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务。
1.请你用正楷字书写“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个字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1分)
明“经”“典”之意
①这个固定的纵线叫“经”,来回动的横线叫“纬”。②古人织布,先将几根纵线固定,然后用梭子
牵着横线来来回回地织。③“经”原指织布机上的纵线。④“典”原指春秋战国以前的公文体制,也指文
章和言辞的庄重高雅。⑤“纬”是动的,“经”是不动的。⑥所以,“经”常常引申为“不变”,是可以
章或言辞可以让人感动,可以给人启迪,可以激发人们旺盛的生命活力。
广义的经典,包括群经、史书、诸子、集部。例如,【A】《周易》的经传都出自圣人之手,与儒家的
道统关系特别密切,到汉代就成为了“六经”之首。要读懂这些书,先得懂“小学”,即文字学。《说文
解字》中认为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乙】一是“象形”;二是“指事”;三是“会意”;四是“形声”;
五是“转注”;六是“假借”。
2.第一段画直线的句子组成语序恰当的语段,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②③①⑥⑤④B.③②①④⑥⑤C.②①⑤③④⑥D.③②①⑤⑥④
3.在【甲】【乙】两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句号【乙】冒号B.【甲】句号【乙】逗号
C.【甲】逗号【乙】冒号D.【甲】逗号【乙】逗号
赏经典作品
《诗经》教给我们很多做人和做学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后来将玉比人,
.
用来告诉学生做学问的功夫。“【B】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天生丽质,后
1
来指人先是朴野的,再发展到文化上——文化必须(xiū)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难怪孔子在《论
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告诉大家,【C】诗是可以增加阅读者
阅历的,是可以丰富阅读者知识的,是可以涵养阅读者情怀的。《论语》是孔门弟子记录的。这部书不单
单显示一个伟大的
人格——孔子,还让读者学习许多做人的条目,如“君子”“仁”“忠恕”“时习”“阙疑”“好古”“择
善”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终身受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D】
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说到“养浩然之气”,那“至大至刚”“配义与道”
的“浩然之气”,正是为人的最高境界。
4.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根据拼音所写汉字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