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柳建辉:中国共产党遇到的艰难险阻,世界上任何政党都没法比|读+

中国共产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

百年党史,记录了我们党在不同时期克服的大风大浪,书写了历史前进中每一步的豪迈艰辛。我们党不断夺取伟大斗争胜利的历史成功经验,是在历史的大风大浪中得来的,而不是从天而降的。

忧患意识,作为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警醒,是能够于平安稳定的生活中预想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灾难,从而时时要自我警觉,保持高昂的精神。古人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

忧患意识,作为一个百年大党的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它也体现为勇于自我革命、敢于自我革新,这是我们党超越自身利害,永葆自身鲜明品格“永远在路上”的政治本色。

柳建辉说,中国共产党遇到的艰难险阻是世界上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血与火锻造了钢铁信仰,困难挑战淬炼了力量。正是在经历了无数艰辛摸索和前进中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掌握了历史前进方向。

我们前进的路上还有逆风逆水,各类风险挑战还要应对。树立忧患意识,从思想上精神上保持高昂状态,保持一颗不因时势转移而变化的进取之心,行动上愈发获得披荆斩棘的力量。学习百年党史中的风险挑战应对,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肖畅)

《百炼成钢》柳建辉等著人民出版社

《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困难与风险的历史经验》一书在201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18年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译项目重点书目(英国新经典出版社已于2019年翻译出版),2019年重印;今年恰逢纪念建党100周年,该书又再次印刷,这已是第10次。

为什么这本书有如此好的反响,在写作角度和内容上又有哪些吸引读者之处?给我们带来什么有益的启示?

带着这些问题,前不久,长江日报读+专访了本书主编柳建辉教授。柳教授曾任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教务部主任、副教育长,多年专注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中国共产党执政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的研究,成果丰硕。

柳建辉。

【访谈】

中国共产党多次经历关系自身前途命运甚至生死存亡的历史关节点

读+:从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困难与风险挑战的角度去认识我们党的历史,意义在哪里?

柳建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艰辛创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在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把革命、建设、改革、强国事业推向前进。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遇到的艰难险阻是世界上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她多次经历关系自身前途命运甚至生死存亡的历史关节点,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等严峻复杂局面的考验,凸显出一个成熟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具有的治党治国治军能力,铸就了百年来的历史伟业和辉煌。

《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困难与风险的历史经验》一书中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应对的一系列重大困难与风险,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因素,林林总总,其复杂程度和应对处理难度均世所罕见,但中国共产党最后都有效地应对化解了这些复杂局面。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迄今所走过的历程绝非一帆风顺和波澜不惊,很多时候她恰恰是在险象环生中披荆斩棘、艰难前行的,是在不断应对挑战、克服困难、战胜风险、破解难局中走过来的。

在这一过程中,常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以及失误之后的拨乱反正;既充满艰险又富于神奇,既历尽苦难又辉煌迭现。最终,在成功应对重大困难与风险中,中国共产党愈挫愈奋、百炼成钢,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赢得历史和人民的郑重选择。这既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历史发展特点,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创造辉煌的奥秘所在。

毫无疑问,这样的成就来之不易,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这样的成就举世瞩目,我们完全有理由为之骄傲和感到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矜持自满,也绝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固步自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我们依然任重道远。在新的历史征程和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必然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经受各种严峻考验和重大挑战。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面对未来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认真总结党应对重大困难与风险挑战的历史经验,对于开启和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总之,中国共产党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丰富实践,给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是一笔非常宝贵的历史财富。本书对百年来党应对各种重大困难与风险的历史经验进行了重点解读。

1921—2012:成功应对十次重大困难与风险挑战

读+:书中所总结的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的重大困难与风险挑战有哪些呢?

柳建辉:此书完成于2017年3月,但主要是在2011年校级重大课题的基础上成稿的,当时我们重点探讨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前90多年来成功应对的十次重大困难与风险。这十次重大困难与风险挑战分别是:

成功应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危局,开创了土地革命蓬勃兴起的新局面;

成功应对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困境,实现革命的历史转折,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兴起;

成功应对抗战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的复杂时局,通过解放战争,迅速夺取全国政权;

成功应对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执政的新考验,在建设新国家、新社会、新制度等方面取得伟大胜利;

成功应对1956年国际共运危机和国内社会异动,缓解和控制社会矛盾,理顺了社会关系;

成功应对1958-1960年“大跃进”运动造成的困局,采取措施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成功应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局面,坚定实施工作重点转移,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成功应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三大突发事变的冲击,引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成功应对新形势下两次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造成的困境,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成功应对世纪之交的特大自然灾害和“非典”重大疫情,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上述这些重大困难与风险,有的是全局性的,有的是局部性的;有的带有长期性,有的则是短期的;有的主要由自然界直接造成,有的则是因为时代背景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具有外源性特点,有的则属内生型,也有的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形成。但不管什么历史原因造成,都使中国共产党处于困难或危险的境地,有的直接关乎党的生死存亡。

每一次历史经验总结都是新的飞跃

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用“九个必须”对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所积累的历史经验进行了高度凝练和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一直都非常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每一次历史总结都带来什么?

柳建辉:是的,中国共产党一直都非常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善于把过去的成功包括失误转化为今后工作的宝贵财富。仅就应对重大困难与风险的经验来说,我们在书中择其要者,重点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面对困难和风险,只有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正确判断形势,适时调整政策,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才能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每次遇到困难和风险,都能够首先做到信念坚定,处变不惊,迎难而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特别是能够运用科学理论,站在全局、战略、宏观的高度看待分析形势和问题,在对复杂严峻局面有了清晰认知的基础上,找到有效的应对举措并坚定实施,不断攻坚克难、化险为夷,扭转危局、破解困境。这就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之钙”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二是面对困难和风险,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才能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针对每一次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强领导、科学决策,不仅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重大举措,而且充分显示了驾驭复杂局面的统筹能力和宏观调控的组织优势。这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得到充分验证。这就启示我们,坚强而正确的领导和好的社会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是面对困难和风险,只有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保证党的政策得到强有力的贯彻执行,才能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民心向背是检验一个政党生命力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尽管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艰难曲折,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没有变,始终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并从人民群众中不断获得前进的力量和智慧。这就启示我们,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之基、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是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读+:勇于自我革命是否也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历次重大困难与风险的一大法宝?

柳建辉:是的。面对困难与风险,特别是党自身造成的困难,我们党始终勇于承认不足和失误,重视并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

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也十分曲折。由于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造成一些困难。而它之所以能力挽狂澜,变危难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最终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辉煌成就,与它勇于面对自身不足,郑重对待这些挫折,并善于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分不开。如在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上,我们党一度没有准确地把握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没有很好地认识在这一国情基础上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导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到重大挫折。

面对重大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在拨乱反正中开始对中国的基本国情进行再认识,正确分析中国的现实状况和国际形势,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创造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由此成功地开辟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所以说,中国共产党从不回避自己的失误,善于把过去的经验教训转化为今后工作的宝贵财富。这是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和政治优势,是一个郑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每一次历史总结,都使党在认识上产生飞跃,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在工作中开辟了崭新的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历的两次重大困难与风险挑战

读+:党的十八大以来,您认为我们党又成功应对了哪些重大困难与风险挑战?

这两次重大困难与风险挑战,一是面对美国一手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和贸易战及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对,坚决奉陪、以谈对谈、以打对打,坚定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在应对过程中,党中央统筹谋划、攻坚克难,坚定从容、有理有节,主动作为、顺势应对,彰显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定力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捍卫了国家和人民的正当利益,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敬佩。

二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全、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威胁及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统筹,调度有力、行动果决,压实责任、上下联动,集中人力资源,调配部署有序,始终保持了处变不惊的战略定力,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意志品性和奉献精神;海内外中华儿女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形成了团结协作、坚不可摧、从容应战的抗疫防线,凝聚起不懈奋斗、顽强战疫的磅礴力量。可以说,战疫过程既是证明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过程,也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过程,更是展现党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鱼水相依、命运与共的过程。

THE END
1.人生并非完全就是命,而是命与运的结合——谈谈“命”总之,“人生并非完全是命”强调了个体在塑造自己命运过程中的主动性,鼓励人们通过积极的行动和态度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人的命运,看似变化无常,无从把握,但是,若是仔细推敲反复探索,其实命运好坏,皆有规律可循,这一生是成是败,皆有道法可依。 不同的出身不同的起点,同样努力的人会收获同样的回报,此谓之殊途同https://www.meipian.cn/57tbky6q
2.命运有异,生死殊途(MEmento·MORI)乐评命运有异,生死殊途 不知不觉三周时间之内,已经把珂拉琪这张MEmento?MORI 听了上百遍,不仅没有任何厌倦感,甚至每再循环一遍,脑海中都会迸出某些新的体悟。即使不看歌词翻译,整张专辑的编曲、配乐以及夏子的演唱都已经足够吸引人了,如果再理解了歌词,很难不被其中的叙事和修辞深刻震撼。专辑名拉丁文短语Mementohttps://music.douban.com/review/14549374/
3.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http://www.xingshizhengce.com/gxxsyzck/202203/t20220310_6312868.shtml
4.邓晓芒:史铁生的命运观生死观和宗教观天涯·新刊本期“作家立场”头条重磅推出著名学者邓晓芒在史铁生67岁冥寿纪念时的演讲稿。文章深入地探讨了史铁生的作品、思想和哲学遗产,认为史铁生的作品和思想必将在未来呈现出更高的深度和超前性。 纸本原题《史铁生的哲学》,本文节选其中谈命运观、生死观和宗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QxMjQzOA==&mid=2652241656&idx=1&sn=c4e36445c7c47143fc1dc75d4a8031f3&chksm=8bbf13c1bcc89ad7d2677745296b1849fd7c3b14bd58f1083c2be032f31f983a02a793fc029a&scene=27
5.生死决斗DeathBattle:命运博士vs比尔赛弗命运博士对比尔密码是一个假设?DC漫画中的命运博士与重力瀑布中的比尔密码之间的死亡之战。 描述 两个可以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的虔诚的人面对面(或者头盔对三角形)来解决哪一个真正控制混乱。命运能阻止混乱之神,还是比尔能破译他胜利的方程式?在这场死亡之战中找到答案! http://club.gamersky.com/m/activity/730634
6.题库()要做到根繁叶茂命运议题生死与共息息相关习题:()要做到根繁叶茂、命运议题、生死与共、息息相关 本站收集整理了大量习题及答案,请使用站内查询查找 标准答案: 内培人员 点击进入>>初高中试题总库【各学科试题题库及答案】点击进入>>初高中试题总库【各学科试题题库及答案】免责声明: ①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信息均来自各地教育考试院、各高校及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5190402.html
7.时辰断生死吉凶人的生死时辰能决定吗生活是无常的,有时是生与死。古人认为,生日八字可以预测一个人的命运,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断绝生死的好坏,人们可以提前了解自己的命运,从而避免坏运气,为自己争取生活。 时间与命运: 时间是指一天中的12个小时,每个小时都有自己独特的光环和能量。不同的出生时间,一个人的性格,命运也会有所不同。生与https://www.sxsjjy.com/view/259961
8.生死狙击命运透视瞬息万变黄金级战术武器:命运透视 具有以下特性: 【碰碰运气】挑战、冒险模式下,每隔一段时间自动获得一个随机效果。大头模式与变异模式下,持续提供大量伤害加成。 【命运碰撞】(2阶解锁)挑战、冒险模式下,按E投掷三次获得三个随机效果,不会获得纯负面效果并且一段时间内【碰碰运气】暂时失效。 https://news.4399.com/gonglue/ssjj/huodong/946983.html
9.短剧绝境之1998,命运交织的生死抉择短剧短剧《绝境之1998》讲述了一群人在命运交织的生死抉择中的故事。剧情紧张 *** ,人物在绝境中展现出生存的勇气和智慧。生死抉择不断考验着每个角色的信念和决心,情感交织引人深思。这部短剧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让观众在紧张的氛围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https://www.taofang114.com/post/155954.html
10.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代表委员共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张晓兵表示,兴安盟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深入宣传兴安盟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和感人事迹,大力弘扬军民守望相助、共同戍边的阿尔山“相思树”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http://www.northnews.cn/p/2075938.html
11.学习新语王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和鲜明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客观依据,需要自觉铸牢、共同铸牢,促进海http://www.luzhai.gov.cn/sjzt/jczt/ztzl/mztjjbcj/cjhb/202210/t20221004_31486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