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kins持续集成实战运维人在路上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又叫做SDLC(SoftwareDevelopmentLifeCycle),它是集合了计划、开发、测试和部署过程的一整套流程

这是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根据项目需求,团队执行一个可行性计划的分析。项目需求可能是公司内部或者客户提出的。这阶段主要是对信息的收集,也有可能是对现有项目的改善和重新做一个新的项目。还要分析项目的预算多长,可以从哪方面受益及布局,这也是项目创建的目标

第二阶段就是设计阶段,系统架构和满意状态(就是要做成什么样子,有什么功能),和创建一个项目计划。计划可以使用图表,布局设计或者文者的方式呈现

测试人员进行代码测试,包括功能测试、代码测试、压力测试等

最后进阶段就是对产品不断的进化改进和维护阶段,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可能需要对某功能进行修改,bug修复,功能增加等

瀑布模型是最著名和最常使用的软件开发模型。瀑布模型就是一系列的软件开发过程。它是由制造业繁衍出来的。一个高度化的结构流程在一个方向上流动,有点像生产线一样。在瀑布模型创建之初,没有其它开发的模型,有很多东西全靠开发人员去猜测,去开发。这样的模型仅适用于那些简单的软件开发,但是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开发了。

敏捷开发(AgileDevelopment)的核心是迭代开发(IterativeDevelopment)与增量开发(IncrementalDevelopment)

1)迭代开发

对于大型软件项目,传统的开发方式是采用一个大周期(比如一年)进行开发,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大开发";迭代开发的方式则不一样,它将开发过程拆分成多个小周期,即一次"大开发"变成多次"小开发",每次小开发都是同样的流程,所以看上去就好像重复在做同样的步骤

举例来说,SpaceX公司想造一个大推力火箭,将人类送到火星。但是,它不是一开始就造大火箭,而是先造一个最简陋的小火箭Falcon1。结果,第一次发射就爆炸了,直到第四次发射,才成功进入轨道。然后,开发了中型火箭Falcon9,九年中发射了70次。最后,才开发Falcon重型火箭。如果SpaceX不采用迭代开发,它可能直到现在还无法上天

2)增量开发

软件的每个版本,都会新增一个用户可以感知的完整功能。也就是说,按照新增功能来划分迭代

举例来说,房产公司开发一个10栋楼的小区。如果采用增量开发的模式,该公司第一个迭代就是交付一号楼,第二个迭代交付二号楼......每个迭代都是完成一栋完整的楼。而不是第一个迭代挖好10栋楼的地基,第二个迭代建好每栋楼的骨架,第三个迭代架设屋顶......

3)敏捷开发如何迭代

虽然敏捷开发将软件开发分成多个迭代,但是也要求,每次迭代都是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周期,必须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论,进行正规的流程管理

1)早期交付

敏捷开发的第一个好处,就是早期交付,从而大大降低成本。还是以上一节的房产公司为例,如果按照传统的"瀑布开发模式",先挖10栋楼的地基、再盖骨架、然后架设屋顶,每个阶段都等到前一个阶段完成后开始,可能需要两年才能一次性交付10栋楼。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预售,该项目必须等到两年后才能回款。敏捷开发是六个月后交付一号楼,后面每两个月交付一栋楼。因此,半年就能回款10%,后面每个月都会有现金流,资金压力就大大减轻了

2)降低风险

敏捷开发的第二个好处是,及时了解市场需求,降低产品不适用的风险。请想一想,哪一种情况损失比较小:10栋楼都造好以后,才发现卖不出去,还是造好第一栋楼,就发现卖不出去,从而改进或停建后面9栋楼?

持续集成(Continuousintegration,简称CI)指的是,频繁地(一天多次)将代码集成到主干。持续集成的目的,就是让产品可以快速迭代,同时还能保持高质量。它的核心措施是,代码集成到主干之前,必须通过自动化测试。只要有一个测试用例失败,就不能集成。通过持续集成,团队可以快速的从一个功能到另一个功能,简而言之,敏捷软件开发很大一部分都要归功于持续集成

根据持续集成的设计,代码从提交到生产,整个过程有以下几步:

1)提交:开发者向代码仓库提交代码,所有后面的步骤都始于本地代码的一次提交

2)测试(第一轮):代码仓库对commit操作配置了钩子(hook),只要提交代码或者合并进主干,就会跑自动化测试

3)构建:指的是将源码转换为可以运行的实际代码,比如安装依赖,配置各种资源(样式表、JS脚本、图片)等等。通过第一轮测试,代码就可以合并进主干,就算可以交付了。交付后,就先进行构建(build),再进入第二轮测试

4)测试(第二轮):构建完成,就要进行第二轮测试。如果第一轮已经涵盖了所有测试内容,第二轮可以省略,这时构建步骤也要移到第一轮测试前面

5)部署:过了第二轮测试,当前代码就是一个可以直接部署的版本(artifact)。将这个版本的所有文件打包存档,发到生产服务器。

6)回滚:一旦当前版本发生问题,就要回滚到上一个版本的构建结果。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修改一下符号链接,指向上一个版本的目录

1)一个自动构建过程,从检出代码、编译构建、运行测试、结果记录、测试统计等都是自动完成的,无需人工干预。

2)一个代码存储库,即需要版本控制软件来保障代码的可维护性,同时作为构建过程的素材库,一般使用SVN或Git。

3)一个持续集成服务器,Jenkins就是一个配置简单和使用方便的持续集成服务器。

1)降低风险,由于持续集成不断去构建,编译和测试,可以很早期发现问题,所以修复的代价就少;

2)对系统健康持续检查,减少发布风险带来的问题;

3)减少重复性工作;

4)持续部署,提供可部署单元包;

5)持续交付可供使用的版本;

6)增强团队信心;

1)首先,开发人员每天进行代码提交,提交到Git仓库

2)然后,Jenkins作为持续集成工具,使用Git工具到Git仓库拉取代码到集成服务器,再配合JDK,Maven等软件完成代码编译,代码测试与审查,测试,打包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出错,都重新再执行一次整个流程。

3)最后,Jenkins把生成的jar或war包分发到测试服务器或者生产服务器,测试人员或用户就可以访问应用。

本实验均采用CentOS7作为服务器

GitLab是一个用于仓库管理系统的开源项目,使用Git作为代码管理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搭建起来的web服务。

GitLab和GitHub一样属于第三方基于Git开发的作品,免费且开源(基于MIT协议),与Github类似,可以注册用户,任意提交你的代码,添加SSHKey等等。不同的是,GitLab是可以部署到自己的服务器上,数据库等一切信息都掌握在自己手上,适合团队内部协作开发,你总不可能把团队内部的智慧总放在别人的服务器上吧?简单来说可把GitLab看作个人版的GitHub。

修改完密码后即可登陆:

1)创建组

使用管理员root创建组,一个组里面可以有多个项目,可以将开发添加到组里面进行设置权限,不同的组就是公司不同的开发项目或者服务模块,不同的组添加不同的开发即可实现对开发设置权限的管理

2)创建用户

创建用户的时候,可以选择Regular或Admin类型。

regular:普通用户,只能访问他的项目与组

admin:管理员,可以访问所有的项目与组

创建完用户后,立即修改密码:

3)用户添加进组

选择某个用户组,进行Members管理组的成员

角色说明:

Reporter:可以克隆代码,不能提交,QA、PM可以赋予这个权限

Developer:可以克隆代码、开发、提交、push,普通开发可以赋予这个权限

Maintainer:可以创建项目、添加tag、保护分支、添加项目成员、编辑项目,核心开发可以赋予这个权限

Owner:可以设置项目访问权限-VisibilityLevel、删除项目、迁移项目、管理组成员,开发组组长可以赋予这个权限

4)在用户组中创建项目

来到IDEA开发工具,准备好一个简单的Web应用准备到集成部署。要把源码上传到Gitlab的项目仓库中

1)项目结构说明

2)开启版本控制

3)提交代码到远程仓库

先add代码到缓存区

再Commit到本地仓库:

推送到Gitlab项目仓库中:

指定远程仓库:

输入gitlab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就可以把代码推送到远程仓库啦

刷新Gitlab:

也可以使用git命令直接推送:

gitinitgitadd*gitcommit-m"项目初始化"gitremoteaddorigingit@10.0.0.101:dianchou_group/tensquare_back.gitgitpush-uoriginmaster2.3.6、Gitlab备份与恢复1)Gitlab备份

#使用以下命令会在/var/opt/gitlab/backups目录下创建一个名称类似为xxx_gitlab_backup.tar的压缩包[root@gitlab~]#gitlab-rakegitlab:backup:create[root@gitlabbackups]#pwd/var/opt/gitlab/backups[root@gitlabbackups]#lltotal39272-rw-------1gitgit40212480Mar2717:351616837730_2021_03_27_12.4.2_gitlab_backup.tar注意:gitlab.rb和gitlab-secrets.json包含敏感信息,不会自动备份,需要手动备份

#修改默认存放备份站点目录,然后进行重新加载配置文件[root@gitlab~]#vim/etc/gitlab/gitlab.rbgitlab_rails['backup_path']="/data/gitlab/backups"[root@gitlab~]#gitlab-ctlreconfigure#手动备份[root@gitlab~]#gitlab-rakegitlab:backup:create#自动备份#实现每天凌晨2点进行一次自动备份:通过crontab使用备份命令实现0002***/usr/bin/gitlab-rakegitlab:backup:create2)Gitlab恢复

Jenkins是一款流行的开源持续集成(ContinuousIntegration)工具,广泛用于项目开发,具有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等功能

1)开源的Java语言开发持续集成工具,支持持续集成,持续部署

2)易于安装部署配置:可通过yum安装,或下载war包以及通过docker容器等快速实现安装部署,可方便web界面配置管理

3)消息通知及测试报告:集成RSS/E-mail通过RSS发布构建结果或当构建完成时通过e-mail通知,生成JUnit/TestNG测试报告

4)分布式构建:支持Jenkins能够让多台计算机一起构建/测试

5)文件识别:Jenkins能够跟踪哪次构建生成哪些jar,哪次构建使用哪个版本的jar等

6)丰富的插件支持:支持扩展插件,你可以开发适合自己团队使用的工具,如git,svn,maven,docker等

1)安装jdk8

[root@jenkins~]#rpm-ivhjdk-8u162-linux-x64.rpm[root@jenkins~]#java-versionjavaversion"1.8.0_162"Java(TM)SERuntimeEnvironment(build1.8.0_162-b12)JavaHotSpot(TM)64-BitServerVM(build25.162-b12,mixedmode)2)安装jenkins的rpm包

[root@jenkins~]#vim/etc/sysconfig/jenkinsJENKINS_USER="root"JENKINS_PORT="8888"4)启动jenkins

6)获取并输入admin账户密码

7)跳过插件安装

因为Jenkins插件需要连接默认官网下载,速度非常慢,而且经过会失败,所以我们暂时先跳过插件安装

8)创建一个管理员账户并进入后台

Jenkins本身不提供很多功能,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插件来满足我们的使用。例如从Gitlab拉取代码,使用Maven构建项目等功能需要依靠插件完成

1)修改Jenkins插件下载地址

Jenkins国外官方插件地址下载速度非常慢,所以可以修改为国内插件地址

Jenkins->ManageJenkins->ManagePlugins,点击Available

接着修改地址文件,替换为国内插件地址:

2)安装中文汉化插件

Jenkins->ManageJenkins->ManagePlugins,点击Available,搜索"Chinese"

重启Jenkins后,就看到Jenkins汉化了!(PS:但可能部分菜单汉化会失败)

我们可以利用Role-basedAuthorizationStrategy插件来管理Jenkins用户权限

1)安装Role-basedAuthorizationStrategy插件

2)配置全局安全配置,切换策略切换为"Role-BasedStrategy",保存

3)创建角色

在系统管理页面进入ManageandAssignRoles,点击"ManageRoles"

Globalroles(全局角色):管理员等高级用户可以创建基于全局的角色

Itemroles(项目角色):针对某个或者某些项目的角色

我们添加以下三个角色:

4)创建用户

在系统管理页面进入ManageUsers==>新建用户

分别创建两个用户:jack和eric

5)给用户分配角色

系统管理页面进入ManageandAssignRoles,点击AssignRoles,绑定规则如下:

6)创建项目测试权限

以admin管理员账户创建两个项目,分别为dianchou01和itdianchou01

结果为:

凭据可以用来存储需要密文保护的数据库密码、Gitlab密码信息、Docker私有仓库密码等,以便Jenkins可以和这些第三方的应用进行交互

1)安装CredentialsBinding插件

安装插件后,系统管理里面会出现manageCredentials,在这里管理所有凭证

可以添加的凭证有5种:

Usernamewithpassword:用户名和密码

SSHUsernamewithprivatekey:使用SSH用户和密钥

Secretfile:需要保密的文本文件,使用时Jenkins会将文件复制到一个临时目录中,再将文件路径设置到一个变量中,等构建结束后,所复制的Secretfile就会被删除。

Secrettext:需要保存的一个加密的文本串,如钉钉机器人或Github的apitoken

Certificate:通过上传证书文件的方式

常用的凭证类型有:Usernamewithpassword(用户密码)和SSHUsernamewithprivatekey(SSH密钥)

1)安装Git插件和Git工具

为了让Jenkins支持从Gitlab拉取源码,需要安装Git插件以及在CentOS7上安装Git工具

CentOS7上安装Git工具:

[root@jenkins~]#yuminstallgit-y[root@jenkins~]#gitversiongitversion1.8.3.12)用户密码类型凭证

系统管理>manageCredentials>全局==>添加凭据

选择"Usernamewithpassword",输入Gitlab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确定"。

测试凭证是否可用,创建一个FreeStyle项目:新建Item->FreeStyleProject->确定

找到"源码管理"->"Git",在RepositoryURL复制Gitlab中的项目URL

保存配置后,点击立即构建开始构建项目

查看/var/lib/jenkins/workspace/目录,发现已经从Gitlab成功拉取了代码到Jenkins中

3)SSH秘钥类型

jenkin服务器上使用root用户生成公钥和私钥

在Jenkins中添加凭证,配置私钥,在Jenkins添加一个新的凭证,类型为"SSHUsernamewithprivatekey",把刚才生成私有文件内容复制过来

测试凭证是否可用,新建"test02"项目->源码管理->Git,这次要使用Gitlab的SSH连接,并且选择SSH凭证

同样尝试构建项目,如果代码可以正常拉取,代表凭证配置成功

在Jenkins集成服务器上,我们需要安装Maven来编译和打包项目

1)安装maven并配置环境变量

[root@jenkins~]#tarxfapache-maven-3.6.2-bin.tar.gz-C/opt/[root@jenkins~]#mv/opt/apache-maven-3.6.2//opt/maven[root@jenkins~]#vim/etc/profile#java配置exportJAVA_HOME=/usr/java/jdk1.8.0_162exportPATH=$PATH:$JAVA_HOME/bin#maven配置exportMAVEN_HOME=/opt/mavenexportPATH=$PATH:$MAVEN_HOME/bin[root@jenkins~]#source/etc/profile[root@jenkins~]#mvn-vApacheMaven3.6.2(40f52333136460af0dc0d7232c0dc0bcf0d9e117;2019-08-27T23:06:16+08:00)Mavenhome:/opt/mavenJavaversion:1.8.0_162,vendor:OracleCorporation,runtime:/usr/java/jdk1.8.0_162/jreDefaultlocale:en_US,platformencoding:UTF-8OSname:"linux",version:"3.10.0-693.el7.x86_64",arch:"amd64",family:"unix"2)全局工具配置关联JDK和Maven

Jenkins->GlobalToolConfifiguration->JDK->新增JDK,配置如下:

Jenkins->GlobalToolConfifiguration->Maven->新增Maven,配置如下:

3)添加Jenkins全局变量

ManageJenkins->ConfifigureSystem->GlobalProperties,添加三个全局变量JAVA_HOME、M2_HOME、PATH+EXTRA

4)修改Maven的settings.xml,修改本地仓库地址,设置阿里云私服地址

使用之前的gitlab密码测试项目,修改配置:构建->增加构建步骤->ExecuteShell

再次构建,如果可以把项目打成war包,代表maven环境配置成功啦!

1)Tomcat安装

2)配置tomcat用户角色权限

默认情况下Tomcat是没有配置用户角色权限的

但是,后续Jenkins部署项目到Tomcat服务器,需要用到Tomcat的用户,所以修改tomcat以下配置,添加用户及权限

#用户和密码都是:tomcat[root@tomcat~]#vim/opt/tomcat/conf/tomcat-users.xml 注意:上面配置如果有问题,可能会报错

Causedby:org.codehaus.cargo.container.tomcat.internal.TomcatManagerException:Theusernameyouprovidedisnotallowedtousethetext-basedTomcatManager(error403)

解决方法:

Jenkins中自动构建项目的类型有很多,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每种类型的构建其实都可以完成一样的构建过程与结果,只是在操作方式、灵活度等方面有所区别,在实际开发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来选择。(PS:个人推荐使用流水线类型,因为灵活度非常高)

1)创建项目

2)配置源码管理,从gitlab拉取代码

构建->添加构建步骤->ExecutorShell

把项目部署到远程的Tomcat里面

1)安装Deploytocontainer插件

2)添加Tomcat用户凭证

3)添加构建后操作

4)点击"BuildNow",开始构建过程

6)演示代码改动后的持续集成

IDEA中源码修改并提交到gitlab

在Jenkins中项目重新构建,访问tomcat

1)安装MavenIntegration插件

2)创建maven项目

3)配置项目

拉取代码和远程部署的过程和自由风格项目一样,只是"构建"部分不同

1)概念

Pipeline,简单来说,就是一套运行在Jenkins上的工作流框架,将原来独立运行于单个或者多个节点的任务连接起来,实现单个任务难以完成的复杂流程编排和可视化的工作。

2)使用Pipeline有以下好处(来自翻译自官方文档):

代码:Pipeline以代码的形式实现,通常被检入源代码控制,使团队能够编辑,审查和迭代其传送流程。

持久:无论是计划内的还是计划外的服务器重启,Pipeline都是可恢复的。

可停止:Pipeline可接收交互式输入,以确定是否继续执行Pipeline。

多功能:Pipeline支持现实世界中复杂的持续交付要求。它支持fork/join、循环执行,并行执行任务的功能。

可扩展:Pipeline插件支持其DSL的自定义扩展,以及与其他插件集成的多个选项。

3)如何创建JenkinsPipeline呢?

创建项目

说明:

stages:代表整个流水线的所有执行阶段。通常stages只有1个,里面包含多个stage

stage:代表流水线中的某个阶段,可能出现n个。一般分为拉取代码,编译构建,部署等阶段。

steps:代表一个阶段内需要执行的逻辑。steps里面是shell脚本,git拉取代码,ssh远程发布等任意内容。

pipeline{agentanystages{stage('拉取代码'){steps{echo'拉取代码'}}stage('编译构建'){steps{echo'编译构建'}}stage('项目部署'){steps{echo'项目部署建'}}}}点击构建,可以看到整个构建过程

2)ScriptedPipeline脚本式-Pipeline

这次选择"ScriptedPipeline"

Node:节点,一个Node就是一个Jenkins节点,Master或者Agent,是执行Step的具体运行环境,后续讲到Jenkins的Master-Slave架构的时候用到。

Stage:阶段,一个Pipeline可以划分为若干个Stage,每个Stage代表一组操作,比如:Build、Test、Deploy,Stage是一个逻辑分组的概念。

Step:步骤,Step是最基本的操作单元,可以是打印一句话,也可以是构建一个Docker镜像,由各类Jenkins插件提供,比如命令:sh‘make’,就相当于我们平时shell终端中执行make命令一样。

1)拉取代码

使用片段生成器生成pipeline代码:

2)编译构建

3)项目部署

4)完整的pipeline脚本

1)在项目根目录建立Jenkinsfile文件,把内容复制到该文件中并推送至gitlab

2)在项目中引用该文件

1)安装插件

2)流水线项目构建并查看

Jenkins内置4种构建触发器:

测试:直接在浏览器上输入JENKINS_URL/job/test01_pipeline_declarative/buildtoken=TOKEN_NAME,看是否触发构建

1)创建pre_job流水线工程

2)配置需要触发的工程

定时字符串从左往右分别为:分时日月周

一些定时表达式的例子:

每30分钟构建一次:H代表形参H/30****

每2个小时构建一次:HH/2***

每天中午12点定时构建一次:H12***

每天下午18点定时构建一次:H18***

在每个小时的前半个小时内的每10分钟:H(0-29)/10****

每两小时一次,每个工作日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也许是上午10:38,下午12:38,下午2:38,下午4:38):HH(9-16)/2**1-5

轮询SCM:是指定时扫描本地代码仓库的代码是否有变更,如果代码有变更就触发项目构建

注意:这种构建触发器,Jenkins会定时扫描整个项目的代码,增大系统的开销,不建议使用。

原理:利用Gitlab的webhook实现代码push到仓库,立即触发项目自动构建

需要安装两个插件:GitlabHook和GitLab

1)开启webhook功能

2)在项目添加webhook

点击项目->Settings->Integrations

点击addwebhook并测试pushevents:

此时会报错:

需要在jenkins中配置:ManageJenkins->ConfifigureSystem:

在gitlab中再次测试:

有时在项目构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用户的输入动态传入一些参数,从而影响整个构建结果,这时我们可以使用参数化构建

Jenkins支持非常丰富的参数类型:

1)创建分支并推送至gitlab

新建分支:v1,代码稍微改动下,然后提交到gitlab上

2)在Jenkins添加添加字符串类型参数

3)修改jenkinsfile(master和v1分支都需要修改)

4)构建测试

1)安装GitParameter插件

2)创建自由风格项目并配置

3)创建tag并推送gitlab

在gitlab中查看:

4)根据tag构建或者回滚代码

ManageJenkins->ConfifigureSystem

2)设置邮件参数

邮件通知设置:

3)准备邮件模板

在项目根目录编写email.html,并把文件推送到Gitlab,内容如下

系统设置->ExtendedE-mailNotifification->ContentTokenReference,点击旁边的号

5)构建测试

注意:关键字需要在pipeline中的Text中带上

SonarQube是一个用于管理代码质量的开放平台,可以快速的定位代码中潜在的或者明显的错误。目前支持java,C#,C/C++,Python,PL/SQL,Cobol,JavaScrip,Groovy等二十几种编程语言的代码质量管理与检测

流程图:

在MySQL创建sonar数据库:

#token要记下来后面要使用admin:c9bb023589b7894c70708eeae10c64faa0c29d4a8.3.4、Jenkins安装插件安装SonarQubeScanner插件

SonaQube关闭审查结果上传到SCM功能:

ManageJenkins->ConfigureSystem->SonarQubeservers

ManageJenkins->GlobalToolConfifiguration

-------------------------------------------

个性签名: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做一个灵魂有趣的人!

THE END
1.运维开发详解运维系统开发三、运维开发的实践 1. 自动化部署 自动化部署是运维开发的重要实践之一。通过自动化工具和脚本,可以实现代码的自动构建、测试和部署,减少人工干预,提高部署效率。常见的自动化部署工具有Ansible、Puppet、Chef等。 以下是一个使用Ansible进行自动化部署的示例代码: https://blog.csdn.net/qq_41256535/article/details/139349795
2.运维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是做什么的)运维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来自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 任职要求: 1.具备黑盒、白盒、单元、系统和集成测试理论及相关实践经验; 2.能够编写测试大纲、测试报告; 3.能够在一线开展维护,有作战仿真系统运维测试经验者优先。 更新于 2024-08-22 更多 运维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来自河北吉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jobui.com/gangwei/yunweiceshigongchengshi/
3.运维是做什么的?运维和测试开发岗位的区别而运维开发岗位的火热也是对相关需求的应运而生,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岗位是需要不断学习新的计算机语言知识的,这一点对于年纪大点的程序员来说就不太友好了。所以运维岗位如果想转化到开发或者测试岗位最好早点考虑。 以上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运维是做什么的小分享,另外还有运维和开发、测试岗位的一些区别。大家都看https://baidu-mip.xianjichina.com/news/details_271215.html
4.测试开发和运维,这三个哪个比较轻松?网友(埃拉)职场问答我做了多年的开发工作,对测试和运维工作也了解一些,根据我的经验来看,这三个工作都不轻松,要是一定https://zq.zhaopin.com/question/7140893/
5.你了解软件测试和运维吗?总之,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要求比较高,如果你从未有过编程经验,或者本身编程技术不佳,可能几乎没有公司会录用你,所以如果因为觉得他简单,想着去走捷径,少年呀!醒醒吧。 二、运维工程师: 运维工程师不只是一个单一的职位,其中还有许多分支,如应用运维、系统运维、运维研发、数据库运维、运维安全等等,说得我自己都乱了,https://www.jianshu.com/p/f07449fe7c41
6.JAVA开发运维:DevOps过程全解析简介:DevOps是一种集开发与运维于一体的新型软件交付方式。在JAVA开发中,DevOps过程能够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管理软件产品,提高软件质量和交付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JAVA开发运维中的DevOps过程,包括需求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和监控等环节,并给出实际操作建议。 https://developer.baidu.com/article/detail.html?id=2813590
7.“1+X”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在交通此次考试采用闭卷机考的形式,分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分别考察学生运用掌握的计算机技术、云计算基本知识,进行云行业技术服务、项目管理岗技术支持、云产品测试、云系统维护和网络维护等运维及部署的能力。 作为河南省“1+X”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等级证书的试点院校之一,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http://www.hncc.net/info/1047/25678.htm
8.企业自建应用开发流程开发指南开发文档为了满足开发测试阶段频繁变更配置的需求,飞书开放平台提供了 测试企业和人员 功能。该功能可将应用分为正式版本和测试版本,使用测试版本时,应用相关的权限与配置变更均会直接生效,无需管理员审核,同时你也可以使用测试企业的人员账号进行测试。关于测试应用的更多介绍与操作说明,可参见测试企业与人员。 https://open.feishu.cn/document/home/introduction-to-custom-app-development/self-built-application-development-process
9.运维测试招聘网2025年运维测试招聘信息猎聘2025年运维测试招聘信息,海量高薪猎头职位等你来选,了解运维测试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真实招聘信息,找高薪职位,上猎聘!https://www.liepin.com/zpyunweiceshi/
10.某系统集成公司a中标某信息中心it运维平台开发项目,公司a任命小李【答案解析】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系统集成公司A中标某信息中心IT运维平台开发项目,公司A任命小李为项目经理。小李在项目启动阶段确定了项目团队和项目组织架构,项目团队分为三个小组:研发组、测试组和产品组。各组成https://www.cnitpm.com/st/326081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