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没有过这个疑问:画八卦方位圆图时,卦象是要由内往外看,还是由外往内看?
在宗教场合里,包括一般人常挂在家门楣上的八卦镜,用的都是「先天八卦方位图」,传说是伏羲所传下来的。所以很多图画或神明造像,常常会弄个原始人打扮的人来代表伏羲氏,然后手持一个先天八卦图。
例如,我在网络上搜寻到的这个图↓
(不知原创作者是谁,若有侵权或者知道原创者,欢迎来信告知)
这类八卦图,通常来说,大概都长这样↓
它的卦象,目前的标准几乎都是由内往外看的。例如,左下方的震卦,它的阳爻应该是在圆圈里面,两个阴爻应该在外面。
但八卦图一定要这样画吗?能不能反过来,让它由外往内看?
如果你把目前比较通行的画法当作一个硬性标准,那么的确是要这样画。
这也是多数情况下你看到的八卦图,它的特征如下:
但若就一个更长远的历史来看,就不见得如此了。
宋朝之前,你看到的八卦图应该会是这样:
这个八卦图和前面最大的差别:
关于「先天(伏羲)八卦」和「后天(文王)八卦」的分别,可参考〈浅谈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先简单预告结论:最早以前,只有后天八卦图,而且八卦都是画成由外往内看的样子。但从宋朝开始,变成改用先天八卦图,然后八卦都是由内往外看的样子。
以下就是要详细探讨这个改变过程。这个过程,也反应出易学的某些发展。
最早的八卦方位图:后天八卦
我们先来看一下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八卦方位图怎么画。
这是清华简《筮法》中的八卦方位图,这个竹简大概抄写于公元前300年,约相当于战国中晚期:
我们把上面的图再整理一下,让大家比较看得懂一些:
这个八卦方位图有几个重点:
不过这里我们称它是「后天八卦」会有些误导。因为,就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说,这是唯一的八卦方位图,也是八卦方位的唯一标准。虽然后来有些调整,变成了《说卦传》的样子,将坎离两卦位置交换。但基本上,这就是唯一的八卦方位图。没有什么先天、后天。
接着,从汉代一至到魏晋南北朝,似乎看不到什么八卦图的记载。有的话应该也是相当难见的。如果你有看见什么资料,欢迎提供。
一直到唐代时,开始可在一些铜镜等器物上看到八卦圆图的一些装饰。但在诸如孔颖达的《周易正义》或者是李鼎祚《周易集解》等重要的《周易》注本上,也没见过什么八卦图的东西。
↓这是台北故宫馆藏的唐朝铜镜,虽然八卦图有些残缺,但仔细观察比对,可以看出它是我们现今的后天八卦方位图,但卦象是由外往内看,跟我们现在由内往外看是不一样的。
这样的画法,和后面将看到的许多宋朝铜镜也都完全一模一样。
同样的八卦图,在一些宋朝的器物和铜镜上也可看到,而且似乎变得更加普及了,所以故宫数据库中可以找到的数据变得很多。
以下同样是台北故宫馆藏的铜镜。铜镜一的数据链接。铜镜二的数据链接
以上几个铜镜,故宫拍照时并没把八卦图放正,所以较难看出是后天八卦。
以下这面宋朝铜镜终于有摆正,所以就比较容易看出,一个标准的后天八卦方位图,只是卦象内外和现代相反。
关键转折:邵雍和朱熹
如前所见,在宋朝以前看到的八卦图都是后天八卦方位图,或称文王八卦。而且卦象都是由外往内看,和现代的由内往外看完全相反。
至于现今流行的先天八卦图,出现得相当的晚,根本不是传说中的伏羲时代的东西,迟至宋朝的邵雍,才从李之才那边学到陈抟的先后天与图书之学,再加以发扬光大的。而且当时的先天八卦图,应该卦象也是与现代是内外相反的。
最早将一些有的没有的易图传播开来的一本书,应当是朱震的《汉上易传》。这本书可说是宋代图书之学的先锋,后面附有很多的易图,包括了最有名的河图和洛书(两者合称即「图书」)。不过整理的易图还有些乱,例如,这个伏羲八卦图其实是六十四卦图,而文王八卦图虽然真的是「八卦」,但却是六画的八纯卦,而不是三画的真八卦。
但从《汉上易传》所收录的各种易图可以发现到,当时在画圆图时,基本上卦象都是由外往内看的。另外,在《汉上易传》中也可找到与现今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排列一致的八卦圆图,但卦象也都是由外往内看。
例如,这个「天文图」,其实是以后天八卦图来配天文:
這個月之盈虛圖,則是以先天八卦來展現:
到了朱熹,《周易本义》在采用这些易图时则有了相当精简而有秩序的编排。《周易本义》除了整理〈筮仪〉,还收录了九图:河图、洛书、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以及卦变图。
细节先不谈,《周易本义》开始,和《汉上易传》收录的易图有两大差异。
朱熹和朱震是同时代的两位易学大家,朱震是象数派大将,年纪较朱熹大,《汉上易》的写成也较《本义》早。因此朱熹的本义可以说是一大转折。
另外,在《本义》中也首次称伏羲八卦与六十四卦为「先天之学」,文王八卦与六十四卦为「后天之学」。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之名也是由此而来。同时,先天与后天八卦都分成次序和方位两图。次序图用以表现卦的生成原则,方位图则以圆图方式来表达其方位。
这是《本义》中的〈伏羲八卦方位图〉
这个图两大特色:
先天八卦方位图是朱熹那个年代才刚流传开来的一种八卦圆图,所以他要这么画似乎也没人管得着,反正他是大儒,他怎么画就是怎么对。但是,当初流传已久的后天八卦图,有史以来都是由外往内看的卦象,朱熹也同样将它反过来,让它变成由内往外看。
这是《本义》中的文王八卦方位图:
从各项证据来看,甚至我们也可以推想,当时刚流传出来的先天八卦图应该卦象也是由外往里面看的。证据一是先于朱熹的朱震,《汉上易》中看到的先天八卦图是这么画。另一证据,朱熹有一弟子名蔡元定,传说他从蜀山隐者那边得到了「天地自然河图」,这个河图在季本的《易学四同别录中》有收录,长这样:
這個圖的重點:
治學嚴謹的朱熹,為何倒行逆施?
朱熹治學一向非常嚴謹,在我所讀過的周易注本中,沒人能夠像他一樣舉出那麼多《周易》經文的基本問題。甚至有些地方,他懷疑經文有問題,竟然在後世的出土資料證明他是正確的。
这样的一个大儒,怎么会把八卦图全都画反了?
但来知德《周易集注》所收录的《先天画卦图》中一系列的卦图或许可以提供这个问题的解答。我猜想,这当中的逻辑很可能就是朱熹所考虑到的。
这一系列图里,第一张是以先天八卦图为基础,它的卦象也是由外往内看,和朱熹的由内往外看并不一样:
第二张图将上面的圆图拆开分解,以展示太极如何变成阴阳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上面这张图,如果以太极为内,由内而外产生了阴阳、四象,八卦。然后再把这样的生成次序考虑在内,重画八卦方位,那么就必须是由内往外看的卦象了。
虽然这里并未演绎出由内往外看的八卦方位图,但从接下来的两张先天六十四卦圆图就可知这是理之必然了:
结论
现代宗教场合出现最多的八卦图,即「先天八卦方位图」又称「伏羲八卦方位图」,实际上和伏羲画八卦一点也没有关系。而是邵雍得自当时的隐者,然后后来的宋儒开始将其发扬光大而流行开的。
由此也可看出,所谓的伏羲八卦卦序,完全是宋儒的造神运动。
反而宋儒说的较晚出的文王八卦,也就是后天八卦图,是目前较为古老的八卦图。至少在唐朝时已经定型成类似于现在的圆图。
只不过,至少从战国时代以来,八卦方位图的画法,卦象全都是由外往内看的形式。
但从朱熹开始,全将卦象的画法翻转过来,改为由内往外看。事实上,我们在阅读很多宋、明、清的古书时,经常可见八卦图还是采用旧的格式,也就是卦象由外往内看的。
所以,八卦图究竟应该怎么画才对?
就宗教观点来看,只要你相信,要叫谁Seafood要拜什么图腾都可以,也没有人可以反对你去崇拜这个先天八卦图的神圣性。但反过来,若有人自创一个乱七八遭的八卦排法来崇拜,又未尝不可?
但若就学术研究的观点来说,这只是历史长流中,目前的流行画法而已。
实际上,只要你画八卦图时,有加注文字并把内外方位表达清楚,那么怎么画都有它的依据。但照理来说,应该是由外往内看,才比较符合历史的主流,也与最根源的八卦图是一致的。目前的画法,反而是朱熹之后的一种特例。
所以,下次别胡乱说别人八卦图画错了!!
管理员
对于《易经》,你有什么问题,尽管来问,我会尽其所能给你终极的答案,未来还有机会收录在《易经543…
如何利用《周易》来占解,很难一言以蔽之,而且恐怕人言言殊,师说各有巧妙。比较麻烦的是,这和每…
易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易纬乾凿度》:「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一般常讲…
「八宫卦」是京房易极为重要与核心的一环。这种分宫卦序以特殊的卦变方式将六十四卦分为八个宫卦,…
宋儒张载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也成为后儒习易的标竿:「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意思大概是说,…
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
最新梦见小女孩是什么意思呢老版周公解梦原版原文,易经网推荐解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