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四柱八字专业术语荟萃(学习者必看收藏)(上)
序言:
生辰八字是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年干和年支组成年柱,月干和月支组成月柱,日干和日支组成日柱,时干和时支组成时柱;一共四柱,四个干和四个支共八个字,故称四柱八字。古代星命家据此推算其命运的好坏,前途的吉凶。它相当于人的DNA,通过五行运转形成人的命运轨迹。八字命理学是一种根据干支历、阴阳五行、神煞等理论推测人的事业、婚姻、财运、学业、健康等事的学问,其有一个致命之处:若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人则无法推算。八字算命的完整模式就是人体生物节律学传授的四柱太阳律月亮律预测方式与方法。对人的生辰八字命运预测学研究的理论,称之为八字命理。
本文介绍在八字命理学中的部分关键词专用术语解释。
阴阳:
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
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统一、对立和互化。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进制都充分彰显了阴阳的生命力。
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易学思维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
阴阳有四对关系:阴阳互体,阴阳化育,阴阳对立,阴阳同根。
传统观念认为,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关系。它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本源,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这概念。
五行:
五行是中国古代道教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敛)、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
干支: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生克:
亦作“生尅”。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明王世贞《读<白虎通>》:“於五行之生克次第,悉取人事以配之。”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亲查阅》:“何处为本治之来龙,何处为本城之生克。”
生克一生也指天干相生而言,如甲生丙,辛生癸,甲生丁。。。克也指相克而言如甲克戊,乙克己,戊克壬。。。
五合:
五合是专指天干而言的,地支为六合。命局中干支五行力量的对比与变化,会充分表现在天干的五行上,因此天干五合情况的出现,也会进一步影响或改变命局中的五行力量强弱关系。
所谓合局,意味着干支某种五行力量的集结,合局有两种情况:
1、一种是合而能化;
2、一种是合而不化,也就是说只有相合的现象,没有相合的结果。
天干五合有哪些呢?包括甲己相合为土,乙庚相合为金,丙辛相合为水,丁壬相合为木,戊癸相合为火。
正常情况下,此五合一般相合为天干的某一种五行,如甲木与己土相合,如能合化一般的是合化为己土的五行;
相合的天干在五行上属于相克关系,由于天干只有10位,相合者为每隔五位跳一步,在五行上形成相克的关系,如甲己合,甲木克制己土,乙庚合,庚金克制乙木,其他类推。。。
相合者的五行在阴阳上刚好相反,如甲木属阳,己土属阴,乙木属阴,庚金属阳。
那么有人会问:既然庚金克制乙木,那么为什么乙庚又会是相合的呢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我们打个比方:因为天干甲庚相冲,庚金冲克甲木,甲木为了缓和与庚金的冲克关系,于是甲木就把他的妹妹乙木(阴)嫁给庚金(阳)为妻,因而乙庚合金便顺理成章合化成功,所以只有阴阳相反的两个天干才能论及相合。{比喻为抄袭,荒塘无逻辑}
五合的规律:
2、对于甲己相合,如果甲木力量强旺,则合而不为,其实质是甲木克合己土,己土力量减弱。
3、关于妒合争合的问题,也就是指出现多重合局的情况。如天干上有两庚金合一位乙木,便为争合;天干上有两乙木合一位庚金,此为妒合。一般而言,争合能够合化成功;妒合则只有相合之像,但最终不能合化成功。
4、看合化的条件,对于两合者,一定须某一种五行力量旺,才能合化成功,如甲己相合需土旺,乙庚相合需金旺,丙辛相合需水旺,丁壬相合需木旺,戊癸相合需火旺。
5、被克制不能论合化。如对于丙辛相合,如果天干上透出戊己土,命局中土的力量强旺,旺土克制水的五行,所以天干丙辛合水而不能合化成功。
6、隔位不论合化,如天干两相合者,在空间分布上位置较远,也难合化成功,这是因为相合的两天干位置分布较远,因而力量分散,合力也较小。
7、有根系不能论合化,如天干乙庚相合,如果乙木在地支有强根,这时的乙庚相合也不能合化成功。
8、不得月令者也不能合化成功,例如丁壬合木,必是寅月,卯月等木旺之时方可合化成功;如是亥、未月等月,丁壬也基本上能合化成功;但是如果月令为申、酉等秋天之时,丁壬合木是根本无法合化成功的。
争合:
三个天干或地支成合,即出现两个争相合一个的局面。凡是具有争合的命造,无论男女皆风流好色。如果男命财星被争合,不是妻子外遇,就是娶已婚之女。女命如果官星被争合,不是丈夫有外遇,就是嫁已婚之男性。
乾造:
乾造的意思是男命,也就是说一个男性的生辰八字。《周易》中乾为男。“造”:造化。整体即:(一个)男人的造化。
坤造:
坤造的意思是女命,也就是说一个女性的生辰八字。《周易》中坤为女。“造”:造化。整体即:(一个)女人的造化。
合化:
命局中如有两种五行相对,又有出来通关调解之五行,使两神化敌为友,使克变生。日主弱官煞旺,取印化官煞者谓之化。合者,乃三合、六合、干合、支合是也,如亥卯未合成木局,寅午戌合成火局等叫做三合局,谓之三合。地支子与丑合,寅与亥合谓之六合。天干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谓之天干之合。又如地支子与丑合化土,寅与亥合化木之类。
地支六合的六组地支中,既有本气相生者(如亥寅合、辰酉合、午未合),又有本气相克者(如子丑合、卯戌合、巳申合);地支三合局则三个地支之间各有生克(如寅午戌三合,寅生午,寅克戌〈实际上有些情况下不一定克〉);而天干五合则全是两干相克的关系(如甲克己,庚克乙等),所以有的人对“合”的真正含义感到不好理解。既然是克,为什么又能合?这实质上牵涉到了生克的本质意义。
月令:
“月令”主要采以“以时系事”,体现了人们遵循自然节律安排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观念思想,反映出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社会的认识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月令以四时为总纲、十二月为细目,以时记述天文历法、自然物候、物理时空,王者以此来安排生产生活的政令,故名“月令”。
如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如日主甲出生在正月,乙出生在卯月,丙出生在午月即得月令。。。
四季:
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
四仲:
农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的合称。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史记·封禅书》:“五月尝驹,及四仲之月祠。”《汉书·李寻传》:“辰星主正四时,当效於四仲;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
指十二辰的卯、酉、子、午。《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四仲,则岁星行三宿。”高诱注:“仲,中也。四中,谓太阴在卯、酉、子、午四面之中也。”刘文典集解:“陶方琦云:《占经》二十三引许注:‘太阴,谓太岁也;四仲,子、午、卯、酉也。’”
四孟:
指一年四季中,每季最初之月。即农历孟春之正月,孟夏之四月,孟秋之七月,孟冬之十月等四个月。敕修百丈清规卷七月分须知(大四八·一一五四下):‘正月,初一日有处,四孟月,大众行道,讽经祈保。’
即四孟之月,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叫四孟,即正月为寅月,四月为巳月,七月为申月,十月为亥月,也就是寅、申、巳、亥四个月为四孟之月。
墓库:
墓指辰、戌、丑、未四墓,四墓乃天地之间的四种杂气,位居天地之四角,库者藏匿之义,乃四墓的另一种名称,四柱中墓库太多,不利十神。
八字中的墓库,是指辰、戌、丑、未。在计算五行衰旺的时候,起着关键的作用,有”得二三天干不如得一墓库余气”之说。而且墓库能够通根,就是任何五行在天干,如果地支没有通根则五行虚无,可以不用计算。
四墓库论:四墓库是指地支的辰戌丑未四土,这地支四土在命局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具有多重性的特点。辰戌丑未四土按其性质可分为湿土和燥土,辰丑土为湿土,戌未土为燥土。湿土能生金晦火不克水,燥土能克水煅金不泄火。并且湿土晦火和燥土煅金的力度大于水克火和火克金的力度。
阳干在墓库之月,不作旺论。无论阳干在天干的哪一位置,月令帮扶该阳干的力量等于0。甲生在未月,丙生在戌月,戊生在戌月,庚生在丑月,壬生在辰月,以上阳干在此月都论弱。
阳日干见年支、日支、时支墓库为通根。如:庚生丑年,通根。庚生丑月不旺,戊生戌月弱,戊与戌同柱为通根。
阴干无墓库,阴干生于辰戌丑未月,以生克论。丙戌、丁未、壬辰、癸丑为身通库根,其力量大于通根的力量。甲乙木见辰戌丑未土均以论财。
用神忌神逢墓库有吉有凶。辰丑土不帮扶戊己土,辰丑土不能作戊己的根。戌未土能帮扶戊己土,戌未土能作戊己土的根。辰戌丑未土中,辰戌丑未:辰戌相冲,丑未相冲,丑戌相刑,辰未相刑,辰丑相帮,戌未相帮。
四墓库与三合、三会局时均以合绊论。
长生诀:
确定日主强弱的一种标志。以日干对照四柱地支五行,寄生十二宫的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为得地,胎养的叫做中平,病、死、绝的叫失地。
四生
分阴生和阳生,此段论阳生。指天干十二运的四季长生位,这里指寅、申、巳、亥四字,木长生在亥,火土长生在寅,金长生在已,水长生在申,故曰四大长生。
八节:
八节指二十四节气中的八个主要节气: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用以指导中国民间耕作。
节气:
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确定节气。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根据地球在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每一个节点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节与气是两种概念,每个月有一个节一个气,节与气合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它在上古或远古已订立。古籍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干支历法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确定节气,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一岁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斗柄绕东、南、西、北转一圈为一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北斗斗柄指向确定的节气,是天体运行的自然结果。
四柱:
四柱即出生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分别称之为年柱、月柱、日柱和时柱;以天干地支纪年法表示出来每柱两个字,共八个字也称生辰八字,用以推算个人运程。具体解释如下:
用天干、地支相配标出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项,分别称为年柱、月柱、日柱和时柱,每一柱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成。在应用中有以年柱或月柱为主,但多用日柱为主,以年干支代表父母,月干支代表兄弟姐妹(本人是男性,月干代表兄弟,月支代表姐妹;本人是女性,月干代表姐妹,月支代表兄弟)日干代表本人,日支代表配偶。时代表子嗣。更取命宫、胎元、大运、小运、流年,配合行年太岁、月令等的五行生克制化定休咎。五代有徐居易,宋有僧道洪,元有徐大升,明有刘伯温,清有沈孝瞻、陈素庵、韦千里、袁树珊任铁樵,今有张东海等。许先潮与黄泓露先生更是在国内让算命回归科学。今人多以刘伯温著、任铁樵所注之《滴天髓徽义》为代表古籍,一说本法源出天象、命宫取法及十二宫次同于密宗星学,以人命始生为四柱。
八字:
八字,即生辰八字,是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年干和年支组成年柱,月干和月支组成月柱,日干和日支组成日柱,时干和时支组成时柱;一共四柱,四个干和四个支共八个字,故又称四柱八字。八字命理学是一种根据干支历、阴阳五行、神煞等理论推测人的事业、婚姻、财运、学业、健康等事的学问,亦称指迷算命,是中国的一种历史悠久的算命方法。
在应用中有以年柱或月柱为命主进行批命,但大多用日柱的日干为主,以年干支代表祖上,月干支代表父母,日支代表自己及兄弟姐妹(本人是男性,日干代表兄弟,日支代表姐妹;本人是女性,日干代表姐妹,日支代表兄弟),时代表子嗣。更取命宫、胎元、大运、小运、流年,配合行年太岁、月令等的五行生克制化定休咎。
有道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传统四柱不仅在理论还是在方法都没有完善,比如就对命运形成的机制与原理不知其所以然,也没有形成完善所谓四柱太阳律月亮律预测方式与方法,所以,学习算命,就需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预测知识与能力!
命局:
命局又叫命造。
命,泛指命运,指人生来就注定的生死、寿数、贫富和一切遭遇。命最早源自古代的阴阳哲学,古人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和生日有关系。例如明代术数类书《渊海子平》论日为主〖原文〗曰:“予尝观唐书,所载有李虚中者,取人所生年月日时干支生克论命之贵贱、寿夭之说,已详之矣。”因此,中国星命术历来皆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时四柱干支合为八字来推衍吉凶祸福。
造,造化,指一个人的福分和命运;旧时星命术士称人生辰干支。如:贱造(生辰八字不好,命苦)。
命造,根据人的性别不同,分为“乾造”和“坤造”。乾造代表男性八字,坤造代表女性八字。乾造、坤造在旧时婚姻习俗婚前请算命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出生时辰开出的八字婚书或八字贴中十分常见。现代的批命书也根据命主的性别在命造上方注明乾造或坤造,以示男女命造有别。
五虎遁:
月柱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月份。利用六十甲子年里面的年份的干支历而起出月份的干支历,五虎遁年起月表”简称“年上起月表。
其口诀在易学界流传甚广,是命理学基础知识,口诀如下: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必定寻庚起
丁壬壬位顺行流
若问戊癸何方发
甲寅之上好追求
“五虎遁元”是历代命理学家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用于推算八字之月柱,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五鼠遁
“五鼠遁元”日上起时法,简称“五鼠遁”。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起壬子,周而复始求。
“五鼠遁元”用于推算八字之时柱,是命理学经验的精华总结!
藏干:
地支藏干是指地支五行相合后与天干五行相同。藏干与透干相对。比如天干甲乙见地支寅,寅为雷木,五行与天干同,谓之透干。若地支不见寅而见亥、卯、未,三地支相会合化而成东方木局,称为地支藏干。另:壬癸逢地支申、子、辰三会合化成北方水局,丙丁遇寅、午、戌三会合化南方火局,庚辛遇巳、酉、丑合化成西方金局,都谓之地支藏干。所谓地支藏干是指地支五行相合后与天干五行相同。藏干与透干相对。比如天干甲乙见地支寅,寅为雷木,五行与天干同,谓之透干。若地支不见寅而见亥、卯、未,三地支相会合化而成东方木局,称为地支藏干。另:壬癸逢地支申、子、辰三会合化成北方水局,丙丁遇寅、午、戌三会合化南方火局,庚辛遇巳、酉、丑合化成西方金局,都谓之地支藏干。
三元:
命理学上有天、地、人三元之说,天干为天元,地支为地元,人元则是指地支中所藏含的天干。十二地支,每个地支中分别藏着一个、二个或三个天干,即所谓地支藏干。土中藏干有较强的规律性:
天元:
天元指四柱中的天干.天元的推算,主要通过日干与其余三干的五行生克合化以及十神的衡量,对透出的所主之事作出强弱损益,命之贵贱的判断。
地元:
地元指四柱中的地支.地支的刑冲害合会等对日元产生着重大影响,地元中的月令(月支)对日元旺衰得地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元:
人元指地支中所藏天干.。
藏癸水在其中,丑中癸辛己土同.寅藏甲木和丙戊,卯中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木兼戊癸,巳中庚金有丙戊.午藏丁火并己土,未中乙木加己丁。
申藏戊土庚行壬,酉中辛金独丰隆.戌藏辛金及丁戊,亥中壬水甲木存。
透干:
透干是地支五行本气在天干中出现的意思。例如下面这个八字透干的有甲、丙、戌、乙。甲,丙藏于地支中的寅,乙藏于地支中的卯,戊藏于地支中的寅和戌。
八字透干源自古代的中国,是一种利用天干和地支来准确记录年、月、日、时的方式,由“年干,年支”、“月干,月支”、“日干,日支”、“时干,时支”,共八个干支所组成(共八个字),年、月、日、时的干支组合称为“柱”,形成“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故八字透干又称为“四柱”或“四柱八字透干”。
通根:
“通根”是指天干通根,例如八字天干中出现“丁”而地支中出现“午”、“未”或“戌”,遁藏着天干“丁”火,就叫做通根。
通根是八字旺弱用法基础在中气和余气中,子,卯,酉,全部是专气,没有中气和余气,午藏丁,己土寄藏于午火。
在八字中,天干相当于树干,地支相当于树根,树干想要生长有力,必须深深扎根于地;若天干之五行与地支之中循藏之五行相同,则称为“通根”或“有根”;通根,可增旺天干之力量,犹如树木,无根则弱而无力,有根方旺,才会生长。
有根与无根,也是判断日干旺弱的标准之一,一般而言,有根未必旺,无根则必弱。
本气通根:
甲乙日干,地支中见寅、卯,称为本气通根;其中,寅中甲木,卯中乙木,为甲乙日干之本气通根;
丙丁日干,地支中见巳、午,称为本气通根;其中,巳中丙火,午中丁火,为丙丁日干之本气通根;
戊己日干,地支中见辰、戌、丑、未,称为本气通根;其中,辰、戌中戊土,丑、未中己土,为戊己日干之本气通根;
庚辛日干,地支中见申、酉,称为本气通根;其中,申中庚金,酉中辛金,为庚辛日干之本气通根;
壬癸日干,地支中见亥、子,称为本气通根;其中,亥中壬水,子中癸水,为壬癸日干之本气通根;
中气通根:
甲乙日干,地支中见亥、辰,称为中气通根;其中,亥中甲木,辰中乙木,为甲乙日干之中气通根;
丙丁日干,地支中见寅、未,称为中气通根;其中,寅中丙火,未中丁火,为丙丁日干之中气通根;
戊己日干,地支中见巳、午,称为中气通根;其中,巳中戊土,午中己土,为戊己日干之中气通根;
庚辛日干,地支中见丑、戌,称为中气通根;其中,丑中辛金,戌中辛金,为庚辛日干之中气通根;
壬癸日干,地支中见申,称为中气通根;其中,申中壬水,为壬癸日干之中气通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