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的通村公路旁,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里传来欢声笑语,走近一看,小店门头写着“邱姐的小店”。进门一瞧,几名男女有说有笑,坐在沙发上的中年女性正是邱姐。
邱继玉制作手工。
??扼住命运喉咙的邱姐很坚强
??邱姐名叫邱继玉,57岁,2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二级残疾。
??“打小别人就同情我,虽然我没读过多少书,但我知道不能坐等别人的帮助,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邱继玉坚毅地说。
??20世纪80年代末,经人介绍,23岁的邱继玉与大她将近二十岁的四川男人结婚。丈夫很早就离家独自在外奔波谋生,结婚时没房子、没积蓄、没耕地、没办酒,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结婚后,夫妻俩住在邱继玉父母家里,邱继玉的父亲给了小两口一点耕地种,平日里丈夫靠做木工赚点钱供家庭开销,夫妻俩还买了几头猪喂养,日子勉强过得去。三年后,丈夫检查出了肝硬化,便想回老家四川,回去后不久就去世了,那时他们的女儿刚出生8个月。
邱继玉整理店铺商品。
??“想起那个时候也难过,他爱讲话,心好得很,从来不让我做事情。”邱继玉深情又幸福地回忆道。
??励志的邱姐创造了自己的幸福
??失去依靠的邱继玉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为了过上体面的生活,她重新拾起了做手工赚钱的“门道”,这一拾三十多年都没放下。
??邱继玉感慨地说:“那时候晚上睡觉都想着如何赚钱,赚一百块,自己最多只敢花十块,剩下的都攒着,就是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不给人添负担。”
??此时邱继玉又盘算起另一个小目标——开店。于是她马上在家里摆卖起了生活用品、零食之类的东西,钱攒得多一点就多摆一点。慢慢的,摆满琳琅满目货物的小店有了像样的模样。
??千禧年之际,邱继玉与周边乡镇的男子结婚并生下第二个女儿。家里多了个帮手让邱继玉轻松了不少,但她并没有闲下来,紧接着她下定决心花八千多元钱买了一辆三轮车,每天拖着大大小小的生活用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赶场摆摊售卖,六、七年间从未间断过,小店的收益也有了不错的增长。
烟草部门“黔彩”志愿者开展服务。
??“虽然辛苦折腾,一天赶场下来多的时候能赚几千块,要比打工强得多,也会感觉很踏实。”邱继玉欣慰地这样说。
??2009年,当地烟草部门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得知了邱继玉有经营卷烟的意愿,随即开通了绿色办证服务通道,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帮助她办理了烟草零售许可证,并主动将许可证送到她的手中,从此小店又多了一份经营卷烟的稳定的收益,这让邱姐内心又多了一份保障。
??2013年,大女儿结婚时她像其他家庭一样给女儿添了像样的嫁妆。2016年她拿出5万块钱给大女儿修建房子。从这年起,她还先后为二女儿提供了就读中专、大专、本科的十多万元学费和生活费。
??正如邱继玉自己说的那样,她凭一双手创造了属于她的幸福。
??邱姐奋斗的故事还在继续
??邱继玉是一个性格乐观开朗的人,总是热情地对待每个人,大家都很佩服她,邻居时不时主动三三两两约起到她店里拉家常。
邱继玉(右二)在店门口与邻居亲切聊天。
??谈起往事和以后的生活,邱姐总是毫不掩饰内心的坚定从容。“两个女儿已经长大成人了,她们都很孝顺,我还年轻,没到需要她们照顾的时候,只要自己还能动,还会接着开店赚点钱。”邱姐说。
??近年来,当地烟草部门把群众困难看在眼里、放在心上,针对辖区困难零售户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开展了一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我很感谢烟草公司,他们知道我腿脚不方便就经常来帮忙,他们教我订烟、帮我打扫卫生、整理烟柜,疫情期间还送了口罩、消毒液之类的东西。”邱继玉感激地说。
??除此之外,当地烟草部门陆续给邱继玉捐赠了沙发、饮水机,主动为她的小店换上了新烟柜、制作了醒目的门头、帮她申请了收款二维码,经营多年的小店从此有了一个亲切的称呼“邱姐的小店”。(高显瑞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