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十五回“智取生辰纲”,市面上流行的分析偏重于人物性格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生辰纲被劫一是因为吴用等人的聚义和谋略,二是杨志的刚愎自用和梁中书用人疑人;
生辰纲是“不义之财”,所以对晁盖等人有一种劫富济贫的认同,对杨志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怜悯...
备受好评的“智取生辰纲”,不过是一桩十面埋bug、警匪勾结的麻醉抢劫案。
公元1115年,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划破了赵宋王朝的黑夜,“急流至浊没,赤黄色,有尾,迹照地”。第二天,占星相的道士跑去告诉赵佶,昨夜的“流星出柳”,是因为“天子宗庙有喜”,属于“国家建造宫室之象”。赵佶笑得合不拢腿:“咦...美得很,美得很!”于是,“蔡京率百官来贺”。
这颗流星给东京带去了喜庆,然后变成了七颗小星星,落到了山东郓城东溪村保正晁盖家的屋脊上。
▲“我昨夜梦见北斗七星直坠在我屋脊上,斗柄上另有一颗小星,化道白光去了。”《水浒传》第13回
晁盖这个梦没有做完,五更时分,郓城县尉司管下的步兵都头---“插翅虎”雷横一行人把他叫醒了。
实际上宋朝的县里并没有“都头”这个职务,《水浒传》中“都头”只是借用禁军中的“都头”称谓以示对县役们的尊重。县役即“三班衙役”——快班、壮班、皂班,快即捕快,负责抓差办案;壮(又称步,雷横“步兵都头”职权相当于现在的刑警队长),由少壮组成,主要负责缉捕盗匪、绥靖乡里;皂及皂隶,负责站班跟班和杂役,也就是机关门卫兼保安。
县里搞严打,雷横领着二十个武警巡逻。巡逻的主题是到东溪村山上采红叶留做纪念——郓城县郊外的夜晚一个字形容:浪漫!但是这种浪漫被灵官庙“供桌上赤条条地睡着”的一个长相奇特的裸睡大汉——“赤发鬼”刘唐破坏了。
“原来这东溪村真个有贼!”在没有任何犯罪证据的前提下,雷横就把他当贼捆住;捉到了贼后,雷横并不着急交差,而是去东溪村把晁盖叫醒,让晁盖安排饭局。理由完全不走心,“一者忒早些,二者也要教保正知道,恐日后父母官问时,保正也好答应。”
据郓城县某网络大V爆料:雷横抓了刘唐后特意去找晁盖,其实就希望刘唐和晁盖认识。刘唐是为晁盖而来---
“他是天下闻名的义士好汉,如今我有一套富贵,要与他说知...”《水浒传》第13回
晁盖当机立断,跟刘唐来了段认舅舅的戏码,雷横拿了十两银子好处费就把人刘唐放了。
刘唐给晁盖带来了2条讯息,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明示:
1.去年梁中书送的生辰纲半路被劫了,案子至今没破;
这一点是告诉晁盖,抢劫生辰纲并不难,有成功案例。
2.今年梁中书仍旧要送生辰纲,价值十万贯。
打劫年年有,今年到晁家。生辰纲是“不义之财”,你不抢,别人也会去抢取。
暗示:
“他来的意正应我一梦。”上天要他集齐“七星”去召唤生辰纲。
晁盖在信星相的同时也很尊重科学,“求请教授商议此一件事若何。”他求教村里的教书先生吴用。
1.心狠手辣,杀人放火视作“讲义气、有血性”;
2.对有权有钱阶层极端仇视,将自身遭遇归咎于社会不公;
3.有黄、赌、毒等恶习,渴望一夜暴富;
4.无正当、稳定职业,与“道上混的”多有来往;
5.崇拜“江湖大哥”权威,对其言听计从。
▲首推人选“阮氏三雄”(左起:二、五、七)
晁盖做了这个梦一个多月后,在黄泥岗(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五花营村西北部的黄泥岗)上,梁中书孝敬岳父蔡京的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被劫。
晁盖
▲电影《放逐》截图
古今读者对于杨志总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怜悯,其逻辑:送花石纲/生辰纲是“不义之财”,抢劫是“替天行道”。杨志丢失花石纲/生辰纲,不能否认他的能力,因为这些事情本身在道德上有瑕疵---这个逻辑本身才是有问题的。
十人运送花石纲,只有杨志一人丢了,据他自己说是天灾。杨志回到东京,不去首告、述职,而是去向高俅行贿,以求法外开脱。他却没料到,一向贪赃枉法的高俅,居然变得铁面无私。高俅摔了礼品并怒骂杨志:“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
这其实就是花石纲事件真相。
高俅拒绝杨志的贿赂并发落他去开封府受审,“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这句话彻底打碎了杨志官复原职的幻想---坏人突然变好了,在此刻却显让人觉得分外可恶。
高俅此举,98央视版《水浒传》里的解释是,因为高衙内被一群好打不平的混混阉了,所以他心情不好拿杨志出气。就算有这个因素的存在,高俅这样做,从法制角度来看是合情合理的:一个公务员如果有渎职潜逃的前科,今后重新委用几乎不可能。
▲在电影《门徒》里,刘德华饰演的大毒枭从来不认为自己制毒、贩毒有错
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才上了梁山,此案被认为是“替天行道”开山作;宋江私放晁盖,所以被誉为“讲义气”。事实上“智取生辰纲”里没有一件事是合法的:
1.“生辰纲”是贪官搜刮民脂民膏所得,本身不合法---贪污、受贿、敲诈勒索、非法侵占等;
2.梁中书让公务员杨志和现役军人等押运其私有财产生辰纲,被劫后蔡京令州府追查生辰纲下落---滥用公权力;
3.晁盖劫取生辰纲在在今天也是重罪---麻醉抢劫;
4.宋江身为国家公务员,为罪犯通风报讯,助其潜逃,事后收受“报答”100两黄金----包庇、受贿,徇私枉法。
就算取生辰纲是“劫富”,但是晁盖等却没有“济贫”,他们把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瓜分后就各自回了家。回家后,白胜是立刻去赌;而从之前阮小五把老娘的首饰抢去赌的情节来看,多半还是去赌——并没有修桥铺路抚孤济老,跟梁中书、蔡京是半斤&250g。So,“智取生辰纲”在道德上也没有多少正义。
▲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
整部《水浒传》中处处可见这类案件:鲁达三拳打死抢占民女的镇关西,武松斗杀与嫂通奸的西门庆,李逵砍杀了侵占柴皇城房屋的皇亲殷天锡。。。
如果不使用暴力犯罪,镇关西、西门庆、殷天锡们只手遮天继续作恶,更多的金翠莲、武大郎、柴皇城又该如何讨回公道呢?身在其中的人们只能有2种选择:要么做西门庆,要么是武大郎;要么做淫妇潘金莲,要么学林娘子去上吊。。。
王伦
▲电影《古惑仔1人在江湖》截图
香港经典黑帮电影《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的刀光剑影江湖中,大反派靓坤是个很有文化很有幽默感的古惑仔。
‘義’字拆开了,就是我-为-羔-羊---他站在讲台上对初入黑社会讲“義气”的陈浩南这样说。如此精妙的汉字拆析,充分体现出文艺古惑仔靓坤对中国古汉语的独特见解以及深厚的“文学涵养”。文艺青年混黑社会永远都不会有好结果。因为孝敬老妈这个“缺点”被陈浩南抓住,遭到一众后辈小子的围堵,最后还被他讽刺过“想盖国旗”的笨警察给击毙了。
从靓坤死的那个眼神看得出,他很不甘心:为什么我这么出类拔萃却要死,你们那么笨却死不了?江湖那么大,怎么就容不下我这个读书人?
在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后被缉捕,逃上了梁山后,就生动细致地演绎了“江湖不相信文化,黑社会断送文艺的灵魂”,“白衣秀士”王伦,跟靓坤一样,黑夜给了他们黑色的眼睛,他们用来混黑社会。
上了梁山后,“智取生辰纲”一案的策划者吴用,“就血泊里过一把交椅来”让晁盖做了新老大。
“落第腐儒”、“不及第”是王伦的致命伤,所以,当水寨火并,林冲在”智多星“吴用挑唆下要杀王伦时,也是抓住他的这个不算弱点的弱点:
“量你是个落第腐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
林教头啊,你都已经落草为寇造反了,你都不买宋家赵姓皇帝的账了,你已经不是他们的臣民了,为何还按他们的规矩行事呢?梁山又不是翰林院,不及第或者落第,胸中有没有文学,跟做老大有什么关系呢?关键是,最不能容忍村野穷儒的幕后黑手吴用自己也是个村野穷儒。
这也许是赵宋王朝时期的主流吧,喜欢给活生生的人,系上许多不必要的扣,扣上了,再也解不开。于是王伦自己这样自卑地看,林冲和水浒读者们也这样轻蔑地看。
当林冲这个德艺双馨的罪犯来入伙时,他想的是:“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我觉得是正常的反应,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啊,这是水浒传又不是在西游记,王伦又不能给他头上戴个紧箍儿,只能要他纳投名状下山取个人头来...黑社会也可以有“小反即安”情怀啊——但从此事开始,他便被固定在狭隘,排斥异己,自以为是,无法容人的角色上了。
水浒里的1115年,梁山上一个不及第的读书人,“白衣秀士”王伦,坐在梁山山南水寨亭中,对着新上山的七人举起了酒杯,不知道为何脑中却依稀回响起“忠心报答赵官家”的阮氏兄弟,生辰纲案发后杀了捕盗官兵唱的那首《渔歌》:
英雄不会读诗书
只在梁山泊里住
不等他仔细思量曲中含义,他的头就被割下来,白衣秀士把这片水泊染得风霜血红——
这件事被一个另一个读过书的人写在小说里,千百年后仍为笑谈。
▲秦桧《偈语贴》
杨志
公元1115年6月,晁盖一伙人劫了杨志押送的生辰纲:十一担金珠宝贝,当他们把这堆宝贝放到七辆推车上时,亮灿灿的金光把黄泥岗映得灿烂耀眼。
金就是好!——完颜阿骨打也这么想的。
历史上的这一年正月,他当上了皇帝,他豪气干云地说:
“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
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
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
于是国号大金,改元收国。(《金史》卷2)
1115年8月,晁盖当上了梁山新一任老大。现实中,完颜阿骨打则仅用了一个月就攻下了后来岳飞一辈子都没有攻克的地方:
“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耳!”(《宋史·岳飞传》)
没有考过武举却在小说演义里当上了“武状元”的岳飞,一腔报国热情终究被浇灭,在黄龙府痛饮过的只有金兵。
黄龙府是块风水宝地,“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更名。”(《辽史》)辽国太祖就是在这里变成一条黄龙升了天,而完颜阿骨打就等于是挖耶律家祖坟。
惹得天祚帝倾国之力跟他拼了,“大惧,自将七十万至驼门。”面对浩浩荡荡的正规军队,晁盖等人是赶紧烧房子上梁山,完颜阿骨打却不怕,你们“恩义两难断,塞外奔驰”,老子也是“逐草四方,不惧雪霜扑面”的,阿骨打十分自信,“咱深挖壕、高筑堡、多射雕!”
天祚帝杀到半路,却想不到辽国有人造反,“攘外必先安内,撤!”完颜阿骨打却来劲儿了,“彼众我寡,兵不可分。视其中军最坚,辽主必在焉。败其中军,可以得志。”集中兵力跟在后边,敌走我就打,敌动我就跑---“阿骨打用兵~真如神呀巴扎嘿!”
辽军大败“死者相属百余里”,在此之前,能在战场上让契丹人如此的,只有赵宋王朝的杨家将。
而在小说中的1115年,杨志在黄泥岗上丢了生辰纲,“五侯杨令公之孙”这个巨大的光环如同他的胎记。
胎记和胎记是有区别的。
刘唐有一搭朱砂记,他是龙头大哥晁盖身边的红人;他也有胎记——是一大块青记的“青面兽”,他是大宋荣光、满门忠烈杨家将这块铁血丹心金匾额上唯一的污点。
▲黄泥岗众生相
名门之后杨志的人生使命是,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
杨志的一生,全在命运的摆弄之中,他没有逆流而上,而是随波逐流。押运生辰纲时,他无数次给手下军士强调要遵守纪律,却在老都管的打压、众人的质疑中一一妥协,当他喝下他强令禁止的那半瓢酒时,杨家后人光华,封妻荫子美梦都在黄泥岗上陷落为泥碾做尘。
真实的杨志,在《三朝北盟汇编》中没说他的家世,只说他是一个“招安巨寇”,曾在宋徽宗宣和四年随童贯伐辽,为先锋将军,靖康时又隶种师支援太原,与金军作战,败于盂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不知所终。
《大宋宣和遗事》中,杨志是押送的花石纲失陷后“入太行山为寇”。他卖刀也是寥寥几笔略过。
然而,我最深的感触,是那一场失约的大雪:
杨志在颖州等候孙立不来,在彼处雪阻。那雪景如何?却是:
乱飘僧舍茶烟湿,
密洒歌楼酒力微。
夜幕低垂,天空中只有一颗星星和他对望,他的黑色胎记在雪中湮没,那颗星在他眼中暗了,天地一片浑沌。那时他尚不知,自己就是这颗星星的转世,直到多年后在石碣里发现的天书中,他才知道自己一生的肝胆和热血,一世的抱负和落魄,一路走过的山路,趟过的水泊,都是天暗星的轨迹在雪地上的投影。
上一期:杨雄石秀「翠屏山杀人碎尸案」,道德的刑场|罪案史录2
关于杨志的官职---
“殿帅府制使”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中校副团级军官。
“管军提辖使”即宋代“提辖兵甲盗贼公事”,为一路或一州所置武官,主管本区军队训练,督捕盗贼等职务;正牌军是禁军--正规军,提辖官管理一个州县,提领四、五百以上人马,所以杨志的管军提辖使一职相当于当于今天的少校营长。
(以上是根据小说描述、和类比书中同等职位等推算而来,实际上水浒传里的很多职位和历史不符,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
《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大宋宣和遗事》讲史话本(宋)无名氏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宋)陈均《宋刑统.卷五》(宋)窦仪
《宋史.卷一百六十七》(元)脱脱等《元丰九域志》(北宋)王存1984年中华书局
《中国公案小说史》作者黄岩柏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水浒潜规则》作者王文钊《水浒十一年》2008年山东画报出版社
赵小昭:现居于成都,大龄未婚问题美少女。专注于一切有趣无意义之事,做浮华时代清醒的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