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管理流程

软件项目管理的对象是软件工程项目。它所涉及的范围覆盖了整个软件工程过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软件项目管理流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项目启动(项目开工会)

了解项目干系人及其利害关系。

所有项目组成员是否到位,如到位则拿到项目开发人员的简历,详细了解每个开发人员的情况(可能会组织到客户方面试)。

根据项目需求规格列出项目功能列表,并根据开发人员技术等情况创建WBS。

确定各种软硬件需求,如:版本控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开发服务器、缺陷管理软件服务器、开发工具等。

二、需求分析

需求调研:与客户就其所需要的功能、流程、操作等需要为基础,而且需求决策者必须是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

虽然有些因素是客户方造成的,但应该站在其角度上,为其考虑一些存在的客观及主观因素。

注意与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及对团队的建设。

把握需求分析的进度及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交互设计原型与客户交流需求分析是否达到要求及功能点是否有遗漏。

有哪些文档或数据是由客户提供的,这些数据是否需要在新开发的系统中维护等。

三、概要设计

确定影响系统设计的约束因素:本系统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软件、硬件环境(包括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的约束、接口/协议的约束、软件质量的约束、隐含约束等。

确定设计策略:扩展策略、复用策略、折衷策略。

系统分解与设计: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确定每个子系统的功能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将子系统分解为若干模块,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以及模块之间的关系。

数据库概要设计。

四、详细设计

确定功能模块的参与者、数据库表、输入参数说明、前置条件、基本流程、异常流程、日志等信息。

各层次结构的接口定义:

数据库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安全性设计->优化

五、Coding

软件编码,各接口的实现。

对开发人员进行“高质量程序设计”培训,让他们掌握编写高质量程序的技能。

对开发人员进行“版本控制、代码审查、测试、改错”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对实现与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代码和有价值的文档进行配置管理。

六、集成测试

根据系统测试用例测试系统的功能性需求,保证系统的正常功能处理及异常处理是否正确。

用户界面测试,重点是测试软件系统的易用性和视觉效果等。

健壮性测试,测试软件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否正常运行的能力。(容错能力和恢复能力)

安全性测试(这种测试一般能通过建行的fortify软件评测即可)

如果产品需要安装,那么还得经过安装与反安装测试

七、客户验收

成果审查。验收人员审查开发方应当交付的成果,如代码、文档等等。确保这些成果是完整的并且是正确有效的。

验收测试。验收人员对交付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产品功能、质量符合需求。

及时解决客户方发现的问题。

八、结项

计划与实际情况对比:产品功能、工作成果、产品质量、投入人员、工作量、成本等。

扩展资料:

完整的软件项目管理的流程主要分为八个阶段:风险评估、成本预算、客户沟通的过程、需求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开发管理、产品交付

下面我就基于这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具体方法论进行介绍

一、风险评估

软件项目风险是指在整个项目周期中所涉及的成本预算、开发进度、技术难度、经济可行性、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以及由这些问题而对项目所产生的影响。项目的风险与其可行性成反比,其可行性越高,风险越低。

软件项目的可行性分为经济可行性、业务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等四个方面。

1.产品规模风险

(1)估算产品规模的方法

(2)产品规模估算的信任度

(3)产品规模与以前产品规模平均值的偏差

(4)产品的用户数

(5)复用软件的多少

(6)产品需求变更的多少

2.需求风险

(1)对产品缺少清晰的认识

(2)对产品需求缺少认同

(3)在做需求分析过程中客户参与不够

(4)没有优先需求

(5)由于不确定的需求导致新的市场

(6)不断变化需求

(7)缺少有效的需求变化管理过程

(1)客户供应条目或信息

(2)交互成员或交互团体依赖性

(3)内部或外部转包商的关系

(4)经验丰富人员的可得性

(5)项目的复用性

4.技术风险

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验丰富员工的缺乏,意味着项目团队可能会因为技巧的原因影响项目的成功。在早期,识别风险从而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是解决风险领域问题的关键,比如:培训、聘请顾问以及为项目团队招聘合适的人才等。关于技术主要有下面这些风险因素:

(1)缺乏培训

(2)对方法、工具和技术理解的不够

(3)应用领域的经验不足

(4)对新的技术和开发方法应用不熟悉

5.管理风险

尽管管理问题制约了很多项目的成功,但是不要因为风险管理计划中没有包括所有管理活动而感到惊奇。在大部分项目里,项目经理经常是写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的人,他们有先天性的不足——不能检查到自己的错误。因而,使项目的成功变得更加困难。如果不正视这些棘手的问题,它们就很有可能在项目进行的某个阶段影响项目本身。当我们定义了项目追踪过程并且明晰项目角色和责任,就能处理这些风险因素:

(1)计划和任务定义不够充分

(2)对实际项目状态不了解

(3)项目所有者和决策者分不清

(4)不切实际的承诺

(5)不能与员工之间的进行充分地沟通

6.安全风险

软件产品本身是属于创造性的产品,产品本身的核心技术保密非常重要。但一直以来,我们在软件这方面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对软件产品的开发主要注重技术本身,而忽略了专利的保护。软件行业的技术人员流动是很普遍的现象,随着技术人员的流失、变更,很能会导致产品和新技术的泄密,致使我们的软件产品被它公司窃取,导致项目失败。而且在软件方面关于知识产权的认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一个行业规范,这也是我们软件项目潜在的风险。

7.回避风险的方式

(1)以开发方诱导能保证需求的完整,使需求与客户的真实期望高度一致。再以书面方便形成《用户需求》这一重要的文档,避免疏漏造成的损失在软件系统的后续阶段被逐步地放大。

(2)设立监督制度,项目开发中任何较大的决定都必须有客户参与进行的,在该项目中项目监督由项目开发中的质量监督组来实施。

(3)需求变更需要经过统一的负责人提出,并且要用户需求的审核领导认可,需求变更应该是定期而不是随时的提出,而且开发方应该做好详细的记录,让客户了解需求变更的实际情况。

(4)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过于简单的系统结构,对用户来使用比例会有明显的折扣,甚至造成软件寿命过短。反之,软件结构的过于灵活和通用,必然引起软件实现的难度增加,系统的复杂度会上升,这又会在实现和测试阶段带来风险。适当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有利于降低开发的风险。

(5)从软件工程的角度看,软件维护费用约占总费用的55%~70%,系统越大,该费用越高。对系统可维护性的轻视是大型软件系统的最大风险。在软件漫长的运营期内,业务规则肯定会不断发展,科学的解决此问题的做法是不断对软件系统进行版本升级,在确保可维护性的前提下逐步扩展系统。

(6)设定应急计划,每个开发计划都至少应该设定一个应急预案去应对出现突发情况和不可遇知的风险。

二、成本预算

1.成本预算方式

(1)自上而下的预算方法

自上而下的预方法主要是依据上层、中层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进行判断,对构成项目整体成本的子项目成本进行估计,并把这些判断估计的结果传递给低一层的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由这一层的管理人员对组成项目的子任务和子项目的成本进行估计,然后继续向下一层传递他们的成本估计,直到传递到最低一层。

使用此预算方式,在上层的管理人员根据他们的经验进行的费用估计分解到下层时,可能会出现下层人员认为上层的估计不足以完成相应任务的情况。这时,下层人员不一定会表达出自己的真实观点,不一定会和上层管理人员进行理智地讨论,从而得出更为合理的预算分配方案。在实际中,他们往往只能沉默地等待上层管理者自行发

现问题并予以纠正,这样往往会给项目带来诸多问题。

自上而下更适用于项目启动的前期,与真实费用相差在30%~70%之间。

Scrum使用自上而下的成本预算方式,它不会立即精确地确定成本,而是以最大限度容纳客户对未来产品要求所

产生的变更。

(2)自下而上的预算方法

2.确定项目支出

总体成本预算就是结合下列多个成本预算方式,组成开发的总体成本:

(1)零基数预算

在成本预算的初期应该使用零基数的计算原则,而不可以使用类似于:以上一年总体费用加上20%这样粗略的方式计算项目成本。

(2)软硬件成本、物品成本

物品成本是指类似于:服务器(RAM硬盘CPUNIC卡RAID簇)成本、维护成本、机房租金、光纤通讯成本、软件成本等的成本。

计算成本时需要考虑组装硬盘需时的长短,技术人员需要具备的质素,产品供应商能否提供保证质量,管理时是否需要额外的管理人员这些多方因素。

(3)软件许可证成本

(4)外包成本

当使用类似:视频、短信、移动电信类服务、门户网站等子项目时可以考虑以外包形式完成,以降低开发成本。

(5)人力资源成本

计算人力资源成本时应该使用以最高和最低的工作效率估算平均效率的方式,计算出人力资源的平均成本。

(6)维修保养成本

三、客户沟通的过程

从客户沟通的方向出发来看,软件项目可分为:需求识别、方案定制、项目实施、项目结束等4个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沟通重点。

1.需求识别阶段

(1)文本沟通

在需求识别的前期,应该通过问卷、原型展示、界面展示、逻辑处理展示、准化文档模板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随时将不明确之处反馈给客户,以期待客户解答。并以文本记录的方式建立需要分析书,并要求客户审核需求分析书,以达到需要分析与客户的真实期望高度一致的结果。

(2)业务逻辑沟通

(3)需求变更的规范化管理

需求变更在软件开发类项目中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对需求变更做好规范化的管理,以避免出现需求无止境变更的风险。需求变更必须由统一的负责人提出,并且由用户需求的审核领导者认可。需求变更的提出应该是定期而不是随时的,开发方应该做好详细的文本记录,让客户了解需求变更的实际情况和开发方为之所付出的成本代价。

2.方案定制阶段

3.项目实施阶段

在该阶段,软件项目团队应该与客户共同领导项目的实施。同时,项目团队应实时评估客户满意度,并通过持续改进的方式提高客户满意度,还应要求客户参加必要的培训,以及在必要时检查项目产品。在出现客户的需求变更前,应主动与客户沟通交流,使客户充分了解项目的每个环节,以及变更带来的影响,减少需求变更。如果出现客户需求变更,应与客户一起共同解决由变更引起的成本、进度、质量变化。

4.结束阶段

该阶段主要进行项目成果的移交,并把系统交付给维护人员,帮助客户实现商务目标,结清各种款项。完成这些工作后应该进行项目评估,审核此项目的成果并总结项目经验。

5.售前人员注意事项

四、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的过程及管理工具

需求过程包括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2个部分:

(1)需求开发就是对开发前期的管理,与客房的沟通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编写需求和需求验证。

(2)需求管理:就是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控制和维持需求约定的活动。包括:变更控制、版本控制、需求跟踪、需求状态跟踪。

(3)我们使用PingCode进行需求管理的过程

2.需求的层次

需求的层次包括: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等4个方面。

3.需求开发阶段的重点

(1)提取业务对象

业务对象是指系统使用的真实对象,例如一个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简称SCM)业务对象主要包括:生产批发商、零售商、送货商、顾客多个层次。

(2)提取业务流程

在了解业务逻辑的过程中,应该列举出所开发软件模块的各自职能,并细化每个工作流程,深入分析业务逻辑。

(3)性能需求

(4)环境需求

环境需求是指软件平台运行时所处环境的要求,如硬件方面:机型、外部设备、数据通信接口;软件方面: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网络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使用方面:使用部门在制度上,操作人员上的技术水平上应具备怎样的条件。

(5)可靠性需求

对所开发软件在投入运行后发生故障的概率,应该按实际的运行环境提出要求。对于重要的软件,或是运行失效会造成严重后果的软件,应提出较高的可靠性要求。

(6)安全保密要求

在需要分析时应当在这方面恰当地做出规定,对所开发的软件给予特殊的设计,使其在运行中,其安全保密方面的性能得到必要的保证。

(7)用户界面需求

为用户界面细致地规定到达的要求。

(8)资源使用需求

开发的软件在运行时和开发时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9)软件成本消耗与开发进度需求

在软件项目立项后,根据合同规定,对软件开发的进度和各步骤的费用提出要求,作为开发管理的依据。

(10)开发目标需求

预先估计以后系统可能达到的目标,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对系统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

4.需求分析的任务

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其流程如下:

(1)确定对系统的综合需求(功能、性能、运行、扩充需求)

(2)制作产品需求文档(PRD)

(3)分析系统的数据需求(概念模型、数据字典、规范化)

(4)导出目标系统的详细的逻辑模型(数据流图、数据字典、主要功能描述)

(5)开发原形系统

(6)从PRD提取编制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

五、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略)

1.设计原则

(1)SRP单一职责链

每个类都应该只负责做一件事。

(2)OCP开封闭合原则

软件的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应该是可以扩展的,但是不可修改的。

(3)LSP替换原则

子类必须能替换他们的基类型。

(4)DIP依赖倒置原则

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于接口与抽象类。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依赖于对象。

(5)ISP接口隔离原则

不应该强迫客户依赖于并未使用的接口,而应该把胖接口分离。

2.实现UML建模

(1)业务对象的提取

(2)根据SRS、CRC等实现用况建模

(3)实现业务顺序图

(4)建立类图,根据用况图建立对象之间的关联

(5)绘制活动图、实现协作图、状态图

六、开发管理

1.建立项目计划

(1)设计总体架构

针对系统的实施需要,采取适当的且成熟的框架结构。

(2)控制可扩展度

(3)建立基础设施

(4)划分开发任务

利用WBS(WorkBreakdown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对可交付结果进行分类与划分。每个项目都能划分为多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又可以分为多个工作包(WorkPackage),工作包是WBS里最小的可交付结果,最后从工作包中分解出多个开发任务列表。

(5)部署开发进度

一个项目应该按进度划分为多个开发阶段,每个阶段的开发周期一般在30~60个工作日以内。在此阶段内应该与客户举行协商会议,制定产品路线图,在开发过程中邀请客户积极参与并提出反馈意见。然后把该时段内的开发任务按照开发难度,依赖性,重要性等多方条件划分为多个迭代周期。

(5)测试项目成果

每个工作包都应该同步部署测试工作,提高项目的质量。对出错BUG的工作包应该由测试人员以文本方式记录,向开发人员展示错误所在,让开发人员及时进行修改。

2.管理开发团队

(1)组建团队

(2)分配开发任务

(3)监督开发进度

在迭代的前期举行一次会议,让组员了解开发的进展及流程,并以自主选择的方式分配开发任务。期间可使用MicrosoftProject等工具记录开发流程的进展,在每个工作包完成开发后应该进行性功能的测试,并以文本方式记录测试结果。

每天举行一次15分钟的站立会议,让组员交待昨天已完成的开发任务,当天将要做的任务,与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在每周末举行一次例行会议,交待总体进程。

在迭代末期举行一次冲刺会议,总结项目的进展,交行已完成的任务,回顾该迭代周期内所遇到的问题,为下一个迭代做好准备。

管理进度最好是以工具辅助,比如我们在PingCode:

管理层能查看整个公司有哪些项目,以及这些项目的进度如何。

能随时查看整个产研线要做的需求有哪些,以及这些需求的进度(测试、缺陷处理等进度也可跟踪)。

也能随时查看今年规划了多少个版本,以及这些版本当前的进度。

也能随时查看规划的迭代有多少个,以及这些迭代的进度。

如果我们的产研团队划分为多个,每个团队今年都计划做三个项目,那么也能跟踪每个团队当前的进度。

(4)系统测试

对每个已完成的工作包进行适时的测试,保证系统质量与性能。对测试结果进行文本的记录,并把测试结果与绩效工资收入挂钩,并以真实数据计算组员的绩效收入。

(5)解决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

对开发人员进行前期培训,可适当按工作能力分配任务,指导组员的开发。当遇到问题时应该在当天的站立会议时即时提出,并在15个工作小时内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以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

3.监管产品质量

(1)质量需要的是计划、设计而并非审查的。在产品建立的初级,必须与“质量保证”(QA)的部门进行协商,以正式文档的方式,决定恰当的质量策略和标准。

(2)在开发过程中使用TDD(测试驱动开发)的模式,提高开发质量。测试人员应该以文本方式记录bug,并与开发人员共同工作的,把突出的缺陷演示给开发人员,以提高修改的效率。

(3)在每个迭代的结束时进行一次产品效果的演示,从客户、使用者、高层领导中收集反馈信息。在团队内部举行评审会议,分析测试结果,了解产品性能,为下次迭代所需要做的改进做好计划。

4.修改项目计划

(1)在产品需要识别阶段,应该以文档形式记录产品功能与开发流程,在开发计划需要修改时,应该与客户共同探讨,让客户了解计划修改对项目进度所造成的影响。

(2)项目计划的修改应该由统一的负责人提出,并且由用户需求的审核领导者认可。需求变更的提出应该是定期而不是随时的。

(3)计划的变更应该做好详细的文本记录,让客户了解需求变更的实际情况和开发方为之所付出的成本代价。

七、产品交付

1.项目的后期审核

在项目开发最终完成后,对开发人员来说可算是放下工作的重担,但对项目经理来说这往往是项目的关键时刻。前期的风险评估、成本预算、需求分析、软件设计都是为了引导项目走向这一时刻,此时所有的目光都将投向项目管理人员。你可能发现大量而琐碎的工作将要在几个小时内完成,此刻项目经理更需要保持清醒与镇定,把最后的工作视为微型项目来对待。细致地对项目进行后期的审核,分析项目成果、项目团队的效率、可交付产品的价值,以此审核结果可作为项目管理经验总结的一部分。

2.质量评审

3.项目的最终交付

正常情况下在项目的前期就会订立项目交付的协议,项目交付方式分为非正式验收与正式验收两种。一般在项目完成后都会先进行非正式验收,让客户体会项目的质量并提出反馈意见,最后在客户肯定产品质量后再以书面协议的形式进行正式的产品验收。

4.项目的最终报告

在项目的最后,应该制定项目的最终报告,此报告可以视为是对该项目一个记录,但报告不必包含项目的所有方面。一般最终报告应该包含以下方面:

THE END
1.软件开发,一定要有这5个流程!软件开发流程互联网时代,软件开发越来越火热,不少企业会通过软件区拓展自己的业务和服务。不过大多数企业没有专属的开发团队,想要开发一个软件,需要怎么做?有什么流程? 如果你甚少接触软件开发这个行业,那么今天这篇文章,一定能帮你解答疑惑。 从定义上来说,软件开发是根据用户要求建造出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的软件部分的过程,是一项https://blog.csdn.net/qq_32885471/article/details/139356948
2.软件项目开发工作流程下面将以八个阶段的方式来介绍软件项目开发的工作流程。 1.需求调研与分析阶段 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项目的背景、需求和目标。团队成员需要通过会议、问卷调查等方式,详细了解客户的期望。然后,对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制定需求文档。 2.概要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团队根据需求文档,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https://wenku.baidu.com/view/73165817d9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38.html
3.软件开发项目流程这张思维导图介绍了通用web软件开发项目的流程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软件开发项目流程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221169
4.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流程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流程这个问题,软件项目管理流程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软件项目的管理流程 导语:关于软件项目的管理流程,相关人员来了解一下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软件项目管理流程,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https://www.zhikuzx.com/zixun-66242.html
5.程序员一定要会的软件项目管理评估方案,不做只会敲代码的码农软件项目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各种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开发工作进行全方位评估的有效措施。 Hello!我是灰小猿,一个有故事、爱分享、没技术的程序猿, 今天大灰狼来和大家聊聊除了软件编码,在软件项目管理阶段所需要进行哪些工作。提前祝大家从技术佬晋升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702820
6.软件项目验收流程及方案范文三篇软件项目验收流程及方案范文三篇 软件项目验收流程应该包括包含验收测试的软件项目迭代过程,再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检验而后收下或认可逐项验收。下面是 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软件项目验收流程及方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软件项目验收流程及方案范文一 良好的软件测试方法可以确保软件项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925/08/79930059_1134960037.shtml
7.软件开发的全流程介绍软件开发流程是指从构思软件产品到最终交付给用户的一系列步骤。不同的软件开发方法会有不同的流程,但大多数流程都会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项目洽谈:与客户沟通评估、立项、收集需求、整理需求、评价工期、签订合同 原型策划:交互设计、原型demo (客户确认) UI设计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8189467&efid=ipNp7YeKfW42PPfn3EoCRw
8.软件开发项目启动标准化流程(项目启动)全套.docx1.1描述项目启动的主要流程,指导项目启动阶段的活动安排,为项目规划做好充分准备。 2适用范围 2.1机构 开发中心。 2.2业务 项目(研发项目和合同项目)启动涉及的各项活动。 3名词术语 3.1?项目:指软件类项目或综合集成类(包含软件的集成)项目。 3.2?合同项目:指通过投标获得的项目。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06/7010106105006014.shtm
9.软件开发流程同时应当考虑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情况,制定需求变更计划随时应对特殊情况的发生,保证软件开发流程的顺畅进行。怎么样写好需求很关键,如何学会进行需求开发可以去看下经典的《需求工程》这个翻译的书,不是很厚,但需要能理解为什么那样做更好,这个需要实践经验锻炼自己。如果有项目成员,可以一起做需求,这个阶段对于http://www.xincongrong.com/xincongrong/vip_doc/20061054.html
10.科研研发项目管理软件(IPD产品研发PLM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的全过程研发项目管理平台,实现产品研发项目从市场规划、需求收集、项目立项、制定计划、设计开发、研制生产与测试、包装上市、产品线管理及交付、问题解决及售后的(IPD)产品研发管理系统,落地科研项目“标准的沉淀与优化、组织流程的优化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内外部资源整合的延伸”http://www.huatengsoft.com.cn/product/270keyan
11.软件设计师一篇文章让你读懂什么是软件工程与系统开发需求工程是一个闭环过程,它需要不断地与用户进行沟通和反馈,以确保软件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需求工程还需要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持续的需求验证和确认,以确保软件开发的进展与用户需求的实现保持一致。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是为了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能够按照计划和要求顺利进行而进行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515202
12.软件开发需要学什么软件开发流程介绍→MAIGOO知识5、软件维护工具:包括理解工具(如可视化工具)和再造工具(如重构工具)。 6、软件配置管理工具:包括追踪工具、版本管理工具和发布工具。 7、软件工程管理工具:包括项目计划与追踪工具、风险管理工具和度量工具。 8、软件工程过程工具:包括建模工具、管理工具和软件开发环境。 https://www.maigoo.com/goomai/17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