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例如:怎样收集资料才能使数字最有意义、最能反映所研究的课题;采用什么方法整理和分析所得数据,才能最大限度地显现这些数据所反映的信息,从而对实验或调查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怎样才能从所得局部结果推论到总体,作出一般规律性的科学结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依靠科学的统计方法。心理统计学与教育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医学统计学等相似,都是数理统计学在某一学科的具体应用。
ISSNPrint:2152-7180
ISSNOnline:2152-7199
Aims&Scope
Psychologyisaninternationaljournaldedicatedtothelatestadvancementsinpsychology.Thegoalofthisjournalistoprovideaplatformfordoctorsandacademiciansallovertheworldtopromote,share,anddiscussvariousnewissuesanddevelopmentsinpsychologyrelatedproblems.AllmanuscriptsmustbepreparedinEnglishandaresubjecttoarigorousandfairpeer-reviewprocess.Generally,acceptedpaperswillappearonlinewithin3weeksfollowedbyprintedhardcopy.Thejournalpublishesoriginalpapersincludingbutnotlimitedtothefollowingfields:
“我想学心理学。”
“为啥?”“文科生学心理咨询,还是很适合的吧!”
“我也想学心理学,我偶像最近因为抑郁症去世了,我好想帮助抑郁症人群……”
不少同学对心理学专业都存在类似上述的误解。那么心理学专业具体学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理学专业本科阶段有哪些必修的基础课程: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统计、人体解剖生物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概论。
除了以上课程,如果你是师范类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那么你可能会接触教育类方向的学习;如果你是综合类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那么你可能会接触认知神经科学、社会类、人力管理类方向的学习。
关于心理学还有哪些误区,今天小编就来一一解开吧!
1.心理学专业不是文科类专业
在很多人的眼中,心理学是与哲学、教育学一样的文科类专业,然而事实上,心理学是一个理科类专业。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得到的学位只能是理学学士学位或教育学学士学位。
心理学不是文科,因为现在心理学家们都努力做着一件事情――让心理学成为一门名正言顺的科学,希望能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理解和研究人类内心活动和外部行为,努力甩掉心理学头上的“伪科学”名号。如果你打算成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习者,那么现在你需要用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来重新审视这门学科了!
2.学心理学≠学习心理咨询
从课程你就会发现,大多数人熟悉的心理咨询、变态心理学等都只是心理学专业学习的一部分内容。如果你以为学心理学专业就只学这些东西,可就大错特错了。
本科阶段心理专业学习基本不会涉及很系统的心理咨询的学习。有一些高校会在学生完成基础课学习之后开设一些选修课,其中每年爆满的专业选修课就是“心理咨询与技术”。然而不得不很遗憾地告诉大家,本科阶段心理咨询的学习只是一个最基础的入门,你只能了解一下心理学的概念,如果你希望凭借一学期一门课程的基础学习就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那真的是不明智的。想成为心理咨询师还需要更深入地学习。
但也不要灰心,虽然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你还没有心理咨询师的能力给别人提供专业的帮助,但是你拥有了科学、专业的心理知识(你知道咨询不是算命),你会知道心理咨询的效果以及它的局限性(你知道有的人遇到的问题可能是需要服药而不是仅仅做咨询),你会知道心理咨询的界限与范畴(你不会再轻易对熟人说“来找我咨询吧”),更重要的是你拥有了关爱和保护自己、家人和友人的心理健康意识,你能够在家人或者朋友遇到发展性问题的时候,推荐给他们更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求学大课堂:
心理学专业的大家庭
心理学专业一般分为4个专业方向: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其中应用心理学是考生们比较热衷学习的专业方向,小编就简单介绍一些应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工业心理学
主要研究工程、技术设计和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内容包括:为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高效、安全、健康工作的要求,人所必须具备的感知觉、思维、决策和操作特点;组织管理工作中的个体特征、群体心理、领导行为和组织心理;有关人员选拔、训练、评价、激励的方法和“人―机”系统设计的心理学依据等。
2.社会心理学
主要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一般规律,着重阐明人的心理受社会文化制约的基本原理以及社会心理学原理在各类实际部门的应用。内容包括:个体社会化过程,以及,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与沟通、大众心理现象等。
3.医学心理学
主要研究和探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内容包括:医学心理诊断和评估、行为异常的发生、发展咨询和防治、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心理―行为―社会”医学模式,以及心理关护和康复等。
4.运动心理学
主要研究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心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内容包括:运动领域的认知过程、情感、意志、技能学习、心理训练、运动员选材,以及心理测试与训练方法等。
5.军事心理学
主要研究军事领域的应用心理学原理、方法和应用,内容包括:军事人员的选拔、评估、作业过程、训练、咨询和作战心理等。
心理学就业方向
1.高校:心理学教师,大多数学校是要求老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高校心理学公共课教师,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
2.公安系统: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机构的公务员。
3.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研的工作。
4.中小学:心理咨询部门。
5.心理咨询室: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6.医院和诊所: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可以去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
心理学专业院校推荐
一本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华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应用心理学为全国一流)、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
二本院校: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佳木斯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湛江师范学院、鲁东大学等。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1、如果要想系统的学习心理学(高校教材):《普通心理学》(最基础的,也是心理学入门书籍)、《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个性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等。
2、只是想了解心理学有关知识推荐:《人际关系心理学》(人民教育郑全全等著)、《心理卫生》(广西教育李丹著)、《社会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北师大高玉祥著)、《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
3、想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著作而不是教材,更多是感兴趣可以选择:《身体语言密码》、《道德告诫》(萨德)、《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解开你人格的秘密》(张同延、张涵诗)《一个找回自我的心》(克利福德比尔斯)《灵魂的黑夜》(托马斯摩尔)、《心理学与生活》。
4、想对一些心理疾病了解与治疗的书:《心理咨询与辅导》(陶来恒主编)、《心理测量学》、《心理障碍临床手册》、《异常心理学》等。
【关键词】播音心理学潜意识冰山理论
初学播音学或者是一些对播音不是特别了解的人,或许会对播音主持这个工作有着各种错误的理解。有些人认为播音员只是一个念字的工具,是不需要有思想的;或者是认为电视屏幕上的主持人只要形象好,会说普通话就可以了。我认为这是非常具有偏见而且是非常片面的理解。
正如康辉老师在讲座之中着重强调的那样,播音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也是一门要求非常高的学科。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主持人,不仅仅是声音好,形象好就可以。
那么究竟该如何去实现这些标准呢?如何才能让一次播音创作更加的鲜活和丰满呢?我认为了解播音心理学,并且能够恰当的应用于自身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式。播音的心理学研究在我国虽然起步的比较晚,但是已经有了很多的学术成果可供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播音心理学的概念。播音主持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原理来研究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中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受众的需要、认知和情绪等心理过程,播音主持艺术教学、学习和训练中教学双方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并将其运用于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实践,运用于对受众的需要、认知和情绪等的把握,运用于教学、学习和训练的一门新学科,是播音学、心理学、生理学、艺术和美学等学科相互结合的交叉学科。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播音心理学所包含的复杂的内容和建构。
张颂老师提到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已经逐渐脱离起步阶段,正在蒸蒸日上大步前进,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广大受众对节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在播音创作中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和广大受众对我们的业务要求,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同学形象好,知识面广,语言组织能力也很好,但是因为心理素质差,应变能力差,往往不能很好的驾驭节目进度,情绪不能自控,不能出色应对节目播出时的突发事件。
当然,在自己虽不长的播音学习当中,我结合自身情况,也总结出一些学习心得,尤其是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播音主持创作实践中之后,体会到了播音主持创作时应具备的心理状态,即自信、松弛、自如、积极、真诚。作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晰,精神集中,沉重冷静,对自己节目内容主旨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和感受,时刻做到胸有成竹,操控自如,具备这些,才是一个健康播音员、主持人的体现,这样的播音员主持人才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更容易出类拔萃,才更有机会成功。这是我学习这门课之后得到的,受益终身。
“性格决定命运”,从某种角度来讲,这是对心理学知识的总结。而播音员、主持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个性突出,特点鲜明,有时候也会产生浮躁的心态,这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学规律,并将其运用在播音主持创作中,因而,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一定是一个适应能力强且意志力坚强的人,适应能力强才能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对节目和主持人心态的影响,意志力坚强,才能克服自身不利情绪的影响,比如,在意外情况下克服慌张慌乱,使自己保持镇定,在嘈杂纷乱的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使自己把注意力集中于节目和节目内容本身,以便更好的达到宣传效果。
当然,任何一名新闻传媒工作者,尤其是播音员主持人,都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是,树立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奉献的思想,这是我们从业最基本的原则,其次,是树立明确的目标,克服不利因素的干扰。这是学习心理学之后对我的启发,在日后学习实践交流中,我也会努力将这一收获运用于播音主持创作。在电视事业突飞猛进的今天,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化”,成了各电视台竞相采取的手段和追求的目标。目前,大多数电视台除了新闻节目外,几乎所有栏目都采取了主持人的形式。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受众对主持人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及主持人要具备众多的素质于一身。如: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精神素质以及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那么究竟该如何改善和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素质,下面是我的学结。
用音乐让你的脚步慢下来
一位美国市场研究人员曾经在超市里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音乐会如何影响顾客的购买心理?
美国西南部一家超市的老板偶然在一份商业类杂志上看到了这一实验,精明的他很快意识到这一研究的价值。他不惜重金从某高校音乐系请来一名高才生,担任超市的音乐师,专门挑选慢节拍的音乐在超市里播放。
超市的营业额果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自从实施这一策略之后,这家超市的年营业额增加了20%以上,赚得盆满钵满的老板很是为自己的英明决定暗自得意。
一只杯子引发的“杯具”
日本东京有一家三叶咖啡屋,生意十分冷清,顾客普遍反映这家店的咖啡太淡了。老板百思不得其解,事实上,同样价格的咖啡,三叶咖啡屋用料并不比其他咖啡店少。
后来,他向一位心理学家请教。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发现,顾客的抱怨竟然与三叶咖啡屋所用的杯子有关。原来,他们一直用一种黄色杯子,由于色彩搭配的原因,用这种杯子装的咖啡总是显得浓度不够。
在心理学家的建议下,三叶咖啡屋改用红色杯子,咖啡的浓度还是跟原来一样,却再也没有顾客抱怨了,甚至有不少顾客称赞说三叶咖啡屋的咖啡浓度比别的店高,这样口口相传的结果是顾客比以前增加了好几倍。
三叶咖啡屋的老板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只黄色杯子引发的“杯具”,竟然被心理学家用一只红色杯子轻而易举地就变成了“洗具”,他不得不感叹心理学的神奇。
貌似“愚蠢”的收费标准
美国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市是一座森林城市,市区东北边二三十英里的森林中有一座石头山公园。公园的告示牌上明确地写着游客游览的收费标准:坐缆车收费12美元,玩遍公园26个景点收费8美元。这个收费标准看起来十分不合理,甚至有些荒唐可笑。然而,公园却是在充分研究游客的心理并经过科学的计算之后,才制定出这个貌似“愚蠢”的收费标准的。
我们来算一笔账:一位游客坐缆车从上到下约需20分钟,而坐了缆车的游客一般都不会在公园里用餐或购物,公园自然无法从游客身上获取更多收益了。所以乘坐缆车的收费就要高一些,目的是让游客心疼自己口袋里的钱,望而却步。
杯子引发的“杯具”
日本东京市有一家三叶咖啡屋,有一阵子生意十分清淡,顾客普遍反映这家店的咖啡太淡了。事实上,同样价格的咖啡,三叶咖啡屋的下料并不比其他咖啡店少。老板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老板求教于一位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心理学家发现,顾客的抱怨是由于三叶咖啡屋所用的杯子。原来,三叶咖啡屋用的是一种黄色的杯子,由于色彩搭配的原因,用这种杯子装的咖啡就会显得浓度不够。
在心理学家的建议下,三叶咖啡屋改用红色的杯子。从此,不但再没有听到顾客的抱怨,反而有不少顾客称赞说三叶咖啡屋的咖啡浓度比别的店高,店里的顾客随之比以前增加了好几倍。“杯具”(悲剧)被心理学家轻而易举地变为了“洗具”(喜剧),老板喜出望外。
用音乐让顾客的脚步慢下来
一位美国市场研究人员曾经在超市里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音乐如何影响顾客的购买心理?
美国西南部一家超市的老板,偶然在一份商业类杂志上看到了这一实验结果,精明的他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研究的价值,不惜重金从某高校音乐系聘请了一名高材生来担任超市的音乐师,专门挑选慢节拍音乐在超市里播放。果然,超市的营业额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年营业额增加了20%以上。老板赚得盆满钵满,为自己的英明决策得意了好一阵子。
有一种聪明叫大智若愚
美国丹佛市的一个商人经营着一座石场,靠炸石山、卖石头赚钱,据说石场每年的利润高达几百万美元。这个商人把他的利润一点点地变成了投资,逐年把石场周围的土地买下来,并且闲置在那里。
从表面上来看,这项投资纯粹是浪费资金的愚蠢之举,很多人对此表示难以理解,就连他的儿子也不明白父亲到底想干什么。在朋友和儿子的反复追问下,这位商人才道破了天机。原来,他买下这些土地的目的,只是为了斩断地产开发商在石场周围建房盖楼的念头。因为一旦建房盖楼,就会不断有住户搬过来住。一旦住户们联合起来投诉石场的巨大爆破声扰民,那么石场就很有可能面临被勒令禁止开采的局面,财路自然就被阻断了。
这位石场主也许不懂心理学,但他早早地预见了地产开发商和业主们的心理,从而确保了自己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里的优势地位,确保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滚进囊袋之中。
貌似愚蠢的收费标准
美国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市是一座森林城市,市区东北部二三十英里的森林中有一座石头山公园,公园的告示牌上明确地写着游客游览的收费标准:坐缆车收费12美元,玩遍公园全部26个景点收费8美元。乍一看,这个收费标准设置得十分不合理,甚至有些荒唐可笑。然而,经营者却是在充分研究了游客的心理并经过科学计算之后,才制定出这个貌似愚蠢的收费标准的。
不妨来算一笔账:一位游客坐缆车从上到下约需20分钟,而坐缆车的游客就没有机会在公园里用餐或购物,那么就无法从游客身上获取更多的收益。
关键词:儒家;心理学思想;中庸之道
一、儒家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将散见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荀子》等及历代大儒著述中的儒家心理学思想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尚志
儒家非常推崇“尚志”教育。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认为“志”,对于个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人一生功业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才,更取决于志。张载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志大则才大,事业大,故曰‘可大’,又曰‘富有’;志久则气久,德性久,故曰‘可久’,又曰‘日新’”,认为志向远大恒久是事业、才能以及品德发展的根本保证。
儒家不但重视立志要远大、恰当,而且重视“养志”,即日常生活中不要过于着重物质利益的得失和虚名的毁誉,要追求精神志向的高远,做到得失不计于心,万物不萦于怀。诸葛亮将之概括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在实施志向的漫长过程中要有坚强的意志力。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苏轼《晃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些不朽的名句,都说明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意志品质对于实现远大的志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知人
对人的甄选在古代称为“知人”。知人是用人的基础。儒家非常强调知人的重要性。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尚书》被历代儒家奉为经典,其中就明确提出知人的必要性:“知人则哲,能官人”,意即只有聪明睿智的人,才能了解别人,才能用人得当。汉魏时期的刘劭在《人物志》序言中也写道:“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意思就是说,善于知人是圣贤聪明智慧的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最可贵的品质。只有知人善任,才能人尽其才,使社会各方面的事业兴旺发达。
古之学者不仅了解知人的重要性,也了解知人的困难与艰巨。因为人心险于山川,难于如知天。用心理学的话来说,由于自我意识的存在,人善于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象戴着面具一样,很难进行度量。但为了选拔人才的目的,又必须发展知人的方法与技术。刘劭对此进行了有价值的论述,提出了著名的“八观”和“五视”。通过“八观”,刘劭精辟地分析了表面现象与深层结构、动态反应与稳定特征、气质与才能性格、情绪欲望与前途志向、短处与长处诸方面的辩证关系,这对于今天领导干部的知人用人也不乏借鉴意义。
(三)善任
知人是用人的前提和基础,用人才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儒家对用人也提出了宝贵的见解:1.用人不疑。即给人才确定职责后,必须尊重和信任下属,对属于下属职权范围内的人和事,他拥有处理的自由和权力,主政者不能疑神疑鬼,动辄干涉,否则不利于发挥下属的作用,并造成彼此的隔膜,最终妨碍整体效能的发挥。2.能与任宜。心理学承认人的才能具有个别差异性,应在任用时就考虑到这种个别差异性,统筹安排,使具有某种才能的人处于最合适的岗位上。只有让最适合的人从事最合适的工作,人适其职,职得其人,才能真正做到世无弃人,人尽其才。3.材与政合。刘勋认为,任用人才时不仅要能与任宜,而且要材与政合,即根据不同的政情和民众心理来任用一定的人才。4.用长避短。
(四)慎处
(五)尊师重教
从孔子开始,历代儒学大师都以教书育人为本职工作。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儒家总结出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首先是尊师。儒家将教师的地位提高至“天地君亲师”的高度,何也“尊师而后重教,师严而后道尊。”其次是重教。孟子主张的“性善论”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表面上看针锋相对,其实从强调教育这一角度评判,两者又是相通的。孟子强调性善,但又说人之善性藏于内心,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将之发掘出来;荀子强调性恶,但认为教育有“化性起伪”的功能,即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将天生的恶性化掉,勉力为善。
二、儒家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以人为本
自从古老的典籍《尚书》提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之后,绵延数千年,绝大多数思想家都认同“天地之间人为贵”的思想。尤其是儒家,将这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发挥至极致,提出了“民为邦本”的著名论断:“民为邦本,社稷次之,君为轻”。及至孟子,提出了“王道”和“霸道”两种政治选择,并认为“保民而王”的王道政治远优于穷兵黩武、严刑峻法的霸道。所以历代儒生歌三王而斥五霸。
(二)以德为先
(三)中庸之道
人们曾错误地批判中庸之道,或认为它是不思进取,或认为它是耍滑头,回避矛盾,搞调和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人们又重新认识到中庸之道的价值:
1.凡事要适度,适可而止,否则就会过犹不及。西方哲人也认识到,“真理向前多走一步,就会变成谬误。”
2.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从事物对立的两方面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就能统一考虑到矛盾中对立的两极,不至于出现偏颇,在对立面的互补中取得一种整合效应。
3.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刘劭曾在《人物志》里指出:“夫中庸之德,其质无名。故威而不硷,淡而不酸,质而不缦,文而不缋。能威能怀,能辩能讷,变化无穷,以达为节。是以抗者过之,而拘者不逮。”这里说明了中庸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能衡量事物的情势相应地变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它的要领。中庸之道正是以这种灵活多变而见长。
(四)和为贵
参考文献:
1.1识神-主司意识思维活动“识神”原是佛教的概念,指轮回思想中接受世间因果报应的灵魂实体。道家借来表示思虑、意识等心理活动,故也称其为“思虑之神”,《医学衷中参西录》“: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盖用识神则落于后天,不能返虚入深,实有着迹象之弊。”它是以元神为基础产生的一种活动,产生后还可以扰乱元神。故道家养生,多排斥“识神”。现代医家多认为识神是在大脑中形成的可以控制生命体行为的意识体,也是大脑皮层神经电化学活动的体现。大脑具有加工各种生物信息的功能,且大脑功能与信息能量之间可以产生能量旋机,形成大脑思维,然后通过不断复制、演化、创造和提炼新的信息,使大脑内的信息快速膨胀,信息能量也随之增大,形成信息能量场,具有能量感应性。这种感应性不断增强,又产生在大脑中,最终与大脑机能一起合成了具有分辨功能和控制身体功能的意识体,这就是识神。
2三神与心身关系层次
2.2从“身”到“身”的关系层次-元神就解剖构造而言,元神与欲神位置接近,不仅包含低层次的内侧皮层(边缘系统)也囊括了脑干、下丘脑等局域结构的调控作用在内。且这些部分主要依赖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对内脏的功能进行调节。这些功能多是与生俱来的,其调控中枢为边缘系统。故多认为“元神”是一种神经电化学活动,属于“身”的范围,而且这种活动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节,即所谓“识神”主宰“元神”。因其解剖位置相近,且有的则是同一结构的不同功能,故欲神与识神之间多是紧密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