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总分40分)
1.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这一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辟概括的“()坚持”。
A.9个B.10个
C.11个D.12个
2.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中明确要求,把()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重点课程,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
A.民法典B.习近平法治思想
C.宪法D.党内法规
3.()最大的成果,就是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A.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B.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C.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D.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
4.()是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B.依宪治国
C.依宪执政D.党的领导
5.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
A.依法保障人民权益B.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C.维护社会稳定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
A.党的领导B.公平正义C.中国特色D.融合创新
7.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
A.法治国家建设B.法治政府建设
C.法治社会建设D.平安中国建设,
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对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法规、规范性文件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和撤销。
A.合宪性审查B.合法性审查
C.合规性审查D.公平竞争审查
9.()是法律体系的统帅。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
10.以下关于宪法功能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宪法是国家建构的基础
B.宪法是政府权力的保障书
C.宪法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根本保障
D.宪法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11.以下不是2018年宪法修正内容的是()。
A.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内容
B.修改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有关规定
C.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
D.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
12.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国家宪法日确定为()。
A.12月1日B.12月4日
C.10月1日D.12月10日
13.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
A.民主测评B.法律测试C.就职演说D.宪法宣誓
14.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以上多数通过。
A.四分之一,三分之二
B.三分之一,三分之二
C.五分之一,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一,二分之一
15.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我国宪法的是()
A.1993年宪法修正案B.1999年宪法修正案
C.2004年宪法修正案D.2018年宪法修正案
16.关于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某市政府在进行决策时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按照民主程序做出最终决策
B.某省普法主管部门,组织在全省各地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
D.小李是一名大学生,他认为监督宪法实施是政府机关的事情,与他无关
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自愿原则B.公平原则C.诚信原则D.公序良俗原则
18.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
B.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
C.没有借鉴人类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
D.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19.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公开其处理的个人信息,取得个人()的除外。
A.书面同意B.书面或口头同意
C.单独同意D.以上都对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自()起施行。
A.2021年8月20日B.2022年1月1日
C.2021年1月1日D.2022年8月20日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总分40分)
1.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明确“八五”普法的重点内容包括()。
A.习近平法治思想B.宪法
C.民法典D.党内法规
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强化依法治理,培育全社会()的法治环境。
A.办事依法B.遇事找法
C.解决问题用法D.化解矛盾靠法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法治的根基在人民。要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
A.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B.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C.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D.夯实依法治国社会基础
4.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提出,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引导国家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等基本法治观念。
A.宪法法律至上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权由法定D.权依法使
5.宪法规定,推动()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物质文明B.政治文明C.精神文明
D.社会文明E.生态文明
6.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A.人民主权原则B.人权原则
C.法治原则D.权力制约和监督原则
7.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努力为人民服务。
A.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
B.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C.接受人民的监督
D.监督人民遵纪守法
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坚持依宪治国,与时俱进()。
A.修改宪法B.设立国家宪法日
C.建立宪法宣誓制度D.宪法实施和监督全面加强
9.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A.政治B.立法C.法治D.工作
10.《民法典》是()
A.“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B.民法典是当代中国的“权利宣言书”
C.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
D.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
1.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2.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总体实现有法可依,执法司法工作积极推进,全民法治素养不断提高,但法治建设各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4.全面实施宪法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5.宪法监督与违宪审查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达。()
6.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7.国家征用公民的私有财产,应给予赔偿。()
8.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9.民法典施行后,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将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