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①见,读若现,出现。见龙,系“龙见”的倒装,犹言龙出现。在田,犹言出现在大地上。王弼说。‘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于地上,故曰‘在田’。德施周普,居中不偏,虽非君位,君之德也。初则不彰。三则乾乾,四则或跃,上则过亢。利见大人,唯二五焉。”王弼对于《乾》卦整体结构的解说颇为有理。本卦阳爻,由初爻而升到上位,爻辞以龙在地下,人间,天空各个层次的变化来比拟这一爻象,从而附会出人在人生的不同际遇中的自我作用和命运。见龙在田,爻辞以龙出潜在田,表示初九阳爻升进一步,居于下卦中位。此位象极佳,比喻君子挣脱了压抑的处境,开始步予社会生活,创造建功立业的条件。
【原文】九三:君子终日乾乾①,夕惕若,厉,无咎②。
《象》日: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译文】九三:有才德的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但终究没有灾难。
《象辞》说:君子整日里勤奋努力,意思是反复行道,坚持不舍。
【注释】①乾乾,勤奋努力。
②惕,警惕。若,助词,无义。厉,危险。无咎,没有灾难。本爻为阳位,居下卦之极。根据《系辞》“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的理论,可见本卦九三之爻,象征着君子处于既可大有作为而又充满凶险的处境之中,如能倍加勤勉戒惧,可以没有灾难。
【原文】九四:或跃在渊,无咎①。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译文】九四:龙也许跳进深潭,没有灾难。
《象辞》说:龙也许跳进深潭,表示可以有所作为而没有灾难。
【注释】①或跃在渊,九四阳爻居上卦下位,根据《系辞》“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的理论,可见本卦九四之爻,象征着处于进可取誉,退可免难的转折时期。爻辞以龙跃深渊为喻,龙跃入深潭,退可藏身于千仞之下,进可升腾于云天之外,进退有据,潜跃由心,喻指君子处境从容,故无灾难。
【原文】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①。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②。
【译文】九五:龙飞腾在空中,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
《象辞》说:龙飞腾在空中,意味着君子大有所为。
【注释】①飞龙在天,喻君子处尊贵之位。
②造,朱熹说:“造,犹作也。”大人造,犹言,(九五爻象表明)尊贵的君子大有所为,大有造化。九五之爻,居阳位,又处于上卦中位,可谓性象相合,所处得当,喻指君子处世得意,其事业如日中天。
【原文】上九:亢龙有悔①。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译文】上九:升腾到极限的龙会有灾祸之困。
《象辞》说:升腾到极限的龙会有灾祸之困,这是警戒人们崇高、盈满是不可能长久保持的。
【注释】①亢,王肃说:“穷高曰亢。”子夏《传》:“亢,极也。”悔,《系辞》:“悔吝者,忧虞之象也。”亢龙有悔,以升腾到极高处的龙,喻指身居崇高地位的统治者,脱离臣民,孤高无辅,必遭灾祸。因为上九之爻,居全卦之尽头,在本卦系统中,乃是孤立无援之象。
【原文】用九①: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译文】群龙出现在天空,看不出首领,吉利。
《象辞》说:六爻全阳,纯阳纯刚正是天道之性,至高无上,不可能再有别的首领。
【注释】①用九,《乾》卦特有的爻题。汉帛书《周易》作“迥九”。迥,通。用九即为通九,犹言六爻皆九。属阳性,表示全阳爻将尽变为阴爻。
②用九天德,因《乾》卦六爻皆为九,属纯阳纯刚之性,这正是天的品德的最为集中的反映。
文言
【原文】《文言》曰①: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②。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此四德者,故日。“乾。垂、亨、犁、客。”
【译文】《文言》说:元,是众善的首领。亨,是众美的集合。利,是义理的统一。贞,是事业的主干主。君子履行仁义就足够可以号令大众,众美的结合就足够可以符合礼义,利人利物就足够可以和同义理,坚持正道就足够可以成就事业。君子身体力行这四种美德,所以说:“《乾》卦具有这四种品德:元、亨、利、贞。”
【注释】①《文言》,十翼之一,专释乾、坤两卦的义理。
②嘉,《说文》:“嘉,美也。”
【原文】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①,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中正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②,闲邪存其诚③,善世而不伐④,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⑤,可与言几也⑥。知终终之⑦,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惰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译文】初九爻辞说:“潜藏的龙,无法施展。”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龙是比喻有才德而隐居的君子。操行坚定不为世风所转移,不求虚名,隐居避世而没有苦闷,言行不为世人所赏识而没有烦恼。乐意的事就施行它,忧患的事就避开它,坚定而不可动摇,这是潜龙的品德。”九二爻辞说:“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