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特训二文化知识中国古代思想与文化(二)

解析:中国四大发明具体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其中,造纸术的发明时期为西汉,改进时期为东汉。在西汉时,我国就开始用丝絮制成纸写字,这是造纸术的开端。后来东汉的蔡伦改进了原有的造纸术,将树皮、麻头、渔网、布等材料进行融合,使原来昂贵的造纸材料变为了随处可寻的材料,纸张得到普及。故本题选C。

2.【答案】C。

解析: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因此,二十四节气是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故本题选C。

3.【答案】B。

解析:“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描写的是小寒,意思是:别怪寒冷正重,春天跟冬天的交替正在发生。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1月5日或6日。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此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但年味也越来越浓,人们开始进入“忙年”的节奏,着手春节的各种准备。故本题选B。

4.【答案】B。

解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根据一年中太阳在天球黄道圆上位置划分出来的,每个节气约15天,是我国宝贵的农业科学遗产。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四个季,“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每个季又分为六个节气。

A项不选。春季的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B项当选。秋季的节气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处暑属秋季的节气。

C、D两项不选。夏季的节气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故本题选B。

5.【答案】B。

解析:甲子为干支之一。中国传统历法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一年称“甲子年”。甲子年60年一个循环。

A、C、D三项不选。A、C、D三项减去184之后均不能被60整除,因此不是甲子年。

B项当选。184+30×60=1984,因此1984年是甲子年。

6.【答案】C。

解析: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根据我国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从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由此可知,选项中清明和中秋属于国家法定节日,两者中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清明。故本题选C。

7.【答案】C。

解析: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干支历的起点是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干支历每一年的起点则是建寅那一天,即立春日,而不是现在农历的正月初一。故本题选C。

8.【答案】B。

解析:A项不选。扁鹊是战国时期医学家,他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B项当选。华佗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他发明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其被人们誉为“神医”。

C项不选。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医学家,被后人尊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他所创造的“六经”分证,中医诊断病情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和辨证论治的原则,为我国中医学奠定了基础。

D项不选。李时珍是我国明代的医学家、药物学家,著作有《本草纲目》,其有“药圣”之名。

9.【答案】C。

解析:A项不选。扁鹊本名秦越人,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在诊治疾病时已经运用了全面的诊断方法,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其因医术十分高超,在当时拥有很高的威望,被誉为神医。

B项不选。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他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C项当选。孙思邈是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重视民间医疗经验,完成了传世著作《千金要方》和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D项不选。李时珍是明代医药学家,著有《濒湖脉学》《本草纲目》等中医药经典。

故本题选C。

10.【答案】C。

解析:①李时珍,明代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著作,被后世誉为“药圣”。

②扁鹊,战国时期医学家,善于运用望闻问切,尤其是用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常用砭石、针灸、按摩、汤药、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③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是中国乃至世界伟大的医药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

④张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至今仍是中医学的经典,被尊崇为“医圣”。

上述古代名医按照其所处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②④③①。故本题选C。

11.【答案】B。

解析:北朝时期出现较为成熟的白瓷。白瓷是在青瓷基础上发展而来,在烧制青瓷的釉料中没有或只有极微量的呈色剂,生坯挂釉,入窑经过高温火焰烧成的素白瓷器。唐朝时青瓷与白瓷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故本题选B。

12.【答案】B。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华佗,东汉末年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他发明麻沸散,用于手术全身麻醉,还发明医学体操“五禽戏”,模仿动物的动作。“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

B项符合题意。扁鹊,战国时期医学家,被后代医学家称为“脉学之宗”,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在中医领域延续至今。《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C项不符合题意。张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

D项不符合题意。孙思邈,唐代医学家,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收集了方药、针灸等内容,总结了历代医学成果,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著作为《千金方》。

13.【答案】B。

解析:中医通过“望、问、闻、切”四诊手段,诊察病情。望,指观察气色、形态、特征;闻,指听声息的高低急缓;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桡动脉搏动处,体察脉象变化,借以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故本题选B。

14.【答案】A。

解析:A项正确。“五禽戏”是东汉时期名医华佗创造的强身健体的养生功法。

B项错误。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C项错误。李时珍是明代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被后世尊为“药圣”。

D项错误。朱丹溪,元代医学家,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他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列为“金元四大家”。

故本题选A。

15.【答案】B。

解析: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故本题选B。

16.【答案】B。

B项正确,C项错误。“南青北白唐三彩”中“南青”是指浙江越窑青瓷;“北白”是指河北邢窑白瓷;“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

D项错误。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北曲阳,宋时属定州,故名。定窑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瓷。

17.【答案】D。

解析:A项不选。《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刻苦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药物学巨著。

B项不选。《脉经》是中医脉学著作,为西晋王叔和所撰,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

C项不选。《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

D项当选。《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经典,总结了古代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提出了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整体观念和治本思想等,并发现了血液循环流动现象。

故本题选D。

18.【答案】B。

解析:A项不选。《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属于综合性医书。

B项当选。《洗冤集录》又名《洗冤录》《宋提刑洗冤集录》,南宋宋慈(惠父)著,成于淳祐七年(1247年)。全书由检验总说、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内容组成;并对犯罪、犯罪侦察、保辜等有关断案、法吏检验格式程序等,亦详加论述。其绝大部分内容源于实践经验,是中国较早、较完整的法医学专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C项不选。《无冤录》是元代王与所撰的法医学专书,以元代的司法检验制度与技术方法的进一步完善为基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无冤录》是继《洗冤录》《平冤录》之后的一部法医学专著。旧时该书与《洗冤录》《平冤录》并称“法家检验三录”。

D项不选。《梦溪笔谈》由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

19.【答案】D。

解析:A项不选。《周髀算经》原名《周髀》,算经的十书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为《周髀算经》。《周髀算经》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并证明了勾股定理。

B项不选。《海岛算经》是中国学者编撰的最早一部测量数学著作,亦为地图学提供了数学基础,由刘徽于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所撰,本为《九章算术注》之第十卷。

C项不选。《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成书在四、五世纪,作者生平和编写年不详,传本的《孙子算经》共三卷。

D项当选。《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九章算术》内容十分丰富,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0.【答案】B。

解析:A项不选。微积分,数学概念,是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它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应用。

B项当选。《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一本数学专业书籍,在唐代收入《算经十书》,为其第一部。《周髀算经》的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书中记录了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对话。商高说:“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其意为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勾)和4(股)时,径隅(弦)则为5。

C项不选。《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大约成书于一世纪。

D项不选。《算经》即《算经十书》,是指汉至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的数学著作,曾是隋唐时国子监算学科的教科书,包括《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五曹算经》《孙子算经》。

21.【答案】D。

A、B、C三项属于。端午节的别名有端阳节、重五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

D项不属于。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22.【答案】D。

解析:A项没有描写元宵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的是重阳节。

B项没有描写元宵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描写的是中秋节。

C项没有描写元宵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该诗句描写的是春节。

D项描写了元宵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出自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元夕,即正月十五日。该诗句描写的是元宵节。

23.【答案】B。

解析:题干诗句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乙卯重五诗》,大意是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重五指的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即端午节。“榴花忽已繁”“粽”“艾”等也表明该诗句描写的是端午节。故本题选B。

24.【答案】B。

解析:A项不选。上元节即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B项当选。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C项不选。社日节是古时春、秋两次祭祀土神的节日,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D项不选。火把节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

25.【答案】D。

解析:A、B、C三项不选。绿茶是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绿茶的品种有很多,如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双龙银针、信阳毛尖、六安瓜片、都匀毛尖、安吉白茶、竹叶青茶、安化松针、庐山云雾等。

D项当选。黑茶是后发酵茶,因茶叶呈黑色而得名,茶性温和。其制作工艺有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复揉、烘焙5道工序。按产地分,黑茶有湖南安化黑茶、湖北浦圻老青茶、四川雅安边茶、云南普洱茶等。

26.【答案】C。

解析:灯谜又称“文虎”,因此猜灯谜又有“射虎”之雅称,是一种文字游戏。最初是古代的隐语和民间的谜语,到了宋代,有人把它们写在灯彩上,让人们猜玩,故叫“灯谜”。由于猜灯谜有一定的难度,谜底犹如草丛中的卧虎,难以明察,难以射中,因此又称“灯虎”“射虎”。故本题选C。

27.【答案】B。

解析:A项属于。尊是我国商周时代的一种酒器,鼓腹、侈口、高圈足。

B项不属于。鼎,我国古代炊器,多用青铜制成,圆形,三足两耳,也有长方四足的,盛行于商周时期,汉代仍流行。其不属于酒器。

C项属于。爵,中国古代酒器,青铜制,用以温酒和盛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D项属于。壶是古代盛酒或水的容器之一,自商代迄汉或更晚的时期都流行这种器物。壶是古代酒器中的大类,它形状多样,变化繁复,可分为圆壶、方壶和扁壶等。

28.【答案】A。

解析:A项,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其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B项,笄是指束发用的簪子,及笄之年特指女子满15周岁,形容古代女子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其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C项,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其出自《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D项,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其出自《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因此,其中对应年龄最小的是“豆蔻年华”。故本题选A。

29.【答案】B。

解析:“不惑之年”出自《论语·为政篇》,原表达为“四十而不惑”,意思是四十岁的人已经历了许多,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如下:“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也称“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也称“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指一百岁。故本题选B。

30.【答案】C。

解析:A项不选。青、赤、黄、白、黑这五色在中国古代被看作正色,按照“五行”学说,青属木属肝,赤属火属心,黄属土属脾,白属金属肺,黑属水属肾,是与“五行”相对应的“五色”。

B项不选。“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将其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C项当选。“五行”是中国古代道教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风水、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义包含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敛)、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

D项不选。“宫、商、角、徵、羽”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于现在音阶简谱中的“1、2、3、5、6”。

31.【答案】D。

解析:“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天命”指五十岁,“花甲”指六十岁。故本题选D。

32.【答案】D。

解析: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东非麻林国(今坦桑尼亚基尔瓦基西瓦尼)因郑和使团的来访,遣使者牵着一只麒麟来到北京向永乐帝进献,即今天我们所知的长颈鹿。故本题选D。

33.【答案】C。

解析:A项不选。木神即句芒,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

B、D两项不选。土神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位神仙。共工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C项当选。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中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34.【答案】D。

解析:A项不选。“拙笔”用来称自己的文字和书画;“惠存”是敬辞,意思是请保存。该项交际用语使用得体。

B项不选。“见谅”的意思是请对方原谅自己。该项交际用语使用得体。

C项不选。“借光”犹言沾光,是一个礼貌用语,是对人有所询问或求人给行方便时常使用的谦辞。该项交际用语使用得体。

D项当选。“薄面”是指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不能用来形容对方。该项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

35.【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九州,传说中的中国上古地理区划,起于春秋战国时代,说法不一。西汉以前,认为九州系禹治水后所划分,州名未有定说,《书·禹贡》作冀、兖(兗)、青、徐、扬、荆、豫、梁、雍。后九州成为中国的别称。

B项说法正确。赤县神州,简称“赤县”“神州”,中国的别称。战国齐人邹衍创立“大九州”学说,谓“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C项说法正确。华夏亦作“诸夏”,汉族先民或中国(中原)的古称,通常认为始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最早以“华”“夏”分称者较多。

D项说法错误。在古代,人们认为自己所居住的中原地区是居于四方之中,因此称自己居住的城市和国家为“中央之邦”。此不是中国的别称。

36.【答案】C。

解析:聆听,有代表尊敬的感情色彩,多指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讲话等,比如“我们聆听长辈的教诲”。项目答辩的时候,答辩方一般是下级、晚辈。长辈听晚辈的汇报,可以用垂听。故本题选C。

37.【答案】C。

解析:男家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排行、出生年月及时辰,以便男家卜问,决定成婚与否,吉凶如何。问名须携带礼物,一般用雁。我国广东省、海南省及西南少数民族,常用槟榔作为问名携带的礼物。把女方庚帖与男方生辰做了占卜,确定可以成婚之后再行纳吉礼。故本题选C。

38.【答案】D。

解析:A项对应错误。“豆蔻年华”是指少女十三岁,出自唐朝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二八、碧玉年华、破瓜之年指女子十六岁。

B项对应错误。“知天命”是指五十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C项对应错误。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此束发是古代成童年龄的代称,即十五至二十岁。

D项对应正确。七十岁称为古稀,出自唐代杜甫的《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39.【答案】C。

解析:“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为东岳——山东的泰山、西岳——陕西的华山、中岳——河南的嵩山、北岳——山西的恒山、南岳——湖南的衡山。其中泰山被封为“五岳独尊”。故本题选C。

40.【答案】A。

解析: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尊称对方的母亲为“令堂”,尊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对人称自己父亲的谦辞为“家父”。故本题选A。

41.【答案】C。

解析:A项令尊、B项尊府、D项尊君都是敬辞,指说话者对方父亲,也可称“令严”。C项仁公,也称明公,是古代对地位高的人的尊称。故本题选C。

42.【答案】C。

解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四个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醉酒观花时的故事。故本题选C。

43.【答案】C。

解析:并列式表字是指字的意义和名的意义相同、相通。

A项不属于。“愈”是超过、胜过的意思,“退”与“愈”意思相反,是矛盾式表字。

B项不属于。《周易》中说:“云从龙,风从虎。”“龙”与“云”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是扩充式表字。

C项属于。“广平曰原”,“平”“原”意思相近,是并列式表字。

D项不属于。“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名的含义,是延伸式表字。

44.【答案】A。

解析:A项符合题意。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大臣或者一些有威望的人物在其死后,朝廷或者后人根据其一生的行为和品行,所给予的一个评定性的称号。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B项不符合题意。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的名号,如某祖、某宗等。

C项不符合题意。封号是帝王、君主加封、赐予的称号。在中国,封号最迟自周朝开始,直至清王朝,伴随整个中国封建及帝制社会的始终;在欧洲,封号自封建时代开始到现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直存在。封号与分封一样,很大一部分体现在“爵位”的赐封上。

D项不符合题意。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表示年份),一般由君主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年号建元,此后形成制度。

45.【答案】A。

解析:A项当选。“总角之交”是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总角”是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

B项不选。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称为“忘年之交”。

C项不选。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称为“布衣之交”。

D项不选。在遇到磨难时结交的朋友称为“患难之交”。

二、多项选择题

46.【答案】ABCD。

解析:十二生肖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故本题选ABCD。

47.【答案】ABCD。

解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成语典故,出自《论语》。“四体”是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是指稻、黍、稷、麦、菽。该成语典故意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故本题选ABCD。

48.【答案】AB。

解析:A、B两项当选。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等。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等。2009年9月,“中国端午节”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C项不选。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又名登高节、茱萸节、老人节等,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主要有踏青、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可知,登高是重阳节的习俗。

D项不选。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春节期间的一个重大的民俗传统节日。这一天有猜灯谜、吃汤圆、闹花灯、舞狮子、踩高跷等民俗活动。可知,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习俗。

故本题选AB。

49.【答案】AB。

解析:A、B两项属于。三冥节指的是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三个节日皆为祭奠先祖的节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中元节也称“鬼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农历七月十五,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等。

C项不属于。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为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

D项不属于。重阳节,节期在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50.【答案】AB。

解析:A项说法正确。贵州茅台酒有“国酒”之称,其酒液清澈、醇香馥郁、味感醇厚,属于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B项说法正确。泸州老窖特曲酒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是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的浓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具有芳香浓郁、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尾净余长等特点。

C项说法错误。三花酒为“桂林三宝”之一,是米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被誉为“米酒”。

D项说法错误。山西汾酒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三、判断题

51.【答案】A。

解析: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对圆周率的计算。祖冲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此外,祖冲之经过多年的查阅、比较,以及对古代天文历法方面的资料的研究,进行了多次的科学实验,于462年制成了《大明历》,打破了我国沿袭很久的“十九年七闰”的老闰法。故本题判断正确。

52.【答案】B。

解析:刘徽是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发明地动仪的是东汉的张衡。故本题判断错误。

53.【答案】A。

解析:《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专著。全书共收录药物1892种,附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00多幅,对每一种药物的名称、性能、用途、制作都进行了说明,并且改正了前人关于药物的许多错误和含混的记录。它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丰富总结,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故本题判断正确。

54.【答案】B。

解析:闻名于世的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三大发明,开发和应用主要是在北宋。故本题判断错误。

55.【答案】A。

56.【答案】B。

解析:题干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意思是棠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该诗描写了寒食节到清明节这几日扫墓的情形。棠梨的花期在公历四月,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故本题判断错误。

57.【答案】A。

解析:中秋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古时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故称“月夕”或“祭月节”;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故本题判断正确。

58.【答案】B。

解析:弄瓦,中国民间对生女的古称,周代即有使用。《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瓦,纺砖,古代妇女纺织所用。“弄璋”是中国民间对生男的古称。故本题判断错误。

59.【答案】B。

解析: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而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主要民俗活动有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等。由此可知,题干“清明节”说法错误,应为“重阳节”。故本题判断错误。

60.【答案】A。

解析:“舍”用于谦称自己的家或谦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级小的亲戚,如舍下(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居室),舍弟(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舍妹(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妹妹)。故本题判断正确。

THE END
1.《周易大学》第四期八字命理测试题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 5分,共 90 分) 1、八字的方向是( ) A、跟看地图的方向一样B、跟看地图的方向相反 2、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个五行,比如 4 和 9 代表的是金,那么代表水的数字是( ) A、1 和 6B、5 和 0 3、地支中的燥土是哪两个( ) A、未和戌B、丑和辰 4、给别人https://www.wjx.cn/xz/146019714.aspx
2.易经数理走进了全国理科考卷,传统文化已成为学习的当务之急2019年第一天高考,数学全国卷 I 理科卷就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如下: 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 6 个爻组成,爻分阳爻“ ——”和阴爻“- - ”,右图 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 3 个阳爻的概率是: https://www.meipian.cn/267evoec
3.2019高考时政热点专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之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强调,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是基于 A.自然界的物质性B.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http://www.gaokao.com/e/20190413/5cb1ed85bfe00.shtml
4.头歌软件测试项目综合实训答案有目录善用目录持续更新非盈利文章,谢谢大家的分享和支持,如果大家有想要投稿的答案,也可以点击下面链接联系作者。 点击联系作者 作者博客 选择题加粗为正确答案 头歌java实训答案集 头歌MySQL数据库实训答案 有目录 软件测试基础 0-软件测试的概念与原则 第1关:软件测试的定义与目标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263778/article/details/123223006
5.如何用《周易》的方法做好选择题本来我这次报了四级和六级,打算四级用“周易选择题大法”练手,六级刷分,结果贪睡早上没起来,下午就直接用六级练手了,可惜了我的几十块钱,不过还好,当知道成绩的这一刻,还是很嗨皮的。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快速应对选择题的方法,而且初衷就是为了帮英语特别烂的人应付英语考试(如果你的英语可以治疗,就好好治疗,治https://www.360doc.cn/article/79070283_1023958395.html
6.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测验选择题.pdf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测验选择题.pdf 34页内容提供方:16300654048aa47 大小:719.86 KB 字数:约6.77万字 发布时间:2022-04-02发布于上海 浏览人气:12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测验选择题.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330/8023072123004066.shtm
7.儿科护理(医学高级):儿科护理必看考点(强化练习)考试题库49、单项选择题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 A.皮肤苍黄 B.肝、脾肿大 C.虚胖、毛发枯黄 D.神经、精神症状 E.淋巴结肿大 点击查看答案 50、单项选择题 儿童护理学工作范围描述错误的是() A.医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周易学 E.教育学 点击查看答案 51、多项选择题 测量小儿体重的http://www.91exam.org/exam/87-1074/1074571.html
8.先秦文学试题(精选6篇)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诗句采用了比兴手法的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2.《伐檀》与《硕鼠》艺术特点的相同之处是()A.四言诗 B.比喻贴切 C.重章叠句 D.宗庙祭祀 3.《诗经》所收之诗,大致产生于()。 A.西周初年至战国 B.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a2101kp.html
9.算命预测高考八字看考试运真的准吗(考试算命)考试选择题算卦资讯火土易学,在备考考试时我们都会遇到许多选择题有时候面对看似相似的选项编写试题出题人还会设置“陷阱”这让考生感到非常迷茫。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利用算命算卦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下。 1、算考试能不能过 算卦测考试成绩考试成绩算卦揭秘学业命运,考试成绩是每个学生都关心的话题有时候我们会想知道https://www.16757.com/ysh/suanming/3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