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当一个人出现这3种细节表现时,不用怀疑,他很嫉妒你自卑心理虚荣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嫉妒其实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状态,包含了很多我们通常会产生的负面情绪,比如羡慕、羞愧、愤怒、怨恨等等。

从幼年时期,看到同龄的玩伴有了崭新的玩具,到少年阶段,邻居家的孩子总是受到父母的表扬,再到青年时期,同事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交口称赞,我们都会感受到嫉妒的心理在作祟。

这种在与别人比较之后,发现自己不如别人而与生俱来的特性,贯穿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或多或少都会对别人产生嫉妒。

尽管如此,嫉妒心理的表现方式却是因人而异的,在有些人身上,嫉妒表现为溢于言表的羡慕和赞叹之情,这样的外化形式是能够被我们普遍接受的。

适度的嫉妒也能够成为促使我们进步的内在驱动力,但过度的嫉妒则不然,它会使人失去理智,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同时也会使人做出对他人不利的行为。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从细节去察觉和分辨别人是否对我们有嫉妒的情绪呢?

“心生嫉妒,细节不骗人”一个人有这3种表现,不用怀疑,证明他很嫉妒你。

一、极强的控制欲和表现欲

嫉妒产生的众多心理因素之一,就是难以承认别人的优秀,尤其是当这个人和自己的差距不算太大的时候,嫉妒的对象往往都是我们生活中能够频繁接触到的人。

意图证明自己,却又无从下手,就会促使他们去刻意做一些明目张胆的事,但心存嫉妒而堂而皇之的表现行为并不能使他们变得优秀,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由此这种控制欲和表现欲就变得十分危险。

嫉妒归根结底是源自于内心的自卑和攀比心理,而被嫉妒的人,事实上就是他们自卑的根源。

通常情况下,他们会主动回避这些引发他们自卑心理的人,因为在这些人面前,他们的缺点会暴露无遗,让他们感觉到局促不安。

如果这个人除了嫉妒还有其他的心态问题,难以控制自己的嫉妒,就会让这种情绪影响到自己的行为,甚至由嫉妒转化为仇恨。

二、喜欢在众人面前打压和贬低你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可能都会在身边看到这样一类人,他们看起来总是高高在上,不是十分好相处,当身边的人在某些方面做出成绩的时候,相比于别人纷纷表示祝贺和称赞,他们却会表现出一副高高在上、若无其事的样子给别人“提意见”。

这种情况如果只是偶尔出现倒也不必在意,但如果对方长期都是这种表现,那可能就要引起注意了,表面上的波澜不惊,内心却可能对你的不满和嫉妒。

要知道,分析一个人的内心情感,最重要的还是要从细节入手,善于观察。看到别人做得好,就忍不住向他泼冷水、阴阳怪气,甚至是攻击和贬低他人,这在心理学上是典型的嫉妒表现。

因为这种人不愿意主动承认别人的优秀,更不愿意见到别人比自己更优秀的情况,所以他们只能想办法来填补自己心中的不平衡。

只要有差异,就难免有嫉妒心理的出现,嫉妒者们会把他人的卓越、成就看作是对自己的折磨,尤其是在他们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更容易产生愤世嫉俗的论调和行动。

如果你身边的朋友有这样的表现,看破不说破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不必追问其缘由,等其情绪缓慢消化了,主动来找你,再视情况是否要和其继续做朋友就好。

三、在很多方面模仿你的言行举止

从心理学的概念上解释嫉妒,是与别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

对于善妒的人来说,如果不是因为嫉妒的心理,也不会去特意留意模仿一些人的言行举止,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这种心理本质从源头来分析,就是比较心理,因为想要和优秀的人一较高下,所以尽量从看得见的角度和对方保持一致。

比如简单地模仿走路的姿势、吃饭的方式、生活作息等等,来弥补内心的不平衡感。很多人得知自己不如别人时,会试图模仿别人,以证明在同等的条件下,自己比对方优秀。

嫉妒作为内心的一种负能量,嫉妒的人常常会自寻烦恼,在许多方面把优秀的人看作是自己的假想敌。

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行为是折射心理的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观照自己、进行自我心理刨析、自我心理调适。

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他人,如果对方有以上提及的三种行为,那可能对你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崇拜,而极有可能是对你的嫉妒,面对这种情况,也没必要闹得不可开交,而是要多耐心交流,了解嫉妒背后的缘由,从心理上减少对方的不满和怨愤,为自己结下善缘。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被别人嫉妒的情况,对此也难免会感到不解和委屈,明明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却总是招来对方的非议和质疑,明明自己处处讨好,却总是遭到别人的疏远和打击,仿佛做什么都无法令对方满意。

但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懂得克制和理性,通过以上几个细节,我们也就可以判断出对方的情绪状态,一旦确定了对方是在嫉妒我们,一定要及时与其划清界限,避免被其伤害。

-TheEnd-作者|汤米编辑|豪想喝牛奶第一心理主笔团|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Collins,N.L.,&Miller,L.C.(1994).Self-disclosureandliking:ameta-analyticreview.PsychologicalBulletin,116(3),457

THE END
1.CC心智慧心理摆效应——情绪是个善变狂,你得学会控制他其实这就是“心理摆效应”的表现 什么是心理摆效应? 心理摆效应(也称钟摆效应),是指人类情绪在高低之间摆动的现象。当人达到某种情绪的高峰时,会形成一个“心理斜坡”,且情感强度越高,心理斜坡就越大。这个斜坡促使情绪就像钟摆的两端一样,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M3NjI4MA==&mid=2247543342&idx=2&sn=7f47de7f29dc50483112c23b7527b95f&chksm=eb7d3234bdd526a4573eef26b379375c56b2fbaec12ca793c5f8269856f55b0657d79c58de5b&scene=27
2.行为心理学(豆瓣)本书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约翰?华生的经典名著。 行为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它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诞生的意义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缺陷而进行的一场心理学革命。行为心理学一反传统心理学采用内省的方法,研究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意识”的研究方向,主张研究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01098/
3.行为心理学:你下意识伸手的方式,早已出卖了你的性格特征行为心理学:你下意识伸手的方式,早已出卖了你的性格特征 原创、深度、格调 一个简单的行为动作,可能隐藏了你内心的具体活动,根据你的行为便可以推断出你是怎样的人。行为心理学最初诞生于美国,在20世纪初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他们认为通过对人类行为的观察研究,可以找出人发生行为的刺激,推断出个体的内心活动。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7805043890726886&wfr=spider&for=pc
4.行为心理学行为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https://baike.esnai.com/view.aspx?w=%E8%A1%8C%E4%B8%BA%E5%BF%83%E7%90%86%E5%AD%A6
5.《行为心理学》pdf约翰·华生电子书资源免费下载《行为心理学》本书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约翰?华生的经典名著。行为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它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诞生的意义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缺陷而进行的一场心理学革命。行为心理学一反传统心理学采用内省的方法,研究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意识”的研究http://www.ebook80.com/life/3662.html
6.行为心理学免费阅读免费小说全文作者龙春华作品《行为心理学》主角:简介:《行为心理学》整合了华生行为心理学论著中所有的思想理论知识,书中将完整的华生行为心理学思想体系都呈现给大家,并通过各种生活案例来实践、验证它的合理性,让大家知道通过各种行为来洞悉他人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https://www.qimao.com/shuku/206332/
7.行为心理学(心理学流派)行为心理学 3 心理学流派 行为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建。 1分钟 “行为心理学”是什么意思? 视频解读 9.01万观看 该学派主张以客观的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从而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行为。它可区分为古典行为主义学派和新行为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1878年-1958年)和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64847965
8.行为心理学行为心理学书籍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 行为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 行为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心理学入门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书籍 基础心理学入门 弗洛伊德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入门 心理学学习 http://xl.39.net/baike/xwxlx/xwxyd/
9.了解行为心理学让我们更懂得行为语言而当将研究的视野扩大到知觉领域后,他们又在感觉和知觉之间加入了“联想”、“推理”等完全是主观性的因素(《实验心理学史》波林著120页)。从而使心理学研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脱离了“刺激的物理学”和解剖学的思维逻辑,开始了真正的心理层面的研究。 四、行为心理学的具体应用https://m.120ask.com/news/p/68935
10.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华生特别有趣,大学的时候,同学们都在观察人,而他喜欢观察老鼠,并对老鼠进行试验,这也是他为数不多取得的成就,1920年因为个人私生活,被迫离开学术界,转型成为商人,在不到50岁的年龄彻底离开了心理学界,但是他的研究理论在之后的几十年,甚至现在都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另外一位坚守行为心理学派的典型人物叫斯金纳,https://www.jianshu.com/p/370afb2d2f18
11.谈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印象凡是读过华生《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或其《行为主义》著述的人,都会为他的雄心壮志和快人快语留下深刻的印象。“给我一打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而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师、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而https://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12225
12.行为心理学(美)华生著.pdf行为心理学(美)华生著.pdf,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心理起源:告诉你什么是行为心理学 1.行为心理学中的刺激与反应 2.行为心理学与社会的关系 3.在生活中建立一套自己的实用心理学标准 4.行为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学科 5.放弃灵魂,心理学就是科学 6.打破主观的行为心理学 7.行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309/8100112007002012.shtm
13.《行为心理学1+2+3(套装全3册)》((美)约翰·华生著)简介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约翰·华生的经典名著 哥伦比亚大学推崇的心理学普及读物 行为心理学的创始人约翰?华生的传世全译本 作者:(美)约翰·华生著,刘霞译,紫云文心出品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85.90 定价 ¥124.60 http://product.dangdang.com/28507020.html
14.行为学及心理学(精选十篇)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与本人实际情况越接近,表现自我防御行为就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充分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第三就是要学会自觉地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健康的情绪,学会自我疏导不良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对身心的伤害减低到最小的程度。第四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yg12lu3.html
15.行为心理学名词解释医学新闻行为-心理学名词解释 行为-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的行为是多学科研究的课题,按照生理学家的观点,行为则是人体器官对外界**所产生的反应。 哲学家认为,行为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一切活动。 心理学家对行为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培训果/搜集整理。 如行为http://g.iiyi.com/news/d-05-23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