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教育部为引导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AI)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发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先后启动两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同时,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将智能教育纳入首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时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2024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对教育系统来说,人工智能是把‘金钥匙’,它不仅影响未来的教育,也影响教育的未来,这里有机遇也有挑战。我认为要想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必须积极拥抱科技与产业的变革,主动拥抱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新动力,其所催生的新技术、新业态,也为赋能现代教育带来更多可能。
2022年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将设计、设计理论划归到“艺术学”门类下,将“设计学”(可授工学、艺术学学位)划归到“交叉学科”门类下。设计学已然成为以艺术为本,兼容理、工、文于一体的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新型交叉学科。尤其是进入智能时代,如何定位设计学发展方向,找到其与人工智能的接入点,发挥人工智能赋能设计学的优势,成为设计学在未来发展的关键。
AI赋能设计学发展的学理基础
如果说工业革命机器解放了人的双手,让设计成为独立的部门,催生了专门的设计专业,那么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解放了人类的大脑,让设计解决问题能力更加强大。但无论是传统设计,还是现代设计,设计本身与技术密不可分。
设计实践告诉我们,设计的本质是设计师通过设计思维指导设计实践来“解决问题”。首先,人工智能是使用算法和数据代替人类实现认识、识别、分析,其本质也是为了协助人类解决问题,因此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其次,两者都需要创造性思维,只不过一个是人通过创造性思考与想象力提出创意,一个是通过算法和模型生成新方案。再次,设计与人工智能都依赖于数据的应用,只不过设计师是通过观察法、调研法,或眼动实验、脑电等收集数据分析解决用户需求,而人工智能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分析解决问题。或者说,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设计,一种提出方案帮助人解决问题的设计。
那么人工智能具体如何赋能设计呢?首先,人工智能可以成为设计的一种新的创新工具和方法,赋予设计师更多的创新能力和创作可能性。其次,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设计过程的智能化。第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改善用户体验。第四,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为设计提供更准确、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赋能设计还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智能能源管理、智慧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规划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AI赋能设计学教育改革创新
针对人工智能赋能设计发展的优势,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山工艺)为例,其结合国家战略,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为切入点,深入设计产业广泛调研,印发《全面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实施意见》,启动“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其目标在于深入对接产业需求,探索“人工智能+设计教育”的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法,全面推进设计学科在教育内容和育人方式两个层面的数字化转型,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未来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具体举措有:
第二,创模式。山工艺启动“山东省人工智能设计服务平台”建设,构建面向全省设计艺术专业师生的,涵盖教育、研究和产业应用的综合性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平台集成Midjourney、Stable-diffusion、ChatGPT、讯飞星火等一系列AI模型,提供针对不同设计专业、产业的工作流。借助这一平台集聚资源,构建虚拟育人特区,聚拢多元化师资,实现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在云端交汇,形成产业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新艺科”协同教学模式。
山东省人工智能设计服务平台模型中心、作品中心
第四,育师资。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为契机,积极引进具有数字媒体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背景的教师和专家。同时,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鼓励不同交叉学科背景的教师共同协作,建设交叉学科师资团队,推动技术与艺术交叉融合,为培养工、艺兼备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AI赋能设计学实践具体路径
山工艺以本校一体化教学平台为支撑,通过虚拟教研室、虚拟工作室等方式打通学校、学院、产业间的壁垒,建立跨学科的教育教学平台。为进一步鼓励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设计项目,尤其是与企业携手合作的项目,校企选定多个实践主题,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化创作,如AIGC+影视、AIGC+服装、AIGC+建筑设计、AIGC+造型艺术等。
潘鲁生民艺馆(中国民艺博物馆)民艺+AIGC创意设计
AI赋能融入与设计学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的人工智能仍属于有边界的“弱人工智能”,且其本身具有为人类“解决问题”的技术意向性。
人工智能生成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五十周年校庆标志设计
顾群业《龙》系列雕塑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意作品
(文/董占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