杀黑龙以济冀州”。龙在汉朝后成为皇权象征。皇帝穿龙袍、坐龙椅、乘龙船、坐龙辇,皇帝死去叫龙驭宾天。清朝龙袍以九条金龙合“九五之尊”,北京故宫的龙图案数不胜数。百姓使用龙纹就会惨遭不测。

●龙是行云布雨之神。《淮南子.说林训》称,“旱则修土龙”,《论衡·乱龙篇》说,“夫土虎不能致风,土龙安能致雨”。宋代以来几乎每个村庄都有龙王庙,每逢水旱灾害,人们都要向龙王献牲,让它控制雨水,祈祷风调雨顺。也有说龙不能自行决定降雨,《西游记》中泾河龙王因违反玉帝降雨旨意而被斩首。

●龙象征出人头地,不同凡响。孔子称赞老子”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诸葛亮称为“卧龙先生”,蔡邕常醉卧街头而人称“醉龙”,家长望子成龙……

●蛇多为巫术鬼怪的形象。《山海经》的巴蛇“食象,三岁而出骨”,柴桑飞蛇。《续博物志》的钩蛇“中木则折,中人则害”;《酉阳杂俎》载孙叔敖斩双头蛇;清人陈鼎在《蛇谱》载唤人蛇,应者“虽去隔数十里蛇必至“;梁绍壬的量人蛇……

●中国古代神话的女娲和伏羲均为人首蛇身,《鲁灵光殿赋》描“伏羡鳞身,女娲蛇身”。

●蛇也以负面形象出现。“人心不足蛇吞象”形容蛇的贪婪;《农夫和蛇》写出蛇的狡猾和冷血;狠毒之人被形容为“蛇蝎心肠”。

●作为六畜之首,马除用作交通运输,还是强大的军事装备。战国以“万乘之国”,“千乘之国”等马拉战车的数量来形容国力强弱。历代君王将帅以拥有骏马为荣。

●千里马难得,相马成为重要职业,相传著名的相马专家有秦穆公的臣子伯乐(孙阳)和方九堙,赵简子的臣子邮无恤等。世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们常用千里马比喻人才。

●古人视羊为“德畜”,善群、好仁、死义、知礼。善群,羊喜欢聚群。好仁指羊善良,有角但不好斗。死义指羊被宰杀时安静,视死如归,故有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知礼指羊知恩,羊羔跪乳象征孝道。

●《周易·泰卦》以十—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之春来,阴消阳长。在岁首用“三阳开泰”寓示吉祥平安,民间改作“三羊开泰”,以年画剪纸等描绘三只大羊祈祷国泰民安。

●“猴为人祖”的传说颇多。《山海经》载,“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可见夸父形象实乃猴子。成都地区神话认为盘古开天地,猴群中的伏羲女娲繁衍出人类。古吐蕃在《西藏王统记》中载其先祖系狲猴所变。羌族神话《木姐珠和冉必娃》,冉必娃用火烧掉全身猴毛成了美男子。

●《西游记》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猴形象的光辉代表。

●猴与”侯“同音,猴子骑马寓意马上封侯;猴向枫树上挂印寓意封侯挂印;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子背上寓意辈辈封侯。猴爱吃桃,桃子象征长寿,民间剪纸也常见“猴桃瑞寿”图案,取长寿之意。

●《韩诗外传》概括鸡的“五德”,“头戴冠,文也;足搏距,武也;见敌敢干,勇也;见食相呼,义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故鸡有德禽的雅号。

●古代计时简陋,雄鸡司晨成日出而作的号令。《诗经》中,“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还有以”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催促国君上朝。孟尝君被困函谷关,门客学鸡鸣骗开关门。东晋祖逖“中夜闻荒鸡鸣,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庭中”,发愤报国。

●《汉书》载,帝高辛氏有狗名盘瓠,取犬戎吴将军首级被赐以少女,“随盘瓠升南山产子,男女十二,后繁盛也“。《搜神记》扩充说盘瓠是皇后耳朵跳出的金虫变成。西南的苗、畲、瑶、黎、侗、壮、佤等民族,也传说盘瓠是族群始祖。少数民族还有狗取谷种的传说,哈尼族认为,天神女儿把五谷带到人间,被贬成狗。

●古人认为日月食是天狗所吞。宁波有谚“天狗吃月亮,地下放炮仗”,怀化人说“天狗吃月,脸盆子敲缺”,试图以声响吓退天狗。天狗还导致妇女不育。妇女供奉“送子张仙”,他手执弹弓仰天瞄准,据说是射杀天狗。

●狗的忠诚,传说和现实比比皆是。《述异记》载,魏晋陆机的“黄耳”,为主人送信,劳累而亡。《搜神记》中的黑龙犬,在火中用水沾湿醉酒的主人使其幸存。

●猪有“乌金”之名,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猪是财富标志,临夏大何庄的墓葬有三十六块猪骨陪葬。豕是士庶以下平民的祭品,以豕为之,陈豕于室,合家而祀,即“家”字。

●猪的肥头大耳是福气象征。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说文》云“聃,耳曼也”,段王裁注“耳曼者,耳如引之而大也”。乐府《长歌》:“仙人骑自窟,发短耳何长。”《三国演义》中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生活习俗

本命年

本命年指12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本命年被视为不吉之年,故又“坎儿年”。各地都有本命年挂红避邪的传统。大年三十,逢本命年,大人小孩都换上红内衣红内裤,扎红腰带,最好再佩戴红色饰物,如红丝绳、红项圈等,此所谓“本命红”。一些地方,本命年除夕夜忌出门,已婚男子还要妇人陪伴。

道教把六十甲子神化为太岁神,如丁酉太岁唐杰大将军,戊戌太岁姜武大将军。本人出生干支年称“本命太岁”,身处当年为“值年太岁”。人的吉凶祸福和年运都由太岁神掌控。北京白云道观元辰殿,塑了六十甲子太岁神。人们在农历新年或自己生日,到元辰殿祭拜值年太岁和本命太岁,希望禳解灾祸。

取名

古人重视取名,名字还要弥补运势不足,生肖自然是重要参考。宋朝文人邹应龙,生于乾道八年壬辰(1172年),取名“应龙”。相传唐伯虎生于寅年寅月寅日(1470年),取名唐寅。过去民间流行给孩子取贱名为乳名,这样好养活。于是属狗的作家老舍乳名叫“小狗尾巴”,属羊的画家叶浅予乳名是“阿羊”。

婚配

地支五行相配再套生肖,虎兔属木;马蛇属火;鼠猪属水;猴鸡属金;牛龙羊狗属土,即生肖相生相克。

生肖婚配最根深蒂固的是”六合六冲“。“六合”指鼠牛为合,虎猪为合,兔狗为合,龙鸡为合,蛇猴为合,马羊为合;“六冲”指鼠马相冲,牛羊相冲,虎猴相冲,兔鸡相冲,龙狗相冲,蛇猪相冲。择婚必趋六合、避六冲。更忌的是“六害”:“自古白马怕青牛,羊鼠相交一旦休。蛇虎婚配如刀错,兔见龙王泪交流。金鸡玉犬难躲避,猪与猿猴不到头”。

还有“龙虎相斗,必有一伤”,“两只羊活不长”,“两虎不同山”,“青龙克白虎”,“虎鼠不结亲”等不一而足。生肖婚配对女性更苛刻,如““虎进门,便伤人”,“女属羊,命根硬,克夫克爹又克娘”等。

......

中国生肖文化博大而精深,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邮票、剪纸、小说、戏剧和民间工艺作品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究,去传承和拓展它的文化内涵!

▲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听全文!

推荐书籍:《中国生肖文化》

推荐理由:十二生肖属相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俗文化,生肖文化。广泛普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家喻户晓,影响深远。虽经历各朝各代和各种社会制度,至今仍沿用盛行。每一种生肖都有天文、星象、历法、考古、神话、传说等方面深广的的文化背景为依托,十二种属相构成了规模极为庞大的文化集结。

政务类官网

滨海场馆类官网

天津场馆类官网

天津政务类官网

主办单位: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宣传部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

THE END
1.木命起什么名字好?木命取名应该带什么字?木命取名应该带什么字? 起名也要看生辰八字,那么木命的宝宝应该如何取名呢?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其中也包括命理。想了解更多五行命理的内容就来华易网。 木命的人取名可以用“水”和“火”属性的字起名。 木命起名宜用字https://www.k366.com/wuxing/110922.html
2.海中金命公司取名,公司名称大来自全简单大气两个字–960化工网海中金命公司取名 丽(18龙组阶机掌持曲编划):好看,美丽。取名用为美丽漂亮。 礼(360问答6划):有道德观念,有礼貌,有德有智。 力(2划):表示有志有力,能达到理想事业。 莉(13划):指,取名用,象征芳香旧岩诉台刻。 烁(9划):锻炼,精练。取名象征有经验,有水平。 恋(10划):想念,留恋,不忘。取名用,表https://www.chem960.com/ask/q-ec8aaec6402d46bc94300820c2604429
3.名者—命也取名方法5、三才五格法取名 这种取名法需要专业的人士来取,但是对于网络咨询如此发达的今天,您也可以买书或网上查阅资料参考起名。姓名五格是天格、人格、地格、外格、总格。所谓三才,就是指五格中的天格、人格、地格。在三才五格的命名格式中,以天格、人格、地格之三才格式最重要,因为天地人三才为一体、相互关联,搞姓https://www.jianshu.com/p/bdea9147e3c5
4.命书网命书网专注于提供姓名测试打分、八字算命和在线抽签等服务。通过精准的姓名分析和周易卜卦,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运势解读和名字配对,帮助宝宝起名打分测试等。探索生肖运程和周易测名的智慧,解读名字的吉凶得分和意义。http://www.cnhsv.com/
5.命理书籍排行榜【官方正版】渊海子平正版无删减版 新编注白话全译 徐子平著 术数命理著作渊海子平真诠三命通会麻衣神相风水书籍 中国古代命书经典 梅花易术正版无删减 素书 易经正版无删减 鲁班经正版无删减 渊海子平正版 200人好评 书纸质量好,字迹清晰,确实是正版 TOP 6 千里命稿 术数汇要 韦千里原著 中国古代命理学经https://m.jd.com/phb/key_1620fe422e335cd2c53e.html
6.水命人起名注意事项,水命人名字大全宝宝起名1983年大海水命取名,我大海水命人起什么名字好?五行缺木。提起1983年大海水命取名,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我大海水命人起什么名字好?五行缺木。另外,还有人想问大海水命。自己开店起个什么名字比较好?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83年农历五月海水命的人起名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大海水命人起什么名字好?五行缺木。希http://www.suanming66.com/showtopic-3696.aspx
7.毛姓百家姓二、以封邑命姓 周文王姬昌的儿子伯聃(一作明),受封于毛邑(今河南宜阳一带),爵位为伯,故世称伯聃(伯明),以封邑取名毛伯聃,在周王室任司空之职,负责土木工程建筑事务,为周成王六卿之一。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封地命姓,遂成毛氏。《通志·氏族略》载: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明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https://www.chazidian.com/baike/509931/
8.庾文娇解命述命中易患刑冲破,管取名利得双全。 自出常遇见横财,上人接引笑颜开。 田园产业家豪富,荣华福寿步金阶。 十四日,此日生人,男主天资聪颖,文采斐然,若逢贵人相助,前程不可限量,女主容貌娟秀,天姿国色,风度翩翩,但防早克父母,兄弟有克,双亲难在堂,且六亲疏远,手足情薄,乃晚年得运发达之命。 http://www.zgzyyjh.com/show_406E63A.aspx
9.hmz6.com/news/20230612石榴木命女取名带什么字好 筝齐 拼音五行释意 筝 zhēng 木 拨弦乐器。形似瑟,筝是拨弦乐器,用作人名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用作人名意指技巧和艺术的天赋、心思巧妙之义。 齐 qí,jì,zī,zhāi 金 意为完全、同样、达到;亦指中国朝代名。用作人名意指成功、治理、领导力之义。 国学点评 筝,来源于刘克庄的《http://hmz6.com/news/2023-06-12-141934310
10.八字五行起名,给金命的宝宝起名起名取名大全*八字五行起名,给金命的宝宝起名 八字起名是中国最传统的起名方法,八字起名主要是通过八字喜用神属性的配置,用名字的五行属性来补宜。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用八字五行怎么起名,金名的宝宝怎么起名? 一、起名的八字五行是什么 五行即我们所说的金木水火土,相传这五种东西牵扯到我们的运势问题,在古代想要改命,就要协调这五https://www.meimingteng.com/subject/qimingdaquan/s.aspx?newsid=8408
11.推算命运生辰八字算命取名本文向给大家分享推算命运生辰八字算命取名相关知识,同时小编也会对周易批八字免费测八字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在推算命运生辰八字算命取名方面面临的问题,请收藏命主福元:坎宫,属东四命。 命局生克制化: 五行个数(计入藏干): 2旺水 3相木 3死火 3囚土 1休金 五行个数(不计藏干): 2旺水 3相木 1死火https://www.16757.com/ysh/bazi/1583.html
12.2022年“琼先”读书会活动预告读书会取名“琼先”,来源于“不负海山、敢为琼先”的学校精神。琼台书院创办人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焦映汉在创建琼台书院碑记中提出了“不负海山”的办学精神追求。在三百年的办学过程中,我校逐渐形成了“不负海山、敢为琼先”的精神传承。创办的琼台书院引领了清代海南书https://lib.qtnu.edu.cn/info/1251/2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