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知识选择题

1、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

A、60岁B、70岁C、100岁D、141岁

答案:D解析:花甲,即60,花甲重逢就是120;增加三七岁月,就是再加三七二十一,就是141;古稀,即70,古稀双庆就是140;更多一度春秋,加起来就是141。

2、下列描写古代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是:()

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颂李白

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颂杜甫

C、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颂白居易

D、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颂王昭君

答案:D解析:“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是唐代温庭筠的《苏武庙》说的苏武的事,而颂王昭君的对联是“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3、对联集句对大多非原创,是从已有诗文句子中选句配对,推陈出新。与“劝君更尽一杯酒”(唐?王维)对仗工整的是:()

A、天涯涕泪一身遥。(唐?杜甫)B、与尔同消万古愁。(唐?李白)

C、八骏日行三万里。(唐?李商隐)D、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

答案:B解析:题干“劝君更尽一杯酒”是唐代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诗句,“劝君”与“与尔”有第二人称相对,“更尽”与“同消”有动词相对,“一杯酒”与“万古愁”数量词相对,所以选B项。

A项“天涯涕泪一身遥”是唐代杜甫《野望》中的诗句;B、“与尔同消万古愁”是唐代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C、“八骏日行三万里”是唐代李商隐《瑶池》的诗句;D、“替人垂泪到天明”是唐代杜牧《赠别》的诗句。

4、中国古代神话“开天辟地、炼石补天、钻木取火、衔石填海”中涉及的人物形象分别是:()

A、女娲、燧人氏、精卫、盘古B、燧人氏、精卫、盘古、女娲

C、盘古、女娲、燧人氏、精卫D、精卫、盘古、女娲、燧人氏

答案:C

解析:“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燧人氏钻木取火”、“精卫衔石填海”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

5、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格者,分别称为:()

A、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

B、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

C、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

D、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

答案:B解析:院试是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的一种考试,也叫章试。各地考生在县府里参加考试,由省里的提督学政主持,考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茂才)或相公。明清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为省一级考试,由翰林或部院官员主考,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由礼部主考,合格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进士,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者称为“连中三元”。

6、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法分别是:()

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

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

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

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

答案:D解析:《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房名。《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谥号“文正”。《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号稼轩。《王右丞集》,作者王维,官至右丞。《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

7、“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基础性性质的学说。可以理解为:太阳光能照到的地方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山北当然照不到,为阴;水的北岸正对着太阳,为阳。反之亦然。所以,水南为阴,水北为阳。例如:“江阴”、“汉阳”、“衡阳”、“华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长江南岸、汉水的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

B、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北边、华山的南边

C、长江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

D、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南边

答案:C解析:“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在北回归线以北,终年不会有太阳直射,阳光会从南面照射,山的南面可以被太阳照射到而北面则受不到阳光照射,所以山南为阳,俗称“阳坡”;山北为阴,俗称“阴坡”。水(河流)的方面,由于地形是西北高向东南渐低,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东流的河流在流动时会倾向于往东南方向流动,南岸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蚀下淘,南岸相对高差大,地势低湿,岸下难受光照;北岸反之。江阴:处于长江南岸。汉阳:汉水的北边。过去的汉阳与汉口连成一片,在《明史》中说到,汉水一直是从龟山之南流入长江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鹦鹉洲头汉阳汽车渡口。大约十五世纪初,汉水在郭茨口改道。河水的特点就是裁弯取直,这次汉水径直向东流经龟山之北入长江,形成了今天的模样。所以,今天的汉阳应该改称为“汉阴”才是。衡阳:处于南岳衡山的南边。华阴:西岳华山的北边。

A、早晨6时12分、凌晨2时36分B、早晨5时又12分钟、1时又36分钟

C、早晨6时12分、1时又36分钟D、早晨5时又12分钟、凌晨2时36分

9、中国古代文化中定义的“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古代的“史圣”、“医圣”、“书圣”、“画圣”、“茶圣”、“诗圣”分别是:()

A、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

B、司马迁、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

C、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张仲景

D、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张仲景、王羲之

答案:B解析:史圣: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医圣:张仲景,名机,南阳郡(今河南邓州人一带人),东汉著名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书圣: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著有《兰亭集序》。

画圣:吴道子,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有“吴带当风”之美誉。

茶圣:陆羽,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

诗圣: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10、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唐诗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诗人众多,许多诗篇还是被我们所广为流传。唐代称为“诗魔”、“诗鬼”、“诗佛”、“诗仙”、“诗圣”、“诗豪”的诗人分别是:

A、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贺

B、李贺、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

C、白居易、李贺、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

D、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贺、王维

2017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练(2)

A、韩愈、欧阳修、苏轼、王安石B、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C、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D、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答案:D解析:上联言苏门父子三人均为填词名家,下联四大家是韩、柳、欧、苏四家,其中苏家包括苏洵、苏轼、苏辙,仍然是对苏门的盛赞。

12、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前四史”是指:()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B、《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

C、《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

D、《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

答案:A解析:《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又称前汉书,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史书。《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

13、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其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

A、春分、夏至、秋分、冬至B、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C、小暑、大暑、小寒、大寒D、白露、寒露、小雪、大雪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4、干支纪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纪年方法。所谓“干支”就是天干、地支的总称,它是一种周期性的循环顺序,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计算方法:(公元年份-3)÷60,得余数R;再求R÷10的余数是X,R÷12的余数是Y。并根据下表,就可以很简单的換算公历年份成为干支纪年。

1234567890

X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345678910110

Y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例如:公元2000年的干支如何(2000-3)÷60=33.......余数(R)17,(R)17÷10=1.......7(X),(R)17÷12=1.......5(Y),因此,公元2000年是干支纪年的庚辰年(农历)。现在,计算公元2015年的干支纪年,应该是哪一年:()

A、甲午年B、丙申年C、乙未年D、丁酉年

答案:C解析:“干支纪法”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这种“干支纪法”形成的一种历法,叫干支历。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六十甲子表:

01甲子11甲戌21甲申31甲午41甲辰51甲寅

02乙丑12乙亥22乙酉32乙未42乙巳52乙卯

03丙寅13丙子23丙戌33丙申43丙午53丙辰

04丁卯14丁丑24丁亥34丁酉44丁未54丁巳

05戊辰15戊寅25戊子35戊戌45戊申55戊午

06己巳16己卯26己丑36己亥46己酉56己未

07庚午17庚辰27庚寅37庚子47庚戌57庚申

08辛未18辛巳28辛卯38辛丑48辛亥58辛酉

09壬申19壬午29壬辰39壬寅49壬子59壬戌

10癸酉20癸未30癸巳40癸卯50癸丑60癸亥

15、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长官之间互相牵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间接加强了皇权。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三省”中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的机构和“六部”中负责军事、军政事务的机构分别是:()

A、尚书省、兵部B、门下省、吏部

C、中书省、刑部D、尚书省、工部

答案:A解析:三省六部制的职能:三省,分别为: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六部,分别为: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土地、户口、财政、国库等。

礼部:负责科举、祭祀、典礼、学校等。

兵部:负责军事、军政事务。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事务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

工部:负责工程、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16、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提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中“四书”是指:()

A、《诗经》、《尚书》、《周易》和《春秋》

B、《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C、《国语》、《左传》、《礼记》和《春秋》

D、《诗经》、《尚书》、《礼记》和《周易》

答案:B解析: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大学》是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

《中庸》为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著作,原为《礼记》之一篇,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尚书》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周易》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

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一部古代占筮之书,古人创造它是为预知社会人事的吉凶祸福变化。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的编年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17、《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四库”是指:()

A、仁、义、礼、智B、礼、乐、书、数

C、诗、书、礼、易D、经、史、子、集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合称“六艺”。礼:礼节(即今德育);乐:音乐;射:射箭技术(锻炼体格,品格修养);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算法(计数)。现在来说就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的“五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18、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jī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

A、15岁、20岁、30岁、40岁、60岁

B、女子15岁、男子20岁、50岁、60岁、70岁

C、女子15岁、男子20岁、30岁、40岁、60岁

D、13岁、20岁、30岁、50岁、60岁

答案:C解析:及笄jī之年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而立之年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之年是指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花甲之年指老人六十岁。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

初生: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岁;豆蔻之年:女子13——14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碧玉年华: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舞勺之年:男子13——15岁(学文舞);

舞象之年:男子15——20岁(学武舞);

弱冠之年:男子20岁;而立之年:男子30岁;不惑之年:男子40岁;

知命之年:男子50岁;花甲之年:男子60岁;古稀之年:男子70岁;

耄耋(màodié)之年:80、90岁(耄:八九十岁年纪;耋:七八十岁年纪);

期颐之年:男子100岁。

喜寿:77岁;米寿:88岁;白寿:99岁;茶寿:108岁。

按照中国人习俗,向高龄老人祝寿有“喜寿”“米寿”“白寿”“茶寿”之说。

把“喜”“米”“白”“茶”四字作为高龄老人的寿年,是有讲究的。

“喜寿”是指七十七岁。这是因为“喜”字写成草体很像七十七。“米寿”指八十八岁。这是因为“米”字上部一点一撇像“八”,下部的一撇一捺也是个“八”,中间一横一竖像“十”,加起来八十八。“白寿”指九十九。这是因为“白”字是“百”字上面少一横,百减去一,不是九十九吗“茶寿”指一百零八岁。这是因为“茶”的草头为“二十”,“茶”字下半部是“八十八”,加起来就不是一百零八。

19、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国君对山神的祭祀联系在一起的。其中“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分别指的是:()

A、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B、华山、衡山、恒山、嵩山、泰山

C、衡山、恒山、嵩山、泰山、华山D、恒山、嵩山、泰山、华山、衡山

答案:A解析:

“五岳”分别为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西岳华山(海拔2155米,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北岳恒山(海拔2016米,位于山西省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512米,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五岳景色各有特点,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许多文人作家也留下了大量诗文作品。其中泰山和嵩山曾经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全世界。

20、“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由五种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维系着自然的平衡。“五行”中分别代表“生长的物质”、“散发热能的物质”、“大自然本身”、“循环流动的物质”、“坚固的物质”的物质元素是:()

A、金、木、水、火、土B、火、土、水、金、木

C、木、火、土、水、金D、土、水、金、木、火

答案:C解析:

木代表生长的物质,火代表可以散发热能的物质,土代表自然本身,水代表流动的物质,可以循环;金代表坚固的物质。木和火在土的上面,水和金在土的下面,所以木、火属阳,水、金属阴,土是中性。

21、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统称,在不同时期,五种刑罚的具体所指并不相同。五刑有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之分,其中隋唐以后封建制五刑是指:()

A、墨、劓(yì割鼻)、剕(fèi砍脚)、宫、大辟(pì死刑)

B、笞(chī)、杖、徒(劳役)、流(流放)、死

C、黥(qíng墨字)、劓(yì割鼻)、斩趾、枭首(xiāo砍头)、菹(zū剁肉酱)

D、磔(zhé凌迟)、髡(kūn剃发)、髌(bìn割膝骨)、炮烙、刵(èr割耳朵)

答案:B解析:奴隶制五刑:

(1)秦以前为:墨(刺字并涂墨)、劓(yì割鼻)、剕(fèi,也写作“刖”yuè,砍脚)、宫(毁坏生殖)、大辟(pì死刑,杀)。

(2)秦汉时期为:黥(qíng刺字并涂墨)、劓、斩趾(左右脚趾)、枭首(xiāo砍头示众)、菹(zū剁成肉酱)。

从夏代开始逐步确立,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

隋唐封建制五刑:

(1)笞刑:小荆条抽打臀部,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十到五十下。

(2)杖刑:粗荆条抽搭背、臀、腿,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六十到一百下。

(3)徒刑:强制犯人劳役,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

(4)流刑:流放到边远地区,不准回乡,里程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

(5)死刑:分绞和斩二等。宋后加凌迟,明清加枭首。

封建五刑之外还有磔(zhé俗称凌迟)、髡(kūn即剃发)、髌(bìn也作膑,割膝骨)、炮格(也作炮烙)、刵(èr割耳朵)

22、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伯仲之弟统称“叔父”。古代称为“伯夷”、“仲尼”、“叔向”、“季路”的四人,正确的排行顺序是:()

A、老大、老二、老三、老四B、老大、老二、老三、最小

C、老二、老三、老四、老大D、老三、老四、老大、老二

答案:B解析: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最小。从史实看,除以“季”为末子外,伯仲以外叫“叔”的为多。例如,周武王分封诸弟皆称“叔某”,因为他是老二。如“伯夷”、“仲尼”、“叔向”、“季路”,正确的排行顺序是:老大、老二、老三、最小。

23、我国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以“坐西朝东”为最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下位是“坐东朝西”。传统课文《鸿门宴》涉及宴席座次的描述:“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文中座次描述反映地位尊卑高低的顺序正确的是:()

A、项羽、项伯、刘邦、范增、张良B、项伯、范增、项羽、刘邦、张良

C、项伯、项羽、范增、刘邦、张良D、项羽、项伯、范增、刘邦、张良

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在“室”内举办宴会,座位以西为尊,北次之,南再次之,东最次,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课文《鸿门宴》中,项羽、项伯东向坐,也就是坐西向东了,为最尊;范增南向坐,就是坐北向南,虽然是项羽的亚父,但也只能次之;刘邦北向坐,也就是坐南向北,毕竟一方诸侯,再次之;张良西向坐,就是坐东向西,最卑微,最下位。

24、我国古代史书是记载历史事实的历史散文,要求如实地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件,不允许采取文学创作的方法进行虚构。史书编排体例分为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历史)、纪传体(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反映历史)、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记叙历史)、记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记载历史;根据编排的年代跨度情况,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下面对《史记》、《左传》、《战国策》、《汉书》编排体例判断正确的是:()

A、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通史B、通史、国别体、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断代史D、通史、编年体、国别体、通史

解析:

《春秋》: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共计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约52万余字,由西汉司马迁著。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是分国记载一些重要史事的国别史史书,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汉高祖元年,迄于新莽地皇四年,共二百多年的历史。全书由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组成,计100篇,由东汉班固撰写。

纪事本末体:首创这种体例的是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通史:主要特点是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25、中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即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以“年号干支兼用法”为纪年方法的是:()

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②“庆历四年春”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④“天启壬戌秋日”⑤“淳熙丙申至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答案:D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指赵惠文王在位十六年。

②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即宋仁宗赵祯的即位四年。

③干支纪年法。如《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指公元1082年。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即公元1173年。

⑤《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及公元1622年。

A、狗:晚上7-9时(即“戌时”)B、牛:下午1-3时(即“丑时”)

C、猴:凌晨3-5时(即“申时”)D、羊:凌晨1-3时(即“未时”)

答案:A

鼠: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即“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牛:凌晨1-3时(即“丑时”),此时牛正在反刍。

虎:凌晨3-5时(即“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

兔:清晨5-7(即“卯时”),此时月亮还在天上,玉兔捣药正忙。

龙:早晨7-9时(即“辰时”),此时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

蛇:上午9-11时(即“巳时”),此时蛇开始活跃起来,还不会伤人。

马: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午时”),此时阳气正盛,是天马行空时。

羊:下午1-3时(即“未时”),此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

猴:下午3-5时(即“申时”),此时猴子活跃起来。

鸡:下午5-7时(即“酉时”),此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

狗:晚上7-9时(即“戌时”),此时狗开始守夜。

猪:晚上9-11时(即“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27、中国古人用“天色纪时法”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从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开始第一个时辰,依次循环。下面根据天色的变化理解的时辰正确的是:()

①《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句中“鸡鸣”是凌晨01时至03时;

②《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句中“黄昏”是晚上19时至21时,“人定”是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

③《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句中“夜半”是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

④《李愬雪夜入蔡州》:“晡时,门坏”,句中“晡时”是下午17是至19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B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夜半时分(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计第一个时辰。

鸡鸣,又名荒鸡:鸡叫时候(凌晨01时至03时)。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夜日交替。(凌晨03时至05时)。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太阳初升。(清晨05时至07时)。

隅中,又名日禺yú等:临近中午。(上午09时至11时)。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中午时候(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

日昳dié,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下午13时至15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太阳落山。(下午17是至19时)。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天地昏黄。(晚上19时至21时)。

人定,又名定昏等:安歇睡眠。(晚上21时至23时)。

28、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下面关于“月相纪日法”用法分析正确的是:()

①《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望”阴历三月十五日。

②《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晦:阴历每月初的一天;朔:阴历月末的一天。

③《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就是阴历七月十六日。

④“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朔日”指六月初一至初九。

⑤“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朔五日”指这个月初五。

⑥“正月晦日巷死。”“晦日”,正月末的一天。

⑦“宋嘉定宁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朔四日”指这个月初四。

A、①③④B、②⑤⑥C、③④⑦D、③⑤⑦

②《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晦:阴历每月末的一天;朔:阴历月初的一天。

④“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朔日”是指六月初一。

29、《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有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下面对《诗经》“六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颂”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共105篇。

B、“风”是国风,即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诗经》中的精华,共305篇。

C、“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先用其它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

D、“赋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风”是指国风,即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诗经》中的精华,共160篇。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共105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共40篇。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是铺陈,对事物直接陈述。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它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

THE END
1.《周易大学》第四期八字命理测试题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 5分,共 90 分) 1、八字的方向是( ) A、跟看地图的方向一样B、跟看地图的方向相反 2、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个五行,比如 4 和 9 代表的是金,那么代表水的数字是( ) A、1 和 6B、5 和 0 3、地支中的燥土是哪两个( ) A、未和戌B、丑和辰 4、给别人https://www.wjx.cn/xz/146019714.aspx
2.易经数理走进了全国理科考卷,传统文化已成为学习的当务之急2019年第一天高考,数学全国卷 I 理科卷就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如下: 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 6 个爻组成,爻分阳爻“ ——”和阴爻“- - ”,右图 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 3 个阳爻的概率是: https://www.meipian.cn/267evoec
3.2019高考时政热点专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之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强调,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是基于 A.自然界的物质性B.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http://www.gaokao.com/e/20190413/5cb1ed85bfe00.shtml
4.头歌软件测试项目综合实训答案有目录善用目录持续更新非盈利文章,谢谢大家的分享和支持,如果大家有想要投稿的答案,也可以点击下面链接联系作者。 点击联系作者 作者博客 选择题加粗为正确答案 头歌java实训答案集 头歌MySQL数据库实训答案 有目录 软件测试基础 0-软件测试的概念与原则 第1关:软件测试的定义与目标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263778/article/details/123223006
5.如何用《周易》的方法做好选择题本来我这次报了四级和六级,打算四级用“周易选择题大法”练手,六级刷分,结果贪睡早上没起来,下午就直接用六级练手了,可惜了我的几十块钱,不过还好,当知道成绩的这一刻,还是很嗨皮的。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快速应对选择题的方法,而且初衷就是为了帮英语特别烂的人应付英语考试(如果你的英语可以治疗,就好好治疗,治https://www.360doc.cn/article/79070283_1023958395.html
6.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测验选择题.pdf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测验选择题.pdf 34页内容提供方:16300654048aa47 大小:719.86 KB 字数:约6.77万字 发布时间:2022-04-02发布于上海 浏览人气:12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测验选择题.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330/8023072123004066.shtm
7.儿科护理(医学高级):儿科护理必看考点(强化练习)考试题库49、单项选择题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 A.皮肤苍黄 B.肝、脾肿大 C.虚胖、毛发枯黄 D.神经、精神症状 E.淋巴结肿大 点击查看答案 50、单项选择题 儿童护理学工作范围描述错误的是() A.医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周易学 E.教育学 点击查看答案 51、多项选择题 测量小儿体重的http://www.91exam.org/exam/87-1074/1074571.html
8.先秦文学试题(精选6篇)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诗句采用了比兴手法的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2.《伐檀》与《硕鼠》艺术特点的相同之处是()A.四言诗 B.比喻贴切 C.重章叠句 D.宗庙祭祀 3.《诗经》所收之诗,大致产生于()。 A.西周初年至战国 B.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a2101kp.html
9.算命预测高考八字看考试运真的准吗(考试算命)考试选择题算卦资讯火土易学,在备考考试时我们都会遇到许多选择题有时候面对看似相似的选项编写试题出题人还会设置“陷阱”这让考生感到非常迷茫。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利用算命算卦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下。 1、算考试能不能过 算卦测考试成绩考试成绩算卦揭秘学业命运,考试成绩是每个学生都关心的话题有时候我们会想知道https://www.16757.com/ysh/suanming/3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