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是九年级语文的一篇课文,学生在课后做好知识点总结是语文获得好成绩保障。小编为大家力荐了九年级语文智取生辰纲知识点以及练习题,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趱zǎn行虞yú候尴尬gāngà这厮sī
朴pō刀恁nèn地省xǐng得崎岖qíqū
兀的wùdì怄òu剜wān唣zào忒tuī
面面厮觑qù聒guō噪阮ruǎn嗔chēn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取:这里有“赶”的意思。
(2)这干系须是俺的干系:责任。
(3)且睡了,却理会却:且。
(4)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兀自:尚且,还。
(5)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逞辩:卖弄口舌。
(6)也合依我劝一劝:合:应该。
(7)早是我不卖与你吃早是:“幸亏”的意思。
(8)卖一桶与你不争。不争:这里是不要紧的意思。
(9)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吃:被。
(10)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计较:计策。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情知道被差出来。
心里都知道被派遣出来(是苦差使)。
2、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你们不要怨恨,赶到东京时,我亲自赏你。
3、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
你反正打算到村里去卖,一起付给你钱,就卖些给我们,有什么要紧。
4、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你这客人好不规矩,体面人也这样找麻烦。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朝代)人。
2、“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受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
3、写出下面人物的绰号。
吴用:智多星杨志:青面兽白胜:白日鼠
一、基础字词
(一)重点字识记
趱行怨怅虞侯怄气恁地
罗唣省得逞辩气喘聒噪
还言语吹嘘
(二)重点词语掌握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2)这厮不值得便骂人
古义:古义:
今义:今义:
(3)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4)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5)松林里影着一个人(6)你理会得甚么
(7)一般还你钱(8)只饶我们一瓢吃
(9)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10)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
2、重、难点实词解释
趱行:端的:干系:
尴尬去处:做大:
吹嘘:恁地:兀自:
没分晓:数内:逞辩:喏喏连声:口浅:却才:别了脸:理会:怄:
劈手:还言语:
一发上:聒噪:计较:
二、文体知识
本文选自,它是一部以末年起义为题材的小说。作者,时人。
三、课文掌握
(一)判断
1.下面是课文中对天气的几处描写,对其作用判断最正确的一项是()
①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②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③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④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A、突出杨志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征。
B、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文吃酒打下伏笔。
C、突出杨志的性格蛮横不近情理。
D、引出杨志与厢军、虞侯、都管等的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
2.对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能够成功夺取生辰纲的原因在于以晁益为首的八条好汉,是一个紧密团结、足智多谋、敢向贪官挑战的战斗集体。
B、通过复杂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是本文的主要艺术特点。
C、本文以杨志押运生辰纲组织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D、故事主人公杨志是一个性情暴戾、急躁而又精细、强干、机智的人。
(二)思考
1、智取生辰纲,“智”在何处
一智用。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四智用。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2、力保生辰纲的杨志,其思想性格如何
(1)杨志何以那么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表现了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
答:
(2)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杨志和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应该如何去理解呢
(4)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
zǎn;chàng;yú;òu;nèn;zāo;xǐng;chěng;chuǎn;guō;huán;xū
(1)赶;动词,拿,拿走(2)有必要;作某事有意义(3)强盗;能独当一面,坚忍不让有所作为的人(4)地方;去的地方,也有地方的意思(5)遮蔽,躲藏;影子,名词(6)懂,知道;理睬(7)付给;借了钱归还别人(8)(买卖场合)多给,让人占点便宜;宽恕,饶恕(9)索性,干脆;任意,马虎,随便(10)被;吃东西
赶路;真的`,确实;责任;容易出麻烦的地方;摆架子;嘴里嘘气;这样地,如此;尚且,还;不明白,糊涂;其中;卖弄口舌;恭敬地连连答应;口快,直说;刚才;扭过脸去;明白,懂得;使人生气;形容手的动作快;用对方的话来回敬对方;一齐拥上来;打扰,对不起;计策
《水浒》;北宋;宋江;长篇白话;施耐庵;元末明初
B、C
天时;地利;矛盾;计谋
2、力失生辰纲的杨志,其思想性格如何
(1)杨志被发配充军,却受梁中书赏识收到门下,只要这次完成了押运生辰纲的任务,前途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他分外重视这次任务,重视生辰纲的安全。
这其中有他对梁中书知遇之恩的报答之心,即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这种心理也必然导致他急功近利的以后的一系列行为的发生。
(2)他久在江湖,知道运送押解的凶险,同时自己身受重任,又是提辖,全权负责,所以对于干活的军健把他们认为是没有什么头脑,必须凡事都要亲自指导,但不讲究方式方法,还要在他们面前摆架子,以为才能服人。
刚愎自用,自视甚高且粗暴蛮横。
(3)虞侯对他进谗言,都管对他则是处处掣肘,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杨志在梁中书处是受到常识,而这两个人却是梁中书的老人,所以对他这个新人必然不可能给予主家大权授予后的完全配合与口服心服的换帖交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