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四种人生哲学,读懂受益终身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提到《周易》,我们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肯定是“算卦”或者“占卜”。

一枚铜钱抛上几次,对着《周易》上的卦辞解释一番,便能预知人的未来。

这怎么看都有些神叨叨的意味,仿佛古装片里一手拿着钱袋子一手举着算卦旗子的“道士”,扫你一眼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说“看你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印堂有红光手中有福相,定是命中有大财运之人,若是得贵人相助,定能……”

如果仅是这样,那我们未免也太小瞧《周易》了。作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周易》是从时空、天象的变化及其与社会人事之间的关系,揭示规律性的认识与结论。

数千年来,它居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源头,内蕴博大精深,“无所不包”,只不过像《易传·系辞》中所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

所以说,《周易》可不只是“算上一卦”这么简单。它密切地联系着整个社会人生,“推天道以明人事”,指导个人与国家如何通过变通与奋进,逢凶化吉、生生不息。

读懂了《周易》,也就读懂了世路人生。

01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通篇都在传达着变易、变通的思想。遍览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爻:组成卦的长短横道,即“—”和“--”。“—”是阳爻,“--”是阴爻。)与经、传文辞,变通思维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系辞》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周易》变通思想最为经典的“三阶段”说。陷入困窘的境地就要开始做出改变,改变之后才能使事物的发展通达起来、不受阻碍地持久发展下去。穷则思变、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这句话完整地体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仙人掌天生就是带刺的吗?并不是。仙人掌是为了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下来,将叶子变成刺的,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于是,在环境恶劣的极旱之地,仙人掌长长久久地活下来了,成为无尽黄沙中的绿洲。

变通思维不仅应用于自然界,更适用于社会、人事之中。“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系辞》)依据环境做出变化,顺沿变化而推广执行,才能使事物的发展变得通达,将这些道理教给天下的百姓,让他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起来,便是从政者的“事业”。

旧事物不断衰败、瓦解、消亡,新事物不断酝酿、产生、成长,并逐步取代旧事物,这是中国先哲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近现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现实写照。

02

盛极衰,物极反,当忧患

建立在变易思想基础上的忧患意识,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就见于《周易》。

忧患意识的哲学基础,是“泰极而否”“盛极而衰”“物极必反”的变易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由于远古先哲抱有尊天道、重人谋、内省式的心性特征,其卜筮、占卦,往往建立在深而广的忧患意识之上。“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系辞》)一言,统括全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忧患意识乃是远古先哲作《易》的原始动机。

而中国古代哲人的忧患意识,其直接导因则是对客观规律和时势分析的准确判断。《系辞》中明确指出:“《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周易》的创作,大概是在商朝末年、周朝兴盛光明的时候,描述的应该是文王和商纣那个时期的事,因此《周易》用词正直,记录的事情都是客观端正的。

《周易》中根据当时发生的事件总结道,危惧始得平安,而慢易则必然导致倾覆,所以必须要时刻危惧,这样才能有望防止差错,不会带来祸患。

《周易》的卦辞、爻辞中,多见凶、咎、吝、否、损、陨、乱、困等负面占断之辞。《系辞》分析认为:“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吉凶讲的是人事得失的结果,悔吝则是指面对得失、休咎所持的态度。由于具有忧患意识,及时发现纰漏并加以改正,使得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悔”;反之,有了小的过错而不及时改正,就会使事物向坏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吝”。它的目的在于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善于补过迁善,以趋利避害、化凶为吉。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成功也是一个陷阱。当事业有成之时,古人总是提醒要特别警戒。《既济》卦辞曰:“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就是在提醒人们,要慎重对待成功,否则起初吉利顺遂,到最终还是会混乱不堪。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忧患意识,慎终如始,才能防微杜渐、立于不败之地。

03

忧患存,当奋进,自强不息

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中的忧患,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能时刻警惕,保持清醒的危机意识,当陷入忧患丛生的困境中时,我们则要激发出自强不息、昂扬奋发的积极进取精神,这样才能化危为机、否极泰来,做到“置之死地而后生”。

《乾》卦《九三》爻辞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说的是君子终日不懈,自强不息,即使到了晚上也抱有警惕之心,不敢松懈。这样即便遭遇险情,也可安然无恙。因此,其《象》辞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的本质特征是健,健是运行不息的意思——四时交替,昼夜更迭,岁岁年年,无休无止。君子应效法天道之健,自立自强,奋发进取,像自然的恒久不变一样,一直奋进。

何为“自强不息”?《周易》卦爻中对此有精辟的阐述。《乾》卦以龙为喻,或隐或显,或潜或跃,或升或飞,表现刚健有为、富有生命力的积极奋发状态:

“初九:潜龙,勿用。”可理解为一个人羽翼未满,当埋头学好本领,不可妄动;也可理解为做一件事的条件还没有成熟,暂时放一放。皆要伺机而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龙已经显现在野上,象征有条件发挥作用了,可以去见能依托的人了。算是初露头角。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写君子整天都兢兢业业,到了晚上还小心警惕,所以虽有危险,也无祸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或者跳进深渊,没祸害。不仅在陆地,在水里也很顺手,可以扩大用武之地。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飞上天,飞黄腾达,形势大好,更加利于依托有贤能的人,以发挥自己的作用。

“上九:亢龙有悔。”亢龙是飞得很高的龙,为什么有悔?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件事,都是不可能无止境地向上发展的,总有该回头或退避的时候,一味地高飞,就会碰钉子,甚至摔下来。

《乾》卦的这六个爻,揭示了人或事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从不成熟到成熟,再到发展、高潮,然后物极必反。我们要根据环境与自身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该学就努力学,该干就认真干,该退就明智地退。《周易》中所倡导的刚健有为,是一种不屈不挠、愈挫愈勇、坚不可摧的崇高品格与顽强精神。

0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三千五百多年前,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九字箴言刻在沐浴之盘上,用以警戒激励自己。而这种创新求变的观念,又与产生于更早年代的阴阳八卦的意象相吻合。接下来,始编于殷周之际,由卦象、卦辞、爻辞组成的上古巫文化遗存《易经》更是进一步阐扬了这一理念。

《革》卦《彖》曰:“泽中有火,革。”传统解卦说《革》卦属于异卦,按照卦象分析,上兑为泽,下离为火,泽中有潜伏火,水火相叠而交迸。水在上浇于下,火在下升于上。火旺水必干,水大火将熄。二者相生相克,互不相容,急需进行变革,也必然出现变革。《乾》卦《文言》中亦有“乾道乃革”之语。革,就是变革、革新、革命。而《革》卦之后紧接着《鼎》卦,目的就在于彰显“革故鼎新”之义。《易传·杂卦》指出:“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强调的都是推陈出新、除旧布新。

创新、创造、创化,乃天地之大德。《系辞》指出:“日新之谓盛德。”以“日新”为“盛德”,所强调的正是创新精神。又说:“天地之大德为生。”当代哲学家张岱年指出,作为“天地之大德”,生的本意是创造。承认“生生之谓易”,就是把世界和人生都看作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不断变化、不断创新,才能永葆生机。

创新、创造的指导原则是“顺天应人”。《革》卦《彖》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天地阴阳寒暑变动,形成四季,四季不停更迭变化,万物生生不已。

商汤王灭亡夏桀王、周武王灭亡殷纣王,都是伟大的革命行动,他们的革命不仅上从天意,而且下应民心。”顺乎天“,指顺从客观规律与时代潮流;”应乎人“,指顺应人民意志,切合社会需要、国情民心,这样的革新才能成功。

而创新、创造的根本目的,是要永葆进升态势、勃勃生机。《升》卦曰:“初六:允升,大吉。”进而上者曰之“升”,升亦有通达之意。《吕氏春秋》有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求新、求变,既是天时、人事的既定法则,更是永葆旺盛生机活力的根本途径。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生意,过了千年又觉陈。

——清·赵翼

读至此,你还觉得《周易》只是一本算卦的书吗?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刚健有为的创新理念,这是贯穿在《周易》当中带有根本性的三个思想理念。它们在变通思维的统御下,相生相发,相辅相成。

《周易》能教给我们的还远不止这些。它导源于中国古代,也昭示着现代和未来;它囊括天地,解读宇宙和人生的密码。《周易》,诚不愧是“大道之源”!

THE END
1.易经论文范文7篇(全文)费秉勋:老刘说的非常对,即使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要学《易经》,也应注重其“大用”,而不要把兴趣倾注在算卦一类的“小用”上,《周易》的“大用”就是用它来解决完整的人生问题。《周易》不但告诉我们世界、自然、人事的产生、发展、变化规律,而且以其具象性给人以操作的启悟,这是与西方哲学思维迥异的一种独特哲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jdxn5ul.html
2.怎么用《易经》算卦?其实很简单,看完本文你就可以当“半仙”怎么用《易经》算卦?其实很简单,看完本文你就可以当“半仙”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筮占之书,约成书于西周时期。起初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占算时检索吉凶的结果。春秋时期,有人依附于它的卦爻形式借以发挥哲学思想。战国时期,一些儒家学者系统整理了一批解说《周易》的作品,并把它们编纂成书。到了'https://www.360doc.cn/mip/799850466.html
3.《周易》笔记说起算卦,大部分人都认为是迷信。为什么《周易》这本算卦的书会列为四书五经之一,被称为《易经》,并被奉为成为儒家经典?《周易》到底讲了什么? 什么是八卦? 《周易》里的《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原指日月交替。“易”的解释说法不一,简单地可以理解为世界的运行及https://www.douban.com/note/813330586/
4.《周易》是为了算卦而编著成。【判断题】姬昌出狱后,举兵伐纣,史称其为周文王,他的狱中之作即为《周易》。()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周易》乾卦六爻中的每一爻都是 爻,坤卦六爻中的每一爻都是 爻。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读《周易》我们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https://www.shuashuati.com/ti/be282b3737154b81aefe4889ce5a4481.html
5.周易算命免费易经算命易经八卦占卜算命周易八卦预测非常算命网周易算命频道主要是介绍免费易经算命、易经卜卦,周易八卦算命、周易算命、周易算卦测试等内容,您可以在这里测试预测您想知道的内容。https://zy.99166.com/
6.斗法:以各种算命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周易江湖熊逸看过了汉武帝的这个小故事,咱们还得回到《左传》。《左传》里也记载过一个类似的事件——当然了,《左传》时代还没有像汉朝那么多的算命招数,所以只是乌龟和蓍草斗法,也就是甲骨占卜和《周易》算卦斗法。这件事发生在鲁哀公九年,站在汉武帝位置上的是晋国大贵族赵简子。 http://guoxue123.com/new/0001/zyjh/012.htm
7.《周易》与中国文化这与过去所说的不是矛盾了吗?孔子回答他说:“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他说在《易经》这方面你要说算卦我当然比不了那些专门算卦的,我与那些人是“同途而殊归”,“我观其德义耳”,我看的是《易经》书里面的德义。 我过去也学习这段话,我没有很仔细地考察,虽然我提到德义应该跟《易传》有关系https://jyzx.qfnu.edu.cn/info/1201/1653.htm
8.《周易五行八卦算卦看相识人预测学面相越简单越实用定价29.8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周易五行八卦算卦看相识人预测学 面相越简单越实用 定价29.8》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https://item.jd.com/10121216658623.html
9.《易经》很难学?一篇“干货”带你入门!不过我想说的是,无论学什么,我都建议从《周易》原文开始。 先明义理,再谈其他。 这个过程很枯燥。因为大多数人学易都是想学“算卦”。 但是无论如何,八个经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老老实实把他们的样子印在脑子里。 把先后天八卦分清了,再把他们代表什么记住了,然后把六十四卦的表面意思串一遍,我认https://www.jianshu.com/p/db1cf0f6f948
10.周易学习心得论文(精选8篇)篇2:周易学习心得论文 学习《周易》心得: 中国自古有《易经》,其实这个名字是取错了。因为《易经》其实是最不容易的。《易经》应该更名为《难题》可能才是比较合适的。这个《易经》之难,难到让人敬畏。以致于还没有读,就开始产生畏难情绪了。 我最早知道中国有《易经》,还是从孔子那里得来的,而且知道《易经》难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jzhsx5.html
11.周易六爻占卜【周易】的核心是八卦,卦离不开数。《说卦》开头写道:“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古代是用四十九根蓍草通过多次分解而立卦,手续很麻烦。到了汉代,蓍占的 由京房加以改进,用三枚小钱代替了蓍草,减化了手续。唐代末年,陈抟向麻衣道长学艺,把占卜的 https://www.lishixinzhi.com/bb/334551.html
12.中国智慧在《周易》《周易》智慧在和谐光明日报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包含三部分内容,一个是《易经》,一个是《易传》,一个是易学。《易经》形成于伏羲到文王的这个时期,这时的《易》还是一部巫术的书,宗教的书,神话的书,算命的书。《易传》形成于孔子及其门弟子之手,这个时期的《易》已被诠释成为哲学书了。汉朝以后,《周易》经传被奉为经典,直到清代,https://www.gmw.cn/01gmrb/2006-08/24/content_469122.htm
13.《易经·乾卦》卦形卦名卦辞彖辞大象通俗解读在前面的文章里我们已经为大家交代过,《易经》分《周易》古经和《易传》两部分,古经纯粹是为了算卦,《易传》除了进一步告诉你怎么理解算卦用的断语之外,还讲哲学智慧。 从这篇文章开始,我为大家讲解六十四卦,一字一句地剖析。六十四卦分卦辞和爻辞,虽然都跟算卦有关,但却是不同的时期写出来的,先有卦辞,再有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525/22/29721814_978980392.shtml
14.玄学是如何以《老子》《庄子》《周易》为核心的哲学转变为算命和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其思潮持续时间自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https://weibo.com/p/2313474268588688123405?luicode=20000061&lfid=4364274693848248
15.周易江湖周易江湖 目录 自序-让了解《周易》的过程像阅读推理小说一样有趣 如果你的邻居是“九五之尊”…… 教给你算卦的方法 不但介石,而且中正 我的电脑有神鬼莫测之机 古人对《易经》真的相信吗? 周朝人能看懂卦辞吗? 很多人家都有蛊 弘扬算卦精神,促进世界和平 一卦算出来八辈子 明夷待访:明确等待夷狄来访? 斗https://aipiaxi.com/article-detail/457653
16.易经占卦的几种简单方法《周易》每一卦有六爻,即六个符号组成,六个符号由两部分组成,即上卦和下卦,上卦和下卦分别取八卦中的某一卦。 何为八卦?八卦指:乾1(qian2)、兑2(dui4) 、离3(li2) 、震4(zhen4) 、巽5(xun4) 、坎6(kan3)、艮7(gen4) 、坤8(kun1)。 https://www.meipian.cn/55ygd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