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补习生?补习目的是什么?
补习生是知识有断层或选择有障碍或二者处理不好的群体。
我建议:上学期注重积累的形成,下学期注重技巧的把握。关于技巧我会在平时练习时传。
范例三:
范例四:
范例五:
范例六:
范例七:
给新老师上好第一课支一招夫子第一课非常重要,既关系到新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又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一定要精心准备,一炮打响,让学生在很高的层面上重新认识语文课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并从此“死心塌地”的爱上语文。这便是语文教学成功的第一步——甚至是一多半了。我每教一批新生,前两节从不忙于讲新课;而主要是调动学习兴趣,讲明学习意义,介绍学习方法,等等等等——我戏称之为“磨刀课”。
关于语文学习的价值、意义、重要性——对高一新生也要讲,而且要大讲特讲,因为他们在初三时因为“应试教育”已对语文产生了深深的误解甚至反感。要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前所未有的好感,让他们明白:语文学习除了关乎其前途命运。更关乎其生命质量。1高考怎么改革语文也是稳居榜首——永远的“三分之一”。2立身处世之本,建功立业之基。3形成民族强大向心力凝聚力的“磁核”。4是精神的建筑师、心灵的守护神。5生命的别名。夫子有关论文之节选:第一.激发兴趣
针对学生兴趣不浓、消积被动的学习态度,我总是首先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欲望,让他们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产生不学不行、欲罢不能的心理需求,以高涨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自觉地弥补自己的贫乏。在激趣方面,我总结出这样几点经验:一是一定要上好面对每批新生的第一节语文课。这节课要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前所未有的兴趣和认识,产生“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审美惊讶:哦,原来,我们的母语,我们学习和使用了这么多年的汉语是如此的美妙、神奇呀!为此,我个人创作了一篇抒情散文《我爱你,汉语》,又搜集了《汉字,奇妙的精灵》(说明文)、《妙不可言》(杂文)、《华语情结(节选)》(余秋雨《文化苦旅》)、《听听那冷雨(节选)》(中国台湾余光中,见《港台抒情文学精品选》)等激趣资料,逐次用来,效果非常之好。二是在其后的教学活动中,要不断保护和强化最初激发出来的兴趣,使之更加浓厚持久。具体方法有:①以趣激之,②以智激之,③以情激之,④以境激之,⑤以美激之。(详见笔者专论《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二)《听听那冷雨》(节选)
中国台湾余光中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想一想,语言带来的人类命运的改变还有多少?如果有关中国的知识丰富,你会想到孔子的《论语》,如果西方的知识丰富,你会想到《圣经》,如果你对犹太人这个神奇的民族了解得多一点的话,你一定会想到摩西十诫,所有这些并不能占人类文化总量的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万分之几的语言,却形成了并影响着全球人的生活和思想。并且还将长远地影响下去。
就是这样,人类的一切都离不开语言,想一想,最近在北京召开的数学家大会的标语是什么?“聆听伟人的声音”,想一想,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数学家,在台上讲话,我们看到的他们和常人没有什么不同的形象,但是我们听到的他们却与常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正在通过语言或者说是数学语言来推动数学这一最基本的科学的进步,进而推动整个科学的发展。因为相貌与思想无关,而语言却表达着思想。你看,现存的最伟大的天文物理学家霍金也来了,他坐在特制的轮椅上,他全身瘫痪,却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不能行动,但是却有语言,虽然是通过一些科学方法转换成的电声语言,但却在宣讲着一个最前沿的科学推想,“突破膜的世界”。这理论将深远地引导着许多科学家去深究浩瀚宇宙的无穷奥秘。
语言就是这样赋予了人类交流的权利,思考的权利,进步的权利,使人类的文明向无穷迈进。概念的力量除此之外,人,个体的人也因为精当地运用了语言而成功,当然也有人因错误地运用语言而身败名裂。而语言的作用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这些人,这些有力地运用了语言的人,就本人而言,要么是留芳百代,要么遗臭万年,同时,他们也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进步还是灾难。
由于语言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有不少人也利用语言而造成很大的罪恶.。有很多所谓的伟人利用语言,其实有时只是利用概念就足以杀人,不但是杀人于无形,而且自己不用动手,并且能够利用语言使那些杀人者和被杀者都沉醉于一种快感中。有些同学可能会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但是有很多的事情,我们在揭开并抛掉那些美丽灿烂的概念化的外象后,我们就会发现事实却是那么的血腥和野蛮。正如北岛在他的名篇《回答》中所嘶声痛诉的那样: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运用概念杀人,最臭名昭著的要算是希特勒这个人了。他的“要让优等的种族统治世界”和“清除劣等种族论”是多么的完美的,想一想一个充满了优等种族的世界是多么地奇妙!在这种看似奇妙无比的幻像的影响下,无数的德国人(当然,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党卫军,但其实他们就是德国民众中的一部分)驱赶着更多的成队的犹太人走向毒气室和焚尸炉。
话说古代有一位算命先生,号称赛神仙,他所卜算的事情那真是灵验无比,可以说是算无遗策。一日,有某同窗好友四人,要去进京赶考,但是对自己并无多大信心,于是相约来到这个算命先生那里来算一卦,只问一个问题:“四人中有几人考上”。赛神仙听完了四人的生辰八字,简单履历,慢悠悠伸出了一个手指。四人想要再问,赛神仙把伸出的那个手指摇了又摇,说“天机不可泄漏”。于是,四人满怀狐疑地走了。过了不久,只听到赛神仙的门前是鞭炮齐鸣,原来,是四个人来感谢赛神仙了。且不说在这四人中终有几人考上,几人落榜,单说这四个人又送给“赛神仙”一个匾:“神算子”。待四人走后,赛神仙的小徒弟悄悄地问赛神仙说:“你怎么算得那么准啊?”赛神仙笑道:“我怎么会错呢,要知道我是赛神仙啊!”
请问,赛神仙这一根指头是什么意思?四人中到底考上了几人?是因为赛神仙是赛神仙就不会错了吗?(其实一根指头的解释涵盖了所有的可能性,最多是“一起考上了”,其次是“一人没考上”,再其次是“一半考上了”,再其次是“一个没考上”。四人在事后,自然会往相对的意义上靠,所以赛神仙就不会错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把奇妙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结合起来,我们即使是成不了大家,也一定会生活得更好一些。因为,至少你可以在饿死的前一个小时去做个算命先生,先保住性命,然后再去干你的事业。(说明:我在给高一的新生上课前,总爱给学生讲一些关于语言或者语文的知识或者见解,也可以算是讲一讲语文学习重要性吧。并且尽量生动,以引动学生的兴趣。因为我看到,现在中学生学语文的环境是越来越恶劣了,不但家长限制,学校限制,其实就是学生也多数认为语文学习可有可无,这就必然造成对语文学习的冲击,因为语文或者语言的学习中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如果没有兴趣,再不重视,那么学好语文几乎无从谈起。今年,我结合我自己近年来对语文的认识就写成了这样的一篇底稿性的文字,很不成熟,只想抛砖引玉。)
范例九:
怎样上好第一堂课(论文)
应该讲,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他们的科学性和趣味性,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教师的第一节课,应该是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就意味着你的第一节课成功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就可以顺利展开了。
让学生对你一见钟情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但一个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人的第一印象是相当重要的,它往往左右了以后的好恶,以后的喜欢不喜欢。而人们对某一件事的兴趣大多跟着第一印象走。为此我很谨慎我的第一节语文课。
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个子再高也毕竟是孩子,有孩子的弱点。我们常听他们说:这老师,从一见面我就不喜欢他,以后一上他的课就烦。所以这“一见面”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见面只有喜欢你这个人,才会喜欢你的课,才会乐意接受你传授的知识。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能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接受。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我们教师来说,以后的课不一定非得每节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但第一节必须煞费苦心,精心准备(这其中包括个人的衣着服饰,体态语言等),更要一炮打响,让学生在很高的层面上重新认识语文课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并从此“死心塌地”的爱上语文。这便是语文教学成功的第一步。为此,我接新班的第一节课从不讲新课,而是与学生“侃大山”。在“侃”的过程中与学生作贴心的情感交流,展现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展现语文课的学科魅力。先入为主,先声夺人,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沉醉于你的学识、风度之中,沉醉于学科的魅力之中,并热切地盼望着第二节语文课的早日到来。
范例十:
开学第一课(高二)
一、聊天
1、又一个暑假过去了,假期里你都干些什么了?有什么收获和感触?
2、新学期开始了,回顾过去,你在语文学习方面积累了什么经验?还有什么困惑?需要老师的什么帮助?(目的:相互了解)9二、材料分析1、出标材料。(略)(说明:各校考生都非常重视语文科。希望大家努力把自己语文成绩提高一个档次。)
(目的:使学生高度重视语文)
三、讲故事教师讲故事,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一个灰心丧气的青年人,因科举没考上,便颓废不堪,一蹶不振,整天关在屋子里,抱头痛哭。有一天,一位老者跨进门,语重心长地说:“假如山上滑坡,你该怎么办?”年青人喃喃:“往下跑。”老者仰头大笑:“那你就葬身山中了。你应该往山上跑,你只有勇敢地面对它,才有生还的希望,天下事皆然。”说完便飘然而去。(——只有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才能战胜它。往上走,不要往下走,学习亦如此。)
四、其他说明
1、我的课堂风格:民主、开放、个性
要求大家:主动投入,参与讨论,大胆提问,适时笔记。
2、我的训练方法
《成才之路》第一卷课前完成,第二卷课后完成。基础知识每周一练。作文训练,单周一篇随笔,写在随笔本上;双周一篇作文,在作文课当堂完成。
3、其他规范课堂笔记做在课本上。作业本2本,一本写作文,一本抄写和默写。随笔本一本。读书笔记本一本。黑色水笔、红色笔、铅笔各1支。考试、作文、作业一律用黑色水笔工整书写。(目的:规范要求,养成习惯
五、课后作业
4、你在新学期有什么新设想?语文的弱项在哪里?什么原因?想怎么解决?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对老师有什么要求?(结合你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谈谈。写在随笔本上,我阅读后回复)(目的:进一步摸底,以便因材施教)
范例十一:
开学第一课: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遇到问题,不要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记住:成功者自救。
第三个故事:热爱生活
范例十二:
新学期第一节课
一目标:养成习惯端正态度二过程:
D作业:目标检测与课文讲解同步(每周五检查)
每日一篇日记(每周二检查)!每日背诵一首古诗词。E其他规范:钢笔红色油笔各一支,作业一律用钢笔,课堂笔记做在课本上
范例十三:
我上语文第一课——和高一新生谈语文学习的要求兼寄语青年语文教师
“高中语文第一课应该怎么上?哈哈,这问题太简单了!先作个自我介绍,师生彼此认识认识,然后不就是‘请同学们打开书第×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吗?难道不是这样?”青年教师们听到我提出的这个问题时,往往满脸疑惑,这样回答并反问我。“差矣,差矣!不使学生懂得高中与初中语文学习的区别,不使学生知道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不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就难以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其结果很可能就会误认为学习语文就是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学语文课本,从而跳不出语文课本,跳不出语文课堂,最终学下去就是越学越不得法,越学越枯燥。所以,语文第一课不应急着讲课文,而应做些‘授人以渔’的工夫。鱼网织好了,打渔的方法掌握了,还怕打不到鱼?来听堂我的语文第一课,看看我这‘有15年打渔经验的老渔夫’是如何教人打渔的,如何?”我倚老卖老地对那些青年教师说,并将以下“学习语文十要求”示之——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文勤记诵,
报纸杂志常翻阅,买书看书做书虫,语文笔记贵坚持,课外练笔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