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存在两种八卦图:一个是先天八卦,一个是后天八卦。《易传·说卦传》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这描绘的就是先天八卦;《易传·说卦传》云:“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这描绘的就是后天八卦。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相传是由伏羲氏所作;后天八卦又称文王八卦,相传是周文王被囚羑里时所推演而成。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关系简单概括为: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后天八卦是由先天八卦演变而来,实际运用主要以后天八卦为主。
一、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也被称为“伏羲八卦”,相传由伏羲所作。华夏民族有着“龙马负图,伏羲画卦”、“一画开天地”等古老的传说。《易传·系辞上》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段话描述了先天八卦的生成过程。我们可以据此来做一个简单的逻辑图(如下图),两仪为初爻开始,从右至左,先阳爻后阴爻,逐爻位相叠,则可以得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八卦排列。乾为天,坤为地,兑为泽,艮为山,离为火,坎为水,震为雷,巽为风。《易传·说卦传》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由上图的先天八卦逻辑图可以得知,乾兑离震四卦均为阳仪所衍生,而属阳卦,此四卦又以乾为天,所以乾置于最高处,兑离震三卦则依据阳向左逆转的原则,以卦序依次排列。巽坎艮坤四卦则是为阴仪所衍生,而属阴卦,此四卦又以坤配地,所以坤置于最低处,巽坎艮三卦三卦则依据阴向右顺生的原则,以卦序依次排列。根据此排列方式就形成了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卦序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中间数为零,以代表五或十。它的序数对宫相加之和为九数。先天八卦演变过程中,首先是太极,其次是两仪,接着是四象,最后是八卦,它们是宇宙形成的过程。
二、后天八卦
《史记·自序》:“昔西伯囚羑里,演周易”。周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七年,将伏羲先天八卦推演成后天八卦,并著成《周易》一书。后天八卦即文王八卦,它的方位布局与伏羲先天八卦有所不同——是以离南、坎北、震东、兑西、艮东北、坤西南、乾西北、巽东南的次序。后天八卦推演的是天地气交、阴阳循环的过程:天上的太阳光(离)照在地上,形成阳气(乾),推动水气(坎)上升,水气上升,遇山(艮)阻隔,部分水气重回于地形成水(坎),部分水气上升于天,形成雷(震)风(巽)的现象,雷风聚而成地气(坤)。地气下降形成泽(兑)水(坎)。
后天八卦以震卦为起始点,位列正东。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震卦,正东。如象征节气,则震为春分,巽为立夏,离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坎为冬至,艮为立春。即是序数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说卦传》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邵子曰:“乾统三男于东北,坤统三女于西南,乾、坎、艮、震为阳,巽、离、坤、兑为阴”。后天八卦,以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
三、先天八卦与河图
先天八卦图传说是出自于河图。河图,以“一六在下,二七在上,三八居左,四九处右,五十居中”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其图为四方形,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黑白点表示了阴阳;东西南北中四个方位则分别代表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四象则按古人座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此乃风水象形之源也。河图是1、6同宫为水在北;2、7同宫为火在南;3、8同宫为木在东;4、9同宫为金在西;5、10同宫为土居中,即阴阳五行。《河图》中数阵55,是由天数1、3、5、7、9加地数2、4、6、8、10而构成。其中1、2、3、4、5是生数,与五行之5分别相加,生出6、7、8、9、10等五位成数。
从河图到八卦的演变过程。《易学启蒙》指出:河图之虚五与十者,太极也。奇数二十,偶数二十者,两义也。以一二三四为六七八九者,四象也。析四方之合,以为乾、坤、离、坎,补四隅之空,以为兑、震、巽、艮者,八卦也。在河图中,生数为一、二、三、四,各自加上中间的数五则为六、七、八、九,这样便形成了四象即老阳、少阴、少阳、老阴等四个象数。从四象之中可以衍生出八卦,位干北方的一、六两数代表坤卦,位于南方的二、七两数则代表乾卦。位于东方的三、八两数代表离卦。位于西方的四、九两数代表坎卦。其他各卦则位于四个角隅的位置,分别对应兑、震、巽、艮四个卦。艮卦的数是从代表一和六的北方分出来的,兑卦的数是从代表二和七的南方分出来的,震卦的数是从代表三和八的东方分出来的,巽卦的数是从代表四和九的西方分出来的。如此,则使得乾、坤、离、坎位于四个正位,左方象征阳内阴外,阳长阴消,右方象征阳外阴内,阳消阴长,如同阴阳二气相互交运。
四、后天八卦与洛书
周文王由“洛书”推演出“后天八卦”,后天八卦分布于八方,定中宫,从而形成了九宫八卦图。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兑七、艮八、离九为后天八卦数,也就是洛书的数字。简化成口诀是: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洛书的排布规律是:洛书也是一些列黑白点的图案,这些图案共分为9个部分;所有的白色点,都是奇数点,属于阳,分别为1、3、5、7、9;所有的黑色点,都是偶数点,属于阴,分别为2、4、6、8;奇数点,占据上下左右和中间这几个正位,偶数点占据四个角。
洛书的运行规律,总结为八个字:天道左旋,地道右旋。洛书的天道运行规律为,阳气由北方始发,以奇数“一”表示,按顺时针向左旋转。然后,经过东方渐增,到达南方后极盛,再继续旋转到西方则逐渐减弱了。洛书的地道运行规律为,阴气由西南角上发生,以偶数“二”表示。然后逆时针向东南方旋转;东南角上的偶数“四”,表示阴气至此逐渐增长;到了东北角上,阴气达到极盛,以偶数“八”表示;而地数“六”在西北角上,表示至此阴气逐渐消失。“五”则居中央,是三天与二地之和的象征。天道左旋,太阳从左边东方升起,向右边西方落下。地道右旋,上弦月自右边西方初升,下弦月自左边东方初升。照洛书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理论,世间无水不朝东,长江黄河以及所有自成体系的河流,基本上是自右向左,也就是自西向东流入大海的。
五、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区别
2、排列的顺序不同。
先天八卦顺序: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后天八卦顺序: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3、“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方位”不同。“先天八卦”是乾坤定南北、离坎定东西;而“后天八卦”则是离坎定南北、震兑定东西。
4、推演的对象不同。先天八卦按照“阳生阴降,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原则排列而成,主要反应的是阴阳变化的总纲。后天八卦以先天八卦为基础,推演的是天地之间阴阳的变化。
5、先天八卦讲“天道”,后天八卦论“人道”。所谓“天道”,就是自然规律。所谓“人道”,就是人伦法则。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所以,在应用上绝大多数使用的是后天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