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向来爱贴标签,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人在尝试用一串字母描述自己,寻找同类。“INTJ是人数最少且战略能力最强的人格”“INFP根本不适合打工”等论调充斥着网络空间,这串神秘的英文字母被称为MBTI人格类型,用来描述不同人格类型的性格特点。风靡欧美、日韩等地多年后,MBTI在中国掀起了一波前所未有的热潮。
作者|张梦依
编辑|刘杨
“这已经是MBTI的第二波热潮了,上次火起来还是2021年的时候。”B站UP主默默今年3月开始做MBTI人格对比搞笑视频,第二个视频的播放量就超过了25万。在这之前,她视频的播放量一直在3000以下。
MBTI火到这种程度,默默也没想到。当被问到MBTI测试是否靠谱时,她给出了一个模糊的回答:“目前我还没发现有关MBTI比较科学的研究,但在实践中,我觉得MBTI是合理的。”她举例说,不同的MBTI人格都有着各自的恋爱官配,一对一交往中,两者之间的确存在吸引力和奇妙的共性。
不仅仅是MBTI人格测试,九型人格、霍兰德职业兴趣、性格颜色测试等各类测试题同样火爆,它们不仅影响着年轻人的交友和恋爱,在职场升迁和面试中也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
面试、交友全靠性格测试?
“万万没想到,我试用期不过是因为性格测试不过关。”回忆起去年被公司劝退的经历,黄琪至今仍感到十分委屈。
事情还要从2021年9月黄琪应聘一家金融公司说起。当时面试非常顺利,基本确定了意向,确定年薪为60万。发offer前,对方让黄琪填写了一份“工作行为问卷”(WBI)测试题,按照测试要求,他需要在30分钟以内完成240道选择题,以便公司了解他的个性特征和工作行为风格。
“当时猎头跟我说,测试就是走个形式,让我不要在意。”黄琪随后顺利入职新公司,开始熟悉业务。没想到工作仅两周,他就接到HR劝退的通知,称其性格与应聘职位不符。这其中判定“性格不符”的重要依据就是他做得那个测试题。
在黄琪看来,测试与自己本身的个性并不吻合,权威性和可信度也难以衡量。他对《豹变》表示,如果是因为性格不合适,为什么面试时给予通过呢?这两周自己还没接触到任何公司的业务,也没有正式接手工作,“仅仅因为性格把我否定,这也太扯了”。但无论如何,这份不甚起眼的性格测试题,还是搞砸了一份工作。
赶着吃饭的她,以最快速度做完了题,不想,其中有两项关于她的描述是“冲动暴躁”“冷漠孤僻”。二面过后,她迟迟没等来公司的消息,追问HR得到的回复竟是“用人风险系数太大,测试结果不行”。
但利用性格测试面试并不罕见,Facebook、谷歌、可口可乐、腾讯、华为都会在招聘和内训时使用性格测试。在该小组中,还有多名网友也透露,自己在面试国企、互联网公司、科技大厂、外企时,需要先做性格测试,而最终自己被性格测试“误杀”。
即使入职以后,打工人也逃不掉性格测试的紧箍咒。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一些大厂内训或团建时,也会对员工做性格测试,“有时候互联网公司会对中层以上的员工进行测试,包括贝尔宾性格测试,动物测试、性格颜色测试等等,来增加团队凝聚力,团队人员分布,性格分布是否合理”。
而这些测试结果,将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影响着员工未来的职场发展、职位调动。
职场之外,以MBTI、星座理论、九型人格为代表的性格测试,正在向人们的娱乐和社交生活渗透。其中风头最大、热度最高的莫过于MBTI人格测试。
99年出生的凤鸣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去年4月,她在报名一场线下交友活动时,按要求填写了一张性格测试表,结果显示她是INFJ人格。那时凤鸣不知道这串字母意味着什么,但这场聊天会十分和谐,“和我一桌的另外三位陌生女孩,性格温和,好相处,也很擅长倾听他人,共情能力强,大家虽然刚认识,但气氛很好。”
参加完活动,她才得知这三位陌生人并非随机落座,而是按照人格测试安排的座位。活动领队告诉凤鸣,不同MBTI人格之间是有默契的,INFJ比较内向、慢热,轻微社恐,更适合和内向者交友,因此给她安排的几位聊友都是类似的人格。
她还总结了一套交友规律:INFJ和INFP、ENFP相处会很舒服,因为都很重感情、理想主义。INFJ公认的最佳恋爱类型是ENTP。为了迅速筛选同类,在认识新朋友时,凤鸣总会问一句:“我是INFJ,你的MBTI人格是什么?”
火遍全网的MBTI靠谱吗?
MBTI正在引爆社交网络。
微博上流传的MBTI图梗
ECM情绪关怀模型创始人、心理咨询师唐小兵表示:“在今天的社会,一些人需要通过标签来获得身份认同。当用MBTI来形容自己时,你的过往就有了理所当然的解释,你的现在就有了身份和归属,你的未来就有了清晰的方向和目标。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一个古老的话题——我是谁。”
另一方面,随着MBTI的走红,对这一理论的质疑也越来越多。
在心理咨询师彭艳看来,MBTI具有一定可信性和有效性,但参考价值有限。“心理测试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通过我们外显的行为去测试我们的内心世界。人格测试的题目,也会询问你对一些日常事件的看法态度、以及你的行为方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们的内心世界。”
不过,MBTI乃至所有试图从人格层面进行类型划分的理论都是非常不严谨的。人们很容易对标签化的描述产生认同感,这就是著名的“巴纳姆效应”。
唐小兵指出:“哲学家罗伯特-卡罗尔曾对于人格类型理论提出严苛的批评。他认为,人类观察和理解自身不能光靠记忆和临床观察就得出结论,臆造出不存在的‘类型’,进而歪曲观察结果以符合先入为主的想法。因此,星座理论、九型人格、MBTI等等这些理论的参考价值都是极低的。目前主流的人格理论是大五人格理论,它是给出了描述和测量人格的五个维度。”
在职场中,用MBTI测试,以及其他性格测试的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能够了解员工的优势,劣势,做基础分析和参考。彭艳认为,HR可以根据员工的不同性格特质搭配团队,因为在职场中,确实存在一种情况,那就是个性不一样,相处磨合起来就是费力很多。而性格特质互补的团队成员,很容易就能和谐相处,完成工作。
但MBTI仅是性格分类,没有精准的性格特点分类,更不具备性格优势、劣势的绝对诊断功能。
唐小兵告诉《豹变》,公司招聘人毕竟不是为了做心理治疗,如果想要了解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其实更推荐使用大五人格测试作为参考。此外,招聘员工除了考察人格特质外,可能还要考虑他的职业技能、工作经验等多种因素,还是要全面考察、综合评估。
性格测试,资本的新镰刀?
《豹变》注意到,在国内,性格测试的变现渠道主要分为三类,包括面向C端用户的性格测试生意,面向B端的企业服务生意,以及IP流量生意。
抖音上的付费MBTI测试
在淘宝上,这类性格测试题销量火爆,从霍兰德职业兴趣、九型人格到卡特尔16种人格特质测试、SCL抑郁测试,应有尽有,其中一则MBTI性格测试的月销量已经超过1000份。
围绕MBTI人格的深度解析也衍生出一门生意。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有的个人卖家打着心理学科班出身的旗号提供MBTI分析服务。在一则链接中,某卖家表示,自己“研究MBTI已近两年,擅长综合分析MBTI、荣格八维,九型等人格测试”,会针对买家提供30分钟的人格专项解析,收费68元。
此外,有心理咨询师表示,MBTI的走红,也有利于这类咨询服务机构做企业服务生意。一旦这类理论在人们心中建立了可信的概念,走向普及,咨询机构就可以向公司售卖心理咨询测试题,提供员工培训服务。据其回忆,早在20年前,上海就有公司引进了美国的系统课程,用于国内高端课程和公司的培训。
目前有不少公司推出了企业版MBTI测试,称用这套测试可以“科学精准识别人才,是国内优秀的企业内部人才性格测试解决方案”。
博主们也在借着MBTI的这波热度,做着流量生意,这是因为心理学和情感知识具有天然的热度,靠着测试可以获得海量流量从而变现。
不过,MBTI能否孕育出“陶白白”那样的星座领域大IP仍未可知。
高翌仙表示,MBTI在中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MBTI的内容仍以科普和玩梗为主,直到最近两个月才正式走红,蹭热度的新号突然变多。MBTI本身需要做很多测试题,人格也有16种类型,下面还分为不同细分类型,比星座复杂,因此传播度和普及度还不及星座。“MBTI目前还很小众,能不能发展到星座那么火,很难说”。
对渴望探索自我的年轻人来说,MBTI以及各类性格测试的结果是直观而高效的,它们直击年轻人内心的困惑,那些孤独和迷茫的心声终于被人看见,为此,掏腰包付费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应受访者要求,默默、凤鸣、李琴为化名)
你做过性格测试吗?
原标题:《入职时的性格测试,让我丢掉了年薪60万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