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少说谎有利于身心健康互联网数据资讯网199IT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

在展开下面的讨论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什么是“谎言”。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谎言”并非“真相”的反义词,而是指“所言非所想”,即通过刻意隐瞒或提供错误信息的方式向外界提供与自身记忆不符的信息。隐瞒也是谎言的一种。假如一个人记忆中的信息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他把这一信息说出来就不是撒谎,而是犯了一个诚实的错误。

生活中的谎言比比皆是,那么,我们会在什么情况下说谎?什么人爱说谎?是否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爱说谎?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尔德曼提出,谎言有不同的层次之分,而说谎的动机大致可以归为三类:一,讨他人欢心,让他人感觉好点;二,夸耀自己或维护自己的面子;三,自我保护。其实,第二种和第三种本质上是一回事,夸耀自己和维护自己的面子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

一些善意的小谎言可以创造出轻松平和的氛围,避免触犯他人或引发争吵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会不自觉地向别人撒谎,有时甚至连想都不用想,谎言就脱口而出,很多人甚至根本不承认自己是在说谎,而这些谎言大部分是出于礼貌的应对。例如,朋友兴冲冲地向你秀她新买的衣服,你其实觉得这件衣服她穿并不好看,你会直接告诉她“你穿这件衣服特显屁股大”吗?显然不会,因为你知道这句真话说出来的后果,朋友会尴尬,以后她可能都会疏远你。所以,你可能会说“这件衣服的颜色很衬你的皮肤,穿起来很青春”。

当自尊和面子受到威胁时,人们更可能对熟人撒谎,而不是对陌生人撒谎

另外一种谎言,如月薪5000元的人可能会宣称自己月收入2万;花500元买的衣服我们可能会说花了2000元;和同事买了同样的东西但比同事多花了200块钱,我们可能会隐瞒自己多花钱的事实;家里发生了糟糕的事情,但当同事问我们是不是出了事时,我们通常会说“没事,我挺好的”。这类谎言为我们提供夸耀自己的资本,或可以帮助我们维护自己的面子,具有自我保护的功能。

作为一种高级动物,人人都有自尊心,都有所谓的面子,一旦觉察面子受威胁或自尊可能受挫时,我们就会本能地通过谎言来对抗这种威胁。加拿大一项研究发现,当自尊和面子受到威胁时,人们更可能对熟人撒谎,而不是对陌生人撒谎。因为对陌生人我们通常并不需要遮蔽内心的感受。所以,我们更可能对周围的熟人撒谎,以维护自己的颜面,进行自我防御。

这种自我防御一旦过度,就会形成病态说谎,即不可自控地说谎,如幻想性谎语癖、习惯性说谎等。前者将事实与幻想相混淆,思维中充斥着被自己幻想美化了的现实,丧失对自身的判断力,说出来的话也充满谎言,严重影响其人际交往。后者则是不可控制地说谎,哪怕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日常对话都是谎话百出,谎言出口后又非常后悔,但下一次还是控制不了自己说谎,很痛苦。这类患者往往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把说谎作为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总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愿自己的任何行为和心思被人知道,其病因可能要追溯到童年的经历。

男性比女性说谎更多,但女性比男性更擅长撒谎

一项心理学研究显示,减少说谎的次数后生理和心理健康均有所改善

任何人在说谎时都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某些“说谎症状”,如不自觉地摸鼻子、用手掩嘴、抓耳朵、摸头发、心跳加快、瞳孔变大、声调和音量突变、出汗、脸红、口干等。

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的一项心理学研究显示,减少说谎的次数后生理和心理健康均有所改善,平均少说3个善意谎言时,被试者的报告中就会减少一次头疼、喉咙疼等生理不适,减少两起情绪低落、紧张等心理状况,他们的人际关系也有所改善。可见,少说谎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与说谎者相比,说实话的人心态更平和,自我感觉更良好,心理压力更小,身体更健康。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把握说谎的“度”,既使之发挥人际关系润滑剂的积极作用,同时又不至于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THE END
1.幸福心语第拾期孩子总爱撒谎,家长如何智慧应对?孩子撒谎是成长路上的小插曲却让不少家长头疼不已其实撒谎背后藏着孩子的心理小秘密家长需以智慧和耐心解读这份成长的信号为什么孩子会撒谎害怕责罚孩子犯错时往往因害怕惩罚而选择撒谎如乐乐打碎盘子却说是猫咪所为正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渴求关注有时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jA2NjIyMg==&mid=2649373655&idx=1&sn=b5beb9c50684019514720cadfd246680&chksm=f56b2d03979904d704045349da1ea319e9bd5509ae886e7a5bc860b55bc636b31e6944a5dfa1&scene=27
2.在生活中该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说谎?甚至连说出这句话的人本身都无法回答它是不是谎言。这种叠加态话语根本没法判定是否说谎才是常态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0933142/answer/53539739258
3.行为心理学,撒谎“微表情”看看你中了几点抿嘴两次,典型的模棱两可行为。一般抿嘴行为会出现在说谎者被质问而编造谎言时,在犹豫之后的选择。 4、嘴角 嘴角是人最常见的微表情。说谎者在初次欺骗时通常会嘴角下垂,这是一种轻微自责的说谎表现;而嘴唇左边向撩起,则多出现在说谎老手身上或者成功说慌之后情不自禁,表示得意的喜悦。 https://www.jianshu.com/p/88a93319098d
4.读说谎心理学有感12篇(全文)读说谎心理学有感 第3篇 一、本书概况 从本书的前言中了解到,本书的编写思路是:第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强调预防;第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促进;第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具有系统性。根据编写思路,刘文博士将该书分十章进行阐述,分别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第三章:幼儿教师与幼儿心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ti6e1fv.html
5.说谎行为(精选七篇)以下是心理学家对说谎行为研究的成果。 1、说谎行为存在的意义探究 心理学家通过要求被试品尝饮料味道的实验发现:12岁的儿童就已经完全具备了和成人一样的能力来控制他们的语言和外在的行为表现,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感觉。说谎行为如此普遍,如此根深蒂固,引发学者对其存在的意义进行探究。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oamx53.html
6.行为心理学中撒谎的所有微表情和微动作(2)说话时一直把手放在裤兜里或抵着大腿,是紧张的表现;(3)描述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如果事情是编造的,他可以按虚构好的顺序说,但是却无法倒叙重复。4、微笑的时候:(1)微笑的时候眨眼睛说明真的想到令人幸福的事;假笑眼角是没有皱纹的;(2)如果你说错了,对方会有嘴角轻微上扬而又恢复;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71567222.html
7.5岁幼儿说谎行为和说谎策略的影响【摘要】:说谎或者说言语欺骗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以往研究表明幼儿在2-3岁左右已经开始说谎。幼儿的说谎有不同的表现,呈现不同的水平,幼儿说谎策略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幼儿的说谎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因素如心理理论是否会影响幼儿的说谎行为?有研究者提出心理理论的发展是"成熟"说谎发展的关键的观点,但这一观点并未https://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XG201610001370.htm
8.人在撒谎时容易呈现的4个表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美国、加拿大等国心理学家研究“如何辨别一个人有没有说谎”、“如何识别谎言”这样的课题发现,从目前来看,辨别一个人有没有撒谎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本期视频总结了一些文献,聊一聊:撒谎都有哪些表现? # 5分钟科普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https://m.huxiu.com/article/788197.html
9.《三大队》程兵为何能识破典当行老板的谎话?靠这3个心理学细节《三大队》剧照程兵觉得这个典当行老板就是自己要找的人,虽然典当行老板反复说自己和警察调查的事没关系,但程兵还是运用心理学技巧识破了典当行老板的谎话。因为,一个人说谎时,会有3个表现,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建议先关注,再慢慢看,以防不小心手滑找不到了。01 一个人说谎的时候,会表现得格外义正言辞一个人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637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