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而她宛如一朵花,静静地绽放在教育事业的沃土中,静谧而持久地散发着芬芳。她有水一样的温柔,有火一样的热情,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就是蔚州镇前进路第三完全小学语文教师李慧芳。
李慧芳,毕业于河北柴沟堡师范,1993年8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那一刻,她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三十个春秋,弹指一挥间。她虽不曾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耀眼的光环,却有着执着从教、精心育人、永不懈怠的精神。李老师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子,努力践行着“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初心。付出总会有回报,她曾荣获“市级优秀教师”称号,先后七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还获得“张苏教育基金三等奖”。所带班级四次被评为“县级优秀班集体”,她也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县级骨干教师”。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她深知,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渊博的知识便难以为“师”。为了不断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她积极参加各种进修和培训活动,参加课题研究,不断地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动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虚心请教,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她撰写的论文先后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其中《开辟思想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获县级一等奖,《三年级作文教学探讨》、《从日常生活中开辟作文园地》获得市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发表在中国育人杂志上,《生活作文育人》在中国教育教学丛书中发表,《浅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在魅力中国杂志上发表。她也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利用电教手段改革课堂教学》在县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绝招》在县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将相和》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中获一等奖。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一名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德领才、德蕴才、德润才。”三十年的教师生涯,李老师一直怀着敬畏之心,固守教师之魂,敬守教师之德,谨记教师之职,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安静教书,潜心育人”的教育理念。
她一直坚守在班主任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带着对教育的热情,怀着对学生无限的爱,追求着“当一名好老师”的理想,踏实、努力、勤奋地工作着。李老师本着“教书先育人”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习惯。清晨,她带领学生激情诵读古诗文,让炙热滚烫的传统文化烙印在学生心田;班会课上,她组织学生比孝双亲尊师长,让文明礼仪深藏于心;作文课上,她把《餐桌文化》《优良家风代代传》作为作文的题目,让孩子们争做时代新人。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李老师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经常勉励自己。学生搞卫生的时候有她的身影,卫生评比中班级卫生总是名列前茅;学生活动时,她和学生一起排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生做操时她会出现在队伍的前面,纠正学生的每个动作。在她精心指导下,学生的动作标准了,每学期学校的体操比赛她的班都是第一名。
爱学生,勤奉献,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作为一名班主任,她把全身心的爱都投入到了孩子们的身上。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留守儿童,用爱心去填补学生远离父母所造成的感情空间。
在班级管理中,她善于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培养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激发班干部凝聚集体的热情。每天的英语晨读、卫生清扫等日常事务都由班干部负责安排,整个班级打理得井井有条。曾经有一位叫杨俊鹏的同学,由于他成绩不好,很自卑。经过李老师和他的交心长谈,他的精神面貌大大改观。为了发挥杨俊鹏的长处,更为了鼓励他,李老师让他当了班长。自当了班长之后,杨俊鹏组织管理能力迅速提高,学习成绩也迅速提升,后来还被评为“县级优秀班干部”。
钻心理,养习惯,做一名一心为孩子未来着想的好老师
“好老师”心中最美的音乐——听,花开之声
作为一名教师,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孩子们成功的时刻。三十年来,喜讯不时传来,花开之声令她动容。
她现在所带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杜昊然、徐阳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江楠等同学被评为县级“三好学生,仲佳怡在第五届中华少年说·夏令营季“说好中国话讲好中国故事”河北省小主持人招募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赵浚淇在“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讲故事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她的作品《冬奥赛场的生命守护者》荣获张家口市“我们的冬奥”中小学生主题演讲比赛小学组一等奖,苏浩然等三名同学在中小学师生“世界读书日”阅读征文活动中,荣获小学组一等奖,杜昊然在第三十五届《双龙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中荣获银奖……
学生沈丽丽在2007年高考时取得当年县理科状元。
学生王煜在2013年高考时拔得头筹。
在教育的路上,她很庆幸自己执着着“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初心,庆幸自己没有误人子弟。她要备足内在的阳光,为学生奠基智慧人生,和他们共同成长。她时刻牢记着以“传道”为第一责任和使命,为孩子点燃更灿烂的梦想,为国家和民族贡献更多的正能量,这也是她的教育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