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取名是如何从单字向双字转变的

自先秦起,中国人的名字就基本由单、双字组成。春秋时看似怪异的几个名字,如秦国将军百里孟明视、孔子之父孔叔梁纥,也都是单字名。只不过,此类称呼包含了氏、名、字三个系统。譬如百里孟明视,百里是家族的氏,孟明是字,名是视。孔叔梁纥,孔是氏,叔梁是字,纥才是他的名。以单字为名,双字为字,是当时社会的主流习俗。

在整个周王世系的近40代周天子中,只有9位是双字名(也叫复名),其中还有好几位是亲兄弟;两汉的28位皇帝(包括被废的),只有3位原本是复名,但即位后也都改成了单名;三国两晋的帝王世系里,也唯有东晋末代被人挟持上位的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是复名。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文臣武将,如萧何、韩信、曹参、卫青、霍光:马援、窦宪、马融、班固、荀彧;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陆逊、典韦、程普都是单名。

为何单名能如此强势?

如果遇到一个陌生人,你会怎么称呼他有一种近乎本能的表达是“诶”。早期部落聚居时,要和人打招呼,大概采用的也是类似的方式。日子久了,人们发现,有一个代称才方便交流。部落制变成王朝,跨入更文明的时期,人们彼此的称呼,就慢慢有了些讲究,如商朝的帝王,称呼多是天干里的甲乙丙丁,仲丁、武丁、盘庚等,后人认为,这取自他们的出生日期。到了周朝,周王的名称就是昌、发、诵等,已具备各自的寓意。再后来,单名占据时代主流长达千年之久,除了慕古风气,最主要的原因,要归结于当时的避讳制度。

中国的避讳制度源远流长,“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对于这三种身份的人,旁人既不可指摘他们的过错和短处,就连名讳也不能触碰,如果赶巧取名用了相同的字,就必须自行更改。到了秦汉时代,封建制基本崩溃,中央集权,皇帝更有独断的趋势,于是尊者愈发尊贵。秦汉不止避讳死者,和皇帝名讳同字、同音的人物、礼俗礼器、山川大泽,甚至前代君王都必须避讳。

避讳如此兴师动众,于是也有人发了侧隐之心。汉宣帝刘病已在继承汉家大统后,就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刘询。他在诏书里解释了:“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刘病已这名字在当时太大众化,如果不改,病、已两字都需要避讳,老百姓说话办事稍不注意就会触及敏感词,并因之获罪。宣帝为方便群众,便更名为询,只需避这一个字。和他持同样想法的,还有汉昭帝刘弗陵,曾改名为弗,汉平帝刘箕子,改名为衎。衎字较生僻,需要避讳的场合就更少了。

在宗法社会,不止尊者要讳,家里的亲者、长辈也必须避讳。如果父亲名“友”,子孙们在家里说话,就不能开口闭口我的朋友谁谁谁,而要找个同训字进行替换。

所以孔子才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到别人家拜访,需先问清对方家长的大名,以此找寻同训字规避,才不触犯人家的禁忌。由此,每一个族长、家长,以及即将成为家长的人,也都尽量取单名,以方便社交。这就是为何翻开两汉三国史书,陈平、张良、周勃、耿弇、吴汉、邓禹、班超、张绣、魏延、邓艾姜维等单字名充斥其中的原因。

古人在成年后,大名使用率降低,都需要取字,作为自己在君、亲、师之外社交圈的称呼。当时通行“名”为单字,“字”为双字的模式,那么,那些尊者、亲者、贤者如果都是双字的“字”,避讳起来不也很麻烦吗

事实上,避讳制度和“以字代名”一样,源于尊敬父辈所取的大名,因此,名才是需要避讳的对象,所以有“名讳”之说。字作为通行的社交代称,无需避讳。

汉时单字名固然风靡全国,但违时绝俗与潮流背向而行的也不胜枚举,如:冠军侯霍去病,汉武帝好友李延年,小舅子李广利,名臣韩安国,名将赵充国,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张安世,宣帝朝宰相于定国,等等。这其中,“去病”“延年”是对健康的美好愿景,“安国”“充国”则代表了安邦定国的志向,都算有因可寻。李延年李广利兄弟二人出身微寒,父辈怕是想不到儿子将来能成为左右帝国命运的人物,又怎会生出复名有碍避讳的担心。

然而,复名者很快就变成了被打击的对象。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改国号为新。为体现新朝新气象,王莽以遵循周礼的立场,对国内进行了从上到下的改革,其中以改名最为突出。不仅山川、地点、官职之名被改,就连时人取名,王莽要求:“令中国不得有二名。”

王莽政权仅存15载,但在他风风火火的推动下,原本就流行的单名,更渗透到社会各阶层之中。据不完全统计,《晋书》中出现的人物只有60人为双字名,其中属西晋或三国时期的有12人。这12人大多是齐鲁滨海一带人士,那里靠近蓬莱仙岛,自古盛产方土《晋书》中的这些复名者,绝大多数和修仙修道有些关系。二字名如此寥寥,单字名风行一时,与王莽的推波助澜不无关联。

另外,汉晋以来分封宗室子弟为诸侯王时,也有一字王和二字王的区别。所谓一字王,指的是楚王、齐王、赵王、吴王、燕王等这类诸侯王大多占地广,拥有3个或以上的郡,享受大片领土的赋税;而二字王的封地相对就寒酸多了,大多只有一个郡,郡下大概辖8-20个县。如济南王,地盘在济南郡,河间王,只享有河间郡。如此来,单字更如北斗之尊,让人趋之若鹜了。

单名胜双名,似乎还关乎天道阴阳吉凶。所谓“道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万物的根本。中国人讲究好事成双姓是一个字,名也取一个字,合则成偶,代表了圆满。

既然如此不受待见,双字名又是如何流行起来的呢?原因有三:

其一,局势。西晋末期,司马氏困于八王之乱,周围少数民族趁势南下,抢占中原。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中原人的名字也随之发生变化。早期,由匈奴人建立的汉赵,羯族人建立的后赵,巴氐人建立的成汉,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后凉,羌族人建立的后秦,鲜卑人建立的前、后、南燕等政权,在文化上纷纷向中原靠拢,取单字名但后来鲜卑族的乞伏部、秃发部,匈奴的支系卢水胡族,纷纷带上本族名字如乞伏国仁、秃发乌孤、沮渠蒙逊上阵,冲击了单名,复名才有了一方阵地。

到“五胡”逐渐消散的南北朝时期,汉人政权的南朝刘宋皇室也开始以双字取名,如刘义符、刘义隆、刘子业等。复名由此又引出了班辈名字,即在二字名里选一个字为固定字,以明辨兄弟和亲族关系,如宋武帝刘裕的七个儿子,均以“义”为班辈字,宋孝武帝刘骏的28个儿子,均以“子”为班辈字。

所谓上行下效,皇族带头换风气,底层民众效仿。《宋书》中出现的245个人名中,复名者有137人,数量压过了当年风头无两的单名。

其二,修仙和五斗米教的盛行。自东晋开始,“之”字忽如春风拂地,吹进千万人家。譬如琅琊王氏:王羲之同辈中名里带“之”字者有12人,子侄中有22人(如王献之王凝之),孙辈以下的有近40人。还有画家顾恺之、名将陈牢之南朝天文学家祖冲之、“白袍将军”陈庆之、史学家裴松之,等等,均以“之”命名。“之”既不是班辈,取名者也并非都有亲缘关系。

其三,避讳。南北朝时,避讳规则比先秦汉晋的古人还要严格,为此用《礼记》“二名不偏讳”做挡箭牌,如果名字是两个字的,只要不是连起来都相同,就无需避讳,比如孔圣人的母亲名叫颜徵在,只要孔子在家里说“在”不说“徵”,说“徵”不说“在”,就不会触犯亲的讳。两个字完全重合的概率,比之一个字寥寥,需要避讳也就少了很多。

自此之后,复名蔚然成风,毕竟降低了至少一半的重名率。

因此,尽管复名早已被接受,但唐宋的皇帝,除李世民、李隆基和赵匡胤外,还是以单名称世。而民间则是单名、复名两开花,各家可自行选择,于是方有我们熟悉的白居易、李商隐、周邦彦、王安石、范仲淹…单名与复名旗鼓相当、平分秋色,单名的继续清冷高贵,复名的则更具诗意内涵,这似乎又可以与宇宙阴阳的大道理暗合,天地万物,旨在平衡。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德名轩命名馆王老师:宝宝起名案例10个惊艳且好听的女孩名字《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从中提取女孩名字,既具有文化底蕴,又显得清新脱俗。以下是从《诗经》中挑选的10几个个惊艳且好听的女孩名字: 静姝- 出自《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意指文静美好的女子。 https://cul.sohu.com/a/836329892_99980367
2.出自《诗经》中的古风名字,太有寓意了!嘉然——南有嘉鱼,烝然汕出自《诗经》中的古风名字,太有寓意了! 嘉然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 “嘉然”这个名字是出自《诗经·南有嘉鱼》中,在这句诗中,描绘出了一幅生动唯美的景象,南方出产鲜鱼美,鱼儿游动随着水流轻轻摆动鳍尾,怡然自得。并且,这也是一首叙宾主淳朴真挚之情的宴饮诗,既有真挚的情感,又有融洽、欢快的氛围,所以,https://weibo.com/5645173156/P4uB7oGLy
3.起名通2019中国姓名大数据报告6.社会大问题:少年娘不娘?女孩变汉子?名字中揭秘 7.新复姓:起名新气象 8.最受欢迎的起名笔画是多少? 9.重名热下,单字名现状 10.四字名的时代到来了吗?2018最热四字名? 11.90后最爱的叠音名,现在还好吗? 12.名字里的“知识产权(大IP)时代” https://www.qimingtong.com/2019full.html
4.诗经里冷门惊艳的单字这个字在《诗经》中表达了深沉的爱意,如“我慉之子,衿带绶之”,意为我对你的爱意如衿带绶般紧密相连。 褎(yòu):多笑貌。这个字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欢笑时的神态,如“赫如渥赭,公言锡爵,公言锡褎”,展现了宴会上欢乐祥和的氛围。 这些单字虽然冷门,但在《诗经》中却各自有着独特的惊艳之处。它们不仅丰富了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db598de6067fa529d42caa36
5.女孩名字优雅诗经单字(精心挑选520个)起名的过程是一种情感交流和表达。我们用美丽的名字为女孩祝福和加持,希望她能够在人生路上经历幸福、快乐、健康和成功。《女孩名字优雅诗经单字(精心挑选520个)》,让您为将来的宝宝做出最好的选择。http://qiming.hao86.com/view/121174
6.取名诗词(精选7篇)我们以蔡依林的名字来做分析,姓氏蔡属木,木喜土。林字取自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林字属土,这样一来就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搭配作用。依字为虚词,在名美名宝— 好用的宝宝起名APP 字的第一个字使用依字,与林字起到了虚实结合的作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na9ve6g.html
7.有内涵有深意的单字名,古诗词中隐藏的好听的名字女孩有内涵有深意的单字名 仪:有仪态、礼仪之意,寓意女孩举止优雅,有教养。 韵:音韵、韵味,象征女孩有独特的魅力和气质。 娴:娴静、娴熟,代表女孩温柔文静且多才多艺。 灵:灵动、机灵,期望女孩聪明活泼,充满灵气。 秀:秀丽、优秀,寓意女孩美丽出众且才华横溢。 https://m.smxs.com/xmqm/qiming/241900.html
8.诗经男宝取名单字诗经男宝取名单字 瑞 拼音五行释意 瑞 ruì 金 吉祥,吉利;凭信的玉器;祥瑞。用作人名意指吉祥、安康、幸福、美好之义。 国学点评 瑞,来源于阮阅的《宋词》《减字木兰花》,原文:晓云舒瑞 子 拼音五行释意 子 zǐ 水 本义为婴儿,儿或女;也指天之骄子、有学问、有德行的人。用作人名意指人中龙凤、才华、https://www.hmz5.com/news/2024-02-11-123945019
9.杨姓诗经中最唯美的名字杨姓诗经中最唯美的名字有哪些?诗经是我国了留下来的一部影响比较深远的作用,其中记录了很多诗句,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到现在都特别受人欢迎,尤其是在表白时,用诗经取名字是不错的方法,我们可以参考杨姓诗经中最唯美的名字大全。 https://m.1212.com/qm/baijiaxing/19358.html
10.古代美玉的雅称与别称大全美玉的别称单字大全及寓意 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美玉的单字别称丰富多样,每一个字都承载着独到的文化寓意。以下是部分常见的美玉别称单字及其寓意: 1. 琼:琼字在古代常用来形容美玉的光泽和质地其寓意美好,常与“瑶”字搭配,形成“琼瑶”,意指美玉般纯洁美好的事物。 https://www.anquan.com.cn/qiye/fcjie/847644.html
11.诗经楚辞女孩名字,楚辞中最唯美的名字女格局大气的女孩名字诗经1 高贵大气的诗经女孩名字 一、高贵大气的诗经女孩名字单字名 1、单字名案例 【纯】 “纯“有单纯、纯洁的意思,用作女孩名寓指女孩有高贵纯洁的品质,不会与俗人同流合污;“纯”这个字虽然简单但寓意很好,大方又有内涵。诗经的召南篇中有“白茅纯束,有女如玉”,将女孩比作纯洁高贵的玉,更http://pet.jbx668.com/q/4726470/
12.张姓大全2020张姓单字女宝宝取名大全-两字女宝宝名字 张姓单字女宝宝取名大全,两字女宝宝名字家中有女宝宝的家长会发现女宝宝真的是十分的可爱,聚集这一家人的宠爱,所以家长在进行取名的时候是会非常进行注意的,都是希望可以给宝宝一个意义非凡的名字怎样可以给宝宝一个好的名字呢?这里就给大家介绍张姓女宝宝单字取名大全。 【https://www.360docs.net/doc/8d4038968.html
13.100个寓意美好的单字女孩名好听的女孩单字名字大全→MAIGOO生活榜摘要: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三字名,甚至四字名字,两字名反而成为了一种新的格调,干净利落的两字名更能体现人的个性,尤其是对于女孩来说,有种别样的英姿飒爽,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100个寓意美好的单字女孩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目录 寓意美好的单字女孩名 https://www.maigoo.com/top/433898.html
14.雱起名字寓意有寓意的笔名古风适合冬天女孩好寓意名字在冬天出生的女孩都应该有一个好寓意的名字,如此才能凸显出父母对女孩的拳拳之爱,也能让女孩名字更有纪念意义。 【雪梅】雪梅有雪中寒梅的寓意,是一个非常有画面感的女孩名字。 雪和梅花都是冬季代表性的事物,能给人一种身临冬雪梅园的场景,适合冬天出生的女孩起作名字。 https://huochengrm.cn/qiming/rvm75um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