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干支与生肖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基于出生年份的,具体如下:
|干支|生肖|
|---|---|
|甲子|鼠|
|乙丑|牛|
|丙寅|虎|
|丁卯|兔|
|戊辰|龙|
|己巳|蛇|
|庚午|马|
|辛未|羊|
|壬申|猴|
|癸酉|鸡|
|甲戌|狗|
|乙亥|猪|
2.干支纪年法介绍
3.生肖的起源和意义
关于生肖的起源,有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玉皇大帝决定给12种动物按照到达天宫的先后顺序,赐予它们作为人类的生肖。而每种生肖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影响到个体的命运和性格。这一观念深深扎根在中国文化中,并对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赋予了一种神秘色彩。
4.干支与阴阳五行关系
5.干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根据中医理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同的干支年份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例如,某些年份可能对特定脏腑有利,而另一些年份可能对健康不利。因此,根据个人的出生年份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6.干支与家庭关系的关联
7.干支与财富状况的关系
干支与财富状况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个干支年份都有其特定的财运运势走向。例如,某些年份可能被认为是有利的投资时机,而另一些年份则可能需要注意风险和谨慎行事。了解个人出生年份的财运运势走向,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财富。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10天干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2地支以地支来代之生肖:子(鼠)
丑(牛)
寅(虎)
(兔)辰(龙)
(蛇)午(马)
未(羊)
(猴)酉(鸡)
戌(狗)
亥(猪)依次对应。
天干地支纪年:
1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
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
公元纪年的一年以立春为界前后分属不同的干支纪年。
要是到是什么年,可以看纪年法俩字后面的地支是什么字,如是“子”便是鼠年
以此类推。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地支的含义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