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1、【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入门在线阅读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感知与注意(一)感觉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
4、(4)注意转移: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记忆(一)记忆及其类型1、什么是记忆: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反映的心理过程。2、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组成。相当于认知心理学的编码、存储、提取。3、记忆的主要类型(1)记忆对象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记忆阶段分类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4、记忆表象(1)什么是表象:人脑中已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2)表象与后象的关系:一是直接还是
7、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3、思维的类型(1)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集中(求同)思维、发散(求异)思维(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二)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1、思维的过程(1)分析和综合(2)比较(3)抽象与概括(4)系统化与具体化2、思维的基本形式(1)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2)判断(3)推理3、科学概念的掌握(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2)充分利用感性经验(3)注意“变式”的使用(4)词和感性材料的结合(5)正确给概念下定义(6)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概念(7)形
8、成正确的概念体系(三)问题解决解决问题的阶段(1)提出问题(2)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1)问题情景与问题表达方式:空间排列、空间集合、多余信息、心理概念的排列。(2)联想与原型启发(3)定势与功能固着: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固着是指只看到其通常的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功能。(4)个体的经验水平:(5)个体的情绪与动机:倒u曲线图(6)个性因素(能力、性格等)(四)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1、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和深刻性(2)独立性和批判性(3)逻辑性和严谨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2、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9、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3)加强言语的训练(4)发挥定势的作用(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技能(一)技能及其特点1、技能的概念:指人在活动中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稳定而复杂的,并由若干动作组成的、确保某种活动顺利进行的活动方式。2、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学习得来的,区别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3、技能的种类(1)操作技能及其特点动作对象的物
11、、方式多样化、及时反馈。(三)智力技能的形成1、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1)原型定向:也就是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的阶段。其教学要求是:了解动作结构、顺序和规定、主体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示范和讲解要明确和准确、对复述的要求。(2)原型操作:建立感性的动觉映象,它是智力技能开始形成和内化的基础。其教学要求是:把智力活动以展开的方式呈现、注意活动对象的更换、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注意动作与言语相结合。(3)原型内化:能利用表征进行加工。其教学要求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注意简缩、能迁移、掌握好转化时机。2、智力技能的培养要求(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心理模拟法就是建立与人的心理功能相平衡的物质系统。(2
1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能力(一)能力及其类型1、什么是能力:人完成某种活动必要的心理条件。它直接影响人活动的效率。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3、能力的分类一
13、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二)智力及其测量1、什么是智力:人们顺利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2、智力测验3、智力测验的质量标准信度、效度、标准化。(三)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与营养2、早期经验3、教育与教学4、社会实践5、主观努力(四)能力的发展变化能力的个别差异(1)能力类型的差异(2)能力水平的差异(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的团体差异(1)性别差异(2)职业差异(3)种族差异动机(一)需要与动机1、需要(1)什么是需要: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2)需要的种类生理需要和社会需
14、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动机(1)什么是动机:是指激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是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2)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3)动机的功能启动机能;维持功能;导向功能。(4)动机的分类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内部动机与外在动机。(二)学习需要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2)由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3)掌握评分艺术,使每个学生
15、体验到成功感(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需要(1)从直接发生途径考虑,应尽量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2)从间接转化途径考虑,应通过各种活动,满足学生的其他各种需要和要求(三)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2)作业越难,最佳动机水平越低;作业越容易,最佳动机水平越高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1)理论基础:强化理论(2)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3)奖励比惩罚更能激发学习动机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
19、个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多血质相对活泼型(强、平衡、灵活型);胆汁质相对于兴奋型(强、不平衡型);粘液质相对于安静型(强、平衡、不灵活型);弱型相对于抑郁质。(2)性格什么是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性格与气质的关系联系:两者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两者相互影响,气质能影响性格形成的速度并赋予某种色彩,性格能改变气质。区别: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二)人格的形成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环境因素4、儿童早期经验5、自然环境因素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
20、咨询(一)心理健康1、什么是健康与心理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完全安好的心态。心理健康;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心理健康的标准(1)心理健康的“自我实现者”标准(15条)正视现实;接纳自我;言行坦率;热爱事业;独立独处;与环境关系和谐;欣赏日常生活;具有高峰体验;同值关心他人;人际关系深刻;待人民主平等;信守道德标准;富于幽默感;富有创造力;不随波逐流。(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3、心理健康的促进(1)
21、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生理与心理统一,个体与群体协调,理论与实践结合,防治与发展并重。(2)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增设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二)心理咨询1、心理咨询的实质(1)什么是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借助语言等媒介,与来访者进行信息交流并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都强调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所遵循的理论、方法与原则一致。区别: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困惑的正常人,而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心理咨询所遵循的主要是发展与教育模式,而心理治疗所遵循的主要是医疗模式;心理咨询重在预防和促进,心理治疗重在补救和矫正。(3)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与区别联系:目的都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