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人们占卜主要用龟壳,依据烧裂之后痕迹判断凶吉。随着《周易》出现,蓍草占卜由于更加“神圣通灵”,淘汰了烧龟壳这种原始而混沌的占卜方法。之后因为孔夫子的大力推崇,在春秋时期登上了神坛,成为一种“时髦”,“高大上”的占卜方式。
使用蓍草占卜,首先取50根蓍草,然后拿出一根不用,象征天地奥秘大衍之数。随后将余下的四十九根蓍草随意分开,分别握于左右手中。左手象征天,右手象征地。由右手中抽出一根,夹在左手的小指与无名指之间,象征人。
放下右手中的蓍草,用右手数左手中的蓍草,每四根一数,象征四季。最后余下四根或四根以下,夹在左手的无名指与中指之间,象征闰月。
然后再用左手数刚才由右手中放下的蓍草,也是每四根一数,最后余下的四根或四根以下,夹在中指与食指之间。夹在左手小指中的一根与左右手数余下的蓍草,合起来必定是九根,或者是五根。以上是第一变。将第一次余下的九根或五根蓍草除去,再用四十或四十四根蓍草,按照第一变的方法,同样随意分握于左右手。也依上法,由右手取出一根,夹在左手的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然后分别数左右手中的蓍草,每四根一数。再将左右手余下的蓍草加上小指间的一根,合起来必定是八根或四根。以上是第二变。再将八根或四根蓍草除去,把余下的三十二或三十六根蓍草再依第一变的方法进行,最后余下蓍草的合计,必定是八或四。这是第三变。
经由以上三变,就得到了八卦位置在最下方,也就是开始的第一爻。第一变余下的是九或五,第二变和第三变都余下八或四,九与八是多数,五与四是少数。如果三变中有两次是多数,一次是少数,即九、四、八、九、八、四或者是五、八、八时,就称作“少阳”,也简称为“单”,就是阳爻,记录成——,即二多一少。
依然还是五十根蓍草,先除去一根。然后将四十九根蓍草随意分成两半,分别握于左右手,由右手中抽出一根,夹在左手的小指与无名指之间。
用右手数左手的蓍草,每八根一数,数尽时不留,就取左手小指上的一根,记为乾卦。如有余数时,就将余下的蓍草数加上左手小指上的一根蓍草,合计为二时,记为兑卦;合计为三时,记为离卦;合计为四时,记为震卦;合计为五时,记为巽卦;合计为六时,记为坎卦;合计为七时,记为艮卦;合计为八时,记为坤卦。这样,只经过一变,就可以得到下卦。再用四十九根蓍草,依照第一变同样的做法,就可得到上卦。这种简易筮,不会出现“变爻”。为了得到变爻,再将四十九根蓍草随意分成两半,分握于左右手。由右手取出一根,夹在左手的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用右手数左手的蓍草,六根一数,数尽时不留,就取左手小指上的一根蓍草,记为初爻。如有蓍草余下,就加上左手小指上的一根蓍草,合计为二时,就记为第二爻。以此类推,三是第三爻,四是第四爻,五是第五爻,六是第六爻。这一变所得到的爻数,就是以上一、二变所得到占卦的“变爻”,最后就以“变爻”的“爻辞“解说作为占卜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