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读了《诗经》会说话,学了《易经》会算卦。”可是那么多读过《周易》的朋友并没有学会算卦,甚至不知所谓,云里雾里,这又是为什么呢?
《易经》名为易,不称作“难经”,就说明《易经》为容易学习之经,如果将《易经》说成“难入门,难学习,难掌握”,就是将广大民众拒之于易学殿堂大门之外,而只为极少数人掌握,予以文化独揽,自我显赫!《易经》是什么?《易经》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说的是宇宙客观规律,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既然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应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不应定义为科学。就象我们的长城、故宫、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等等是文化遗产,而没定义为科学遗产。
<2>:目前学术界专家教授有人提到易学自古分有易理派和象数派:
:象数派即术数派重实际运用操作,主要以预测方面进行研究。
说通俗点就是:学院派和民间派,学院派重易理研究,民间派专注实用预测,后一派在易学界人数中占绝大部分。其实,这两派都有失偏颇,易经包括理、象、数、占,四大部分缺一不可,少了一项那还叫易经吗?理、象、数、占必须结合起来用,才是一个真正的易学家。
五行是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属于古人对物质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范畴。“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行”是运动。这个学说是以五行的属性,运用“相生”,
《周易》是一本书的名字,又叫《易经》。其实这本书既不叫《周易》,也不叫《易经》,它就叫《易》。据说夏、商、周三代,每个朝代都有一本叫《易》的书,为了区别起见,
中医养生接受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不妄作劳”的养生观点。《内经》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
THE END